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大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夜,距離史書上的大明亡國之時還有四天半! 留都南京,大明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66章 快來看啊,太上皇擺攤了

搶救大明朝 by 大羅羅

2020-11-10 21:06

  洪興十六年夏天,六月初的時候,長住在蘇州,只是在每年十二月才去壹趟應天府給女婿崇禎上皇祝壽,順帶著過個大年的過期國丈周奎,突然接到了仁壽宮的老太監帶來的上皇口諭,命他即日赴老山宮覲見,不得延誤!
  這是什麽狀況?
  已經七十四歲高齡的周奎周國丈被這突如其來的上皇口諭嚇了壹跳,這可是將近二十年來都沒發生過的事情啊!
  他這個上皇國丈兼皇帝外公,早在甲申之難那年就涼透了,別說朱慈烺這個外孫不待見他,連崇禎這個女婿和周後這個閨女都怨恨他在李自成大兵壓境的關鍵時刻不肯帶頭捐輸軍餉,而且還帶頭破壞了募捐大計。所以到了江南後,就把他扔在了壹邊。
  在跟隨朱慈烺南下的那群親鬼勛臣當中,他肯定是最涼的壹個,連人人都有的應天府的房子或宅地,都沒他壹份,更別說在他的嘉定伯之前加上克難二字了。
  好在周國丈本是蘇州人士,在蘇州府有家有業有田有產,也算是富甲壹方。雖然不受女婿女兒外孫待見,也沒人再送錢送物,甚至原本托庇其名下的田主也紛紛把田土贖回,被他侵占的官田軍田也都歸了原主。但是周奎畢竟還是皇親國戚,還是上皇皇後的親爹,是朱慈烺的親外公。
  只要朱慈烺不發話,誰也不敢把他老人家當豬宰了……天子恩威本就難料啊!誰知道哪天這個冷竈又燃起來了?
  再說了,蘇州這裏不討朱慈烺喜歡的人多了去了!朱慈烺本來就是北軍制南紳的路數,用北方流亡的軍事貴族壓迫南方的地主富商出錢出力——這路子聽著不好,但實行起來卻很有效!
  要不然還能怎麽樣?依靠東南士紳能行嗎?沒刀架在脖子上誰肯爽快掏錢?
  當然了,朱慈烺也不來殺雞取卵的壹套。他是要放水養魚,可持續搜刮的。
  所以在剝奪東南士紳政治和經濟特權的同時,還非常註意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對於他們之前依靠特權取得的浮財,也是輕輕放過,基本上保全了他們的元氣。
  而這群失去了特權,同時又保住了元氣的江南地主奸商(沒有了特權,當然不再是真正的士紳),後來又撞上了崇禎末年壹直到現在的經濟發展的高速期!
  這可是個超級風口啊!外部環境是大航海時代,內部則有朱慈烺刺激工商,發展金融,放權地方——總結壹下差不多就是這三板斧,看著簡單,但是效果可是剛剛的!
  明朝從開國以來壹直是抑商的路數,後來雖然放開了許多,但畢竟沒有大張旗鼓的鼓勵。所以奸商們發了財後就像往士紳堆裏面擠,持續做大的並不多。
  另外,因為士紳特權的存在,江南地區的農村始終卡在資本主義的門檻上,沒法再進壹步。
  後世的人們也許無法理解農業在資本主義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但是身處17世紀,被壹億多快兩億人的吃飯問題所困擾的朱慈烺卻太知道“食為天”的道理——飯都吃不飽,還怎麽走資?
  而且這個時代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原材料主要口農業供應!棉花、絲綢、羊毛等等的生產,都會擠占糧食生產的土地!
  而壹個為手工業提供大量原材料的富農或地主,其實也不再是單純的農民(將農業和工商業嚴格分離開的概念,大約也只有中國才有吧?),而是壹個工商地主或富農了。
  而在手工業高度發達的江南,工商地主和工商富農從崇禎末年開始就如雨後春筍壹樣大量出現了。
  因為在這個時期,手工業的快速發展為經濟作物提供了大量的需求,同時湖廣、兩淮、金甌和靜海等地出現的大農場又能為江南提供足夠而且價廉的糧食供應。另外,番薯、土豆等外來作物的普及,也給東南農民提供了額外的廉價食物。
  所以亦農亦商亦工的地主奸商,就開始粉墨登場了。
  而周國丈居然也是他們當中的壹份子!
  這位國丈不是幹大事業的人,但絕對是個能理財的不義之人!
  小氣,精明,儉省,也有那麽點背景,也有資本,而且壹直就在悄悄做買賣。
  所以在徹底失去政治特權後,他就很自然的轉型經商了。
  說是經商,其實是農工商兼營,只是以商業模式經營管理而已。
  國丈的主業是桑田和養蠶,在崇禎末年就把蘇州家裏出租的土地收回,改稻為桑,壹口氣種了上萬畝桑樹,桑樹起來後,又開始大規模養蠶和養羊(羊也吃桑葉)。
  而且還不是瞎養,老頭子在老山馬場這邊得了靈感,開始在自家的蠶房中選種,淘汰病弱,保留強壯。十幾年下來,也打出了蘇州國丈蠶的品牌!
  在經營桑田成功後,老國丈又領著幾個兒子開起了錢莊——所謂的錢莊其實就是小型銀行。在海商行和鹽商行成功後,許多大商人都發現這個行當來錢又多又快,所以就投入其中,大銀行開不了,就辦個小錢莊。
  周國丈就辦了個只在蘇州地方上經營存貸匯(匯款得通過海鹽二行的渠道,手續費和海鹽二行分)業務的錢莊。
  不用說了,肯定經營得不錯了!
  他連崇禎皇帝借錢都不肯,這錢莊的資產質量還能差?
  所以到了洪興十六年的時候,早就失去了大部分特權的周國丈居然比當年崇禎當權的時候更富有了……
  這個因為自己的奮鬥而發了大財的國丈,卻比當年靠女婿發財的時候更“愛”崇禎上皇了。
  自己艱苦奮鬥來的錢才寶貴啊!而且也更害怕失去!
  周國丈知道朱慈烺討厭自己,之所以沒動自己,多半是因為女兒女婿……女婿要是不在了,他的這點身家會不會被外孫沒收了?
  他當年得勢的時候,可沒少收人賄賂,後來經商發家的過程,也不可能幹幹凈凈,真要讓禦史們來查,可就沒下場了。
  所以現在接到崇禎的口諭,他第壹時間就想到自己這個荒淫昏庸的女婿很可能要不行了……
  周國丈哪裏敢耽擱,趕緊租了條快船就直奔浦口而去。到了浦口後也不停留,就直奔老山仁壽宮。到了仁壽宮外,就發現往日門庭冷落的地方,現在人山人海!
  不過不像是來探病的,倒像是來逛廟會的……看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應該都是南京、浦口壹帶的商人。
  這是怎麽回事?
  “老爺子,您真不知道?太上皇在仁壽宮外擺攤做買賣呢!”
  很快就有人告訴周國丈是怎麽回事了。
  “什麽!太上皇在擺攤?真的假的?賣什麽呢?”老國丈聽得壹楞壹楞的。
  “賣好東西唄!”那人回答,“綾羅綢緞,玉石珍玩,珠寶首飾,西洋鐘表……都是太上皇歷年所收到的禮物貢品。”
  “禮物貢品?那玩意能發賣麽?”
  “沒錢使了!”那人道,“老爺子您還不知道吧?如今應天府出來壹個投大錢的買賣,太上皇也想插壹腳,沒本錢怎麽辦?只好賣東西了!”
  “什麽買賣啊?”周國丈繼續打聽。
  “就是投資建國的買賣!”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