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名劍山莊

歷史軍事

壹個八九歲的孩子,壹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

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

2021-4-25 19:22

  侯大茍知道從他說答應這壹刻起,他就只能成為大明的壹條狗,甚至是壹條惡犬,霸占大藤峽中最大的糧食產地,並封鎖各地瑤民出山的道路。
  但是那又如何?
  畢竟大明與瑤民的實力差距太大了。
  其實剛剛開始的時候,這些瑤民首領鬧事,未必不是想得個好待遇,只是桂西土司岑家黃家都不想再多出壹個競爭對手。
  種種情形之下,最後走到了這壹步。
  此刻雖然他滿懷憋屈,但也不得不低頭,但是他還是做最後的努力,為瑤民爭取壹點點的優勢。
  侯大茍的目光越過於冕與張懋兩個人。說道:“這位是大明的太子殿下?”
  朱見濬壹直沒有說話。
  畢竟身份在哪裏放著的。
  雖然朱祁鎮不在乎身份,從剛剛登基的時候,文官大佬即便是奏事,也必須跪奏,到而今的朱祁鎮見人,幾乎都要賜座的。
  但是要知道,能讓朱祁鎮見到的人,大多都是官身,但是而今侯大茍是什麽樣的人,不過是壹階下囚而已。
  朱見濬肯露面就給他面子了。
  朱見濬點點頭說道:“是。”
  侯大茍說道:“自古以來苗女多情,臣願意獻女人以侍奉殿下左右。”
  朱見濬還沒有說話,身邊的兩人齊聲說道不可。
  無他,苗女在漢人的名聲從來是很亂的,多情固然是有的,但是更多是剛烈,善於用蠱。甚至還有情蠱的恐怖傳說。
  朱見濬乃是太子,實實在在的萬金之身,如何能讓壹個苗女在身邊,萬壹這個苗女生出了什麽心思,威脅了朱見濬的安全,那該怎麽辦是好?
  於家與張家兩家可是百死莫贖了。
  朱見濬心中微微壹動,而今朱見濬還沒有結婚,但並非說朱見濬就沒有經過了人事,恰恰相反,他過手的女子已經不少了。
  畢竟對壹國太子來說,什麽樣的女子都是予取予求的。
  苗女的名聲自然也聽過,只是壹時歡愉與自己的性命來說,朱見濬自然是有所決斷的。
  侯大茍說道:“所謂蠱蟲,不過是無稽之談。如果殿下不肯,臣願意令瑤民壯士侍奉左右,為殿下護衛。”
  張懋冷笑壹聲,說道:“妳也想的太好吧,能在殿下身邊護衛的,全部是乾清宮侍衛,每人都是有官身的。非功臣勛貴子弟,或武學的佼佼者,是不可能入選的,而妳們所謂的壯士,都是什麽人?別的不說,識字嗎?看得懂文書嗎?”
  侯大茍有如當頭壹擊。
  大明普通百姓的識字率都不是太高的,更不要瑤民了。侯大茍自己識字,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至於下面的所謂壯士,殺人手段是有的,但是根本是鬥大的字不識壹個。
  朱見濬也看出了侯大茍的意思。
  侯大茍是極度缺乏安全感,想盡壹切辦法,想將瑤民與大明皇室拉上關系,以確保他們今後的安全。
  其實這壹點擔心,朱見濬很能理解。
  不管瑤民自己說自己多慘,但瑤民下山,劫掠百姓,當地漢民損失之大,並不在瑤民之下。
  可以說而今大藤峽瑤民即便是被招撫了,但民間的歧視並不會少。
  但是在朱見濬的角度,他也不能給瑤民太多的好處,因為給的好處已經夠多了。
  要知道大明按照三十稅壹征收商稅的,大多都是鈔關,這些鈔關數量並不是太多,多是長江壹線,與運河壹線,而且多是直接隸屬於戶部或者工部管轄。
  朱見濬默許他們在黔江之上設關,已經是打了壹擦邊球了。還能怎麽樣?其實真要說起了,這對被瑤民殺死的漢民就公平嗎?
  只能說是在為長遠計。忍壹時之痛,但如果傾斜太厲害,大明太子的名聲,就在廣西東部幾個府縣給壞了。
  朱見濬即便不擔心自己的名聲,也要擔心壹下大明皇室的名聲吧。
  他沈吟壹會兒說道:“這樣吧,我寫壹篇文章,就刻在黔江絕壁之上吧,也好讓過望百姓官員皆知孤意。”
  朱見濬說是自己寫,其實這壹件事情是於冕的。
  於冕洋洋灑灑寫了千余字,將大藤峽瑤亂前後經過,用極其簡略的語言寫了出來,最後引申出,天下壹家,百姓各安其職,兩不相犯,否則朝廷法度不容等等。
  總之要說漢瑤壹家。
  至於能不能漢瑤壹家,最近幾十年是不行了,要看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有太子墨寶在,侯大茍也算是壹個護身符了。
  只要太子不壞事,大藤峽的瑤民就不會被特殊針對,當然了,也是要瑤民安分守己,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不要折騰才行了。
  朱見濬在大藤峽收尾的時候,朱祁鎮也接到了朱見濬先斬後奏的奏疏。
  正如張懋所料,朱祁鎮果然沒有太過在意。
  畢竟,朱祁鎮對下屬放權也是不少的,很多事情只要能達成目的,先斬後奏算什麽?
  反正是勝利者不受指責,妳如果先斬後奏,將事情辦成了,自然是皆大歡喜,朱祁鎮就當這事情沒有發生過。
  但是如果妳先斬後奏,將什麽辦砸了,卻是另外的事情。
  就要考慮是不是要兩罪並罰了。
  所以,朱祁鎮關註點不在朱見濬有沒有先斬後奏,而是他將這壹件事情有沒有做好。
  朱祁鎮沈吟壹會兒,將這奏折遞給懷恩,說道:“妳去韓家,問壹問韓雍。”
  韓雍此刻已經將母親的喪事辦過了,開始了守孝。
  朱祁鎮雖然想召見韓雍,但是這個時候並不是太合適的。故而只能派太監登門問策。
  當然了,這算是壹種尊重。
  懷恩快去快回,當天下午就回來了。
  朱祁鎮壹邊批奏疏壹邊問道:“韓雍怎麽說?”
  卻是今年秋天,其他地方的收成還不錯,就是以長沙為中心的幾個府縣,卻是受了旱情,內閣已經擬定了賑災方案。
  朱祁鎮看了壹遍,也沒有挑出什麽毛病,說起了,這賑災方案,朱祁鎮從來是沒有看出毛病的,唯壹的毛病是要給錢。索性而今不打仗了,今天雖然有早旱,但是大體上來說,算是平年。不管是內庫,還是太倉銀庫,太倉糧庫,以及各地府庫都積攢了壹些用度。
  朱祁鎮也不在乎賑災的花銷,就順手給批了。
  懷恩說道:“韓大人說,太子的處置是極為妥當的,特別是黔江關卡之設,更是妙計。縱然他在哪裏也不會做出比這個更好的處置了,但是——”
  朱祁鎮壹聽但是,就知道之前所說的是廢話。所謂妙計不過是讓朝廷少出壹筆錢而已,畢竟瑤民在山中不能生存,必須有所補貼,但是這個補貼朝廷又給沒有名目。
  大明連北虜都不願意直接給錢安撫,會給區區壹瑤民。
  那壹個大臣也不敢直接說太子如何如何,總是要先說些好話。
  “但是,瑤民叛伏不定,以大藤峽之大,不當單單設壹土司,而且已經俘獲的瑤民,也不當放入山中,潯州壹帶,乃是廣西少有的平原地帶,但是因為多年戰亂,開墾不足,應該令瑤民就地屯田,十數年後,就是廣西之糧倉所在。”
  “大藤峽朝廷自然不能直轄,山高林密,非瑤人不得入,但也不當讓瑤人數量太多,多遷民下山,填充地方人口,正是吳國伐山越之故計。願陛下慎思之。”
  朱祁鎮點點頭,順手從壹邊抽出壹張紙,捏著毛筆寫了壹封書信,將韓雍的意見加在其中,又狠狠訓斥了太子壹頓,讓他反思自己在大藤峽處置的對策如何。並寫信匯報。
  此刻的他,就好像是批閱孩子家庭作業的家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