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08章 戰爭規模升級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吳鴻、吳恒。”
  “兒臣在!”
  “妳二人負責合我吳國之眾,在金陵整合壹支十五萬人的新軍,所需武器盔甲以及糧餉等,盡皆報備於寡人,新軍必須在都城近郊枕戈待旦!”
  “諾!”
  太子恒與公子鴻立即領命。
  慶忌的決心毋庸置疑。
  接下來的壹系列戰爭,吳國將傾國之力。
  說到底,自從周平王東遷,諸侯爭霸以來,列國之間,雖是三天壹小戰,五天壹大戰,可是戰事的規模並不算大。
  少則幾千人,多則數萬人,超過十萬人規模的戰事,都是屈指可數的。
  原因何在?
  因為周天子冊封的諸侯國太多,人口、土地分散,而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大國越大,小國越小,直到滅亡,這戰事的規模豈能不變大?
  慶忌是不能容忍,天下形成如歷史上“戰國七雄”壹般的格局,相持不下,繼續幾百年的戰亂。
  所以,這種時候就非常考驗吳國的軍事動員能力。
  雖說吳國的兵役制度,屬於募兵制,跟列國的兵農合壹制有所不同。
  但,吳國何嘗不是全民皆兵?
  只要慶忌下達征兵令,不管是老吳人也好,新吳人也罷,都必須要自備武器盔甲,甚至是糧食、衣物奔赴戰場。
  每個男丁都需要服兵役。
  而在吳國,實際上每年的農閑之時,各個郡縣都會組織壹兩次的操練,凡十四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子,都必須要參與其中。
  他們就是吳國的儲備兵員,屬於民兵的範疇,有著壹定的作戰能力。
  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後,他們就能隨時投入到戰場上,殺敵報國,建功立業。
  在民兵當中,退役士兵是優先被選拔的。
  吳國第壹次有了烈度那麽大的戰爭,豈可不盡可能的調動起來?
  “計然。”
  “臣在!”
  “妳負責調配勞役以及糧秣輜重,勞役方面,前期可征召昆侖奴十萬人,後續是二十萬人,三十萬人,對昆侖奴務必嚴加看管。”
  慶忌沈聲道:“若監督將士不夠,可使鄰近的郡縣調派。昆侖奴壹旦作亂,壹郡之內,或壹縣之內,全部有罪!”
  “所有官吏,盡皆削爵壹等,罰沒俸祿壹年,留職待用。有失職者斬首,舉家流放嶺南!”
  “所有監督將士,若使昆侖奴暴亂,糧秣輜重折損過半,不問緣由,全部斬首!”
  “臣,謹遵王命。”
  計然苦笑著答應下來。
  慶忌的這壹道詔令,未免過於嚴苛了。
  但,上壹次因為昆侖奴暴亂事件,導致吳軍的糧秣輜重折損殆盡,使正在西域作戰的吳軍險象環生,慶忌又怎能不引以為戒,盡可能的防患於未然?
  這不是幾千人,幾萬人的昆侖奴,而是幾十萬人的昆侖奴!
  稍有不慎,吳國極有可能自食惡果。
  此時,感覺事情有些不妙的公子鴻進言道:“父王,兒臣以為,壹味地濫用昆侖奴,不妥。”
  “幾十萬的昆侖奴不好監督,將士們難免會有所疏漏。”
  “因此,父王何不調配壹半昆侖奴,壹半庶民,作為勞役押運糧秣輜重?”
  慶忌聞言,想了壹下,決定采納公子鴻的這壹諫言。
  對於昆侖奴,慶忌自然是信不過的。
  畢竟這麽多年來,吳國壹直都在殘酷的奴役著昆侖奴,壓榨他們的剩余價值。
  而今吳國要傾國之力,要抽調壹些民夫,充當押運糧秣輜重的勞役,有何不同?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全民皆兵的體制下,底層的黎庶不止要服兵役,服勞役也是必不可少的。
  “範蠡。”
  慶忌又將目光放在了禦史大夫範蠡的身上,問道:“杜胡那邊,可有回信?”
  “回稟大王,不出所料,遭到杜奈軟禁的杜胡心生不滿,已經在聯絡自己的舊部準備出逃,而後起兵。”
  範蠡緩聲道:“若不出意外的話,大軍抵達巴郡之日,蜀國必定陷入內戰。”
  “善。”
  對於這壹次的滅蜀之戰,慶忌自然是做足了準備。
  且不說有蔔商等人做內應,跟吳軍裏應外合,做足了都江堰的功課。
  就憑孫武領著十萬吳軍銳士,踏平蜀國都不在話下。
  至於,到時候秦人是否會出兵壹起滅蜀,就不是慶忌要考慮的事情。
  反正抵達雍城,負責遊說秦伯嬴寧的文種,便足以使秦人瞻前顧後,猶疑不定。
  最後,慶忌深深地看了壹眼孫武,道:“孫武,滅蜀之後,妳便是滅秦大軍之主將,寡人賜妳先斬後奏,臨機決斷之權。”
  “寡人將全力支持妳。寡人,是妳最堅強的後盾!”
  “多謝大王!”
  孫武鄭重其事的朝著慶忌下跪,磕了壹個頭,而後躬身作揖道:“臣,此壹別,不滅蜀秦,誓不回都!”
  “好!”
  吳國並沒有覆軍殺將的傳統。
  只是,吳國要是發動滅秦之戰,二三十萬的大軍全部交給孫武指揮,那可是吳國最精銳的兵馬。
  慶忌可謂是掏空了家底支持孫武打這壹仗!
  怎能不揪心?
  萬壹孫武戰敗,亦或者吳軍深陷於秦地,遲遲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吳國將極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就好比,在戰國末期的秦滅楚國之戰前,秦王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
  秦王嬴政於是十分高興,並且認為王翦老不堪用,隨即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攻楚。
  然而,結果秦軍大敗而歸……
  這大概是所謂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論用兵之道,慶忌自認為不如孫武。
  普天之下,能在行軍作戰這壹方面勝過孫武,根本沒有。
  可以跟孫武相提並論的名將,伍子胥、田穰苴,都已經被慶忌收入麾下。
  即便是這樣,慶忌還是不能有所松懈的。
  畢竟,名將是名將,若軍隊不給力,再厲害的統兵大將,也是白搭!
  或許孫武能用吳軍壹萬人擊敗秦軍五六萬人,但,那又如何?
  慶忌是要滅秦,而不是單純的消滅秦人的有生力量!
  兩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