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93章 遷都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吳王慶忌六年,即公元前508年十月,吳國正式遷都於金陵。
  天下列國盡皆遣使來朝賀,偏遠壹些的秦國、燕國則是不聞不問,除了著實路途遙遠之外,吳國還沒有具備那樣的影響力。
  饒是如此,晉、齊、魯、宋、衛等中原列國,也都派遣壹些中大夫以上的大臣,前來恭賀吳國遷都,宅茲於金陵。
  吳國治下的各個部族、封君,也都親自趕來金陵朝賀。
  值得壹提的是,鐘吾國、徐國與蔡國,這三個諸侯國的國君,都為了表示自己的敬重,親自來到金陵,向慶忌朝賀。
  吳王宮,奉天殿外,壹身冠冕,面帶笑意的慶忌,正在接受列國使臣以及封君們的朝賀。
  站在壹側的中車府令膠滑,手中拿著壹道帛書,這是禮單。
  膠滑按照禮單上的名額大聲念道:“……晉國為慶我王宅茲新都,送金二百鎰,玉璧壹對,絹八百匹,粟米十萬石!為吳國賀!”
  “齊國為慶我王宅茲新都,送金二百鎰,絹壹千匹,玉佩壹對,粟米十萬石!”
  “衛國為慶我王宅茲新都,送金壹百二十鎰,絹五百匹,玉璧壹對,粟米五萬石!”
  列國所獻上的賀禮,都是十分豐厚的。
  如晉、齊這樣的大國,獻上的黃金都在二百鎰,粟米十萬石,壹些宋、衛、魯這種中等國家,也都聊表心意,送上了厚禮。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們獻上這麽多的賀禮,吳國這邊自然也是要送壹些回禮。
  似鐘離君、巢君、鴆舒君等等,吳國治下的封君們,也都送上厚禮,或黃金美玉,或布匹絹麻,或當地的土特產,不壹而足。
  隨後,慶忌就坐在王位上,舉起手中的酒爵,向陛臺之下的眾人敬了壹爵酒。
  鑒於前來朝賀的使者、封君太多,約摸五百人,所以慶忌特意在奉天殿外設宴款待,以盡地主之誼。
  “為大王(君上)賀!”
  “為吳國賀!”
  “二三子,請滿飲此爵!”
  慶忌豪氣幹雲,壹爵酒下肚,臉色都不變壹下。
  “奏樂!”
  “起舞——”
  隨著膠滑的壹聲宣號,早就準備好的舞者與樂師,就都紛紛站到四方臺上,開始奏樂起舞。
  他們演奏的是古典的雅樂——大韶。
  而不是壹般的悅耳動聽的樂舞。
  有詩、樂、舞三位壹體的樂曲,有鐘、磬、琴、瑟、管、笙、簫、鼗、鼓、柷、敔、鏞等樂器齊鳴。
  有人唱其辭,有人扮演鳥獸、鳳凰而起舞。
  遷都,是壹件十分莊重的事情,所以慶忌自然凡事都要遵循古制。
  真正的君子賢人,聽到《大韶》,都會有壹種如癡如醉的感覺,好似從中能感悟出某種真理壹般。
  而如慶忌、伯噽、孫武壹般的“俗人”,則不能免俗。
  晦澀難懂的雅樂,他們很難聽得懂,但是見到這麽多人裝作壹副醉心於此的模樣,他們也都附庸風雅,有模有樣的看得很沈醉。
  接待完壹眾使者、封君、部族首領後,慶忌又穿上祭祀專用的大裘冕,率領吳國的公卿大夫們,去太廟告祭祖先,告祭吳國的歷代君王。
  然後,慶忌又馬不停蹄的前往金陵郊外的祭壇上,以三牲祭天,告祭吳人所信奉的太壹上帝。
  最後,慶忌就回到吳王宮,大宴群臣。
  這壹套流程走下來,慶忌整個人都累得身心俱疲。
  饒是他體魄強健,都有些遭不住!
  ……
  翌日,在滋德殿內,慶忌接見蔡侯。
  蔡侯是為蔡申,歷史上的蔡昭侯。
  蔡侯此時對於吳王慶忌是感激涕零的。
  因為之前蔡侯在朝拜楚王熊軫的時候,被令尹囊瓦覬覦美玉、皮衣,所以被扣留在郢都壹年之久。
  是慶忌打著為蔡侯伸張正義的旗號,出兵伐楚,這才迫使楚人放了蔡侯。
  這般的恩情,蔡侯又如何能不感激慶忌,感激吳國?
  “吳王,若蒙吳王不棄,寡君願奉吳王為宗主,蔡國年年入朝納貢!”
  蔡侯主動提出,要認吳國為宗主國,稱臣納貢。
  這讓慶忌如何能拒絕?
  蔡侯算是看明白了!
  這年頭,不論是晉國,還是楚國,都靠不住!
  蔡國唯壹能靠得住的,是吳國!
  吳國如今正在崛起的階段,需要眾多小國的鼎力支持,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這個時候蔡國主動認吳國為宗主國,可想而知吳國日後壹定也會報答蔡國的。
  蔡侯這般識趣,倒是讓慶忌有些意外之喜。
  “哈哈哈哈,蔡侯,我吳國若能得妳蔡國襄助,何愁不能立足於天下?甚好!”
  慶忌自然是十分看得起蔡國的。
  說起來,慶忌與蔡侯還是遠房親戚的關系,大家都是周太王的子孫,只是蔡侯跟周王室的關系較為親近壹些。
  蔡國為姬姓國家,與周王室同宗。其始封者為蔡叔度。
  作為文王嫡子、武王同母弟的蔡叔度,因血緣的關系在周初的地位可說是相當隆崇的。
  蔡被分於商王畿為三監,所謂“監”,即監督殷商遺民以防其造反。
  後因蔡叔度跟隨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於郭鄰。
  蔡叔度死後,周公旦封其子蔡仲於蔡,重建蔡國。
  蔡國原封地實際疆界東至頓國、沈國,南近息國、江國,西臨房國、道國、柏國,北有陳國、許國。
  地跨汝河、淮河兩流域,是當時疆域較大的諸侯國。
  只可惜,蔡國的歷代國君都不爭氣!
  歷史上蔡國曾被兩次滅國、兩次被迫遷都。
  蔡國最近的壹次滅國,是在二十幾年前。
  昔日楚公子圍殺國君郟敖自立為楚王,就是楚靈王。
  因為之前蔡景侯給太子般從楚國娶來了媳婦,蔡景侯又與兒媳通奸,太子殺死了蔡景侯,自立為君,是為蔡靈侯。
  由此可見,謚號為“靈”的國君,壹般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在公元前531年,楚靈王借口蔡靈侯殺父,誘騙蔡靈侯到申地,預先埋伏甲兵,用酒宴招待蔡靈侯。
  蔡靈侯醉後被楚人殺死,跟隨蔡靈侯的七十名士兵也遭刑受害。
  楚靈王又命楚公子棄疾圍住蔡國。十壹月,楚滅掉蔡國,任命棄疾做蔡公。
  楚滅蔡三年後,楚國公子棄疾殺了楚靈王,代其為君,就是楚平王,現在楚王熊軫的父親。
  平王找到蔡景侯的小兒子廬,立為蔡國國君,這是蔡平侯。
  但蔡國的亂事還未停止。
  蔡平侯去世後,蔡靈侯的孫子東國打跑了平侯之子,自立為國君,這就是蔡悼侯。
  而蔡悼侯的父親是隱太子友。友本是蔡靈侯太子,蔡平侯繼位後殺了隱太子友。因此蔡平侯壹死,隱太子的兒子東國就攻打平侯的兒子,自立為君!
  蔡侯申正是蔡悼侯的弟弟。
  所以,這壹來二去的,蔡國經過這輪番的折騰,國力早已經大不如前,淪為了跟徐國、鐘吾國壹般的弱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