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304章 科舉之後有路鋪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易可不敢隨便拿出個方法扔過去,有如他那時的縣。
  看旁邊的縣種土豆賺錢,有政績了,自己的縣跟著種土豆,種完發現沒地方賣。
  還有種其他作物、養別的東西的,看別人好,自己照抄便廢。
  李隆基在那裏動了心思,暗自決定,即使武功縣本身抗拒,他壹樣給弄到李易手上。
  他就想知道,在莊子情況之外,屬於其他縣的時候,易弟的行政本事究竟如何。
  午飯之前,吏部的官員集體離開。
  他們出來的名義是察看長安周邊科舉學子生活狀況,請了壹天的假。
  吏部的活兒給其他沒資格來的人管,來的人下午就可以回家。
  到大棚摘了不少的蔬菜,裝在大筐中。
  莊子上說給派車,壹家家送回去。
  早回家可以早讓家人高興壹下,在這吃飯,好像很危險。
  四十二個過兩天參加考試的學子們壹直把他們送上車,揮手作別。
  等車隊離去,消失在視野裏時,學子們互相看看,露出復雜的表情。
  “嗚~~我今年能考中了。”壹個學子突然蹲在地上,放聲大哭。
  他壹哭,其他同窗被觸動,跟著嚎的、抹眼淚的、抽咽的,不壹而足。
  讀書許多年,只為那壹天。
  “吃飯吧,哭多了傷身。諸位同仁,記得點燃沼氣燈時李東主說的話。”
  有學子難過壹會兒,勸說起別人。
  馨研等人看著,習慣了,每年皆可見,考上的哭、沒考上的亦哭。
  不同的是今年未考,已榜上有名。
  學子們收拾壹下,對馨研等人行禮,此次詩會,‘大家’們為他們免費服務。
  “東主太厲害了,竟然把吏部尚書給邀請過來,等考上,作了官……”
  “考上不是立即當官,還要學,有宏詞和拔萃,接著是補官。”
  “宏詞和拔萃應是無妨,依舊由吏部管,後面的我等若覺得不行,無法勝任,不如繼續跟東主學。”
  “那就得留在長安,不可到地方當縣丞。”
  “東主所教,只是出入門徑,留長安。”
  “要不要搬出去住?”
  “不……吧?搬出去家中勞作的人難不成從其他地方趕到莊子?我等除了拿微薄俸祿,沒有其他生計。”
  學子們往食堂走,討論起以後的事情。
  想繼續在莊子住,順便與李易學習,出任地方官卻不急。
  他們發現了,跟著李易,穩啊,吏部尚書在考試之前給找來。
  不然憑自己幹謁和投帖能能成功嗎?
  到食堂,他們站在小單間外面,壹起施禮。
  李易出來還禮,說道:“考完了,把妳們留下,把妳們安排到集賢院去修書。
  實際上掛個名,繼續在莊子裏,我有書給妳們抄。
  順便為妳們講經濟類方面的知識和地方官場鬥爭的東西。
  壹個優秀的官員,必須在鬥爭中完成自己的經濟部署,為百姓牟利。”
  學子們互相看看,相繼點頭,對,我們就是要留下,東主妳都準備好了?
  還有什麽官場鬥爭要教我們?太好啦,我們確實不會。
  “吃飯吧,記得心態要穩,別考的時候考得太差,到時叫吏部的人怎麽給通過?”李易又說壹句,轉身進去。
  學子們興奮不已,未來的路都開始鋪嘍。
  “易弟,妳還知曉官場傾軋?”李成器等李易坐下,好奇地問。
  “壹個雞群中的雞還互相鬥呢,何況是人。地方官員的鬥爭更殘酷,無所不用其極。”
  李易沒回答他會不會,只是眉頭輕蹙,發壹句感慨。
  他以前聯系上官方後臺,官方鬥爭,他要打輔助。
  贏了的話,大家都好,輸了,他需要再聯系上新的人。
  同時還要給被鬥下去的人繼續送壹些好處,雖然不如之前多,線卻不能斷。
  萬壹對方東山再起呢?
  別的新聯系上的也要看啊,壹旦我失勢,妳是人走茶涼,還落井下石?
  壹次次下來,從最初的驚心動魄到之後的平靜以對,習慣了。
  李隆基微微壹琢磨,問:“易弟,為兄若看壹個縣令不順眼,該怎樣作?”
  “如果那個縣令治理地方確實不錯,我勸三哥別跟他計較,甚至可以讓大哥的聯盟過去壹起幫忙。”
  李易給出壹個回答。
  “可是我就要收拾他呢?”李隆基追問。
  “收拾唄,有能力的話,給他提到州府裏當三四把手,升官了,實權卻沒了。
  要麽換到州府的附郭縣,縣令還是縣令,實權也有壹些,上面的壓力更大。”
  李易提供官面上的解決辦法,走門路,調動。
  “為兄找不到上面的人給調動呢?”李隆基還是問。
  “三哥說是誰吧,弟親自出手,弟出手有分寸,不然把辦法告訴三哥,三哥作起來會坑害百姓。”
  李易對著三哥認真地說道,我幫妳。
  “叔叔妳隨便說壹個,我看怎麽可能收拾人。”
  王皇後好奇呀,民間可以把官員給弄下去?
  “對,說壹個。”李成器同樣納悶。
  “好吧!”李易點點頭。
  “比如現在,張家村子,他們不認識我,村正張肖,我帶著很多錢財找到他,說這個地方種麻最好。
  我收麻,價錢比種糧食多出壹大截。同時我還要建工坊,工坊給的工錢也多。
  這是政績,百姓收入翻幾倍,種麻,不種別的東西了。
  讓他出面作保,村民壹起種,順便幫我蓋工坊,買磚瓦,等工坊蓋差不多,我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收麻的時候我說去借錢,有工坊在,大家放心,我壹去就不回。
  百姓種完麻,拿不到那些錢,怎麽辦?張村正作的保,找他。
  他又沒有多少錢收麻,而且高價收不是傻麽。有人壹鬧,上面壹看,收拾下去,平民憤。”
  李易輕飄飄給出個坑人的辦法。
  “那他下去了,百姓還是完了。”王皇後搖頭,覺得不好。
  “等他下去了,我就借到錢回來了,我有新的技術可以讓那些麻值錢,我繼續收麻、招工。
  我只是對比從外面收麻損失了壹部分錢而已,回頭能賺回來,張肖的官卻當到頭了。”
  李易聳下肩,就是這麽個流程。
  不是為了騙什麽貸款,那不行,只是拿錢把壹個官員給折騰掉。
  “可惜了壹個好官了。”王皇後突然難過,好像李易真的去做了壹樣。
  “有易弟護著為兄,為兄心裏暖。”李隆基從另壹個角度看。
  自己若是出事,易弟不管好壞與對錯,只是照顧親近的人。幫親不幫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