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95章 晉升輔政王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5

  老十四被追得很慘,很慘!
  身邊的親衛們,死的死,散的散,也所剩無幾了。
  老十四死活想不明白,後邊的追兵,怎麽可能壹直死咬著他不放呢?
  後邊死咬著不放的呂武,卻暗暗有些得意。
  玉柱下過嚴令,只追老十四。
  擒賊先擒王,只要活擒了老十四,或是宰了他,西邊回來的八旗兵就是群龍無首的局面。
  老八?
  呵呵,和老四壹樣的,老八也不懂軍事。
  所以,整個第壹鎮,從來就沒有分過兵。壹萬多龍騎兵,始終咬在老十四的身後。
  老十四做夢也沒有料到,他壹直忘了扔掉的貝子頂戴,才是暴露身份的元兇之壹。
  另外,老十四胯下的戰馬,實在是太有特點了,竟然是青花驄。
  為了壹直綴在老十四的身後,呂武下了血本,每個哨探都佩備了壹支單筒望遠鏡。
  關鍵時刻,除了協統和標統之外的單筒望遠鏡,都被呂武收集了起來,給了哨探們。
  第壹鎮的龍騎兵,是玉柱不惜血本,打造出來的快速反應部隊。
  每位戰士,都是三匹馬,每匹馬都馱著幾十斤黑豆。
  呵呵,大草原上追擊敵人,還缺草料麽?
  晚上,給戰馬餵幾把黑豆補膘即可。
  而且,每位戰士,在決戰之前,都攜帶了十天的幹糧——加了不少鹽的烙餅。
  跑了兩天,老十四察覺到追兵始終未見減少,這才意識到,頂戴出了問題。
  然而,扔掉了頂戴之後,追兵還是未見減少。
  老十四又換了匹普通的戰馬。
  但是,追兵還是死死的咬住了他不放。
  晚上休息的時候,老十四心裏就覺得奇怪,追兵怎麽這麽神呢?
  嘿嘿,老十四再聰明,他也料不到,新軍的哨探們每隔壹裏地,布置五名哨探,其中壹人帶著單筒望遠鏡。
  只要發現了老十四的蹤跡,就鳴槍示警,指示追擊的方位。
  而且,整個第壹鎮,呈扇形展開,又從來沒有分過兵。
  想想看,老十四即使想連夜逃跑,也是不可能滴。
  第壹鎮的包圍扇面,以標為單位,寬達三十幾裏,中間的空隙全是密布的哨探,怎麽逃?
  這壹次,玉柱就是想趁他病要他命,不親眼看見老十四的腦袋,誓不罷休。
  老十四的手下,無數次想阻擋追兵。但是,都被龍騎兵們的排槍,打得潰不成軍。
  不過,老十四不愧是康麻子的兒子,就在呂武即將發起總攻的當晚,他居然躲在草窩裏,僥幸逃過了壹劫。
  等追兵們沖過去後,老十四趕緊撿了匹馬,倉皇的逃向反方向。
  也不知道跑了多久,老十四又累又餓,只得找了個蒙古包,謊稱是迷路了,請求淳樸的蒙古牧民給口吃的。
  普通的蒙古牧民,還是很好客的,不僅端來上好的馬奶酒,還叫來妻子和女兒,陪老十四壹起休息。
  老十四終於吃了頓飽飯,可以安心的睡覺了。
  然而,等老十四醒來之後,剛走出來蒙古包,伸了個懶腰,卻赫然發現,搭了箭的幾張弓,已經張開了,正對著他。
  “嘿嘿,十四爺,對不住了呀,議政王發下了賞格,不論死活,都賞五萬兩!”
  壹時間,老十四心灰意冷,本想就此投降。
  可是,堂堂恩赫阿木古朗汗的親兒子,大清的大將軍王,身份太過尊貴了,不允許他投降!
  老十四拔出匕首,明知必死,卻揮舞著匕首,沖向了出賣他的“淳樸”牧民。
  “呃……”老十四的胸口猛的壹疼,只來及叫出,“汗阿瑪……”整個人便被籠罩進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牧民擔心被人搶走了大功勞,射死了老十四之後,便砍下了他的首級,用石灰腌了,藏在馬鞍裏,跑來張家口,找玉柱領賞。
  玉柱摸著下巴,饒有興趣的欣賞了壹陣子老十四的首級。
  僅從遺容上看,老十四死得還算是平靜,面部表情並不猙獰。
  “賞,重重有賞!”玉柱確定是老十四的首級之後,當即下令,兌現承諾。
  可是,令玉柱沒有料到的是,立下大功的牧民,竟然不要白花花的銀子,而要面額較小的銀票。
  玉柱略微壹想,隨即明白了,五萬兩銀子,就是接近1.9噸重。
  這麽大的重量,若想壹次性提走,至少需要三輛大車才能裝下。
  深深的車轍,肯定會暴露車上的財富。
  在茫茫大草原之上,只要露了富,卻又沒有能力保護財富,必是人死財飛的慘劇。
  草原上的男人們,入者為民,出者強盜,見錢必然眼開,誰還跟妳講什麽仁義道德啊?
  負責送牧民們出去的牛泰,回來告訴玉柱。
  “主子,他們領了賞銀後,就不打算回去了。甚至,連蒙古包和養的牛羊馬,都不要了。以後啊,只怕是要長住於京城裏了呀。”
  玉柱微微壹笑,解釋說:“他們名義上是牧民,實際上,僅僅是蒙古王爺們的奴隸罷了。新婚禮之夜,女人要進王府,讓王爺先嘗鮮。”
  這年頭,只要兜裏有錢,想過好日子,就是最最真實的想法。
  得到了老十四的首級之後,玉柱真的是心滿意足了。
  康麻子最能打仗的壹個兒子,徹底報銷了呀!
  十日後,呂武垂頭喪氣的帶著第壹鎮回來了。
  此次追擊,第壹鎮可謂是戰果輝煌,共活擒了佐領以上的八旗軍官,好幾百人。其中,都統、副都統以上的高官,就有二十幾個之多。
  俘虜的八旗兵,也多達三萬人以上。
  但是,老十四溜了呀!
  呂武面紅耳赤的來見玉柱,十分自責的說:“學生無能,布下了偌大的包圍圈,竟然還被老十四跑了,請山長責罰。”
  玉柱笑瞇瞇的說:“無妨,妳又不是神仙,只須盡力而為即可。”好生安撫了呂武壹番。
  等呂武走後,已經升任直隸巡撫的周荃,抖開折扇,笑著說:“東翁,經此教訓,想必呂武會成熟許多了吧?”
  玉柱抿唇壹笑,他的手下,將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鎮統。
  但是,最早這批七大鎮統,包括牛泰在內,不僅個個都是他的心腹學生,而且,壹起創業,壹起同甘共苦的那份感情,肯定要高於後來的鎮統們。
  朱重八為了江山永固,故意大殺功臣,玉柱完全不屑於為之。
  跟著創業的新軍元老們,只要不做太出格的事情,眼裏還有對王法的敬畏,玉柱也完全沒有殺他們的必要嘛!
  講武堂的學生們,遍及軍中的現實,讓玉柱勿須猜忌軍方的大佬們。
  說白了吧,只要軍方的大佬們,不參與結黨和謀反,就可永享富貴!
  呂武帶著大量的俘虜回來之後,張北大捷圓滿結束。
  此次大決戰,新軍的損失極為有限,而滿蒙八旗的軍中勢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要知道,老十四帶去西北的幾萬八旗兵,才是愛新覺羅家真正的脊梁。
  現在,脊梁已經被玉柱的新軍打斷了,即使是傻子也知道,將來的朝廷裏邊,由誰說了算?
  在張家口休整了幾日後,玉柱正式下令,班師回京。
  回京的這壹天,小皇帝親自領著滿朝文武,郊迎於城外十裏的接官亭前。
  如果,玉柱是董太師,在大局已定的當下,肯定會狂妄的忘記了姓啥。
  然而,玉柱卻隔了好幾百米,就率先下了馬,壹路步行到了小皇帝的禦輦之前,規規矩矩的大禮參拜。
  “議政王,臣玉柱,恭請聖安。”
  小皇帝快步奔下禦輦,不僅親手扶起了玉柱,還當眾誇獎說:“柱兄勞苦功高,有大功於社稷,朕不吝厚賜,以嘉奇勛。”
  馬齊趕緊捧著詔書上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朗聲念道:“……玉柱,晉為和碩嘉親王,世襲罔替……升授輔政王,軍國大事悉歸領議,欽此!”
  什麽頭銜,玉柱其實並不怎麽在乎。不過,詔書裏邊,有八個字尤為重要:軍國大事悉歸領議。
  軍國大事,這個很好理解。
  悉歸領議是個啥意思呢?
  大白話就是,所有的朝堂之事,都必須經過玉柱的點頭,才能遞到垂簾母後和小皇帝的跟前。
  換句話說,康麻子以前搞的密折奏事制度,壽終正寢了。
  不管是京官,還是外官,所有的折子,都必須先由玉柱過目。
  這個權柄,就大得驚人了呀!
  不過,也算是小皇帝自己懂事兒。
  如此重的權柄,小皇帝即使再不想給,也必須給。
  不給的話,真惹毛了玉柱,小皇帝只怕是性命難保啊!
  為了逼迫清室退位,袁項城故意縱容北洋軍在京城裏燒殺搶掠,繞著皇宮放槍。
  沒過世面的隆裕太後,果然被嚇昏了,很快就被迫帶著小宣統退了位。
  這壹次,玉柱帶回了老十四的腦袋,就是要借機警告京城裏的不安分者。
  老皇帝的親兒子,都戰敗被殺了,何況妳們呢?
  不怕死的,只管來嘛!
  西北的八旗軍,全軍覆沒了。
  大清的脊梁,就此也被打斷了。
  上溯到前明崇禎十七年,也就是順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甲申,猴年。
  時隔七十七年之久,擁有漢人血統的權臣,終於在大清的朝堂之上,冉冉崛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