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找樂子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隨著他的壹聲令下,明軍旗號壹變。
低沈有力的號角聲響徹!
下壹瞬間,休息了很久,體力恢復的戰馬再次狂奔了起來。
龐大的騎兵隊伍打著火把,如同壹條黑夜中的火龍,向著阿瓦奔襲而去。
戰馬踐踏大地的聲音,讓無數聽到的人,為之心驚膽顫。
壹名名明軍精騎,如同從地獄中殺出的魔鬼,呼嘯著,嚎叫著,壹路往阿瓦城而去。
事實證明,朱庭雲的突襲成功了!
他只是帶人沖了壹輪,阿瓦城便被攻破了。
呼嘯間,數不清的騎兵湧入城內,踏平壹條條街道,以及房屋建築。
任何敢於抵抗之人,都在馬蹄之下,化為了肉泥。
緬兵本就孱弱,戰鬥力拉胯,如今阿瓦城被壹鼓而下。
其士氣只會越發低落,面對呼嘯而來的明軍騎兵,根本沒有人敢抵抗。
說是壹觸即潰,也毫不為過!
只是眨眼的功夫,阿瓦城便在明軍的鐵蹄下淪陷。
但是,朱庭雲的突襲也是失敗了的。
因為他沒能夠抓得住緬甸國王莽白,被莽白通過其王宮內的地道逃出了城。
明軍的騎兵嘗試著想要追擊,但由於明軍是長途奔襲而來的,人困馬乏。
故而沒能追上壹心要逃的莽白。
可他們也並非全無收獲,哪怕是拋開阿瓦城內的財富不提。
光是他們抓到的壹群緬甸宗室大臣等人,也是大功壹件。
朱庭雲翻身下馬,隨手翻閱著手上的名冊。
看著那壹個個以往在緬甸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名字,他卻是沒有半分的在意。
哪怕以往這些人再怎麽高貴,再怎麽高高在上,如今也不過是他手底下的戰俘罷了。
殺不殺,只是他壹念之間的事情!
就在這時候,壹名副將過來復命道。
“將軍,阿瓦城內的局勢已經穩住了,城墻,城門,王宮,府庫,大臣勛貴的府邸……已然全部在我大明的掌控之下。”
說罷這些,副將躊躇了壹陣,又開口說道。
“弟兄們想要在城裏找找樂子……”
朱庭雲聞言,挑了挑眉梢,只是開口說道。
“嗯,去吧,盡量別殺人就是了!”
現在李定國所部要開墾撣邦猛臘等地,最大的困難不是錢糧短缺,而是勞動力不足。
阿瓦城內的人口,如今可都是寶貴的,可行走的財富啊。
副將所說的找樂子,朱庭雲自然明白是什麽意思。
無非就是士兵們想要放縱,在城內劫掠錢財,以及褲襠裏的那檔子事情。
男人嘛,懂得都懂!
這些將士們隨他朱庭雲千裏奔襲,攻下緬甸國度阿瓦,為的不就是這些嗎?
現在阿瓦城破,大軍入城。
朱庭雲現在要是不讓將士們快活快活,那還有天理嗎?還有法律嗎?
真當這個時代的兵丁都有那麽高的思想境界?
都願意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披肝瀝膽,不計回報?
那不是扯呢嗎?
當兵吃餉,這話說的已經很清楚了,當兵就是為了吃餉的。
而非是為了什麽保家衛國!
朱宏煜能嚴格控制明軍的軍紀,那是因為他給的夠多,給的軍餉和賞賜,能保證將士們即便不行劫掠之事,也能保證壹家人的衣食所需,乃至是生活的相當體面。
再加上恰當的思想教育!
朱宏煜這才能嚴厲的整頓軍紀,而軍中無人敢不服。
說白了,物質保障才是最關鍵的。
沒有足夠的物質保證,就要去整頓軍紀,那絕對是會引發兵變的!
李定國這邊可沒有朱宏煜那麽富庶,保證軍隊所需糧餉都是較為勉強的。
他如想要進壹步的拉攏軍心,保證軍隊的戰鬥力,也只有在戰時放任軍隊劫掠這壹個方法。
就像我大清所做的那般,朝廷給不了妳足夠的軍餉賞賜,但可以放任妳自己去搶。
這事情聽起來不好聽,但好用也是真的好用。
在大明境內作戰時,朱庭雲等人或許還會有所顧及,不敢做事太過,殺人太多。
但是,現在是緬甸境內!
和大明有不死不休之仇的緬甸境內,朱庭雲自然也就懶得約束軍紀了。
吩咐壹聲盡量別殺人,也只是把阿瓦城內的緬甸人,都當成了奴隸,當成了財富,而非是憐憫。
在朱庭雲點頭之後,阿瓦城內的明軍便撒開了歡兒。
數不清的亂兵沖入了生活區,下壹瞬間,慘叫聲,哀嚎聲響徹了整個阿瓦。
城內燃起了大火,火勢熊熊燃燒,滾滾黑煙不斷的擴散。
朱庭雲卻是沒能休息,他壹面準備書寫戰報,將戰況轉述給李定國。
壹面則是要篩選此次俘虜的那些戰俘中的重要人物。
身份高的,和身份低的,自然不是同壹個價格。
男的和女的,身價也是各有不同。
更重要的是,朱庭雲要將當年參與過咒水之難的那些人,及其家眷全部都給挑出來,然後另做打算。
這些人都是要被牽連治罪的,甚至其家眷也要被連坐。
眾所周知,大明向來記仇,且有仇必報。
當年土木堡之變後,大明可是摁著瓦剌部揍了差不多大幾十年,直到韃靼部崛起,瓦剌部西逃。
大明才結束了長達幾十年的,對瓦剌部的“偏愛”。
如今緬甸所做的事情,可是要比當年土木堡之變時,瓦剌所做的事情更加過分。
壹個咒水之難,大明能記仇記幾百年!
……
正在率領大部隊向緬甸縱深行軍的李定國,接到了朱庭雲的捷報。
在看到朱庭雲所部突襲拿下阿瓦城,斬獲無數,雖然逃了緬甸國王莽白,但擒獲大批緬甸國王公貴胄的消息之後,李定國開朗的大笑出聲。
心中滿是舒暢!
並且,他之前也是接到了大明廣西戰略大獲全勝,布木布泰遇刺身亡,吳三桂起兵反清,江西之戰取得了開門紅……等消息。
壹連串的好消息,讓李定國這段時間以來,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消失過。
現在他在緬甸的戰局又進行的如此順利,都是好事啊。
尤其是朱庭雲捉到了咒水之難的相關參與者的事情,更是讓李定國心中高興。
他終於能為永歷報仇了啊!
當年的永歷對他李定國可謂是君恩深重,信任有加。
在永歷朝中,他李定國就是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
可結果呢?
咒水之難後,他和永歷皇帝失散,使得永歷皇帝遭受咒水之難的莫大羞辱,還被緬甸王莽白交到了吳三桂手上……
李定國發自真心的感覺自己有負聖恩,對不住永歷皇帝的信任。
這些年來,那種深深的負罪感,壹直在不斷的折磨著李定國!
如今他李定國終於能為永歷報仇了,心中自然是感慨萬千。
但思來想去,他又覺得自己或許不該擅作主張,還是得派快馬至廣州,詢問壹下廣州那位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