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98章 吳國二十九郡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相比於九年前,吳國的財政收入,增加了近壹倍。
  當然,疆域面積也擴大了不少。
  若非慶忌奉行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恐怕國庫的財政收入能翻上兩三倍不止。
  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已經被慶忌廢止。
  不過,壹些賦稅還是不可避免的。
  諸如田租稅、商稅、關卡稅、更賦,還有山海鹽池之稅。
  後者壹般不對外公開,因為這是吳國王族的專供之賦稅,要送到慶忌的私人腰包裏,即“內帑”。
  所謂的山海鹽池之稅,就是山上砍柴的樵夫,到江海湖河裏捕魚的漁夫等等,這些人,都要向慶忌繳納壹定的錢。
  不多,但是勝在樵夫、漁夫太多,量足夠大!
  此外,吳國還將大量的絲綢、茶葉、精鹽、瓷器、香皂、肥皂等商品出售,通過絲綢之路,販賣到西方國家,賺得盆滿缽滿。
  鹽鐵官營,同樣為吳國的國庫牟取了暴利。
  這些“額外”的財政收入,慶忌心裏有數,基本上不會對外公開的。
  吳國而今有整整二十九個郡,兩千余萬人口。
  二十九郡分別是: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南郡、南陽郡、豫章郡、黔中郡、滇郡、交趾郡、漢中郡、衡山郡、武陵郡、三川郡、淮水郡、巴郡、蜀郡、長安郡、上郡、隴西郡、河東郡、潁川郡、上黨郡。
  隨便壹個郡,十幾或幾十個縣邑,都相當於壹個諸侯國的疆域面積了。
  “大王,上黨地區地高勢險,自古為戰略要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
  “臣以為,中原三郡已經確立,這其中,上黨郡地處險要,臨吳、趙、韓三國,實乃我大吳與趙韓之要沖!”
  禦史中丞伯噽進言道:“為避免兵戈再起,上黨遭到侵害,淪陷於敵手。大王當選派文武兼備的大將,坐鎮於上黨郡,並駐防重兵!”
  伯噽這壹建議,是毫無問題的,畢竟慶忌之前就有這樣的打算,伯噽只是順勢而為,主動在大朝會上提出來。
  “善。”
  慶忌早就有了人選,於是在朝堂之上的群臣身上,環視壹周後,道:“吳熙何在?”
  “兒臣在!”
  “妳可願為寡人出鎮上黨郡,為上黨郡郡守?”
  “兒臣願往!”
  “好。”
  慶忌當即道:“傳詔,即日起,封吳熙為上黨郡郡守,加大都督銜,統兵五萬,屯於長子、鄴城。”
  公子熙義無反顧的答應下來。
  他之前就坐鎮過巴蜀之地,所以輕車熟路。
  在諸公子當中,公子熙的能力算是較為均衡的壹人。
  勇猛過人,善於權謀,可治國理政,也能附庸風雅做做學問,還能上馬領兵作戰……
  作為慶忌的次子,若不是庶出,再加上公子熙的性格過於狡詐,慶忌當年都有可能選擇公子熙為儲君。
  上黨郡,境內主要有長治盆地、晉城盆地兩塊盆地,兩盆地依丹朱嶺、羊頭山和發鳩山等山脈為界。
  自古為潞、澤兩府的傳統界山。
  居太行山之巔,地形最高與天為黨也。
  因其地勢險要,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
  它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壹塊高地,東部依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為界、西部依太嶽山和中條山與晉南(也稱河東)接壤。
  值得壹提的是,早在晉平公的時候,解狐推薦邢伯柳為上黨守,說明晉人已經在上黨之地設郡治理了。
  晉國在上黨設郡,說明這壹地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韓、趙、魏三分上黨後,這壹地區遂成為三國對峙的前沿。
  而三國又都想向東南地區發展,上黨則是通向東南地區的交通要道。
  所以,上黨被三家瓜之後,其戰略地位非但沒有削弱,反而是得到了加強。
  在這種形勢下,吳國設郡置守,以利邊防應是情理之中的事。
  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是秦趙兩國為爭奪上黨郡爆發的。
  此時的吳國,大致上就占據著上黨之地的三分之二。
  還有三分之壹,則是被趙國控制。
  壹旦吳國全部奪下上黨郡,將可以直接跨越太行山,侵入趙國腹地。
  當然,這是最直接的伐趙路途。
  吳國也可以選擇從鄴城出發,襲擊趙國的邯鄲……
  作為上黨郡的郡守,公子熙的職責是非常重大的。
  他壹方面,要治理內政,恢復民生,另壹方面也要戍邊練兵,防止韓、趙、衛、中山四國的進攻……
  壹旦諸侯聯軍再次伐吳,首當其沖的就是上黨郡。
  “蔔商。”
  “臣在!”
  “妳出任上黨郡郡丞,協助吳熙治理鄴城以及漳河水患,務必於開發出上黨之地的大量民田,使黎庶不再遭到洪水侵擾。”
  “諾!”
  “另外,韓魏兩國,近日來,可能會有不少黎庶迫於生計,不得不遷入我吳國安家落戶。爾等邊邑,當妥善接納,並上報於寡人,等候王令。”
  “臣,謹遵王命!”
  蔔子夏當即答應下來。
  孟津之會後,被吳國盤剝得太狠的韓魏兩國,不出意料的將壓力轉嫁到了底層的庶民身上。
  隨著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設立,韓人與魏人苦不堪言,不得不拖家帶口的離開家鄉,遠走他鄉。
  在這個時候,慶忌何不敞開吳國的大門,讓更多背井離鄉的流民,進入吳國安家落戶?
  “大王,臣有事啟奏!”
  這時,廷尉鄧析手持牙笏,站了出來。
  “請講。”
  “臣曾視察長安、三川、潁川、河東等郡,明察暗訪,發現壹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鄧析深吸了壹口氣,道:“民間,尤其是中原之地,鄉校林立,而在鄉校之中,士子多在私底下議論國政,更有甚者,是公然於市井之間,抨擊國政。”
  “士子指責,我大吳是虎狼之國,吳軍是虎狼之師。”
  “並且,他們還公然攻訐我吳國使用嚴刑峻法,不合人道,認為吳法毫無私情可言。”
  “他們認為,我吳師北伐東征,使屍橫遍野,殺戮過甚,終究會遭到天譴……”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