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8章 封侯之難度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當孫武位極人臣,變得封無可封的時候,難免會威脅到吳王的地位。
  慶忌的有生之年,孫武無法威脅到他的地位。
  但是,萬壹慶忌先壹步薨逝,如之奈何?
  面對德高望重,為吳國培養出不少大將的孫武,後繼之君能駕馭得了他嗎?
  慶忌不是劉邦、朱元璋那種刻薄寡恩之人,他能做到善待自己的功臣。
  歷史上的劉邦和朱元璋之所以殺害開國功臣,是因為他們自己出身低微,難以駕馭驕兵悍將,也怕後繼之君無法服眾……
  而秦始皇和李世民,則是出身不凡,世代顯赫,根本不必擔心開國功臣會造反的問題。
  慶忌也不擔心孫武、伍子胥這樣的功臣造反,只是在為孫武早壹步安排後路而已。
  而今在吳國的壹眾功臣中,誰的食邑最多?
  莫過於孫武!
  如田穰苴、熊子丹、孟賁、黑夫等大將,以軍功起家的大將,食邑都已經超過壹千戶,但是在五千戶以下。
  而孫武的食邑,在之前就是五千戶。
  難道慶忌還要繼續封壹千戶食邑給孫武嗎?
  規矩,現在是慶忌定下的,以後便難說了。
  所以這壹次趁著吳國完全統壹南方,大功告成之際,慶忌打算恢復封地。
  只不過真正能成為吳國封君的條件,十分的苛刻。
  如孫武壹般,食邑超過了五千戶。
  繼續壹千戶壹千戶的加上去,可能會讓吳國的財政出現不小的問題……
  吳國現在的人口戶數是壹百七十六萬戶。
  食邑超過壹千戶的功臣,少之又少。
  就慶忌自己所知道的,不過二十人而已。
  食邑,並不會世襲罔替,在食邑擁有者死後,會歸還於國家,所以不必擔憂尾大不掉,給吳國造成長久以來的負擔。
  封地則是不同。
  吳國的封君,在封地上享有治理權、征稅權,征兵權已經被收回去。
  但,封地是世襲罔替的,只要吳國不滅,封地就能壹代又壹代的傳下去,繼往開來。
  昔日慶忌收回吳國本土公卿大夫封地的時候,還被世人詬病,說吳王慶忌過於小氣。
  而今何以恢復封地之封賞?
  除了孫武的確是勞苦功高之外,慶忌還想以孫武為典型案例,讓吳國的功臣能繼續努力,為國家再立新功……
  “大王!”
  這個時候,作為太師的季劄出列,朝著陛臺之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老臣以為,在我吳國,不應當擁有封地!”
  “老臣請大王收回州來之封地,改為食邑!”
  “……”
  季劄這是在做甚?
  這不是讓慶忌難堪嗎?
  好在,慶忌也不是氣量狹小之人,知道孫武、季劄拒封,是在為自己著想,為吳國著想。
  “父王,兒臣以為,太師、國尉所言極是!”
  這個時候,公子鴻出列道:“對待國家的功臣,國之肱骨,父王應當壹視同仁,而非有別。”
  “於國有功者,當封食邑,而不受封地,應為祖制!”
  “另外,有別於特例,如越侯、荊楚侯等君侯,其食邑可世襲罔替,上不封頂!”
  公子鴻的主張,可行嗎?
  可行!
  歷史上,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爵位便與軍功掛鉤。
  《史記·商鞅列傳》記載: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
  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商鞅變法打破了世卿世祿制,讓爵位和軍功掛鉤,這就是軍功爵制度,最高爵位就是列侯。
  但是,商鞅留了壹個後門,就是沒有明確廢除戰國時期的流行的封君制,相當於保留了秦王的例外授贈權力。
  秦國的封君不同於六國的封君,權利被限制得很小。
  比如秦國的封君只能享受封地的稅賦,而不能像信陵君壹樣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
  “二三子以為如何?”
  慶忌瞇著眼睛,環視壹周,看著陛臺下的群臣詢問道。
  “大王,臣以為鴻公子所言極是!”
  禦史大夫範蠡出列道:“我吳國而今有戶數壹百七十余萬戶,受封食邑,可上不封頂!”
  “或以軍功爵位、財帛、良田疊加,世襲罔替之封地,除特殊情況外,應該予以取締!”
  “臣附議!”
  群臣都紛紛站出來,贊同公子鴻的這壹主張。
  見狀,慶忌終於是不再堅持。
  像是熊軫、勾踐這樣的亡國之君及其後裔,慶忌需要保留他們的宗廟祭祀,所以給予幾百上千戶的食邑,世襲罔替,無可厚非。
  但是,對待功臣,慶忌要是這麽做。
  長此以往,吳國有多少個縣能封出去作為功臣的封地?
  慶忌原本是還打算冊封孫武為武安君,以彰顯其功績的。
  現在看來,大可不必。
  等孫武被擢升到吳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中的最後壹級徹侯之後,慶忌或許能考慮冊封孫武為武安君……
  不過,這個事情的難度極大。
  君,不等同於侯。
  “侯”的含金量比“君”更大。
  因為慶忌可以隨時冊封自己的兒子為“君”,作為壹個封號。
  要封侯,則是需要諸多的戰功,累計疊加。
  像是漢武帝時期的霍去病,壹戰封侯,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李廣難封?
  不不不!
  在如今的吳國,封侯的難度系數遠遠大於那個時代。
  “孫武上前聽封!”
  “臣在!”
  慶忌沈吟片刻後,看著跪倒在陛臺下的孫武,朗聲道:“自即日起,孫武改任國尉,爵升大上造,加食邑壹千戶,另賞賜良田千畝,金五百,綢緞百匹。”
  “多謝大王!臣孫武,謝主隆恩!”
  孫武終於拜謝,接受了慶忌的封賞。
  他為吳國立下不世之功,被如此封賞,是當之無愧的。
  “另外……”
  慶忌頓了壹下,將目光放在季劄的身上,緩聲道:“太師季劄,於社稷有功,居功至偉,改州來之封地為食邑,仍封號‘州來君’,賜食邑六千戶!”
  “多謝大王!”
  季劄跟著拜謝受封。
  慶忌這樣的封賞,讓季劄都不禁松了口氣。
  此時,在吳國諸多的功臣當中,以孫武、季劄的食邑最多,都是六千戶。
  季劄且不說,在孫武的有生之年,怕是能突破壹萬戶的食邑,當壹個名副其實的“萬戶侯”!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