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了康熙

大司空

歷史軍事

“二爺,老爺已經下值回府,太太派人來傳話,叫您過去呢。”
小廝吳江挑簾子進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2章 宮變

騙了康熙 by 大司空

2024-2-17 20:24

  禮部的人來了之後,老五和他們壹直在扯皮。
  在大清,禮教絕不是壹紙空文,而是至關重要的等級制度。
  老五想逾越皇太後原有喪儀的規格,禮部的尚書和侍郎們,誰敢擅自答應?
  在康熙朝,貪汙受賄啥的,由於老皇帝的所謂寬仁,並不致命,甚至連官職都不可能丟。
  但是,如果禮制方面,越過了既有的規矩,有人肯定會掉腦袋的。
  老五嘴笨,又不精通漢語,口舌之爭,難免就落入了下風。
  老十二不是皇太後壹手撫養長大的,他很自然的對皇太後,沒有絲毫的感情。
  所以,老十二壹直不吭聲,坐看老五被禮部的人,頂撞得七竅生煙。
  玉柱和老五是安答,他自然不可能幹看著老五吃悶虧。
  但是,自從皇太後駕崩之後,老五的情緒就失去了控制。
  玉柱故意不吱聲,就是想等老五吵累了,他再出面收拾殘局。
  沒辦法,老五的精神太過亢奮了,他不精疲力竭的吵不下去了,玉柱就算是說了話,也不好使。
  等老五喘著粗氣,直勾勾的盯著玉柱的時候,玉柱知道,該他上場了!
  “諸位部堂,皇上向以仁孝治國,誰不知曉?母後皇太後駕崩,舉國哀痛,即使咱們略有出格之舉,其實是替皇帝盡了孝道,必不會被怪罪的。”玉柱壹出手,就扣上了孝道的大帽子,目的就是想堵住禮部這些人的不爛之舌。
  “玉中堂,向來都是恩出自上,人臣安敢逾越?”禮部滿尚書硬梆梆的頂了上來。
  玉柱等的就是這句話,他不動聲色的說:“五哥、十二哥和我壹起奉旨治喪,就必須擔起萬千重擔,豈能無視君父的壹片孝親之心?”
  “諸位部堂,若是皇上怪罪了下來,我玉柱首當其沖,獨自擔責,與諸位沒有任何關系。”玉柱斬釘截鐵的表了態,立時震驚四座。
  玉柱故作沒有看見老五感激的眼神,也忽略了老十二驚詫的表情,淡淡的說:“若是不信,我可立下親筆字據。”
  官場之上,職務越高,實權越大,越怕擔責任,話都會說的含糊不清,以免將來被清算!
  然而,今上身邊的第壹寵臣,壹向和光同塵的玉柱,竟然冒死站了出來,壹力承擔逾越禮制的罪責。
  見玉柱把話說死了,禮部的那些人,都暗暗松了口氣。
  很好,很強大,有推脫罪責的余地了呀!
  官場上,不怕妳無能,也不怕妳亂來,就怕妳爭功諉過,讓底下人替妳背黑鍋!
  玉柱是奉旨治喪的欽差,又是宗室爵的輔國公,還是領班禦前大臣,他說話的分量足夠了。
  說白了,禮部的人也都知道,老皇帝為了裝孝順,這麽多年壹直用超高的規格,恩養著皇太後。
  “那好,請玉中堂您吩咐吧。”禮部的人彼此用眼神交換了意見之後,果斷的把玉柱推到了最前頭頂包。
  壹直沒說話的老十二,暗暗搖頭不已,禮部的這幫子蠢貨,居然把這麽好的拍馬屁機會,拱手讓給了玉柱,實在是沒腦子啊!
  眾所周知,老皇帝特別的愛面子。有些事情,由下邊的重臣主動提議,比老皇帝親自下旨,誰更能投其所好?
  玉柱毫不含糊的把老五剛才提出的意見,壹壹列了出來。
  禮部的人,根據禮制進行了細節的補充之後,然後大家壹起聯名上了折子。
  老五責無旁貸,他本想列名第壹,卻被玉柱阻止了。
  玉柱說:“五哥,有些事兒,我來出頭說,比妳頂在前頭,更容易壹些。”
  老五簡直感激的要死,這麽好的安答,上哪裏去找呀?
  結果,以玉柱領銜的治喪折子,當即遞到了老皇帝的手邊。
  老皇帝仔細的看了三遍之後,慢騰騰的問玉柱:“妳好大的狗膽?竟然視朝廷的典制於無物?”
  玉柱絲毫也不害怕,他吃定了老皇帝,這不過虛張聲勢罷了。
  “回汗阿瑪,臣兒以為,您以身作則的孝敬大行皇太後,天下的臣民必會感同身受,紛起效仿。”玉柱沒有回避責任,更沒有半句廢話。
  老皇帝聽了之後,忍不住笑罵道:“小猴兒精,就數妳最懂我的心思。既然妳們都議定了,朕若是不準了折子,反而是不孝之子了呀。”
  玉柱正是這個意思,但是,只敢這麽做,這麽想,卻絕對不能當著老皇帝的面,把話說破了。
  老皇帝順水推舟的批了折子之後,老五、老十二和玉柱做了分工。
  老五主持大局,拍板花錢的事兒。老十二從旁協助,順便指點老規矩。
  玉柱得了個美差,由他指揮太監和宮女們,招待各路滿蒙權貴。
  按照大清會典的規矩,給皇太後哭靈,並不是這麽多人壹起跪著哭,而是按照官職和爵位,分批分次的到靈堂前跪哭。
  玉柱坐鎮於寧壽宮附近的偏殿內,他身邊的小太監秦定,則在跪著哭靈的人群之中,找到了秀雲和曹春。
  玉柱不方便湊到女眷堆裏來,沒蛋的秦定卻沒有任何的顧忌。
  “稟太太,國公爺吩咐了下來,有事和您商量,請隨小的壹起過去吧?”
  玉柱是位高權重的領班禦前大臣,秦定是他的貼身心腹太監,這小子在宮裏辦事,可謂是如魚得水。
  與此同時,玉柱身邊的另壹個小太監杜林,領著曹春來見玉柱。
  與壹般人想象的不同,這個時代的外命婦進宮哭靈,宮裏是不管飯的。
  天寒地凍之下,秀雲和曹春即使帶了墊肚子的小點心,也早就冷透了。
  皇太後剛剛駕崩,宮裏禁葷腥。
  不大的工夫,景仁宮的大太監帶人提了食盒過來。
  食盒擺上餐桌,揭開蓋子,秀雲定神壹看,竟然是兩碗熱氣騰騰的素湯面,外加幾樣素的醬菜。
  “都餓壞了吧?來,咱們坐下來,壹起吃點素面,喝點熱湯。”玉柱笑瞇瞇的壹揮大手,讓兩個正妻,分坐於他的左右,大家湊壹起吃面。
  靈堂內,四面透風,寒氣襲人,又累又餓,秀雲和曹春確實都快挺不住了。
  再說了,都是老夫老妻了,也沒必要講究太多的虛禮。
  秀雲和曹春彼此對視了壹眼,便聽從了玉柱的安排,分左右坐到了男人的身旁。
  誰曾想,幾個人剛吃了半碗面,老皇帝居然來了。
  “臣兒玉柱,率二妻,恭請聖安。”
  “奴才富察氏,恭請聖安!”
  “奴才曹佳氏,恭請聖安!”
  老皇帝沒叫起,也沒看保持行禮姿勢的玉柱壹家人,而是緩步走到了餐桌前,神色變幻莫測的盯著桌子上的三碗殘面。
  玉柱受了冷落,心裏卻沒有絲毫的慌張。嘿嘿,夜貓子進宅,必無好事啊!
  “喲,這裏還有壹碗面呀,朕正好餓了。”老皇帝嘴上這麽說,卻站在原地沒動。
  皇帝進膳,豈是兒戲?
  王朝慶很有眼色的湊過來,拿起食盒裏的新碗,抓起筷子,挑了幾根面條出來,又倒了小半碗的面湯。
  玉柱壹看這種場景,立即明白了,壹定有人在老皇帝的面前,偷偷的進了饞言,勾起了老皇帝的疑心病。
  王朝慶當著老皇帝的面,吃了那幾根面條,又喝光了碗裏的湯。
  “稟萬歲爺,確是素面和清湯。”王朝慶此話壹出口,別說玉柱了,就算是秀雲和曹春也都恍然大悟了。
  秀雲和曹春,畢竟沒有親身經歷過宮裏的險惡鬥爭,不約而同的驚出了壹身冷汗。
  好險啊,幸好吃的素面,喝的是素湯,不然的話,就是大禍臨頭了呀!
  因為啥呢?
  在至高無上的皇權之下,皇太後駕崩,舉國哀痛,禁葷腥,禁飲宴,禁戲班,禁房事,也禁各種娛樂活動。
  假如說,玉柱利用特權,搞來了肉湯面,或是雞湯面,麻煩可就大了呀。
  大不敬的罪過,老皇帝不可能輕易放過玉柱的。
  現在呢,玉柱不過是利用辦理治喪的特權,照顧了壹下自己的兩個女人而已,根本就是夾不上筷子的小事兒。
  老皇帝也許是消了氣,也許是想安撫壹下玉柱,裝模作樣的挑了壹根面,放進嘴裏嚼碎後,又吐到了王朝慶遞來的大帕子上。
  玉柱伺候老皇帝多年,他還有啥不清楚的?
  必是有人暗中勾陷玉柱在國喪期間,居然食用葷腥,惹惱了老皇帝。
  “妳小子,倒是會體貼人吶。”老皇帝見玉柱沒吱聲,也知道他受了委屈,便沒話找話說了。
  皇帝是不可能犯錯誤的,也不可能公開承認他錯了。
  玉柱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和老皇帝頂牛,他輕聲說:“臣兒錯了,再不敢了。”
  “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皇帝有了梯子之後,又數落了玉柱壹番,便輕描淡寫的走了。
  有了這個插曲之後,秀雲和曹春也不敢多待了,很快就又回了靈堂,接著排隊哭靈。
  大祭過後,老皇帝親自出馬,護送大行皇太後的梓宮,前往孝東陵。
  老五、老十二和玉柱,職責所在,肯定是要跟著壹起去的。
  按照禮制,若是皇太後先駕崩,順治帝崩於其後,那麽,就要掘開陵寢地宮的大門,讓順治帝合葬進去。
  現實是,順治帝先駕崩了。
  為了不驚動皇考的陰靈,大行皇太後,也就是孝惠章皇後,只能葬入孝陵旁邊的孝東陵了。
  照規矩,宗室王公大臣,都要陪同送葬。
  不巧的是,送葬的途中,發生了壹件大事兒。
  老皇帝畢竟年紀大了,茹素齋戒的時間壹長,竟然昏倒在了禦輦之上。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玉柱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猝不及防之下,玉柱分析了現狀,只得放棄了別的心思,緊急招太醫來,診治老皇帝。
  沒辦法,天賜良機,奈何,玉柱的心腹嫡系兵馬,新軍沒在身邊呀!
  說白了,若是坐視老皇帝死了,玉柱沒有新軍在手,就只能聽隆科多的安排了。
  可問題是,隆科多被老四灌多了迷魂湯,只可能力挺老四即位。
  形勢所迫之下,玉柱當機立斷,舍棄了趁勢而起的念頭,改為全力搶救老皇帝。
  玉柱下令封鎖消息,可是,由於沒有新軍的強力控制,消息還是走漏了出去。
  由此可見,皇子阿哥們,早就暗中籌劃著布了局。
  老八他們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硬是要闖過來,說是想拜見老皇帝。實際上,他們的心思壹看就知,明擺著是想探清楚虛實。
  太醫們正在給老皇帝針灸,老八他們三兄弟硬要闖進來,單靠王朝慶他們幾個沒蛋的太監,肯定是攔不住的。
  玉柱壹邊吩咐太醫抓緊診治,壹邊整理了下官服,大搖大擺的出來,見到了老八他們。
  “八哥,九哥、十哥,汗阿瑪口諭,朕乏了,暫不見妳們了!”玉柱也不怕留了底,居然膽大包天的矯旨,想攆了老八他們走人。
  老九陰陰的壹笑,說:“我可聽說了呀,有人圖謀不軌,欲對汗阿瑪不利,不會就是妳吧?”
  這話太過惡毒了,簡直是想把玉柱置於死地。
  老十沒等老九把話說完,便大聲嚷嚷道:“汗阿瑪,我是老十啊,汗阿瑪,我是您的十兒啊!”顯然是想故意把事情鬧大了。
  在禦營裏鬧出大事,若是老皇帝始終沒有出面約束大家,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因為,不管是誰當皇帝,都不可能允許禍起於肘腋之間,肯定會出手制止的。
  若是換作旁人,很可能就被的老十他們的氣勢洶洶給唬住了。
  只可惜,玉柱不是壹般人,他早就防備了,老九和老十會出妖蛾子。
  玉柱緩緩摸出袖內的金批大令,高高的舉過頭頂,厲聲喝道:“老八、老九、老十,接旨!”
  老十也是有備而來,他不僅不跪下接旨,反而沖到玉柱的跟前,厲聲喝道:“我看啊,妳拿的東西,很可能是假冒之物。”
  喲,老十居然變聰明了呀,玉柱不禁對他刮目相看了!
  既然老十想耍橫的,玉柱也就不和他客氣了,大聲下令:“來人,請八哥、九哥和十哥,後邊歇息去吧。”
  如果,玉柱的手裏沒有金批大令,禦前侍衛們即使都是他的部下,也沒人敢聽令。
  畢竟,八爺黨實在是太過龐大了,誰不害怕秋後算帳?
  可是,玉柱高高舉起的金批大令,代表的卻是老皇帝本人的意思。
  這麽壹來,禦前侍衛們略微有些猶豫之後,還是沖了過來,將老八他們圍在了當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