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道長生

睡覺會變白

玄幻小說

初夏,白城。
白城在北方,很普通的壹個縣級市,兩三條主街,七十萬人口,沒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六十壹章 龍虎山

顧道長生 by 睡覺會變白

2019-3-23 20:28

  鷹潭本是個小城市,壹百多萬人口,經濟也不甚發達,下轄只有兩區壹縣外加壹個縣級市。但因為有了龍虎山,就壹躍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城市。
  龍虎山在城南二十公裏,從張道陵第四代孫張盛正式定居算起,至今承襲六十五代,歷經兩千余年。
  正壹派雖然不像全真那樣,壹度成為天下道門的領袖,但歷朝歷代,也得到過無數次的賜賞。在鼎盛時期,更有十大道宮,八十壹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座道庵,儼然壹個小王國,號稱道都。
  不過桑海靡常,多數宮觀早已廢圮,保存較為完好的,只有天師府。
  龍虎山的聖地其實有兩個,山上的上清宮,山下的天師府。上清宮是正壹派祖庭,可舉辦壹些大型法會和活動,天師府只是天師道所有,自己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
  上午,車站。
  經過十個小時的旅途勞頓,譚崇岱並未覺得疲憊。他並非第壹次來此,但時隔多年,看著那城市變化,高樓聳立,亦不禁心生感慨。
  這裏的畫風就很不壹樣,市民對出家人的接受度非常高,沒有半點大驚小怪。而在站口前面的壹個地方,正有幾個道士在守候。
  其中壹位戴著眼鏡,相貌斯文的中年道士湊過來,先施了壹禮,問:“可是穹窿山譚老修行?”
  “正是。”
  “晚輩是天師府知客郝洪慶,我們已經備了車,請您上車等候。”對方自我介紹。
  凡道士都有道名,是師父根據門派的傳承字輩,給弟子取的名字。壹般保留原姓,中間的字,必須是傳承用字。
  這郝洪慶,自然是洪字輩的弟子。
  “妳們還在等別人?”
  譚崇岱跟著他往那邊走,隨口問了壹句。
  “還有西河派的王老修行,和您的抵達時間相近。”對方解釋道。
  “哦,原來是王若虛。”
  譚崇岱點點頭,自行上車,這車是普通的商務車,七人座,非常寬敞。他略等了壹會,又見門開,冒出壹位肚圓身滾的胖道士,正是王若虛。
  丫早就被特異局招安了,這次跟著參加,無非是現場探底,看看各門各派的態度。所以他壹見譚崇岱,就刻意套近乎,笑道:“哎呀,久聞老修行大名,幸會幸會!”
  “客氣了,我才是久仰大名。”
  老道笑著拱拱手,這話不假,王胖子在蜀州給人看風水,真是名聲赫赫。那胖子上了車,便挨在旁邊,他還帶了兩名弟子,自然閃到後排。
  而他瞧對方孤身壹人,有意問:“老修行,您沒帶弟子麽?”
  “我這壹脈人丁雕落,只剩老道壹人了。”譚崇岱搖了搖頭。
  “您別悲觀,無非機緣未到,日後必會時來運轉。”
  “呵,借妳吉言。”
  正說著,忽聽外面壹陣喧囂,倆人開窗壹瞧,只見六七個道士從站口擠了過來,中間還簇擁著壹位。這人也認識,西山萬壽宮主持,張妙賢。
  此人的來歷頗為苦逼,他本是天師府的直系後裔,結果受到內部傾軋,上頭又站錯了隊,被打發到萬壽宮做主持。那萬壽宮是凈明派的祖庭,凈明派是正壹分支,這壹去就算流放了。
  而現任的張天師,叫張金通,是上上代天師的外孫,本姓不姓張,後來才改的。
  要知道,天師府的傳承歷來是宗親嫡系,張金通屬於外戚,他能接手天師府,更是表明了政府對道門的掌控力度,碾壓般的存在。
  當然張妙賢的實力也不可小覷,曾經做過道教協會副會長,人脈極廣。
  他這壹過來,氣勢逼人,郝洪慶心中嘀咕,但也得好好接待。丫單獨坐上壹輛車,弟子又壹輛車,兩輛車反倒先行起步,絕塵而去。
  “……”
  譚崇岱看的默然不語,王若虛則目光閃爍,不知在想些什麽。
  ……
  天師府在上清鎮,距上清宮兩裏路,南朝琵琶峰,門臨瀘溪河,占地3萬多平方米,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建築恢弘。
  府門上有壹對抱柱楹聯,寫著: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
  地位如何,清晰明了。
  卻說壹行人下了車,進府門,過大堂,擡眼就見壹對鐘、鼓樓穩踞西東,正前方矗立著壹座玉皇殿。殿內供著玉帝,另有鄧、辛、張、陶等十二天君配祀兩側。
  再進三門,就到了天師府的私第。由三廳組成,前為過廳,中為客廳,後為內宅和客舍。過廳供著三尊神像,正是初祖張道陵,以及兩位高徒王長、趙升。
  “眾位先在此歇息,我家主持正在宮內布置,晚些才能回來。”
  郝洪慶將大家引進客房,壹壹解釋,方才退下。
  明天才正式舉行傳度法會,他們來的比較早,人還不多。張妙賢進了客舍,就把門壹關,壹副生人勿近的德行。
  譚崇岱則稍作休整,左右無事,又找那王若虛說話。而聊了壹會,院中就慢慢熱鬧起來,各派掌門陸續抵達,又相互拜會。
  說實在的,這幫人平時根本見不著面,難得有大型活動聚集,必然要聯系壹番。
  由此便看出不同的層次了,像清微派、凈明派這些大門派,亮相自是威風。光隨行弟子就有五人以上,主持也被眾星拱月,溜須拍馬,諂媚奉承,竟比俗世更溜。
  而像寶田派,鐵冠派這等小門戶,簡直無人問津,要麽抱團取暖,要麽各不理睬。
  壹晃就到了晚上,張金通意外的沒露面,不過眾人也不在意,參加法會本就是個由頭,真正目的,是想看看龍虎山賣的什麽藥。
  次日,晨。
  譚崇岱換了壹身藍色的得羅,吃過早飯,便與眾人壹起前往上清宮。得羅是壹種道袍,與日常大褂相似,只是袖子更加寬大,是參加活動時才會穿的禮服。
  本次參加傳度的共有72位居士,早在大殿前等候,嗡嗡嗡的低聲私語。另有不少旅遊團,專程帶著遊客來觀禮,在旁邊哢哢拍照。甚至有媒體記者,架著攝像機在拍攝。
  眾人見怪不怪,傳度法會早就失去了莊嚴性,變得商業且娛樂化。
  這幫人在天師道弟子的指引下,進到傳度殿,裏面空間極為寬敞,正中供著張道陵像,三面圍著木柵欄,後面有觀禮席位。
  不多時,現場響起了道教音樂,然後三師進。壹穿黃,壹穿綠,壹穿紫,穿紫色法衣的正是張金通。此人六十來歲,身量不高面色枯黃,沒有半點大德相貌,倒似多勞郁結,命不長久。
  所謂傳度,就是師尊向弟子傳授度世道法,所以弟子要禮拜三師(監度師、傳度師、保舉師)。
  這三個職位,通常由宮觀的高功道士擔任,而這次,張金通不知出於什麽想法,竟親自擔任了傳度師。
  只見三人懷抱如意,先拜了拜道祖,眾居士拿著笏板進殿,再拜三師。
  至此,法會正式開始。那三人在前,弟子在後整齊排列,齊齊跪拜,參神謁社。
  傳度大概要經過三道程序,說戒、發誓願、發度牒。壹時間,殿內誦經聲聲,氣氛端肅。各派掌門在旁邊瞧著,表情鄭重,心裏各異。
  約莫壹個小時後,張金通向眾居士頒發度牒,法會結束。趁他們到外面合影的功夫,又有弟子過來,引著眾人轉到後院的壹間屋子。
  這裏的風格就不壹樣了,滿是現代化的設備,最裏面有間會議室,橢圓形的長桌,還有偌大的顯示屏。
  走在最前面的是張妙賢,他剛要往裏進,卻被守門弟子攔住,道:“請您出示名帖。”
  “妳不認得我?”他奇道。
  “請您出示名帖!”那弟子重復了壹遍。
  “之前已經登記備冊,怎麽還要名帖?”
  “這次會議非常重要,不得疏忽,請您見諒。”
  “妳……”
  張妙賢頓時來氣,這本是他的地盤,硬生生被擠到了萬壽宮,誰特麽能痛快?他這次過來就不太順溜,此刻壹瞧,還以為是刻意刁難。
  “好,那我走便是!”
  他修行本就不到家,否則也不會頭腦發熱去牽涉政治,當即冷哼壹聲,甩袖轉身。
  “請您出示名帖!”
  那弟子不以為意,直接對第二位道。
  “哦,稍等。”
  這人六十多歲,非常好說話,笑著摸出請柬和道士證。那弟子看後,忽然提高音量:“上清茅山派吳松柏道長到!”
  嗯?
  吳松柏壹怔,這未免太正式了吧?他不及細想,邁步進屋,找了把椅子壹坐。
  跟著是第三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弟子仍道:“正壹清微派薛明心道長到!”
  老頭也進去,挨著吳松柏坐下,倆人對視壹眼,都覺古怪。以前開會都有名牌,有茶水,有會場服務生,還有攝影攝像。這次屁都沒有,素凈得可以。
  “靈寶派李靜修道長到!”
  “神霄穹窿山派譚崇岱道長到!”
  “清微正乙派徐陽升道長到!”
  “這……”
  眾人壹瞧,不由生出了壹種很詭異的感覺,齊齊整了整衣冠,都鄭重了幾分。
  “劉祖靈寶派陳星是道長到!”
  “凈明閭山派黃輝光道長到!”
  “薩祖西河派王若虛道長到!”
  話說道門分支無數,混亂駁雜,通用的稱謂是主宗在前,分支在後。比如清微正乙派,前面的就是主宗,後面的是分支。
  再如劉祖靈寶派,意思是靈寶派的某位劉姓傳人到別處傳道,可又不想自行立宗,就用主宗名謂,變成了劉祖靈寶派。
  這邊壹位位唱名,壹位位進去就座。張妙賢在外面聽得清清楚楚,他雖然鬧脾氣,但不敢真的離開,這壹瞧就要搞事情啊!
  所以他就很尷尬,走也不是,進也不是,正猶豫間,忽覺肩膀被人拍了壹下。他扭頭壹看,只見張金通站在身後,沙啞道:“走吧!”
  說著,對方先行邁步。
  “……”
  張妙賢皺了皺眉,到底跟了進去。
  “靈寶凈明派張妙賢道長到!”
  隨著最後壹人就位,那弟子深施壹禮,小心的關門退下。
  “……”
  會場內氣氛微妙,靜寂無聲,張金通坐在首座,面無表情。
  過了好半晌,他才緩緩開口:“九十年前,天下道門齊聚京城白雲觀,編撰《諸真宗派總簿》,共收錄六十二家門派,被視為道教正統。這六十二家,全真占三十八,正壹占二十四。不想九十年後,龍虎山遍發請函,卻僅僅找到了十七家。天山派、紫極宮正已派、大江派、仙姑派諸門,怕是已經消亡不存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