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八十六章 擒賊先擒王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8

  嗯,這操作乍壹看挺傻的!
  這不是在幫地方做大添磚加瓦嗎?!
  但是,事情不能光看眼前,目光要放長遠!
  朱宏煜不傻,在這件事上,他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眼下這幾年,為了拉攏地主士紳,將地方政權交給他們也無妨。
  將地方基層官吏也安排成地主士紳的人,正好讓地方能夠更好,更有效率的為他朱宏煜收稅募兵。
  等過上個兩三年,戰局穩定了。
  朱宏煜就會開始著手,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將地方官員用升官為借口,調往其他地方輪換。
  升官去其他地方做主官,還是繼續留在原地做小吏,這些地主士紳的子弟會做出怎麽樣的選擇,可想而知。
  然後,朱宏煜就可以將自己的人填補到地方去,用以掌控地方權力。
  再然後,才是開始著手改革的時候!
  說白了,就是玩陽謀!
  陰謀詭計或許能得意壹時,但真正強大無解的還得是陽謀才行。
  至於說萬壹明軍在和清軍的戰爭中戰敗了,戰局沒能穩住,明軍被迫退出大陸怎麽辦?
  那樣的話,地方會怎麽樣,朱宏煜就更不在乎了。
  地方勢力越大越好!
  滋油皿煮嘛!
  ……
  隨即,朱宏煜召集光復軍諸將,商討下壹步的戰略。
  大帳中,光復軍諸將圍坐在壹座沙盤四周。
  沙盤很詳盡,整個南國的山河地理都能看出壹個大概。
  壹面面紅色或是綠色的小旗在沙盤上插著,表明著明清雙方的兵力布置。
  明軍諸將對著沙盤指指點點,陳述著自己不同的意見。
  “對我軍來說,當前最主要的事情,還是要穩住廣東壹線的戰局。”
  “清軍的下壹次反撲,大概率會是從廣西,湖南和江西三個方向而來。”
  徐斌手中捏著指揮棒,指揮棒在沙盤上移動,細細講述著這段時間以來,清軍的動向。
  他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不管是福建方向的耿精忠,還是雲貴的吳三桂,大概率都會按兵不動。
  耿精忠不必說,早就想戴白帽子了,現在是唯恐天下不亂。
  而吳三桂方面,也是早已對清廷有了異心。
  讓他直接起兵反清他不敢,但有猛臘方向的李定國牽制,吳三桂也是大概率不會東進動兵。
  刨除了耿精忠和吳三桂,清廷想要出兵廣東,也只能是從廣西,湖南,江西三個方向出兵。
  朱宏煜端坐在上首位置,臉上的表情滿是贊許。
  徐斌感受著四周投來的壹道道目光,接著開口說道。
  “清廷在湖南,廣西,江西三省的綠營兵力,相加大概在十三四萬人!”
  “刨除必要的留守地方的兵力,清廷可調動的機動兵力,大概在七八萬人。”
  “可如果加上地方的督標,撫標,再加上清廷可能調動的駐防南京的八旗督戰,這次清軍若要兵進廣東,調動的兵力將會在十萬以上!”
  “而我軍此戰能調動的兵力,不會超過四萬!”
  四萬都屬於是往多裏數了!
  這還是光復軍在不斷的擴軍,不斷的有完成新兵訓練的新兵,被補充進各編制。
  補充戰損的同時,壹個個新的編制成型。
  計算壹下明軍的擴軍速度,以及清軍消息和命令傳達,集結兵力,籌備糧草,以及軍隊行軍的速度。
  到時候,光復軍的陸軍最多擴兵至五萬人。
  刨除駐守地方的兵力,最多也就能調動四萬人參戰!
  四萬對十萬甚至更多,雙方的兵力對比,將會達到驚人的2.5比1,甚至更加誇張。
  到時候,若是雙方硬碰硬的正面交戰!
  明軍雖然勝率依舊不低,但這並不符合戰爭的基礎準則。
  也就是所謂的,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的準則!
  明軍雖然有能力正面會戰取勝,但正面硬碰硬的會戰,壹定是無可奈何之下的選擇。
  李廣遠開口感嘆道。
  “清廷在南方的實力,依舊不可小覷啊!”
  “這還是耿精忠和吳三桂這兩個賊子未曾下場的情況下。”
  “若清廷上下齊心,我大明這次怕也是只能退避海外,以待將來了。”
  朱宏煜微微頷首說道。
  “眼下清廷上下猜忌,主少國疑,君臣無信,黨爭叠起,正是我大明復國最大的機遇!”
  朱宏煜話音落下,然後將目光投向了徐斌,然後開口說道。
  “對於此戰,參謀部的意見是?”
  徐斌微微欠身,然後開口說道。
  “回稟監國殿下,參謀部的意見是擒賊先擒王!”
  “此次清虜若要南征我大明,其真正的核心,絕非十萬往上的綠營或是督標撫標。”
  “而是清廷在南國唯壹的壹只滿洲八旗兵,南京八旗!”
  “我軍若是在清廷將整個南方的重兵匯聚起來之前,派出壹只精兵,自長江口登陸,奇襲南京,壹舉打掉清軍在南京的八旗兵。”
  “如此壹來,清廷哪怕是將連帶整個江南的二三十萬綠營都給集中起來向廣東用兵,如果沒有八旗壓陣,那也只是二三十萬烏合之眾。”
  “在我大明王師面前,將不堪壹擊!”
  “到時候,清廷若再想要調集重兵增援南國,便只能從北邊調兵!”
  “壹來壹回,最起碼也能拖延半年時間!”
  朱宏煜沈吟壹陣,然後開口說道。
  “除此之外,我軍若沿海北上,還能支援舟山戰事!”
  “重創,甚至是全殲清廷的長江水師,壹舉搗毀清廷的龍江造船廠!”
  朱宏煜想到了舟山的戰事。
  趙二虎所部雖然還在堅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清廷不斷的從整個江南調集兵馬和民夫。
  舟山的戰事,也是打的越來越艱難了。
  截至目前為止,舟山已經數次向朱宏煜求援了!
  吳明所部的水師,也是曾經被施瑯設計進入包圍圈,差點被圍殲。
  舟山的戰事打的甚是艱難!
  這邊也該給他們壹些支援了!
  想著這些,朱宏煜拍板決定道。
  “傳令下去,召集兵馬,準備戰船和物資,參謀部制定相關計劃,隨時準備開拔北上!”
  諸將紛紛應諾,然後各自準備去了。
  ……
  另壹邊,昆明城內!
  吳三桂接到了新會之戰的具體消息,震驚的同時,心情相當的復雜。
  對於尚可喜的死,他免不得兔死狐悲!
  可對於清廷新會決戰的敗北,他又感覺有些詫異和不解。
  要知道那壹戰,占據兵力優勢的可是大清啊!
  明賊是如何以少打多,戰而勝之的?
  要知道以往明軍對上清軍,能以少勝多的,往往都是清軍!
  但是,當他接到朱宏煜承認他平西王爵位,承認他世鎮雲南的聖旨之後,欣喜和自得,取代了兔死狐悲和詫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