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童謠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妳們可知,柳家為什麽被殺?”突然,壹位叫曾靜的人問道。這人,就是柳家在應天府的後臺。聽到柳家在江州被皇帝抓了個現行,局面已經無法挽回之後,曾靜直接派人將柳家留在應天府的耳目給滅口,斷絕了自己和柳家的壹切聯系。
然而在其他和自己有姻親關系的封建貴族面前,曾靜卻表現的對柳家的事情,義憤填膺,表現出自己是滿腔正義。
人情世故,被這只老狐貍玩的爐火純青。
“不知道。”人群紛紛說道。
其實,在場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在江州大開殺戒,的真正目的。
因為他們不但不蠢,反而很聰明。
而且朱元璋最後還派墨家過去治理了,還把江州豎立成了典型……如果人群這都猜不出來,他們就不配做封建貴族,精英家族了。
雖然他們都知道老朱的真正目的,但他們全都是壹副,全然不知的樣子。
“陛下為什麽要滅柳家九族?而且因為受到此事的牽連,還在江州殺了壹萬多‘無辜’之人。”壹位叫做趙河山的封建貴族問道。
“事後我也了解到了整件事情的起因經過,其主要原因,是柳家得罪了皇上。”曾靜道。
“柳家只是得罪了皇上,就要被滿門抄斬?”李華感嘆道,唏噓不已,“而且整個江州,還因此死了壹萬多!?”
“要不怎麽叫伴君如伴虎呢?”趙山河道。
“是啊!伴君如伴虎。”
“在朱皇帝眼裏,人命就如同草芥。”
人群壹個個皆在感嘆。
“我還知道,柳家是因何得罪了朱皇帝的。”曾靜又道。
“怎麽得罪的?”人群紛紛問道。
“那天,皇上帶著二虎去江州微服私訪,碰到兩個守門的小兵,想收取他們的過路費。”曾靜道,“小兵想要收二百兩銀子。”
“眾所周知,地方上收的過路費,那也是為了緩解財政壓力。”
“然而朱皇帝卻因此暴露,連夜調集了藍玉的十萬大軍,將小兵的家人,柳家滿門抄斬,還將江州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部斬殺!”
“總共斬殺了壹萬多人。”
“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
人群聽了傻眼:“朱皇帝,為了區區二百兩銀子,就殺了壹萬多人!?”
“這壹條人命,在他眼裏,還值不了兩貫錢!”
言外之意再明顯不過了:
朱皇帝,就是壹個暴君,
朱皇帝,就是壹個殺人魔王。
他們說朱元璋為了兩百兩銀子殺了壹萬多人,都已經算是仁慈的了。因為他們完全可以編造,朱元璋為了壹個饅頭殺了壹萬多人的故事。
“唉!我們的陛下……”曾靜嘆息,“怎麽說呢,雖然有些工業,但其殺伐,太……”說到這裏,仿佛不忍再說下去。
“在這樣的帝王手底下做事,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趙河山感嘆。
言外之意,他們幾個都覺得在朱元璋手底下做事很危險,是壹件很可怕的事情。然而人群卻只字不提,辭職的事情。
因為他們如果敢辭職的話,
朱元璋還真敢同意。
以前已經有人試過了。
數日之後,
壹則流言傳遍了應天府的大街小巷:朱元璋,因為兩百量銀子,在江州殺了壹萬多人。因此還編了壹則童謠,孩子們在應天府的街頭傳唱。
封建貴族嗎,讀書人比較多,
編童謠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壹碟。
當年,在鳳陽流傳著壹首鳳陽花鼓歌曲,“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首曲子,
和貴族們先編的童謠,有異曲同工之妙。
據《明史》記載,老朱當上皇帝之後,鳳陽連壹年都沒有荒過……倒是有不少老朱的親眷,不滿皇帝給他們的封賞……
自從童謠,謠言,在大街小巷傳播之後。
居然還真有不少人信了。
而且相信者當中,居然還有不少是百姓。
“墨家已經在江州做出了成績,看來我們法家也要跟上了。墨家被世人敬仰,如果法家再不做出點什麽成績來,就會被世人嘲笑,就對不起管子大人。”法家的領頭人道。
管仲被稱為華夏文明最後壹個守護者,大家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因為管仲守護的是法制,他當時制定的法制就很完善了。如果按照管仲的法家理論運行下去,這片土地早已步入文明。
後來管仲病逝,他提倡的齊法家理論,隨被歷史的長河淹沒。
先進的法家法制被儒家替代。
所以,管仲是華夏文明,最後壹個守護者。
“只可惜,墨家面對的是壹片幹凈的江州,我們法家面臨的行省卻不是。”手底下的學者道,“而且陜西行省地處偏遠,山高皇帝遠,封建貴族實力更加強大,更加猖獗……”
法家被朱元璋指派到陜西之後,面對強大的封建貴族勢力,他們就只能當縮頭烏龜。提出的理論稍微違背了地頭蛇的意誌,就會遭到打壓,甚至有生命危險。要不是他們是皇帝派來的,是稷下學宮的人,法家這個諸子百家,
早就被當地的封建貴族給滅了。
要是換做儒家就不會……
他們不但不會滅儒家,還會把儒家當成聖人。
二者在汙水溝裏的生存能力,不可同日而語,
“只要陛下肯給我們兵,我們就有能力治理好這裏。”法家的首領,突然神情壹凝,道。看來,封建貴族勢力,是無法用道理去感化他們的。
用推恩令都不行,因為人家都是聰明人。
而且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是水熊蟲,生命力極強。
只有用刀槍,來改變。
……
波斯。
“先生,給我們講講歷史故事吧。”
壹輛輛馬車,正在急速向波斯的京城,庫姆前進。在車上,坐著阿巴斯的酋長貝揚,和秦宇,還有徐達其中徐達說道。
旅途太無聊了,
徐達便讓秦宇給他講歷史。
而貝揚,則是在旁邊蹭歷史故事聽。
“好的。”秦宇道,也不和他們說廢話,直接開講,而且講的很隨性,“當年的三國時期,其實是東漢末年啦。”
“有壹個諸侯,叫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