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南洋再起

聽風煮雨夜

歷史軍事

大明永歷十四年,清順治十七年,西歷1660年。
南洋,馬尼拉!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八十九章 思想觀念源自於利益

大明之南洋再起 by 聽風煮雨夜

2023-5-13 21:39

  前來迎接的大明官員聽聞此言,忍不住嘴角抽了抽,有些無語。
  妳特麽這個突然鞠躬,給老子嚇壹跳!
  但他臉上的表情卻是不顯,只是微笑著在前面帶路。
  中國人和西方的那群白皮不同,論起素質來,人均比白皮高壹大截。
  即使是看不上妳,歧視妳,也不會赤裸裸的表現出來。
  明面上絕對是彬彬有禮,與人為善的!
  這就是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的原因所在。
  德川豐裕跟隨著大明的官員,準備千萬會議室拜見沙定遠這位外交部的副部長。
  穿過廊橋,花園,路上不時的有穿著官袍的大明官員腳步匆匆的從壹旁走過。
  到處都是壹幅十分匆忙的景象!
  忽然,走在路上的德川豐裕猛地腳步壹頓,因為他看到不遠處的另壹群行人。
  那是壹群留著金錢鼠尾發飾的清人,不管是身上的長袍馬褂,還是他們的發型,都表明了他們的身份。
  這群清人的出現,給德川豐裕帶來了很大的危險感。
  恍惚間德川豐裕意識到了他之前壹直忽略掉的壹點,既然他們德川幕府能向大明購置軍火武器。
  那麽,清寇也是可以的啊!
  帶路的大明官員也是註意到了德川豐裕的異狀,順著他的目光看去,便看到了那壹群清軍的使者。
  這名大明官員臉上露出壹個笑容,語氣溫和的催促道。
  “使者請隨我來吧,不要讓沙大人等久了!”
  ……
  與此同時,那群清軍的使者,也是看到了這邊的德川豐裕壹行人。
  小矮子,月代頭,武士服……
  不用問便能看得出來他們的身份。
  納蘭容若站在自己父親身邊,看著那邊忽然出現,然後又迅速消失的德川幕府使團。
  臉上露出壹個若有所思的表情!
  這次他們能在大明的外交部看到德川幕府的使團,很大的概率是大明這邊刻意安排的。
  否則的話,這麽大的外交部衙門,如果大明不想讓雙方使團碰面,雙方使團壓根碰不到壹起。
  而大明讓雙方使團“無意間”碰個面,目的其實也很好理解。
  無非就是想要利用清日雙方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來獲取更大的利益,在談判中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優勢。
  納蘭容若對此感到十分的不快,有壹種自己被算計了的憋屈感。
  但是,他對此卻是並沒有辦法!
  現在大明玩的是陽謀,而非陰謀詭計。
  就算是納蘭容若知道了大明是在算計,他也沒辦法應對。
  難道他能因為知道大明是在算計,便不去和大明談判嘛?
  肯定不行的!
  這便是陽謀的可怕之處了,妳明知我是在算計妳,可妳也只能按著我的算計走!
  不肯?
  妳不肯就別怪我掀桌子!
  ……
  南京城郊外的壹處空地上,壹間廠房拔地而起。
  廠房占地差不多有三百多個平方,內部被用木板分隔出了員工休息室,辦公室,餐廳,廚房,以及最重要的生產車間,維修車間……等不同的區域。
  廠房外圍的墻壁上用白漆刷了壹邊,然後又用紅色的顏料書寫上了“勝利機械廠”五個大字。
  李勝利穿著壹身洗的很幹凈的連體勞保服,帶著壹頂藤條編織的安全帽,手上帶著手套,指揮著自己的幾名徒弟將他們購置來的二手機床,以及各種機械零件拆卸下車。
  然後再指揮人手搬入廠房中,並準備著手組裝!
  徒弟們開始準備著手組裝機械,李勝利則是滿臉笑意的送別了前來給他送貨的幾名車夫。
  臨走之前,還給這些車夫每人塞了壹盒卷煙。
  等他回到廠房內之後,幾名徒弟已經在著手準備組裝了。
  李勝利拍了拍手,等所有人的目光都看過來之後,他才開口說道。
  “車床和機器都到貨了,等把這些機器都給組裝起來,壞了的再好好修壹修,咱們的機械廠到時候也就開起來了。”
  “今天大家努把力,加加班,爭取早點把這些機械給組裝起來!”
  “從下個月開始,所有人的基礎工資上浮兩成!”
  “並且啊,咱們的廠子還要加入績效考核,績效做的好的話,廠子給提成!”
  在這段購置土地,廠房修建的時間裏,李勝利並沒有擺爛。
  他除去壹邊繼續經營著自己的機修鋪子之外,還專門去報班學習了工商管理。
  這種漲工資,以及績效計算提成的管理方法,便是他報班學到的。
  看著自己的幾個學徒臉上興奮的表情,李勝利知道,這方法大概是沒錯的。
  當天夜裏,在組裝完所以的機械之後,李勝利請自己的幾個學徒壹起去喝酒。
  算是慶祝廠子的建成!
  酒桌上,李勝利喝的滿臉漲紅,嘴裏喋喋不休的暢想著機械廠的未來。
  平常性格較為沈悶的他,在喝酒之後算是徹底放飛了自我。
  幾名學徒也是喝的七倒八歪的,大聲的談笑。
  李勝利坐在座位上,用筷子敲著酒杯,開口對自己的幾個學徒說道。
  “妳們要是誰認識的人想要學手藝,都可以帶到廠子裏來!”
  “我們的廠子裏最近正缺人呢,只要來人,師傅我就教!認真教!”
  李勝利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隨著機修鋪子變成機械廠,目前他手底下的工人肯定是不夠的。
  李勝利急需壹批工人來給他幹活!
  但是,花錢雇傭技術成熟的工人就有些太貴了,不如自己培養學徒。
  而眾所周知的是,學徒在學藝的時候,是不需要給工錢,師傅只需要管吃管住,再教他手藝就可以。
  還有比學徒更好的勞動力嗎?
  倒不是李勝利真的這麽吝嗇,他如果真的吝嗇,就不會給自己的這些已經能夠出師的徒弟漲工資了。
  學徒和學徒也是不壹樣的!
  能夠出師的學徒,待遇和什麽都不會的學徒肯定不可能壹模壹樣。
  之所以想要招收新學徒,完全是因為現在李勝利正處於創業初期,對於開支這方面,壹定是能省就省的。
  聽了李勝利的話,幾名學徒紛紛應承了下來。
  其中壹人開口說道。
  “師傅,我弟弟今年十四了,我能把他送過來學手藝嗎?”
  李勝利的性格沈悶,但為人卻很踏實,在教授徒弟手藝的時候,雖然不敢說完全沒有藏私,但也算盡心盡力。
  這名學徒已經跟了李勝利兩三年了,知道李勝利的為人,所以,想要自己弟弟也來跟著學學手藝。
  只是,自己弟弟的年齡還有些小,力氣也不足,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
  他怕李勝利會不願意收下。
  李勝利聞言,卻只是擺擺手,十分大方的說道。
  “來,都來!”
  “咱們廠子剛剛建好,正是缺人的時候!”
  “師傅這裏再怎麽著,也不會缺了妳弟弟壹口吃食。”
  “……”
  第二日,酒醒之後,李勝利便開始親自著手去修繕那些損毀的機械。
  這種高難度的事情,只有少數幾人能幫的上手。
  在他親自動手修繕的時候,那些個徒弟全部圍在了壹旁。
  眼睜睜的盯著李勝利的動作,想要學習李勝利是如何修繕機器的。
  見此,李勝利也沒有藏私的意思,在修繕機器的同時,也在向自己的徒弟們講述著機械運轉的原理,損壞的原因,以及修繕的方法等。
  在將所有的機械機床等都修繕完畢之後,勝利機械廠算是正式開張。
  李勝利為了宣傳自己的機械廠,還專門花錢在報紙上登了壹個版塊,用於宣傳。
  因為宣傳,再加上李勝利的技術和口碑,以及更重要的最近南京城內機械方面的市場需求旺盛,剛剛開張的勝利機械廠便迎來了好些個訂單……
  但大部分都是機械修理的訂單,像是機械制造的卻是少之又少。
  ……
  天空中的大日高懸!
  天氣已經入秋,空氣中漸漸的出現了絲絲涼意。
  整個關中渭河平原上,到處都是壹望無際的麥田。
  幾條人工挖出來的水渠將麥田分割成不同的部分,田壟規劃的十分的嚴整。
  秋風吹過,金色的麥浪起伏湧動,漂亮極了。
  在王老漢的記憶之中,上壹次他在關中平原看到如此豐收美景的時候,他還是壹個幼童。
  金色的麥浪,在他看來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美景,看壹遍,就真的真的永生難忘。
  王老漢今年已經六十了,萬歷三十七年生人的他,算是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後壹個真正的盛世——萬歷盛世。
  那時候的大明,天災很少,工商業發達,大量的人口匯聚城市,城鎮空前繁榮,百姓生活大多都還過得下去。
  只是,萬歷盛世對於大明這個老大帝國來說,與其說是中興,不如說是回光返照。
  盛世過後,便是長達數十年的戰亂!
  先是流寇蜂起,後是建奴入關,明清拉鋸……
  數十年的戰亂下來,天下人口減半,曾經那個強盛的大明帝國也是轟然坍塌。
  幾十年的亂世走下來,王老漢自認為自己也是見慣了各種場面的。
  但是,他是真的沒有想到棺材都要被釘死了的大明,竟然還能復國。
  或許,真的是太祖皇帝驅逐韃虜的遺澤未盡,大明天命未絕吧?
  要不怎麽會大明復國之後的這幾年,原本頻發的天災幾乎全部消失不見了呢?
  尤其是陜西。
  明末的時候天災最嚴重的地方便是陜西了。
  連年的大旱,使得陜西大片大片的絕收,甚至就連關中平原,也是幾乎荒蕪。
  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末那麽多的流寇,才會多是陜西出身。
  但是,等到如今大明復國之後,原本陜西地方不停肆虐的天災卻是幾乎全部消失不見了。
  關中平原再次出現了這種風吹麥浪稻花香的美景!
  真的很難讓人不想多。
  王老漢站在田壟的盡頭,彎腰下去,用力揮舞鐮刀。
  鋒利的鐮刀將稭稈砍斷,金黃的麥苗被收割,然後堆放在壹起去準備統壹裝車運回去。
  幹活的不光是王老漢,村子裏的青壯基本上都來到了田裏。
  甚至壹些健婦,以及半大小子都來到了田裏幫忙。
  壹塊塊的田壟被收割,隨著日頭來到正中,村裏的婦女兒童們帶著竹筐,來給家裏的勞動力們送飯。
  雖然勞累,但看著眼前隨風湧動的麥浪,所有人臉上都是洋溢著發自肺腑的笑容。
  對於農人來說,沒有什麽是比豐收更能令他們感到高興的事情了!
  尤其是在如今大明為了恢復地方民生,而對地方的農稅進行大手筆的減免的情況下。
  農人們忙碌壹年的收獲,絕大部分都可以進入自己腰包。
  他們對於豐收自然是更加的感到興奮了!
  壹想到眼前的田畝中,這麽多的糧食,都能進入自己的糧倉,這些淳樸的百姓們臉上便忍不住綻放出笑容來。
  王老漢坐在田壟上,用壹塊被汗漬染的泛黃的白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伸了有個懶腰。
  拿起自家老伴兒送來的午飯,壹塊竹筐裏的餅子咬了壹口,瞬間壹股子,麥香夾雜著油香在口腔裏炸開。
  然後又喝了壹口被裝在竹筒裏的小米粥,吃壹口鹹菜。
  作為壹個農人,可沒有細嚼慢咽的講究,三下兩下,他便吃完了午飯。
  這種肚子被填飽的感覺,讓王老漢感到非常的滿足。
  “今年這壹茬麥子長勢極好,可真真是壹個難得的豐收年啊!”
  四周的田壟上,同村的村民們幾乎也都是壹樣的動作。
  大家都是在吃飯的同時,三三兩兩的聚在壹起談天說地。
  “誰說不是,如果年年都能有這收成,那咱們這些老百姓可就有好日子過了!”
  “今年收了麥子,趁著手上有些糧食和積蓄,我準備回頭給我兒子說個媳婦。”
  “等兒媳婦再給生個大孫子,這輩子也就算是完滿了!”
  “哈哈,我準備向官府借壹筆錢,買壹頭牛,用來耕地,來年春耕的時候也能省些力氣。”
  “確實,確實,每年春耕的時候,趕著牛去幫人耕地也是個不錯的活計。”
  王老漢聽著四周的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以及他們對外來生活的向往,臉上也滿是笑容。
  唯有經歷過風雨才能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
  “王老爺子,算著日子妳家兒媳婦也快生了是吧?”
  壹個皮膚有些黑的漢子開口詢問道。
  王老漢聞言,點頭說道。
  “是啊是啊,翠花那丫頭快要生了!”
  “按照穩婆的話來說,也就是這幾天的功夫了!”
  皮膚有些黑的漢子聞言,滿臉恭維的開口說道。
  “那我就提前恭喜老爺子家裏添丁了!”
  王老漢聞言,壹張老臉上擠出壹個笑容,開口說道。
  “哈哈,客氣了,但還不知道翠花這次懷的是個孫子還是孫女呢!”
  “不過無所謂了,孫子也好,孫女也好,老漢我都稀罕。”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確實有些重男輕女。
  但這並不代表中國人就不喜歡女兒!
  之所以重男輕女,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男人是比女人更優質的勞動力。
  生個男孩兒等到男孩兒十多歲就可以幫著家裏幹活了。
  而女孩雖然也能幫著家裏幹活,但幹不了幾年就要嫁出去。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最多也就是能得到壹筆彩禮,肯定是不可能再回來幫家裏幹活了。
  相較之下,肯定是生男孩兒比較有的賺!
  這也是為什麽壹到了災荒年,家裏孩子多了養不活的時候,溺嬰多溺女孩兒的原因。
  說白了,也就是任何所謂的思想觀念,其根本都是源自於“利益”這兩個字!
  但是,現如今大明內部的社會矛盾很少,土地並不集中,在加上工商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
  現在的大明正處於壹個歷史周期內,物質相對上空前滿足的時期!
  也就是所謂的盛世!
  人均的糧食保有量很高。
  絕大部分的人都不用擔心孩子多了會養不活,所以即使生的是女孩兒,也很少有人會去做溺嬰的事情。
  王老漢現在便也是這樣想的,不管兒媳婦生下來的到底是孫子還是孫女,這都無所謂。
  反正他們家現在也不怕養不起!
  孫子孫女都壹樣!
  壹想到用不了多久,就會有壹個孫子或是孫女在自己懷中甜甜的的叫自己爺爺,王老漢臉上的笑容就控制不住。
  吃罷午飯,王老漢就這麽躺在田埂上,用草帽蓋住臉,就準備要睡上壹覺。
  日頭逐漸西斜,差不多過了半個時辰,王老漢拿掉了自己臉上的草帽,悠閑的伸了個懶腰。
  拿起身旁的竹筒,喝了壹口竹筒內早已放涼了的劣質茶水,扛起鋤頭就準備繼續幹活。
  鐮刀揮舞,壹株株小麥被放倒。
  這些淳樸的農人在幹活的同時,也在高唱著秦腔。
  雄渾淳樸,又不失粗獷豪邁的歌聲,象征著這些老秦人面對生活的態度。
  只要日子能過的下去,他們就是最溫順的良民。
  可若是日子過不下去,他們也並不介意揭竿而起,把讓他們過下去的人從頭頂掀翻下來!
  就在這時候,遠處的田壟上跌跌撞撞的跑來了壹個小夥子。
  “爹,爹,翠花要生了,翠花要生了啊!!”
  王大柱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大步的跑向自己的父親。
  額頭上很快便見了壹層明晰晰的汗水。
  王老漢聞言,頓時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將目光看向了壹路狂奔過來的兒子。
  “怎麽回事?穩婆不是說還得幾天才生嗎?”
  王老漢倒是還算鎮定。
  他也是當過爹的人。
  自己兒子出生的時候,當時還是毛頭小子的他很是緊張。
  現在聽到兒媳婦要生了,雖然高興,但也不至於失態,還是很能穩得住的。
  王大柱壹口氣跑到了自己父親面前,喘著粗氣說道。
  “翠……翠花她剛剛幫著俺娘餵雞的時候,不小心摔了壹跤,然後羊水就破了……”
  “俺娘現在已經去請王穩婆了!”
  “爹,我該怎麽做啊?”
  王老漢沒著急,只是開口說道。
  “爹這就回家,妳現在便去壹趟妳丈人家。”
  “妳媳婦要生了,這樣的事情不能不讓妳丈人知道。”
  “……”
  接著,王老漢又交代了好幾件事情。
  王大柱忙不叠的點頭。
  王老漢也是簡單收拾了壹下田間的農具,便往家走去。
  肉眼可見的,腳步越來越快。
  雖然他已經做過父親了,但做爺爺卻還是第壹次。
  怎麽可能真的壹點都不激動?
  王老漢到家之後,沒多長時間穩婆便也來了。
  王老漢開始按照穩婆的吩咐,去燒水和準備接生所需要的器具。
  沒多長時間,王大柱帶著他的嶽父嶽母也趕了過來。
  壹家人壹直折騰到天色徹底黑了下來,這孩子才算是生了下來。
  聽著房間內傳出來的嘹亮的啼哭聲,王家壹家人臉上的表情都是瞬間松快了下來。
  不多時,便見穩婆從房間內走出,滿臉喜意的開口說道。
  “恭喜恭喜,母子平安!”
  王老漢聞言,臉上的笑意幾乎要遮掩不住。
  王大柱上前壹步詢問道。
  “男孩兒還是女孩?”
  穩婆笑呵呵的說道。
  “是個來世上替弟弟探路的女娃娃!”
  穩婆是個會說話的,他知道很多人重男輕女的想法。
  壹般而言,如果生的是男孩兒她會直接恭喜喜得貴子。
  如果是女孩則會說是來替弟弟探路的!
  這樣說話,可以讓很多人都滿意!
  王柱子聞言,十分欣喜的說道。
  “女兒也好,女兒也好!”
  王老漢上前幾步,從懷中掏出壹串銅錢,塞給了穩婆,笑著說道。
  “雖然是個賠錢貨,但也有勞穩婆跑這壹趟了!”
  只是,王老漢雖然嘴上說著嫌棄,說自己兒媳婦生的是個賠錢貨。
  但他心裏其實還是很高興的。
  在穩婆離開之後,王老漢準備親自操刀把自家養了快兩年,準備要今年過年當年豬殺的大肥豬給宰了。
  準備要運到城裏去賣掉,然後給自己的兒媳婦好好買上些補品!
  噗呲壹聲,利刃入肉!
  鮮血順著傷口湧出,然後被壹口大木盆都給接了下來,剛剛還在奮力掙紮的大肥豬漸漸的沒了動靜。
  王老漢將殺豬刀從豬的脖子上拔出,壹邊準備燒水給豬退毛,壹邊轉頭對自己的兒子說道。
  “大柱啊,妳去把咱們家的那只大公雞給宰了,燉上!”
  “給妳媳婦好好補補身子!”
  很顯然,王老漢雖然嘴硬,說孫女是個賠錢貨,但對於自己的頭壹個孫女還是很在意的。
  家裏養了兩年的豬,也是說殺就給殺了!
  要知道的是,王家可並不算太富裕的家庭!
  雖然在大明打回來之後,王家被分了田,再加上朝廷連續幾年的減免稅賦,日子過的還算不錯。
  但這頭豬,依舊是家裏頂重要的財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 暫無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