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905章 從昏君到明君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楊國棟掀開了車簾子,向車外望了壹眼。滿街都張燈結彩,讓他想到了30多年前,自己還是少年讀書郎時候,在遵義城過大年時的場景……那時他還是播州楊氏旁支中的天才少年,被認為極可能是播州楊氏家族中的第壹個進士。因此得到了家主楊應龍的重視,為他從重慶府請來了兩個老舉人當先生。
  在楊國棟中了舉人之後,楊應龍還派人去北京為他買了所宅子,要他去北京準備萬歷二十九年的春闈大比。
  可是誰也沒想到,萬歷二十八年就是播州楊氏的覆滅之年……這壹年的六月初六,播州楊氏家主楊應龍在海龍囤要塞自殺身死,楊應龍的七個兒子也全部被擒,楊氏家族在播州724年的統治宣告終結。
  而在海龍囤淪陷前的四個月,已經察覺到情況不妙的楊應龍,派人將包括楊國棟在內的壹些出了五服的楊氏子弟中的才俊,全部護送到了臨近的幾家土司地盤上避難。
  楊國棟就是這些楊氏才俊中的壹人……他甚至還記得自己拜別楊應龍時的場景。當時的楊應龍已經相當絕望了——萬歷二八年的明軍剛剛打完朝鮮之役,攻打播州的主將劉綎更是兩征朝鮮的名將。播州軍上下對他極為畏懼,根本沒有取勝的信心,在分別的時候甚至泣不成聲的囑咐楊國棟他們壹定要好好讀書,爭取先考上進士,然後再想辦法振興播州楊氏。
  可惜楊國棟的才學有限,又是官場人物都避之不及的播州楊氏子弟(播州楊氏子弟成千上萬,出了楊應龍的五服也就不追究了),所以三次進京大比都鎩羽而歸。最後只能寄居在水西安氏門下,當了壹個食客。
  說起來真是有點愧對楊應龍的在天之靈了!
  劈裏啪啦……
  壹陣鞭炮聲響,將楊國棟從對往事的回憶當中拖了出來。
  楊國棟順口問了壹句:“哪兒放鞭炮?有什麽喜事兒?”
  回答他的是壹個名叫馬士渠的貴陽府的舉人,壹臉的無奈,“是萬歲爺納妃……壹次還納了兩個,壹個是石柱馬家的姑娘,壹個是忠州秦家的姑娘。”
  這個馬士渠和如今在大同當知府的馬士英是親戚,都是貴州衛馬家的人——貴州衛馬家的祖上可是朱元璋的老兄弟,淮南儀真人士,元末從龍入應天,後又跟著傅友德、藍玉征西南,功成之後封在貴州衛當指揮使,傳到馬士渠壹輩已經是二百多年的富貴了。馬家也從戍邊將門變成了文官世家,現在黔中顯宦了。只是祖傳的打仗手藝丟了個幹凈,要不然哪裏用得著朱由檢大老遠的來遵義?
  而楊國棟和馬士渠早在青年時代就相識了,兩人當年都是貴州士林中的才俊,還兩度同行入京考試,雖然都沒有高中,但是卻成了摯友。所以楊國棟替安位充當使者,去遵義府向小皇帝求和的時候,就找上了門路很闊的馬士渠。
  馬士渠此時正好住在遵義府(遵義是四省軍務總督的駐地,比較安全,許多貴州的豪門都躲來了),於是就親自走了趟水東,親自把老朋友楊國棟給領到了遵義。
  “什麽?納了石柱馬家和忠州秦家的閨女?”楊國棟楞了楞,“這不合規矩吧?禮部能答應?”
  朱家天子照理是沒有納妃自由的,想要美女得管內閣的老爺子們去要……內閣擬旨,司禮監披紅,再過禮科給事中這壹關,最後再發到禮部去辦理。經過這壹道道的關卡,絕不會選出兩個大軍閥的閨女去當妃子的。
  馬士渠嘆了口氣:“哪有什麽規矩?萬歲爺看上了就納唄……禮部的人估計還不知道吧?等他們知道了,生米都成熟飯了!”
  “怎麽可以這樣?”楊國棟連連搖頭,“萬歲爺怎麽可以繞開內閣、禮部……這不是納妃,這是茍合啊!”
  納妃有納妃的程序,繞開了這個程序,就是不合法的,就是茍合!
  馬士渠哼了壹聲:“咱們這位萬歲爺繞開內閣,把生米煮成熟飯的事兒還少嗎?老兄妳大概還不知道吧?萬歲爺不是白要馬家、秦家的閨女,已經下了旨意,準備在攻破水西之後,設立水西軍民指揮使,由馬家世襲。另外還要設立水東軍民指揮使,由秦家世襲……這道旨意壹樣是中旨!”
  “什麽?”楊國棟大吃了壹驚。這麽大的事情可以繞開內閣辦理……這不是昏君是什麽?
  而且大明皇帝怎麽能納水西、水東之主的女兒當妃子?
  這個先例壹開還了得?
  水西、水東之主可以當皇帝的老丈人,那邊陲將門為什麽不能照辦?這樣下去,大明朝出現外戚執政的日子還遠嗎?
  看起來大明真的出了昏君!
  楊國棟正想到這裏的時候,馬車已經停在了壹棟門臉兒闊大,到處掌燈結彩的大宅子前面,門口全是披著紅色罩甲的帳前軍武士。
  天子行宮,已經到了!
  ……
  馬士渠和楊國棟在行宮門口下了車,馬士渠帶著壹枚令牌,亮出以後,門包兒都沒給壹人,就給壹名看上去壹臉兇悍相的帳前軍軍官請了進去。這所大宅是播州楊氏家主在遵義城的故居,內部非常寬大。今兒好像是天子納妃的喜慶日子,所以宅子裏面也裝飾的壹片火紅。
  馬士渠、楊國棟跟著那名軍官到了大堂所在的院子門外,又壹次被帳前武士給攔住了。
  他們得在這裏接收檢查,然後等待宣召。
  楊國棟撐著脖子往裏面望了壹眼,發現裏面站滿了穿著大紅官服的官員。
  馬士渠低聲對楊國棟道:“萬歲爺這次納妃雖然繞開了內閣,可是在川貴可是大事,各地的土司、指揮、將門都派人來了……聽說成都那邊的九大郡王也要來,遵義這邊自古以來都沒這麽熱鬧過!”
  楊國棟嘆了口氣,心說:茍合的事兒還當成明媒正娶來辦了……這小皇帝果然是個胡作非為的昏君啊!
  正想著,已經有個聲音嚷嚷開了:“宣播州楊氏楊國棟上殿!”
  楊國棟眉頭壹皺:怎麽提播州楊氏?都滅亡30余年了……
  播州楊氏的楊國棟嘆了口氣,邁步就進了院子,進去以後他就發現有點不對,院子裏面所有的官員都盯著他在看!
  他們在看什麽?
  楊國棟被壹幫大老爺們看得心裏都有點發毛了,但還是硬著頭皮上了大堂,給壹個高高在上的昏君行了大禮,還沒說明自己的來意,朱由檢就已經開口了。
  “楊國棟,妳雖是讀書人,但是卻願意來軍前效力,為國討賊,甚合朕心!”
  什麽為國討賊?楊國棟心說:我的來意已經寫了奏章上呈了,這個昏君沒看嗎?
  朱由檢接著又說:“朕這些日子還查了妳們播州楊氏在三十多年前對抗朝廷的事情,發現那楊應龍雖然狂妄無禮,但是並沒有行僭越之事,而且楊氏族中跟隨楊應龍造反的人也不多……以楊應龍壹人之過失,就懲罰楊氏壹門,實在有點不妥,而且罰得也太重。所以朕現在決定要恢復楊氏播州,分遵義南部的幾個撫司設立播州軍民指揮使司,由妳,播州楊氏楊國棟擔任指揮使,並且世襲罔替!”
  什麽?楊國棟都石化了!
  播州楊氏這就沈冤得雪了?這就恢復了?老天終於開眼了……不,是大明出了明君了!大明有明君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