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06章 代王有罪!朕是仁君!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大同皇城,承運殿。
  奏凱而還的大明天子,現在已經入了大同城,進了代王府,還在代王府的主殿承運殿上高坐了。
  承運殿是親王府的大殿,極為富麗,而且頗有氣勢,面闊七間,青綠色琉璃瓦覆頂,墻柱塗以紅色。殿基為漢白玉築,高六尺九寸,分為兩層。
  宮殿當中,更是堂皇華麗,窠拱攢頂、中畫蟠螭、飾以金粉,邊畫八朵吉祥花。
  除了這座承運殿修造的極為氣派之外,大同代王府內其它的建築,也都修得不錯。雖然不比皇宮大內那麽豪華莊嚴,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有些地方甚至更勝壹籌……比如代王府的圍墻!
  和北京皇城、紫禁城的城墻沒有多少防禦功能不同,代王府的圍墻是真正的城墻,又高又厚,比大同鎮城的城墻差不太多。
  而且大同皇城占地面積不大,和大同城外的三座關城差不多,非常有利於防守。
  守著這樣的城堡,外面還有固若金湯的大同鎮城,還有東北南三關城,可真是層層護衛,萬無壹失啊!
  另外,大同城內吃飯的居民不多,這意味著不需要太多的糧食就能讓大同城堡在敵人的包圍下堅持下去。
  擁有這樣城堡內,代王朱鼎渭居然來了個不戰而走……而他兒子也強不太多,當年李自成打來的時候,不也沒有扛住?
  坐在承運殿上的朱由檢可真是越想越生氣啊!妳們這些人根本就不配當代王啊!大明的代王,也是只有朕還沒出生的三子朱慈炯才能當!
  “哼!”朱由檢壹聲冷哼,站在大殿上的壹群文武,都都是壹哆嗦。
  這位小皇帝可兇了!不僅手刃魏忠賢,還陣斬了蒙古第壹勇士,還差壹點活捉了蒙古大汗……那可是真正沖鋒陷陣的馬上天子,殺人不眨眼的主兒啊!
  代王壹家看來要倒黴了!
  “代王有罪!罪大惡極!”朱由檢怒吼著,“朕在前線苦戰韃虜,替他保著祖墳,他倒好,腳底抹油先溜了!他這樣配當塞王嗎?妳們都說說,他配當大明的塞王嗎?”
  這個問題……在場的臣子們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因為代王朱鼎渭的表現,不就是壹個大明藩王的正常表現嗎?
  真正不正常的不是代王,而是萬歲爺您啊!
  好好的太平天子不當,親自練兵帶兵,還領了萬把人跑到大同前線和韃子作戰,這怎麽說都不是個正常的大明天子啊!
  而且您這個不正常的天子還不是坐鎮後方指揮,而是自己當先鋒,帶了千把人就上陣去和韃子交鋒……這也太亂來了吧!
  更加不正常的是,您這樣亂來的皇帝,居然還把蒙古大汗給打敗了!
  而是說用區區兩萬人馬把蒙古插漢部的十萬大軍給打得慘敗!
  更誇張的是,這壹仗還是您親自排兵布陣,親自臨陣單挑,其中帶隊沖鋒,連大炮都會用,還用得挺好!
  這本事都跟誰學的?您的講官孔運貞能教這些?
  可您自己不正常就算了,怎麽還想拉著大同鎮城內的壹群宗王宗子壹起上戰場?這可不是上城墻督戰,是出城去和韃子交戰啊!
  結果把代王還有其他幾個王都給嚇跑了……嚇跑了就對了!要是不跑就得跟著您壹塊兒上戰場去殺韃子了。要有那膽子,就不是大明王爺了,而是隔壁建州女真的貝勒爺了!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雖然殿中的臣子們大多是奸的,但是他們的天良並沒有喪盡,誰也不敢幫著朱由檢壹塊陷害宗藩……陷藩可是大罪!就算您這個馬上天子長命百歲,可以壹直罩著大家,天天讓壹幫禦史言官天天彈劾批鬥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看見殿上的臣子都裝啞巴,朱由檢已經明白了——妳這幫沒種的奸臣都不敢陷藩,都怕被禦史言官彈劾是吧?
  現在殿上的這些臣子,除了滿桂、張翼明這兩位是大同鎮當地的官,其他人可都是跟著朱由檢從南海子大營過來的。
  他們都不敢言語,說明代王朱鼎渭跑路固然有錯,但大家都認為是事出有因,不應該嚴懲,否則難以服眾……不過沒有關系,朱鼎渭還可以繼續犯罪,等他再多犯點罪,就能名正言順的削藩抄家了!
  想到這裏,朱由檢語氣陰沈地說:“代王棄藩而走,罪不容恕,但朕終究是仁君,還是有開壹點法外之恩的。”
  “陛下聖明!”
  臣子們都松了口氣,誰也不想沾上陷藩的事兒啊!
  朱由檢對大同巡撫張翼明道:“張撫臺,妳知道代藩往哪兒去了嗎?”
  “陛下,”張翼明忙出班道,“臣猜想代藩應該往渾源州去了。因為大同城外的禦河以東之前有不少韃子騎兵打草谷,代藩沒有多少護衛,肯定得避開他們。不能往東,多半就是往南去了。大同南面的渾源州境內有北嶽恒山,山裏面地勢險要,而且有幾家黃廟可以躲避……代王府往年可沒少往黃廟施舍香火錢,現在有難當然可以去相投了。而且渾源州也還在大同境內,代王雖然出城。但也不算太出格。”
  黃廟就是喇嘛廟,都是元朝留下來的古剎。因為草原上的蒙古人都信喇嘛,所以怎麽都不會去喇嘛寺裏殺人放火。
  另外,大明朝的藩禁到了如今也有點松弛了,藩王借著掃墓、燒香的名義出城,甚至在城外久居都是常有的。
  朱由檢點點頭,這個張翼明分析的不錯,倒是個當錦衣衛的好料,可惜考了進士,投錯行了。
  朱由檢又道:“張撫臺,那妳就走壹趟,去把代藩壹家還有那幾個郡王都找回來。朕也不會窮治其罪……還會許他戴罪立功。”
  “陛下,戴罪立功的意思是……”張翼明問。
  朱由檢點點頭,笑道:“現在虎兔敦汗遁走土默特川……但朕不能就這麽放過他,除惡務盡嘛!
  所以朕準備親征土默特川!這次他總該帶著代藩壹系的子弟到軍前效力了吧?”
  軍前效力可不是壹定是身先士卒,籌集軍糧,招募民夫,也算是軍前效力啊……另外,代王家可是二百多年的王爺,骨氣是少了壹點,但是銀子還是有的是,大不了破財免災吧!
  張翼明松了口氣,領了朱由檢的聖旨,就立即離開王府,然後帶上自己的撫標營,出了大同城,往恒山方向追過去了。
  可是這位壹心想著和稀泥的張巡撫怎麽都沒想到,這個代王朱鼎渭犯錯的本事可比想像中要厲害。
  就在張翼明琢磨著怎麽替代王壹家開脫的時候,這位爺又犯了新的大罪——他犯了“造謠惑眾、詛咒天子”的大罪,而且他還給自己找了幾個足可以服眾的證人!
  原來這個代王朱鼎謂溜的挺快,出了大同城就順著禦河跑,然後在禦河和桑幹河交匯處再過桑幹河,之後就往渾源州跑,想去恒山暫避(還真給張翼明猜著了)。可就在他跑到渾源州州城附近的時候,要巧不巧的,就撞上了張維賢、朱純臣、朱國弼、駱思恭、駱養性這幫京城勛貴率領的京營援兵了。
  壹幫京營勛貴遇上了落荒而逃的大同王爺團,當然得問個究竟啊!
  這壹問,朱鼎渭的罪孽可就大了去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