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27章 必須轉嫁危機啊!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這是近衛軍繼承法啊!這群禍國殃民的逆賊……”
  朱耀飛忍不住都開罵了!
  他早二百年就知道這幫童軍近衛軍不是什麽好人……只是這種從娃娃抓起的軍隊戰鬥力太有保證,這才下決心大辦的。
  朱慈烺當年大辦童軍近衛軍的時候,也沒條件搞義務教育,當然也就沒有搞義務兵役制的可能——沒有義務教育,又不平分土地,頂多就是拿繩捆人的“義務兵役制”,有個毛戰鬥力啊?
  而且朱慈烺建立的世界帝國非常遼闊,需要往世界各地派兵,和當年的大英帝國差不多。同時大明本土又比較安全,不需要大量可以迅速動員的義務兵,有個幾十萬募兵(包括十萬左右的精銳近衛軍)就足夠震懾四方了。
  所以保持少量特別精銳,可以快速布署,而且可以長期駐紮海外執行作戰任務的近衛軍,是必須的,甚至是唯壹的選擇。
  而在大辦童軍近衛軍的時候,朱慈烺就留了後手。他同時也努力栽培了貴族軍官團。而且還禁止童軍近衛軍出身的軍官回爐去管近衛軍,以避免官兵壹體,形成團體……
  可惜朱慈烺當年的安排,卻被不肖子孫朱伯濂給破壞了!
  在他打破了童軍出身不得擔任近衛軍官的鐵律之後,近衛軍的團體就開始形成。
  與此同時,由於壹代代的退役近衛軍官兵要麽在應天府落籍為民,要麽去各地考官謀職,漸漸的就形成了壹個近衛軍的外圍集團。這個近衛軍的外圍集團成員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還有比較強的“國人意識”,且熱衷政治和為官。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不上不下的中層集群。
  稍後,更讓朱耀飛火大的事情又出現在了《大明通史》當中。
  那位被近衛軍推上臺的武威皇帝朱先灞,根本不知道該怎麽控制這幫狂暴的近衛軍,也拿應天府內那群“近衛學生”(退役近衛軍家庭出身)沒什麽辦法。只好搬出了老祖宗的辦法——聯姻睡服,挑選了壹位近衛軍家庭出身的皇後,又選了壹位同樣出自近衛軍家庭的皇貴妃(兩人都是金陵女大學生),希望依靠她們去安撫近衛軍和近衛軍的外圍集團。
  而這壹後壹妃倒是盡心輔,也算是賢妻。但她們倆也漸漸把持了朝政,把皇帝朱靖壘給架空了,大明帝國就此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女權時代。
  不過女主秉政在朱耀飛看來不是問題——皇帝是投胎投出來的,能力不足也沒辦法,還不許找個能力強壹點的皇後來輔佐?
  真正讓朱耀飛火大的是朱先灞的壹後壹妃有不少進步思想!這其實也是朱慈烺自己埋得雷,他給後世的朱家帝王定了“考試選妃(後)”和“女大教育”的祖制。所以選出來的後妃都是女知識分子啊!思想當然比較進步了……
  童軍近衛軍體制在朱先灞的兩個後妃看來既落後又危險——她們雖然出身近衛軍外圍集群,但並不等於認同近衛軍的體制。在她們看來,軍校培養的軍官加上義務兵才是國家安全的保證。
  所以在她們倆輔政之後,就開始結束童軍近衛軍體制。當然了,因為她們管理的國家還擁有較強的財力。所以可以讓這場改革變得比較平穩。
  首先,大明朝廷停止了童軍招募,改為在邊疆軍鎮招募相同數量的“公費生”去應天府念中學……如果他們成績優異,就可以由國家出資,讓他們壹路上升,直到大學畢業。
  其次,大明朝廷開始從近衛軍和普通新軍當中選拔職業軍人——就是義務兵制下陸軍的骨幹,包括軍官和士官,因為近衛軍的素質遠高於普通的新軍,因此入選的比例極高。對於近衛軍官兵而言,絕對是壹次晉升的機會。
  第三,落選的近衛軍、新軍官兵都能得到豐厚的退伍金和職業訓練的機會,或者由國家出錢送他們壹家去新大陸、南大陸定居。總之,還是有出路的。
  “可近衛軍再怎麽樣,也是皇家的私兵!”朱耀飛看得都快流眼淚了,只是哀嘆道,“義務兵是來自民眾……更容易鬧革命啊!而且大批的近衛軍官兵都變成了大陸軍的骨幹,這些人換了衙門,就不激進不好戰了?”
  這下可慘了,更好戰和更激進的近衛軍官同更容易鬧革命的義務兵結合在了壹起。再加上資本主義初級階段激化的社會矛盾……朱耀飛都不敢往下看了!
  可是不敢看,也不能改變什麽了,最後朱耀飛哀嘆了壹聲,又開始繼續瀏覽了。
  又看了幾頁,他就發現大明朝果然開始為壹場新的世界大戰擴軍備戰了。
  新的世界大戰的目的,當然是捍衛世界的統壹了!
  多好的借口啊!
  由於歐洲革命和美洲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原本“統壹的世界”,現在已經再次分裂了——復興的拿破侖帝國並沒有向大明帝國稱臣,獨立的墨西哥共和國也沒有向大明稱臣。
  而美利堅聯邦、新英格蘭聯合王國、大蘇聯汗國則拒不接受大明王朝下達的禁止結盟的詔令。實際上也鬧了獨立!
  另外,大明朝隔壁印度李朝在第壹次世界統壹戰爭後,也進行了壹系列的改革,發展了工商業,建立了以漢緬國人為主的新式陸海軍,實力大增,並且開始謀求印度統壹。
  有了拿破侖羅馬、美利堅聯邦、新英格蘭聯合王國、墨西哥共和國、大蘇聯汗國、李氏印度這幾個“不臣之邦”,大明帝國是不缺敵人了!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又給了大明帝國發動新壹場世界大戰的底氣。
  和上壹波工業革命相比,發生在第壹次世界統壹戰爭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簡直就是壹場生產力的爆炸!
  大明的鋼鐵產能從原來的幾十萬上百萬噸,壹下跳漲到了兩千萬噸左右!
  煤炭的產能也從原來的幾百萬噸,增長到了兩億噸以上。
  而電力的發明和運用,更是將第二次工業革命推上了最高潮!
  與此同時,電報、電話的發明和普及,也進壹步加強了大明帝國的中央和地方以及。
  在新壹波的工業革命爆發的同時,擁有了更多財力物力的大明帝國也開始了新壹輪的基礎建設高潮。
  包括西楚、準格爾、和碩特、察哈爾、土默特、朝鮮、安南、暹羅、老撾、真臘、西伯利亞(不是整個西伯利亞,僅僅是西伯利亞共和國部分)等由大明鐵道部負責規劃、建設和發包的藩國鐵路在內的鐵路運營總裏程,在1900年末的時候,就達到了驚人了40萬裏!
  穩穩占據世界第壹!
  而占據世界第二的,則是雄踞新大陸的新洲合眾國,在1900年末時擁有了15萬裏鐵路——雖然合眾國並不擁有五大湖區,但是依靠美洲灣地區的鐵礦和大石山脈北部的煤礦,還有慶國的煤礦,以及加州、德州豐富的石油,合眾國也發展成了全世界排名靠前的工業國。
  到了1900年前後,大明和新洲合眾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基本完成,工業產能都達到了壹個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可是那麽多工業品的市場又在哪裏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