第1158章 難民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5:01
武關。閃舞小說網
徐庶背著手,站在城墻上,看著城下正在接受檢查,魚貫入城的難民隊伍,眼神冷峻。
關中大旱,災情越來越嚴重,朝廷賑災不力,不少難民紛紛選擇逃離關中。比起前幾年的難民潮,這次的難民數量沒有那麽多,秩序也相對井然。壹來是難民逃難有了經驗,不像壹開始那樣驚慌失措;二來他們都清楚,只要進了武關,這條命就算保住了。少了不能少,每天至少有壹碗稀粥裹腹。
在平時,這壹碗稀粥無足輕重。可是現在,這壹碗稀粥能救命,能讓他們活著進入南陽腹地。
關中百姓聞風而來,武關前每天都是人滿為患,煮粥的大鍋幾乎沒有閑著的時候,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糧食,就連柴薪都是壹個沈重的負擔。徐庶想了壹個辦法,派人到前面貼告示,凡是能帶三十斤薪柴來的難民,可以多得壹碗粥。
消息壹出,難民們紛紛到附近的山地伐薪。三十斤薪柴並不重,但出門無重擔,何況是這些餓著肚子的難民。柴薪的問題是解決了,但很快就傳出有人為了帶薪柴將不會走路的孩子拋棄的慘事。徐庶收到消息後,只得又派人到前面通報,凡是拋棄孩子的,不得進入武關。
棄子的情況得到了遏制,即使如此,每天還是有不少孩子被遺棄,扔在溝壑裏等死。35xs當成年人都活不了的時候,誰還顧得上孩子。孩子沒了可以再生,自己死了卻真的什麽都沒有了。在生死存亡面前,任何道德說教都顯得蒼白無力。
身為武關守將,徐庶也背負著沈重的心理負擔。他也想將每壹個人都救回來,但是他清楚這不可能。為了接應這些難民入關,張纮等人四處求援借貸,已經將周邊數縣的積蓄搜刮壹空,只等著秋收來彌補。如果秋收不如人意,南陽今年冬天還會有饑荒。
更危急的是壹旦關中起兵入侵,武關沒有足夠的存糧堅守,會有失陷的危險。
守武關數年,徐庶從來沒有今天的壓力這麽大。
“徐都尉,徐都尉!”城下的隊伍中忽然有人高聲叫喊起來。徐庶循聲壹看,見是壹個中年漢子,身邊扶著壹個白發蒼蒼的老婦人,還有壹個中年女子,手裏牽著壹個孩子,背上還背了壹個,壹旁還站了壹個十三四歲的瘦削少年。中年漢子身上背著壹個大木箱子,有些眼熟,應該是見過的。他擺擺手,讓士卒放那個中年漢子過來。
士卒放行,那中年漢子大喜,壹邊扶著老婦人,壹邊招呼妻子跟上。他們壹家在無數羨慕的目光中擠過人群,進了城。中年漢子將家人安頓在城下,自己背著木箱子上了城,來到徐庶面前。見徐庶眼神疑惑地看著他,知道徐庶想不起來他是誰了,立刻卸下木箱,放在地上,解開纏在箱子上的幾道草繩,露出十幾件打鐵的工具。閃舞小說網
看到這些熟悉的制式工具,徐庶想起來了。“妳是南陽木學堂的匠師吧?”
“是啊,是啊。”匠師喜不自勝,壹邊應著,壹邊從箱子裏面掏出壹個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布包裏是壹面木制腰牌,正面寫著南陽木學堂,背後寫著匠師的名字和級別:蒲叔,乙等壹級。
徐庶接過腰牌,掂了掂,忍不住笑了壹聲。他想起來了。這件匠師是隨他母親壹路從南陽來的,手藝不錯,是壹個木學堂的乙等匠師,曾隨大匠莫擇來武關幫忙築城,頗得莫擇信任。他壹聽說關中高薪聘請匠師就立刻請辭,要回關中發財,莫擇因此大怒,狠狠罵了他壹頓,宣布絕交,以後永不再見。
“妳怎麽又回來了,關中不好?”
“唉,別提了。”蒲叔在外面混的時間長了,臉皮很厚,壹點也不覺得丟臉。“原本還行,最近關中不是受災了嘛,各個工坊都開始降工錢,有的幹脆壹個錢也不給。我想來想去,還是回南陽比較好,憑我這手藝,養活壹家子還是綽綽有余的。”
徐庶笑道:“那倒是,就怕莫大匠不肯收妳。要不妳先留在我這兒吧,我這兒也缺鐵匠。”
“呃……”蒲叔摸摸頭。“都尉看得起我,我留下沒問題,只是能不能讓我的家人先去南陽?哪怕是我兒子壹個人也行。”
“為什麽?”
“我兒子叫蒲元,今年十五了,早就該入學讀書,但關中大戶看不起工匠,說我兒子天生就應該打鐵,不讓我兒子去讀書。我想著就算是打鐵,那也要有學問才行啊,黃大匠不就是讀書人?不讀書,沒學問,是做不了真大匠的。他們不讓我兒子讀書,我就去南陽。如果有機會拜在黃大匠門下,我兒子將來肯定比我強。”
說起兒子,蒲叔眉飛色舞,滿面紅光,壹點也看不出剛剛拖家挈口從關中逃難而來的模樣。徐庶心中壹動,又想起母親的嘮叨,覺得自己是該娶妻生子了。
“那我就不留妳了,妳還是先去南陽吧,別耽誤了妳兒子的前程。”徐庶開了個玩笑,命人給蒲叔辦理通關手續,又趁著空閑,把蒲元叫了過來問了幾句。蒲元雖然瘦弱,還有些怯怯,但很機靈,回答得有板在眼。徐庶很驚訝,特地給了蒲叔壹紙路傳,讓他們壹家可以乘驛車趕往南陽。秋收之後,南陽郡學就要準備招生,報名的人很多,去遲了,蒲元很難有入學的機會。
蒲叔大喜過望,拉著蒲元趴在地上,給徐庶磕了兩個響頭。
剛剛扶起蒲叔父子,有人來報,朝廷的使者來了。徐庶不敢怠慢,立刻下城,帶著親衛趕到城外。城門前難民太多,壹時無法給使者讓道,使者趙溫只能停在城外,等候徐庶清道。見徐庶帶著人趕了過來,趙溫有些奇怪。
“妳是關都尉?妳不清道讓我通行,出來有什麽用?”
徐庶也不著急。“我來看看妳帶來了什麽詔書啊。如果不是我們等的詔書,妳就不用進關了,直接轉回長安。”
趙溫勃然大怒。“豈有此理,妳壹個關都尉,竟敢阻攔朝廷使者,要看詔書,妳是想抗詔嗎?”
徐庶不慌不忙,微微壹笑。“怎麽,假傳詔書的沒事,使者想先扣我壹樁大罪?”
趙溫語塞,臉色青壹陣紅壹陣。他壹甩袖子,喝道:“我來問妳,關中大旱,百姓嗷嗷待哺,孫將軍允諾的三十萬石糧為什麽壹直沒有起運。妳不要騙我,我知道糧食就在武關。”
徐庶笑了,指指壹旁的難民隊伍。“這些人不都是關中的百姓,賑濟他們不算救災?”不等趙溫說話,他壹甩袖子,沈聲喝道:“抱歉,我不過是區區壹關都尉,管不到朝廷、詔書那些事。我接到的命令就是袁紹謀逆案的判決詔書壹日不到,不得有壹粒糧通過武關。妳如果有詔書,我請妳入關。妳如果沒有詔書,就不必耽誤時間了,回關中請詔吧。”
說完,徐庶拱拱手,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