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名劍山莊

歷史軍事

壹個八九歲的孩子,壹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

明天子 by 名劍山莊

2021-4-25 19:22

  範弘說道:“陛下,剛剛下面傳來消息,海運總兵官王英已經進京了。”
  朱祁鎮說道:“讓他越次覲見。”
  之前朱祁鎮還不是這麽急,但是北方戰略壓力壹清,朱祁鎮決定加快準備的腳步。
  就這樣王英剛剛到了京師,還沒有坐穩屁股,也沒有來得及拜訪京中的靠山。他現在正想辦法與戶部尚書何文淵搭上關系。
  王英靠山有兩處,壹處是王英所依仗的當年義父留下的宮中關系,但是已經很淡薄了,畢竟多年過去了,而且而今內臣已經風光不在了。
  再有就是文官的靠山,第壹個靠山是李時勉,只是李時勉已經在正統十六年病逝家中。後來是周忱。畢竟周忱主持各種財政改革,海運也是他打出的牌,王英是好容易才與首輔搭上關系了。
  周忱去後,王英就想辦法與何文淵搭上關系,畢竟王英從本質上來說,是在辦戶部的差事。
  只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攀關系,就被拉進宮中了。
  而今的王英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年輕想要在京中搏壹個功名的年輕人,而是壹個成熟的大明將官了。
  甚至在正統十四年的時候,有人為王英請封伯,理由是不絕糧道,在正統十四年的關鍵時刻,運河壹時間不通,京城的糧草,乃至於宣大的糧草,都是通過海運運過來的。
  說起來王英也是有功勞的。
  但是被朱祁鎮否決了。
  無他,王英畢竟沒有上戰場,雖然他也殺過海盜,但是不可能僅僅因為這壹點點小事而封爵,如此的話,大明的爵位也太不值錢了吧。
  不過朱祁鎮對王英還是有好感的,無他,他是朱祁鎮壹手提拔起來的班底。
  故而朱祁鎮在乾清宮接見了王英。
  寒暄了幾句,朱祁鎮直接說道:“而今海運的船隊如何?”
  王英立即回答說道:“而今海運船隊有壹萬七千余人,大船壹百二十艘,壹次可以運輸二百萬石糧食,春秋兩季,壹年可以運輸四百五十萬石糧食到天津,小船三千余艘,分別布置在登萊,金州,淮安,寧波,負責沿海運輸,登萊之間負責遼東糧道,寧波負責從寧波到朝鮮,然後轉道海西。”
  “如果大船有閑的話,也會派大船,如果船只不夠的話,也會雇傭民船。”
  朱祁鎮說道:“民船,而今海上民船很多嗎?”
  王英說道:“聖明不過陛下,開海以來,各地口岸發展迅速,大小船只數不勝數,只是朝廷有令,民船不得超過三桅,大船不多,但是幾百料的船只,遍地都是,從日本到南洋,幾乎所有地方都有本朝的船只,有人說,這些船只可以從排出壹道從北京到南京的橋梁。”
  朱祁鎮明知道王英是在拍馬屁。但是依然很高興。
  可以說開海之事,是朱祁鎮做出的第壹個決策,十幾年後,已經給反饋。
  大明沿海壹帶經濟在迅速發展,雖然福建因為地少人稠的緣故,有壹點點小麻煩,但是夷州開拓以來,這些問題,也在緩解之中。
  朱祁鎮說道:“卿從江南而來,江南災情如何?”
  王英說道:“不容樂觀,臣本福建人,祖上易居南京,半輩子都在江南渡過,從來沒有見如此大雪,臣來的時候,江南災民無數,去年冬天無數稻田都結冰了,今年的收成恐怕不行了。不過王大人,在江南賑災很是得力,百姓都說前有周青天,後有王青天。”
  朱祁鎮聽了,忽然有些黯然。
  周青天是誰?不就是周忱嗎。
  朱祁鎮心中黯然壹掃而過,問王英說道:“妳估計江南今年災民大概有多少?”
  王英說道:“臣是武臣,不理民政,這個臣實在不知道?”
  “無妨。”朱祁鎮說道:“妳不是說妳久在江南,應該心中有譜才是?”
  王英沈吟了壹會兒,說道:“臣以為當在百萬之數。”
  朱祁鎮心中暗道:“百萬。”
  什麽數字壹打乘以百萬都不是壹個小問題。
  以壹個壯漢壹天吃壹升糧食,壹百萬人壹天就要壹萬石米,故而這壹百萬人不可能都是壯漢,但是朱祁鎮估計災民數量也不可能只有壹百萬,大抵官員在朱祁鎮這個說的話,都有打壹個折扣而已。
  而夏稻成熟大抵百日左右,朱祁鎮粗粗估計,維持這麽多人的生存,大概在壹百萬石到壹百五十萬石之間。
  而今年糧稅也是想都不要想了。這裏裏外外大概有五六百萬石的糧食缺口。
  固然是壹個沈重的糧食負擔,但是大明還撐得住。
  最讓朱祁鎮撐得住的是,河北八府,經過朱祁鎮大力修整水利,河北已經成為北方糧食生產中心了。
  故而河北糧食,比之江南,比之湖廣都是差了多。
  但是不用長途運輸,是他最大的好處。
  朱祁鎮預估了最壞的情況,覺得江南的災情固然嚴重,但是影響不到北方用兵。畢竟南京,還有運河壹線,本來就有很多糧倉。
  朱祁鎮問王英,說道:“朝鮮的事情,妳聽說了嗎?”
  王英精神壹振,說道:“臣已經聽說了,李逆無君無父,枉顧人倫,實在在是十惡不赦。”
  王英對於將他突然召到京師,也是有所猜想的。
  畢竟他每年兩次押隊運輸糧食到天津。如果事情不著急,待三四個月的時候,南方起,他第壹次押運就要到了。
  不用這麽著急,專門讓他急速赴京。
  他所能猜測的就是朝鮮的事情了。
  朱祁鎮說道:“不錯,朕已經數次下詔,令起改過自新,朕看在莊憲王的面子上,既往不咎,但此獠狼心狗肺,居然置朕旨意於不顧,殺害親弟,親侄,孰可忍孰不可忍?朕有意討伐朝鮮。”
  王英立即會意,說道:“臣請軍前效力。”
  朱祁鎮壹笑,說道:“自然有妳軍前效力的時候,妳且說說,以而今船隊可以運輸多少人員到朝鮮。”
  王英說道:“陛下只要下令,縱然是百萬之眾,臣也能運輸到朝鮮去。大船壹百二十艘,遮洋船數以千計,還有大大小小的民船,只要陛下下令,天下船主無不樂為陛下所用。”
  朱祁鎮說道:“船只上有什麽武備?”
  王英說道:“大船之上,有千斤大將軍炮十尊,五百斤大將軍炮,已經百斤炮近百,大船在海上,儼然海上城池,堅不可摧。而臣多次到朝鮮,甚至有幾次還征用朝鮮水師船只運輸,自然朝鮮水師船只是什麽樣子的。”
  “與朝廷遮洋船,相差不大。以大船臨之,居高臨下,以大欺小,無所不克。”
  朱祁鎮說道:“既然如此,妳就去見豐潤侯曹將軍,自然有用妳的事情,如果這壹次做好了,說不得這壹戰下來,妳還能掙壹個伯爵。”
  王英壹聽,立即說道:“臣謝陛下隆恩。臣此去,定然竭盡全力報效朝廷。”
  朱祁鎮揮揮手,讓王英退下去。
  朱祁鎮這裏奏折還多的,而且朱祁鎮只是確定水師的實力而已,具體戰略計劃,他既然已經托付給曹義了,就不會越俎代庖。自然要讓王英去曹義麾下聽用。
  “不過,而今有些事情,也要開始準備起來了。”朱祁鎮想道,於是下令,天津倉中轉運壹百萬石糧食到鳳凰衛,並下令從內承運庫之中,轉五百萬兩到兵部。
  如此壹來,朱祁鎮的內承運庫之中就空了壹大半了。
  這對朱祁鎮來說,這並不算什麽,因為他的內承運庫,其實起到了北宋封樁銀的作用,本身就是用來打仗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