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六十壹章 日本內戰與俄土戰爭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41

  他的態度很明確。
  小日子嘛,內亂是好事。
  他們如果能把狗腦子都給打出來那是最好。
  ……
  在大明明面上支持德川家,實際上暗中拱火的操作下,日本內亂的程度不斷的加劇。
  壹個個地方大名都選擇了叛亂。
  甚至有不少以往立場偏向德川家的大名,也選擇豎起了反旗。
  原因很簡單,因為德川家要奪大名之權收歸己身。
  這事情只要是個大名就不能忍,畢竟利益相關。
  戰事在爆發的瞬間,便演變到了壹個非常激烈的程度。
  海量的軍隊在關東關西地區激烈的廝殺。
  硝煙彌漫到了整個日本。
  大量的日本平民忍受不了本土激烈的戰事,選擇向外移民。
  他們的第壹選擇便是大明。
  雖然大明的本土不對外國人放開移民,但海外領地對於移民還是歡迎的。
  大明的這些藩屬國的子民只要給大明交壹筆移民費,就可以獲得移民的資格和船票。
  前往新大陸或是澳洲等地開發當地!
  當然了,只要移民就分田的政策只有大明百姓可以享受。
  這些藩國的百姓即使移民過去,也需要用勞動力來換土地換生存資源。
  可即使是這樣,每年也是有大量的藩國百姓選擇向外移民。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本土也很卷,每年都有無數人餓死凍死,大量的勞動力空余找不到活計。
  而移民之後,多了不敢說,最起碼他們大概率可以好好的活下去,餓不死。
  當然了,更重要的是,這些藩國百姓壹但選擇移民新大陸或是澳洲等地。
  等他們移民完成,並通過漢語考試之後,是可以獲得大明的臨時戶籍的。
  等他們每年納稅壹定額度,連續二十年之後,這個戶籍就可以變成永久的戶籍。
  他們也就是壹個真正的大明人了!
  可以在法律上,享受壹切大明百姓的權益。
  光是這壹點,就對很多藩國百姓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在移民可以獲得大明戶籍的政令下達後,朱宏煜十分驚奇的發現,那些藩國中,選擇向新大陸和澳洲進行移民的,可不光是赤貧階級。
  還有為數不少的中產,乃至於頂層權貴。
  為了能夠獲得大明的戶籍,這些人完全是不擇手段的。
  而這些人的參與移民,也是極大的推動了大明對新大陸和澳洲的開發。
  現在大明要開發新大陸,最缺的並不是資金,而是勞動力。
  大明需要足夠多的廉價勞動力,去對新大陸進行開發,進行屯田,進行開礦。
  現在日本內戰爆發,更是加劇了日本對外移民風潮的盛行。
  大量的百姓選擇離開日本。
  大勢所趨之下,日本方面根本沒辦法阻止。
  ……
  就在這日本內戰爆發之際,歐洲本土的第二次俄土戰爭也爆發。
  俄土兩國在巴爾幹這個傳統火藥桶,再次大打出手。
  並且還順帶將東歐諸國給拉下了水。
  由於大明光復給全世界帶來的武器革新,第二次俄土戰爭的戰爭規模可謂是相當的龐大。
  雙方在巴爾幹地區投入了總計三十萬人的部隊,數千門大小火炮,以及數萬騎兵。
  沙俄方面為了應對奧斯曼帝國的騎兵部隊,甚至將其壹直部署在東方,用於防備大明的騎兵也給抽調了回去。
  奧斯曼由於是大明的盟友,早早的便和大明拉上了關系,是故從大明這裏得到了不少的先進武器,甚至是軍官團的入駐。
  短時間,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實力大增,壓制住了沙俄方面。
  但是,隨著東歐諸國的下場,奧斯曼帝國也開始變得捉襟見肘了起來。
  大明這邊在立場上確實是偏向於奧斯曼沒錯。
  但在這個時代,遠隔萬裏的距離,大明的立場偏向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的作用。
  因為,大明無力將軍事力量投送到萬裏之外的巴爾幹去。
  而沒有軍事力量下場的偏向,說白了就是在打嘴炮。
  至於說軍官團……
  軍官團是去看熱鬧,漲經驗的,最多也就是幫著奧斯曼帝國的指揮官出出主意,壓根不會上戰場好嗎?
  甚至可以說,即使奧斯曼帝國戰敗,大明的軍官團也不會有事。
  沙俄方面即使抓到了大明的軍官團,最多也就是向大明勒索壹筆贖金,然後禮送出境,不可能真的把大明的軍官團怎麽樣的。
  因為,如果沙俄敢拿大明的軍官團做法,那就是逼迫大明下場。
  大明確實無力向巴爾幹投送力量,但中亞方面大明還是可以插壹腳進去的。
  而軍火貿易方面……
  大明雖然立場偏向於奧斯曼。
  但在金錢面前,立場不重要。
  大明的軍火基本上屬於是給錢就賣,不管妳是誰。
  奧斯曼能拿到的武器,沙俄那邊只要加價,同樣也能拿到。
  同理,歐洲各國也壹樣。
  想要大明的軍火?
  可以,加錢就行!
  所以,在戰事進入焦灼狀態之後,奧斯曼方面初期所取得的優勢開始逐漸喪失。
  尤其是隨著東歐各國入場,巴爾幹地區所匯聚的軍隊已經超過了五十萬。
  奧斯曼方面為了保住目前所拿到的戰果,也只能是選擇轉為守勢,開始憑城固守,想要拖延戰局。
  拖延到對方打不動了,然後好進行和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大明這邊看似扮演了壹個基本上沒什麽存在感的角色。
  但事實卻是,大明正在通過戰爭,攫取大量的利益,用於進壹步推動大明國內的發展。
  大明光復二十三年,不管是俄土戰爭,還是日本的內戰均已落幕。
  俄土戰爭之中,俄土兩國達成了和平協定,瓜分巴爾幹。
  看似和平了下來,但卻是為下壹次戰爭埋下了伏筆。
  而日本的內戰,也是隨著德川家的勝利,最終落下了帷幕。
  當然,在大明暗戳戳的搞事下,日本內部的反抗勢力並沒有被掃清,而是被驅趕壓制在了本州島北部的區域內。
  暫時割據了下來!
  德川氏無力滅掉他們,而那些大名們也無力反攻。
  時間長了,戰局自然也就僵持了。
  而在大明本土,朱宏煜在籌備了許久之後,再次下令擴大義務教育的規模。
  從省府城池壹級,向州府壹級擴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