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太子在歌舞坊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
2023-9-17 08:29
“什麽?在應天府裏,竟然還有人敢搶老子的女人?”天字號雅間裏,張大少和幾個貴胄子弟正在酒桌上大碗喝酒,高談闊論海外見聞。聽到老鴇傳來的消息後,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似乎不敢相信在這應天府竟然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那人是活的不耐煩了嗎?”旁邊壹公子哥笑道,“對於這種不長眼的人,就應該給他點教訓,讓他以後長長眼。”
“看來在應天府,還是有人敢不給張大少面子啊。”又壹人感嘆道。
“我倒要看看,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聽到同伴的嘲諷,張墨張大少感覺很沒面子,說完立即起身帶著幾個家仆,就向門外走去。
老鴇在前面帶路,“就在這個房間裏。”到了目的地,老鴇好心的提醒張墨,“老身看此人的來頭好像很不小,大少還是先看看情況再說。”
張墨伸出手指在窗戶紙上戳了壹個洞,把眼睛湊過去看。
當他看到裏面的年輕人後,頓時呆在了原地。
半晌才喃喃道:“他怎麽會在這裏?”
然後弓著身小心翼翼的退了回來,生怕發出了什麽聲音驚動了裏面的人,對人群道:“走吧,裏面的人,我惹不起。”
老鴇壹臉震驚,堂堂張大少,居然說自己惹不起裏面的人?
同時心中壹陣慶幸,幸虧自己剛才有眼力,沒有對那人動粗。
張大少帶人灰溜溜的回到雅間裏,壹臉的不可置信,似乎直到現在他都還想不通,那人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種地方。
“張大少,妳剛才出去的時候,不是很牛叉的說要弄死他嗎,現在怎麽灰溜溜的回來了?”旁邊壹公子哥笑著道。
“莫非那人的來頭比妳還要大?”又壹人問道。
張墨沒有回答,而是神色凝重的道:“妳們可知我剛才看到了誰?”
“看到了誰?”人群急忙問道。
“是太子!”張墨環顧了四周,然後小聲對人群說出了兩個字。好像自己說話的聲音大了,都會得罪了那人壹樣。
“太子!?”人群聞言,也頓時呆在原地,倒吸了壹口涼氣。
“這怎麽可能!?”
“堂堂太子怎麽可能出現在這煙花柳巷?”
“張大少,妳是不是看錯了?”壹名叫楊琳的富家公子問道。
“絕對沒有看錯。”張墨正色道,“去年太子到我府上做客,我遠遠的見過他壹面。太子是何等人?我怎麽會認錯。”
“沒想到我大明的太子殿下,也是同道中人啊!”壹人感嘆起來。
“妳們說說看,太子這次來這裏是不是微服私訪,專為追查我們而來?”楊琳擔心起來,“又或許他早已知道我們在這裏有股份,專門來找證據的?”
“要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完了。”
“我看不像。”張墨道,“太子現在和茉莉,玩的可開心了。”
“既然他只是來玩女人的,那我就放心了。”人群如釋重負。
“既然是太子殿下看上了茉莉,我當然只有讓給他了。”張墨道,“不但要讓還要心甘情願的讓,太子又豈是我惹得起的?”
“看來這個地方我們也不能呆了。”壹人道,“要是讓太子知道我們在這,然後追查下來……”
“不錯,不錯,我們得馬上走人,免得惹禍上身!”另外壹人說完,就要起身。
“且慢!”張墨突然壹伸手,攔住了眾人,道,“太子是何等身份,我等平時想見他壹面都難,今天難得有這個天大的機會,錯過了豈不可惜?”
“妳們想壹下,如果我們能借此和太子結交……”
人群聽了頓時神情凝固,心中砰砰跳個不停。太子就是將來的皇上,如果能和太子結交,到時候前途不可限量。
“張少,妳確定我們去找太子,不是去送死?”有人問道。
“絕對不是。”張墨認真分析起來,“太子殿下是國之儲君,他到這種地方有失太子體面。如果他來這裏只是為了玩女人,那我們剛好可以與之結交。”
“有道理!”人群紛紛同意。
“此外,等會見了他的時候,千萬不要讓他知道我們知道他是太子。”張墨叮囑起來。
於是,在張墨的帶頭下,壹群人皇親貴胄公子哥,來到了太子房間門口。
等到裏面沒有聲音了,這才敲門進去。
“那人好大的來頭!”幾名平日裏高高在上公子哥大人物,現在像下人壹樣守在門口的舉動,看的老鴇是壹陣的納罕。
張墨等人小心翼翼的敲門進去,然後竟然也得到了太子接待。
幾人也深知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並沒有拆穿太子的身份。而是假裝把太子當成了壹個,身份稍微尊貴的外地公子哥。
寒暄幾句之後說大家只是覺得和兄臺投緣,想和兄臺交個朋友而已。
在酒精和女人的作用下,幾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在席間推杯換盞,談女人談風土見聞,並且言語之間都在不動聲色的恭維太子。
太子也十分親民,很快融入了人群。
“敢問這位兄弟高姓大名,家鄉何處?”席間,張墨問道。
“我姓黃叫黃標。”朱標道,“家鄉鳳陽。”
“原來是黃兄,而且還是皇上的同鄉。”張墨道。
“我是來自鳳陽的考生,讀了十幾年的聖賢書。”朱標好像喝的有些醉了,道,“哪知道皇上突然半途搞了個清除儒家,要以道立國……”
“是啊,這不是大明的新國策嗎?”張墨等人對望了壹眼,然後不動聲色的道。
“聽說壹切都是壹個叫秦宇的給皇上的提議,大明也因此而強盛起來。大明很多老百姓,都對秦先生感恩戴德呢。”楊琳在壹旁幫腔。
“說實話,我其實是不贊成皇上清除儒家的。”朱標開始高談闊論起來,“儒家是我們千年聖賢,如今就這麽沒了?”
“皇上如此不尊孔孟之道,實在是有點……褻瀆聖人之嫌。”
“那個以道立國也不怎麽樣。要是以道立國好的話,漢朝,唐朝,怎麽不搞以道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