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86章 囫圇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4

  朱軾造了半天的勢,卻白忙活了。
  這種尷尬的場景,被整個浙江的官場,看在眼裏,記在了心頭。
  別看玉柱年輕的不像話,著實不好惹啊!
  督撫公開鬧矛盾,下頭的官兒們,誰敢擅自出頭?
  於是,接風宴,喝了個寂寞,鬧得不歡而散。
  玉柱回到行轅之後,剛換了身衣衫,正打算給雪薇講故事,就見吳江來稟。
  “稟爺,浙江糧儲道王盛元,連夜來訪,這是他遞上的名帖,請您過目。”吳江雙手捧著名帖,小心翼翼的送到了玉柱的手邊。
  玉柱雖然年輕,卻也當過偏沅巡撫和川陜總督,可謂是兩任封疆了。
  和江蘇省不同,浙江的地形,多山少耕地,天然不利於小農經濟。
  所以,浙江人尤擅經商。
  大明朝的嘉靖倭患,實際上,很多倭寇都是假倭,真漢人。
  這些浙江本地人,寧可冒充倭寇,跑來禍害自己人,就是想阻止大明朝廷的禁海政策。
  壹言以蔽之,禁海政策,讓很多浙江的大地主、大官僚們,利益嚴重受損。
  早在前明時期,杭州和蘇州的絲織業,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狀態。
  浙江並不是糧食大省,其糧儲道的重要性,也就遠不如江蘇督糧道。
  然而,玉柱當眾放了狠話之後,要倒黴的官員之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浙江糧儲道了。
  糧儲道,負責糧食的購買、運輸和儲存的事務,是眾所周知的超級肥缺。
  然而,戰端再起之時,糧儲道就有義務,保質保量的運輸軍糧到前線去了。
  玉柱沒看名帖,而是問吳江:“大方麽?”
  吳江哈下腰,小聲回答說:“回爺,這位王道臺出手異常闊綽,直接塞了五十兩的銀票。”主動掏出袖內的銀票,輕輕的擱到了桌上。
  玉柱看了眼銀票,又瞅了瞅吳江,淡淡的說:“還是老章程,妳懂的。”
  吳江見玉柱並沒有生氣,隨即放心了,便笑嘻嘻的說:“小的明白,銀票退回,徑直打發他走人。”
  玉柱點點頭,含笑教育吳江:“眼皮子不能太淺了。區區五十兩而已,就能把妳收買了,這是打發叫化子麽?”
  吳江笑道:“小的懂規矩,收了銀票,就必須辦事。不收的話,就是明白告訴他,事兒小不了。”
  玉柱微微壹笑,擺了擺手,讓吳江下去了。
  人在官場,必須入鄉隨俗。
  這年頭,凡是來拜見督撫的官員們,不賄賂督署門房的下人們,那就不可能見到真佛。
  玉柱還沒掌握大政,肯定不好意思特立獨行,所以,也默許了下邊的人,接門包跑來報訊。
  但是,玉柱的底線是,不管是誰,只要收了門包,必須告訴他。
  吳江下去後,玉柱開始給雪薇講故事。
  玉柱壹連講了五個故事,雪薇歡喜的直拍手,叫道:“爹地,講得真好。”
  望著笑語嫣然的愛女,玉柱的心情,多少有些復雜。
  唉,長女如此的天真爛漫,將來找的女婿,可要挑仔細了啊。
  “咳,寶貝兒,已經很晚了,妳該去睡覺了。”借著玉柱喝茶的機會,愛麗絲插話趕女兒走人。
  玉柱扭頭看去,卻見愛麗絲那美麗的大眼睛裏,蕩漾著無邊的水痕。
  鬼女人,越戰越勇,實在是頭疼啊!
  壹夜歡娛之後,玉柱睡到太陽曬屁股了,才緩緩起身。
  用早膳的時候,門房來報,糧儲道王盛元已經在外頭,等了兩個多時辰。
  玉柱心想,這位王道臺,不是壹般的貪生怕死啊!
  等了這麽久,豈不是天未亮,就來了麽?
  “嗯,知道了。”玉柱埋頭喝粥,連頭也沒擡。
  愛麗絲是典型的外室夫人,按照西方的說法,也就是玉中堂的情婦。
  壹直在天津大沽口待著的愛麗絲,因遠離了京城的緣故,始終保留著英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換句話說,她壓根就沒學會,怎樣伺候男人。
  玉柱的身邊,從不缺人伺候著,也不會在乎愛麗絲的不賢淑。
  比較違和的是,雪薇就坐在玉柱的右手邊,正拿著刀叉,對付碟內的食物。
  英國菜,不僅品種少,而且很難吃。
  玉柱心疼愛女在外面吃苦,特意花重金請了幾位法國宮廷大廚,專門在天津伺候雪薇。
  用罷早膳後,玉柱換了身便服,和周荃壹起出門。
  出行轅的時候,卻見壹位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人,正沒精打采的坐在轅門前的長條凳上。
  玉柱的長相十分出眾,可謂是俊逸出群。
  那中年人盯在玉柱的身上,深深的看了好幾眼,猶豫了沒多久,忽然起身跑過來,跪到玉柱的前邊,顫聲道:“浙江糧儲道,卑職王盛元,拜見中堂玉大人。”
  玉柱打心眼裏,有些瞧不上王盛元。
  也沒別的,玉柱就是厭惡他的貪生怕死,且做派無恥。
  玉柱只當沒有看見王盛元似的,邁步就往外頭走。
  周荃心裏微微壹動,主動停下了腳步,攙扶起面如死灰的王盛元,笑瞇瞇的說:“王大人吶,妳太過莽撞了,我家中堂平生最恨貪生怕死之輩,且清廉如水,懂麽?”
  “敢問您老高姓大名?”王盛元就算是再傻,也看得出來,能和玉柱並肩出門之人,絕非凡物。
  “呵呵,鄙姓周,忝為我家東翁親筆禮聘的西席先生。”周荃故意露了點口風,就看這位王道臺是否真的機靈了?
  王盛元的眼前猛的壹亮,歡喜的發出的邀請:“久仰周先生大名,下官略備了壹席薄酒席面,還請您老人家務必賞臉。”說了壹大堆奉承話。
  周荃搖了搖頭,說:“我家中堂乃是正人君子,曾約束我等身邊人,不得擅自飲宴。”
  見周荃想走,王盛元哪肯放過天賜良機呢,便扯住了他的袖子,硬塞了張銀票進去。
  眾目睽睽之下,周荃也不可能掏出銀票,主動還給王盛元。
  那就太顯眼了呀,容易替玉柱招惹是非。
  “王大人,您做得很好,還需堅持啊。”周荃收了錢財,自然要替人消災,便主動遞了個話風。
  至於,能否領悟,就全看王盛元的造化了。
  在這大清的官場之上,官越大,越不能輕易留下話柄,說話也是越含糊籠統。
  這就逼著部下官員們,必須暗中揣摩清楚,再對癥下藥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