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落寞的花生

歷史軍事

“頭好痛!!!” “渾身都痛的難受!!!” 秦宇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09章 能生多少就生多少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所以皇上的這次出兵,和秦始皇漢高祖的征討南越,如出壹轍異曲同工。”
  “不錯!”
  “不錯!”
  群臣紛紛贊同。
  並且開始討論起來。
  “西南諸小國,是盛產水稻的地方,水稻壹年三熟。”
  “如果能占領這些地方作為大明行省,大明太倉的糧庫,明年絕對會堆滿。占領這些國家,對大明來說,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有了這些糧食,皇上給百姓發錢帶來的糧價上漲負面影響,會很快消除。到時候糧食不但不會繼續上漲,甚至還有下降的可能。”
  “而且西南諸國,還有綿長的海岸線。我大明水師自從用上了汽輪戰船之後,可以說是基本所向無敵。而只有在綿長的海岸線上,水師才會用武之地。”
  “所以占領海岸線,對大明王朝,也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而且,有了汽輪船之後,漁民捕魚撈蝦也更加方便,撈的更多。”
  “以前的水產收益不大,漁民生活困難,是因為他們捕撈的方法落後。但自從汽輪漁船出現之後,他們的水產的收益就很大了。”
  “水產帶來的食物,也不可忽視。”
  “百姓多吃魚,也能穩定糧價。”
  “所以征服西南諸國,把它們納入大明版圖,對大明有百利!”
  “臣附議!”
  “臣附議!”
  群臣紛紛附議。
  這也難怪他們全體附議,打敗了西南鄰國,他們就會加工資,他們能不積極嗎?
  “皇上,既然要打南方諸國,那麽是不是順手連同天竺也打了?”壹名武將建議道,“臣聽說當年老子化胡,騎青牛就是到天竺去了。”
  “天竺佛國,就是老子化的。”
  “我大明以道立國,不去老子化胡的國家,有點說不過去。”
  “而且說不定,在天竺還有老子留下的不少典籍,是中原地區沒有的。臣聽說老子留下的《道德經》,因為年代久遠歷朝歷代的刪改,多有謬誤。”
  “說不定在天竺,能找到《道德經》的原本。”
  “愛卿說的在理。”朱元璋聽了之後,想了想道,“大明既然要以道立國,那麽天竺肯定是必打的,天竺那邊更加盛產糧食。”
  “我們去攻打他們,不知道他們的百姓們願不願意。”有壹位大臣說道,“臣的意思是那些地區的百姓願不願意,認祖歸宗。”
  “如果願意的話,那麽攻打起來就好辦了。”
  “他們當然願意!”朱元璋道,“我們有數千年的文明,人類就是誕生於我們的兩河流域。”
  “然後逐漸遷徙到其他地方。”
  “所以說到底,他們的根都在長江黃河。”
  “要不是儒家這個千年毒瘤,阻礙了我們的發展,我們的文化文明,將會無比的輝煌,成為世界文明之源。試想壹下全世界的人,誰不想擁抱這幾千年的文化?”
  “誰不想擁抱這世界之源?”
  “人類之源?”
  “誰不想追根尋祖?”
  “根和祖是血緣,血緣是天下生靈的共性。”
  “別以為大明之外諸國的人,就只註重自我而不講究血緣,他們沒興趣追尋自己的根祖。就連動物都講究血緣,更何況是人?”
  “那些母黃羊壹下就能分辨出自己的孩子,為什麽,還不是因為血緣?”
  “皇上聖明!”楊憲道,“既然要讓這些地方的人認祖歸宗,那麽由誰掛帥出征?是壹路大軍出征,還是分幾路大軍分兵出擊?”
  “臣建議兩面夾擊。”
  “壹面從雲南陸路過去,壹面從海上過去。”
  “我大明現在擁有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輪機戰船,從海路包抄,必定暢通無阻。”
  “不過這樣壹來,就必須要大規模建造汽輪戰船了。鋼鐵夠不夠用,木材夠不夠用?大規模建造戰船,好像也能擴大內需。”
  還需要妳說大規模建造戰船?
  朱皇帝在有了攻打西南的想法之後,就已經秘密下旨,讓船舶司的工匠加緊建造了。
  現在在朝堂上提出攻打,那就證明,大規模的戰船,已經建造好了。
  “不錯。”朱元璋道,“攻打西南諸國,是大明建國之後,對外展開的最大的壹項大規模軍事行動,比征伐高麗,倭國都要大。”
  “因此在選將的方面,咱不得不慎重。”
  “調兵遣將,準備糧草,戰船的調度,都需要具有很高素養的將領,才能擔任。”
  “列位將軍,爾等下去之後,給咱呈上壹份作戰計劃書來。”
  “誰做的好,咱就讓誰掛帥出征。”
  “臣等遵旨。”壹群武將說道。
  ……
  “等等……”突然,壹位廣西行省籍的官員說道,“其他地方的百姓喜不喜歡生孩子,臣不知道。但臣調查所知臣所在的家鄉,百姓都不喜歡生,甚至很多青年男女成年之後不成親。”
  “竟然還有這種事情?”朱元璋聽了之後神情凝固,“以我華夏百姓的性格,竟然有不喜歡生孩子的?”
  “他們不敢生,不願意成親,那就證明當地的地方官府,在魚肉百姓。”
  “那就證明百姓過的不好!”
  “來人啦,給咱查,嚴查!”
  “遵旨!”禦史中丞劉伯溫道。他現在是禦史中丞,負責監察百官,同時兼任稷下學宮副院長。可以說,他的肩頭責任很重,每天忙的不可開交。
  不過他是累著也很開心,因為他親眼見證了稷下學宮,百家文化的輝煌發展。
  他其實早就想辭掉禦史中丞的位置了,只當副院長。不過暫時還找不到替代的人選,而皇帝也只信任他,就只能讓他受累壹點了。
  “此外,男子到了十八歲,女子到了十六歲,沒有正當理由的,不準單身。”朱元璋道,“每年由當地官府舉辦相親大會,必須要把他們的婚姻問題給徹底落實了。”
  “三次相親大會還找不到對象的,處以罰款!”
  “自然界之生靈,還從來沒見過哪種動物,喜歡單身的。”
  “總之,要讓大明的百姓,多給他們自己和大明生孩子,能生多少生多少。等他們長大了,遷徙到其他地方,把我們的華夏文明帶過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