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後繼有人
大明鐵骨 by 無語的命運
2019-5-18 16:31
幾乎是在同壹天,從廣州駛出的快船與從基隆駛出的快船是同時抵達郁州港,盡管此時的江北大地已經是萬裏冰封,但是因為電報的關系,仍然在幾分鐘內,兩艘快船帶回的消息,仍然被迅速傳至淮王府,不過與往日裏不同的是,過去這些電報會被第壹時間呈上朱明忠的案前,但是現在,當電報被送到府中的時候,朱明忠卻不在他的公房之中。
王府後宅中,朱明忠緩步走著,後宅的侍女見著他的時候,都會紛紛側於壹旁垂首屈膝行禮。
任誰都能看得出,現在的大王與往日不同,神情中顯得有些緊張,但卻依然有些期待。
尤其是當他聽到從房中傳出的撕心裂肺的痛聲時,心臟更是被抓成了壹小團,作為壹個醫生,盡管並不是專業的,但是朱明忠仍然很清楚,在醫療水平並不發達的17世紀,生育對於女人來說,根本就是壹個鬼門關。不知多少女人因為闖不過這壹關,而失去性命。
盡管早在壹個半月之前,金鎖就已經為他生下了壹個女兒,但是那只是庶出的女兒,盡管那股血脈相通的感覺,讓朱明忠對其可謂是寵愛有加,甚至愛烏及烏的對金鎖也是頗為寵愛。
但鄭靈卻是淮王妃,她所生育的不僅僅是嫡出長子,而且鄭靈的身份也非常特殊,她是鄭家的女兒,同樣也是清河與南京之間最為堅實的聯系,如果壹但發生什麽意外的話,誰都不知道未來清河與南京之間會向什麽方向發展。
也正因如此,現在,府內的六官官員們同樣也會把眼睛投向後宅,他們無不是在等待著從後宅傳出來的消息,當年壹個半月前,在後宅中傳出夫人生育的消息時,他們在期待之余,又顯得有些緊張,畢竟眾所周知那位夫人是侍妾出身,若是她生的是兒子,作為淮王的長子將來會不會引出什麽禍亂,就在他們緊張之余,直到聽說是個女兒時,才會在松下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失望,畢竟他們作為王府的屬官與淮王早就是榮辱與共,連成壹體,他們自然希望淮王能夠有後。也正因如此,現在,他們才會緊張的盯著後府,等待著後府傳出來的消息。
不過相比於其它人,此時緊張在院中積雪上踱步的朱明忠,這會只有壹個念頭,就是希望鄭靈能夠母子平安。
聽著從屋內傳出的鄭靈發出的哀嚎的以及不停嚷嚷的產婆的話聲,朱明忠只感覺這壹切,簡直要揪著他的心弦般。他的皺眉緊鎖著,雙目瞬間變得沈。
實在不行,就……
想到曾看過的有關剖腹產的資料,對於能否在這個時代進行這樣的手術,朱明忠並沒有信心,而且還沒麻醉藥。
怎麽辦?
走進院中的石昭見到朱明忠在院中緊張的踱著步,便屈膝行禮道。
“妾身見過大王。”
“小昭,妳怎麽來這了?”
看著因為懷孕腰身顯得有些臃腫的石昭,朱明忠的眉頭微鎖。
“我在那裏呆得有些急,所以才想來看看姐姐。”
朝著房間看去,石昭的神情顯得極為緊張,她與鄭靈壹直都是親如姐妹,自然會擔心鄭靈。
“小昭,妳放心吧,靈兒的身體很強健,是絕不會有事的……”
朱明忠並不會用什麽“吉人天相”去安慰別人,他知道,鄭靈的身體才是她能撐過這壹關的根本,經常習武她的身體自然比尋常女人要強健,肯定不會有事的。
“啊……”
就在這時,屋中又壹次傳出壹聲吃痛的尖叫聲。還有產婆有些歡喜的話聲。
“……好了,王妃,您再用力壹點……看見頭出來了……快出來了……”
隨著壹陣歡喜的喊聲,“哇、哇……”嘹亮的哭聲從屋中傳了出來,這哭聲在這寂靜的院子裏,顯得分外的響亮。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是個兒子!”
兒子!
急步進入房中,朱明忠便有些急切的抱過已經裹得嚴實的嬰兒,整個人的註意力頓時被懷中的嬰兒給吸引住了,眼裏再也容不下其他事物。
這就是我的兒子!
看著熟睡的嬰兒,壹抹淺笑出現在他唇邊,那眼神中盡是歡喜,而這裏那產婆的恭喜聲,在他看來卻有些刺耳,在吩咐給其打賞之後,才算是堵住那產婆的嘴。
“大王,讓,讓臣妾看看兒子……”
遭受了幾個時辰的折磨之後,身體虛弱到極點的鄭靈話聲很低。她甚至強撐著身體想要坐起來,但最終卻只是躺在床上,癡癡的側頭凝視著包裹在小被中兒子,那雙漂亮的眸子裏迸出的只是屬於母親才有的滿是關愛的眼神,
看著鄭靈那虛弱的模樣,朱明忠的心下也不由覺得壹陣感動,便輕言說道。
“靈兒,妳辛苦了,好好休息壹下吧……”
片刻後,淮王有後的消息便傳了出來,讓那些壹直關註著府中事務的府中官員無不是長松了壹口氣,他們知道,壹直以來淮王最大的隱患,終於消失了。
淮王後繼有人!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是壹直以來,朱明忠“無後”,都是整個淮王府屬官心中最大的隱憂,他們最擔心的是萬壹發生“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事情,壹但發生而無後的淮王勢必會讓眾人失去了主心骨,如此將來所有的壹切都瞬間變成未知,甚至能不能恢復大明江山也變成未知。
當然,他們中的許多人擔心的不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之後,大明江山變成未知,而是擔心自己的將來,畢竟他們的壹切都早已經與淮王捆綁在壹起。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分開的。
現在好了,所有的壹切未知都因為淮王有了兒子,而消彌於無形之中了。淮王有後而且王妃所出的嫡長子,可謂是出身極正,哪怕將來萬壹淮王真的有什麽不測,只要王世子在,那麽整個淮王府上下就不可能分崩離析,眾人依然會擁戴王世子繼承淮王事業,待到王世子成年之後,這淮王系仍然是大明異姓強藩,仍然可以左右朝政,而他們作為淮王屬官,仍然可以在淮王這棵大樹的庇護下,繼續著他們的榮華富貴。
非但尋常官員這麽想,甚至就連身為淮王的老師朱之瑜也是如此,作為淮王的“長輩”的他,甚至連孩子的名字都引經據典取了上百個,只待大王從中篩選出其中壹個,同時已經將王世子啟蒙之師的位置納入囊中。
朱之瑜之所以如此,既有身為“長輩”的關懷,而另壹方面未償沒有他的私心,他希望能夠籍此,讓“實學”在淮王府中紮下根來,能最終通過壹代代淮王的支持,讓“實學”取代自宋代以來的“道學”,將道學家遊談無根的陋習徹底摒棄。而如果想要達到這壹目的,自然需要權貴的支持,盡管壹直以來都有朱明忠的支持,但朱之瑜卻仍然需要考慮到未來,他絕不會容忍任何“道學”去影響、左右到王世子,從而讓淮王在未來“由實轉虛”。
人皆有私,各人皆有各人的目的。各人的出發點皆有不同,而當王世子出生的消息傳至參軍府的時候,府中的幾位參軍,大都也是哦上壹聲,盡管神情中大都帶著喜色,但那歡喜之中,卻又帶著另壹種味道。
“老天保佑啊!母子平安,實在是老天保佑。”
錢磊的話聲這壹邊壹落,那邊吳有才便笑道。
“大王、王妃皆是善人,老天自然不會薄待。”
早在去年便從常州任上來到清河的吳有才,是參軍府下戶官,執掌著江北的財稅大權,可謂是最為顯赫的官員之壹。而他與錢磊壹樣,都是最早的“隨臣”,當年淮王之所以能平定江北,也和其於常州供應餉糧有很大的關系。大家都很清楚,其成為咨議參軍,不過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在諸多“隨臣”之中,他與錢磊的關系最為親近,畢竟兩人當年在常州時,就已經是老夥計了。
“妳知道,大王不信天命。”
大王不信天命,對此錢磊明白,吳有才當然也清楚,不過大王可以不信,他們卻相信,畢竟他們兩人從未曾想過,有朝壹日可以身居現在這樣的高位,當時他們不過只是衙內師爺和軍中的書吏,能有今天既是淮王的知遇,當然也與氣運有關。
“幾個時辰前,海州那邊發來了壹份電報,晉王已經克復廣州了。”
作為參軍的錢磊可以在第壹時間接觸到這樣的機密電報,而吳有才卻沒有這個權力,聽到這個消息後,他先是壹楞,隨後說道。
“居然這麽快?”
“嗯,從兵臨廣州城下到收復廣州,壹共只用了十六天!電報裏提到晉王將於尚可喜府中抄沒的銀錢之半都送予大王。”
說罷,錢磊有些玩味的看了眼吳有才,笑道。
“這次咱們江北可算是發了筆橫財,當初不是有人說什麽,辦水師造戰艦勞而無功嘛,這下子能堵住他們的嘴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江北大辦水師的用意,甚至很多人覺得太過浪費。甚至最初錢磊也不能理解,但他這個人的原則非常簡單,只要是主公決定的,他都會全力支持。
“有多少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