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21章 單獨部門盼船歸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別人說話,李易慢慢喝黃酒,常溫的黃酒,為了應對海鮮。
  永穆公主夾個蟶子,餵給李易:“李郎,想啥呢?”
  李易吃到嘴裏,慢慢嚼著咽下:“法制完善、資源管控。越是投入成本低,獲利大的采掘行業,越難處理。”
  “是說麥飯石礦?怕百姓使勁挖?”永穆公主瞬間想到還沒結束的事情。
  “百姓挖倒是無所謂,怕有人通過其他方式壟斷。家族坐大了不好,腐敗孳生更鬧心。”
  李易想著自己那時,哪壹個礦敢說沒問題?不管是私人的,還是國家的。
  包括監管部門的人,俸祿使勁給,才能給多少?
  壹個洛陽的麥飯石礦可以不在乎,以後更多的礦,朝廷如何能夠保證大部分不出問題,或者剛出問題就處理,比較難。
  “有辦法嗎?”永穆公主覺得李易什麽都能辦到。
  “有,跟市舶司壹樣,舉報獎勵多。人為了錢,可以無視律法,同樣為了錢就出賣別人、盯住別人。”
  李易點點頭,只要獎勵的錢足夠多,看別人違法賺錢的人,怎麽可能不動心思?
  “不過呢,怎麽舉報是個問題,舉報給當地官府不行,地方官同流合汙,包括州刺史。
  只能舉報到朝廷,到朝廷找誰?郎中見不到,更不用說侍郎。
  找的人,難道他就跟地方沒有聯系?好比老畢,他見錢眼開,別人賄賂他,然後舉報的人即便找到他……”
  “小易,為何要用老夫舉例?老夫見錢眼開,多少錢能賄賂得了老夫?
  哪個要違法挖礦賄賂老夫?壹千萬緡,老夫把礦給他們,隨便挖,不收錢。”
  畢構聽到了,吹胡子、瞪眼睛。
  “真的?壹千萬緡包個礦,以後不用給任何錢?”李易期待地問。
  “真……真遇到了要先看是什麽礦。小易,妳手上有價值超過壹千萬緡的礦,對不?”
  畢構反應迅速,別人說壹千萬緡,根本不可能。
  換成李易,天曉得他還藏了多少礦沒說出來。
  “因此咱要成立壹個單獨的部門,陛下派人、中書省、門下省同時出人手。
  哦!李家莊子也可以出壹個。放到城南最繁華的地方,不要偏僻,容易被人截住。
  報紙上寫,哪個人想要舉報,找什麽地方。
  但凡過來壹個舉報的,立即派人去查,從朝廷派人,而不是要求地方自己查。”
  李易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好了,他比較慶幸。
  目前大唐的官員許多還比較清廉,若等從根上開始爛的時候,朝廷無法派人去處理舉報的問題。
  壹查壹個州全完,都查了,誰在地方治理?
  查完後派誰去管?全不行了,從別的地方抽調貪官汙吏過去?到新地方變本加厲?
  “好,老夫同意,小易,妳說……”
  “東主,電報!”宋德在畢構想要問壹問哪裏還有值錢礦的時候趕到。
  翻譯好的,李易看壹眼,安排:“送去壹萬斤胡椒粉,給邊關將士們喝羊湯用。”
  宋德轉身離開,李易對其他人說:“關瑜錦說天兵軍、橫野軍那裏沒有胡椒粉了。”
  眾人繼續吃飯,壹萬斤胡椒粉確實貴,然,對李家莊子來講,無所謂。
  關貿中,李家莊子總要胡椒,需求量大,超過五十分之壹的胡椒進到李家莊子。
  尋常百姓才不買胡椒,有那錢可以換很多其他東西了,不吃胡椒又不會死人。
  “胡椒就是先種下後等幾年才行,不像胡瓜。”
  張九齡知道怎麽種,廣州種植了,陸州覃家那裏也種。
  比瓊州種得晚了壹年,明年瓊州開始收獲胡椒,後年廣州與陸州才有。
  初時產量低,到五年的時候進入豐產期。
  “橡膠樹等的時間更長,需要繼續從海外把割好的膠運回來,我有大用。
  出海的人快回來了吧?最初估算時間,沒考慮過中途的實際情況。”
  李易從胡椒想到橡膠,突然發現有壹群人在外面呢。
  “他們船大,沒事兒。”蘇颋嘟囔壹句。
  眾人繼續吃飯,卻難免惦記出海人員的安危。
  李易喝口酒:“到冬天,海州那裏溫度低時會結冰,海水不壹定。
  只要冰不那麽厚,依舊能行船,岸上準備好碎冰塊。
  海鮮捕撈後帶著壹些海水,把碎冰扔裏,很快結壹坨冰。
  甚至直接在外面放上半個小時,海鮮凍硬裝火車運到長安,沿路可以賣。”
  李易不想大家心情不好,說冬天的情況。
  到冬天,肉少,黃河不能通航,海中的魚多,正好補充京兆府的肉類需求。
  下雪後拉雪橇,給北面與南邊的各州送去,百姓有肉吃,身體強壯。
  “價格要便宜,現在的海鮮貴,依靠壹天抵達為噱頭,不然賤賣,用船送海鮮的人會賠。”
  姚崇喝口酒,他面前擺了十多個海虹殼,他喜歡吃這個。
  非養殖類的海虹沒有繩子在殼裏面,而且撈的時候專門挑大的,口感好。
  “比眼下的河魚便宜,黃河上不走船,大量的船只去海裏撈魚。
  提供給百姓足夠的食物,比單純地依靠高價格的海鮮有利於大唐發展。
  莊子繼續造火車頭,冬天的時候,還能出兩個車頭,好好調度壹番,壹條鐵路走四列火車沒問題。”
  李易已經為冬天壹大片地方的百姓考慮好吃什麽了。
  海魚比較腥,但那不是問題,教百姓怎麽做,收拾幹凈後,再放調料就把腥味壓住。
  尺帶珠丹壹直在聽,插不上話,吐蕃不怎麽吃魚,有的魚有毒,關鍵腥味難以祛除。
  沒有食物,抓到魚也能烤著吃。
  他在學習,發現大唐隨時想著百姓,夏天還未過去,冬天百姓怎麽吃肉已安排妥當。
  具體到吃魚的問題,吐蕃做不到哇!吐蕃許多部族之間要會盟,管不了別的部族的人,只要他們擁護自己的地位就行。
  百姓整體上更落後大唐的百姓了,壹年差壹點,十年後……
  尺帶珠丹想著,喝口悶酒,再吃剛才還覺得味道不錯的炒雜貝,發現有壹些苦澀。
  確實苦,有個扇貝裏面還有條小魚,那魚苦,他沒看就給吃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