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大明風華14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大人,您真敢當眾打皇子?”旁邊的師爺小聲問道。心想妳就不怕被誅九族嗎,皇子有罪即使該處罰,也輪不到妳這個應天府尹啊。
“是妳自己蠢還是當我蠢?”張遇林道,“如果沒有皇帝的授意,我連漢王府都不敢派衙役去。”
“皇上故意這麽做,壹是為了演戲給某個人看。”
“二是為了演戲給天下人看。”
“《新大明律》剛剛實施不久,需要壹個轟動性的案件,向天下人展示《新大明律》的權威和公平公正,就和當年的立木取信壹個道理。”
“處罰皇子,轟動效果絕對爆炸!”
“《新大明律》連皇子都能處罰,這還不夠公平公正?”
“其三是為了殺雞儆猴,震懾那些想作奸犯科的,權貴家的子弟。《新大明律》連皇子都能打,妳們這些人就要給咱收斂點了。”
“皇上聖明也!”師爺道,“只不過皇上這麽做,皇家的威嚴是不是會受損?畢竟,漢王身為皇子,被當眾打板子……”
“皇上對這個漢王,本來就不怎麽喜歡。”張遇林道,他也看出來了,其實群臣也都看的明明白白,在朱皇帝眼中,就只有朱標才是他的兒子,其余的都是臣。
拿來當工具人,沒什麽大不了的。
“況且皇上這麽做,不但無損與皇家威嚴,反而讓皇家更加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張遇林道,“壹個能及時懲治不法的皇家,和壹個死不悔改的皇家,誰更能得到百姓的認可?”
“百姓心中都有壹桿秤,別以為百姓都是傻子,看不出對錯。”
“永不犯錯的皇家那不是人,是神!”
說完,對衙役吩咐道:
“行刑!”
很快,衙役就擡出了壹條板凳來,十三四歲的漢王主動趴在凳子上,崛起了屁股。兩個衙役走了過去,然後劈裏啪啦的打了起來。
……
這才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風格嘛!秦宇心中說道。
古代人封建迷信的觀念根深蒂固,很難祛除,而封建迷信的克星,就是自然科學。
我在陸家村小學教的那些自然科學課程,還沒能在大明王朝普及,時間太短了。
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普及。
朱皇帝把物理、化學,當成了神仙學問。
而且也見識到了其中壹些‘黑科技’的威力。
肯定要先留著不公之於眾,只為皇家服務。
“漢王這件事情,肯定是作秀。”同時他壹眼就看穿了這是朱皇帝的把戲,“改變後的大明就算再先進,也先進不到能用律法懲罰皇子的地步。”
“古時候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只是壹句口號而已,還真以為能實現了?”
“能實現這壹點,估計還要等很長壹段時間。”
“既然眼前的水平達不到,那就是作秀。”
“而且這個張遇林能做到應天府尹這個位置,也絕不愚蠢,所以他這麽做必定是皇帝授意。”
“不過皇帝這麽做,效果肯定非常好。”
“絕對能做到當《新大明律》取信於民。”
……
“《新大明律》真的連皇子都能處罰!?”看到板子真的落在了漢王身上,周圍的百姓們全都鴉雀無聲,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大明王朝的律法,真的太公正了!”片刻,壹名百姓感嘆起來。
“華夏幾千年歷史,這種事情還是第壹次發生!”又壹名百姓道。“看來咱們的皇上,真的是做到了與百姓共天下啊!並非口頭說說而已。”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和皇子壹個地位。”
“大明王朝,真是幾千年來,最好的王朝!”
“《新大明律》連皇子都能處罰,更不用說其他人達官貴人了。”
“也就是說,在《新大明律》面前,人人平等!”
“以後,《新大明律》就是我們最堅實的後盾,是百姓人身安全的最大保障。”
“有《新大明律》在,我們能生活的更加放心大膽,不用懼怕那些權貴。因為任何人敢欺負我們,都有大明律在等著他。”
“張大人,請妳法外開恩,少打漢王幾個板子吧。”看到棍子還在打漢王,漢王屁股血都打出來了百姓當中有人不忍心了,站出來給漢王求情。
“雖然漢王的確有過錯,但他年紀幼小,可以改正。”
“而且沒有皇上,我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又壹百姓道,“所以我們對皇上,都是感恩戴德,希望大人能從輕處罰漢王殿下。”
說完,竟然帶頭跪下求情。
而旁邊的百姓見狀,也紛紛下跪。
“不可!”然而,張遇林卻果斷的揮手拒絕,“法就是法,講究的就是壹個公平公正,如果有人求情就能對人犯從輕處罰,那麽法就失去了其權威。”
“在以道立國中,法,就是蘊含天地最正氣的天雷,懲治壹切不法之徒!”
“天雷降下,不可收回!”
“爾等之所以為漢王求情,是因為災禍沒有降臨在爾等頭上。如果爾等,都是陜甘受災百姓呢?不經歷陜甘百姓的苦,就不能替他們大度。”
人群無奈,只得看著漢王被打。
壹炷香時間過後,終於,
漢王的三十大板打完了。
漢王朱松踉蹌著站了起來,轉身對人群拱了拱手道:“本王壹定會牢記這次教訓,回去之後,修身養性,勤讀詩書,道德經,皇帝四經,爭取以後不要連累百姓。”
“漢王殿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百姓們聞言,紛紛說道。
“聖旨到!”就在此時,壹個拉長的聲音響起。
壹名太監走了進來,攤開聖旨。
漢王忍住痛下跪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監念道,“漢王因其德行不修,連累陜甘百姓,實在是罪有應得。為了避免以後類似的事情發生,改漢王為‘韓王’”
“韓王閉門讀書三個月,為陜甘百姓祈福求雨。”
“兒臣領旨,謝恩!”朱松道。說完,跟著太監離開了大堂,
“行了,此案完結。”張遇林道,“將此案上報刑部,然後登載在《大明律報》上,讓天下人盡皆知,此外百姓求情壹事,也要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