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14章 民生新事小器械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動畫片沒放完,吃晚飯的時間到來。
  孩子們被允許多看壹會兒,看完這集,他們為此高興,別看只有五分鐘。
  李易和李隆基看著飯菜發呆,不餓,喝啤酒喝多了。
  宰相等人反而吃得開心,每人只盛晌午食物量的壹半。
  許多種菜各夾壹口,保持營養均衡。
  南曲的‘大家’們為了保持身材,同樣控制。
  永穆公主面前壹大盤子紅燒肉:“小蘭咱倆中午吃個七分飽,晚上補回來。”
  “好啊,鵪鶉蛋不要吃那麽多了吧?壹人兩個。”
  小蘭看到盤子裏放了足足十個鵪鶉蛋,犯愁。
  李隆基和李易、李成器繼續喝啤酒,李易從永穆公主的盤子裏夾出來六個鵪鶉蛋。
  永穆公主選擇紅燒肉燜蛋,脂肪和蛋白質壹同補。
  “今日晚飯老夫提議,不與小易問任何關於經濟、政治、軍事、民生等問題。”
  畢構可能覺得每次遇到李易都問來問去,不好意思了。
  眾人點頭,好,不問那些,咱們閑聊。
  “小易,看來妳莊子鵪鶉蛋沒少買,百姓從草裏撿了都送妳這來了?”畢構選擇壹個輕松的話題。
  “養的,撿鵪鶉蛋能撿多少?”李易分給李隆基和李成器壹人兩個鵪鶉蛋。
  “鵪鶉怪小的,養它作甚?”畢構順著問。
  “養著下蛋,已經第九茬兒了,選擇下蛋多的孵化,壹次次淘汰和優選。”
  李易說著端起紮啤杯喝口酒,扔嘴裏壹個鵪鶉蛋。
  “小易,妳這便想差了,養鵪鶉不如養雞,鵪鶉會飛,雞蛋不會飛,雞蛋大,鵪鶉蛋這小小的,不劃算。”
  畢構提出見解,按照蛋的大小說事兒。
  李易給自己滿上酒:“鵪鶉蛋孵化出鵪鶉,壹般十七天,雞蛋孵化出小雞要二十壹到二十三天。
  鵪鶉不到四十天即可下蛋,雞至少需要四個月。
  後期優選,鵪鶉的蛋產量大概能超過壹年二百六十枚,雞不集中餵養,兩天下壹個蛋算不錯的。
  壹枚雞蛋的重量大概是五個鵪鶉蛋,壹只剛下蛋的雞的重量是鵪鶉的七八倍,後期會越長越大。
  長得大,吃的食物就多,產出來的蛋的整體重量比,遠遠不如鵪鶉。”
  李易給出來壹堆數據,得出結論,鵪鶉孵化、下蛋周期算進去,產蛋量和食物比算進去,比養雞劃算。
  除非使用密集養殖,給雞使勁餵抗生素,否則遠遠趕不上鵪鶉。
  “如此說來,以後百姓都能養了?”畢構感興趣。
  “是啊,再出幾批的,盡量產蛋量上來,不然養著賠,壹年左右,就得給餵肥了賣肉。”李易承認他早有打算。
  畢構跟著頷首:“鵪鶉蛋和鵪鶉,吃著不如雞和雞蛋方便,怎麽吃?”
  “鵪鶉蛋最適合的方式為煮、鹵,鵪鶉呢紅燒、煲湯、烤串兒。
  鵪鶉比麻雀大,麻雀都能吃呢,何況它。
  等吃過飯,諸位可去莊子養鵪鶉的地方看看,北方冬天需要暖道,南方最為適合,否則影響蛋產量。”
  李易耐心地介紹著。
  畢構露出笑容:“小易妳果然是想著民生,這吃個飯的工夫,妳就……”
  說著他頓住,大家都在看他,用另樣的眼神看。
  ‘嗯哼!’盧懷慎咳嗽壹聲:“方才有人提議,不得在吃飯的時候與小易問政來著。”
  其他人點頭,對,有人說過,誰呢?
  “不是老夫,瞅老夫作甚?老夫只說了壹下鵪鶉蛋,是小易自己所說,誰知道提鵪鶉蛋都……都……”
  畢構委屈,我找個話題而已,哎呀,好多菜,我怎就選中鵪鶉蛋了呢?
  似乎與小易在壹起吃飯,最好不出聲。
  “無妨,聊什麽不是聊。”李隆基打個圓場,他同樣沒想到這鵪鶉蛋涉及了另壹種民生。
  於是眾人說起了之前的歌舞,這下正常了,李易沒繼續說什麽,白天說過了關於孩子長大怎麽辦的事情。
  吃過飯,大家組隊去看鵪鶉。
  走了不短的路呢,抵達位置。
  這裏壹片房子和籠舍,籠子用竹子制作,像柵欄壹樣,上面再遮個柵欄棚子,鵪鶉就在裏面呆著。
  壹大圈籠子放壹盞燈,鵪鶉的眼睛反射著燈光,它們比較活躍,主要是跑來跑去,然後喝水吃食兒。
  見到有人來,鵪鶉們立即往角落裏擠,有的繞著喝水的地方躲,沒喝夠水呢。
  更多的燈壹照,籠子裏的情況清晰。
  鵪鶉躲遠,能夠看到地上有鵪鶉蛋,上面帶著花紋。
  “餵水的盆上面扣了壹個竹罐子作甚啊?”柳沖發現情況。
  “放完不用管了,還有食物,再另壹個敞口的罐子中。
  鵪鶉喝水,喝到壹定程度,水平面低於罐口,罐子裏的水流出來,當流出的水封住罐子口,水就不流。
  另壹個架起來壹點,鵪鶉吃食物的時候吃空,食物掉出來,多了壹堆,就不動了。
  很簡單的自動餵食餵水器,不這樣處理,鵪鶉會跳進水盆和食盆裏,弄臟食物和水。”
  李易介紹兩種小工具,在他看來沒什麽技術含量。
  魏知古靠近,蹲下仔細觀察:“餵食兒的我知道,餵水那個水怎不流出來?”
  李易詫異,大唐的工匠會呀,技術很好,妳作為工部尚書,妳不懂?
  “我知道,我知道,是氣壓,氣壓把水給頂住了。”小丫頭跳出來,她懂,跟師父學過。
  “氣壓?”好幾個人琢磨這個名詞。
  “就是咱們呼吸氣兒的力量,我去拿東西,要壹個玻璃杯和壹張硬點的紙。”小丫頭要給大家做試驗。
  “我有。”拽箱子的青松主動出聲。
  他打開箱子,取出來杯子和紙,李易用來繪圖的紙。
  小丫頭用手折著裁紙,正方形的,從中心點到邊緣位置的長度大過杯子口的直徑壹些。
  她往杯子裏添水,眼看水面高過杯口平面,她把紙蓋在上面,等壹會兒,小心地捂著紙把杯子倒過來。
  捂紙的手緩緩松開,紙貼在那裏,杯子的水沒有掉落。
  “看,這個就是大氣壓,大氣壓壓強的力比杯子裏水的重力大,水就被氣壓給壓住。”
  壹次就制作成功的她對自己的操作很滿意,臉上帶著甜甜的笑容。
  眾人瞧著稀奇,李易則壹臉平淡,水運渾天儀都能做出來,壹個小小的餵水器算問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