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56章 水網見聞少公主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散官最大的作用是隨時可以給實職,而且俸祿跟著最高的散官走。
  壹個金紫光祿大夫,有實授,該給多少戶就給多少戶。
  換個人想要如此玩兒,禦史臺能彈劾死他。
  李易到目前位置,莊子裏每天給出的福利,比每個月朝廷派人送來的俸祿多出無數倍。
  有的俸祿居然還給米,拿去熬粥,不夠莊戶們喝的。
  “快些回去,突厥的戰事、鄂州那壹片地方的雨水,萬壹送消息到莊子,得有人手應對。”
  畢構催促,大家別閑聊了,辦正事要緊。
  “我去駕駛艙。”李易也怕大家找不到人,壹艘遊艇把重要的人物全帶著了。
  遊艇速度變快,無人機飛起來喊話,靠邊,偶們急著回去。
  距離中午還有壹個小時呢,遊艇進京兆府範圍,速度又壹次變慢,水面上的船太多。
  水網進入金城公主等人的視野,壹條條人工修的水渠上面船只如梭往來。
  報紙上有提到,但遠不如親眼所見。
  逆流的時候,壹艘艘小輪船上的人使勁蹬,如果趕上順風,還會把小帆升起來。
  “看著速度和走路差不多,逆流難行。”納格禮站在金城公主和尺帶珠丹身邊出聲。
  金城公主舉望遠鏡壹臉羨慕地看用嬰兒背帶帶孩子的婦人,她的寶寶還小。
  現在用嬰兒帶只能在後面背著或斜抱著,放在前面不行,寶寶受力的點不壹樣。
  “有順風就快,看,升帆了。”郝靈荃聲音帶著磁性,指著壹片相繼起帆的小船。
  那邊船上專門有人盯著風,壹看風適合自己的航向,趕緊拽起來。
  逆風自然要放下去,水渠過窄,無法玩兒斜帆走之字路線前進的套路。
  當然,後面的風吹,斜著吹,可以調整舵和帆的方向走小幅度轉折路線。
  秦離不像郝靈荃那樣委婉,他直接說:“六個人六百斤的貨物,不用船,壹人挑壹百斤能走多遠?
  六個人兩人壹組換班蹬,回程整體消耗的體力小於挑擔子走,再有個風,比走路劃算。
  何況來的時候順流,也是帶著貨,挑擔子純屬耗費體力。
  挑擔子走,左右的重量是以身體為結構,最後作用在雙腿上。
  蹬船的時候,借用了腿和身體、手臂的力量,沒有從上到下的結構性壓迫。
  慢壹點都無所謂,回去後還有力氣能夠幹活,挑擔子走幾十裏,到家還能站穩?”
  “秦將軍如何知曉是六百斤的貨物?”納格禮在收集信息,逮到機會就問。
  “船邊有線,看人的胖瘦,再看吃水線的位置,可以判斷出是六百斤。
  這樣的船,理論上限是七百二十斤,使用的上限是扣除人的重量額外六百斤。
  他們壓著線走,不敢多帶東西,身上套救生衣。
  壹旦船出問題,他們漂起來,回頭貨物損失,還得賠償打撈費和維修費。”
  秦離觀察細節,看人的胖瘦、坐著的身高,分析人的體重。
  水網上有船,陸地上有車輛,牲口拉的車,壹派繁華的景象。
  遊艇轉來轉去的轉到灞水,這邊更熱鬧,舉目望去,全是人。
  人身上穿的衣服和行為舉止,明顯比進人工運河前的地方的人更自然。
  誰說大唐缺牲口的?馬車、驢車、牛車、騾車,居然還有羊拉的車。
  從望遠鏡中看,西邊長安城的城門大開,門口沒有進行貨物檢查的人。
  城墻上更見不到穿盔甲和拿武器的兵士,感覺城墻挺礙事兒的。
  西岸幾乎無防禦,倒是東岸,上面有人站崗和巡邏,天上還飄著熱氣球。
  此處的百姓更多,他們揮舞著彩旗,熱烈歡迎金城公主回娘家。
  吐蕃的使臣們站在西岸邊,瞅著遊艇,壹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
  金城公主回大唐,自己的贊普跟隨,贊普會在何處休息?
  “贊普會不會被扣留在大唐?到時我等要營救。”伯訛小聲與伊辛巴嘀咕。
  “扣贊普有何用?吐蕃保證再推出來壹個贊普。倒是不清楚贊普之後的居所,如在李家莊子,我等當前往。”
  伊辛巴用眼神傳達他沒說出來的話。
  “對,咱們進去,咱是吐蕃使臣,聽憑贊普吩咐,到時候……”伯訛臉上多了笑容。
  他每去李家莊子,俱被限制活動範圍,想搞點有用的情報,根本不可能。
  等跟在贊普身邊,叫贊普幫忙到緊要的地方打探,李家莊子的工坊最為神秘。
  “妳說,待贊普回去時,管大唐皇帝要李家莊子的工匠,能否得手?”伯訛順著想法額外多出主意。
  “大唐皇帝沒用,給不給人,要看李易的態度。原來金城公主的手下工匠,紅白宮隨便用,更派人學習,現在……”
  伊辛巴搖搖頭,傳過來的情報上說,金城公主,也就是王妃把人手收攏回去了。
  此番歸唐,當初去的人,除了已經死掉的燒成灰裝盒子帶回來安葬,其他的皆隨隊伍。
  人不但沒少,還增加許多孩子。
  “唉!”伯訛重重地嘆口氣:“恍惚間,戰爭已結束,說是和平,實則吐蕃失去大片土地,再無壹戰之力。”
  “總好過後突厥,後突厥可沒有金城公主。”伊辛巴幸災樂禍。
  默啜幾次要娶大唐的公主,壹直不成功,最開始要給他個金山公主,李成器的女兒。
  估計李成器舍不得,最後沒談攏,又換成另壹個縣男,說明年來吧。
  然後默啜開始打仗,不想要縣男,就要金山公主。
  結果打呀打的,他的兒子死了,他兒子跟他妹夫壹起出來的,他妹夫壹害怕,不敢回去,帶媳婦跑到大唐。
  大唐給封了官,順便又封了他妹夫的媳婦兒為金山公主。
  顯然不能再娶了,金山公主是默啜的妹妹。
  默啜說不行,妳換壹個,我還要公主,大唐說沒問題,妳派個兒子到這邊當官,就是當人質。
  這個事情還沒等談完呢,默啜也沒等到娶大唐公主,掛了。
  這回不用娶大唐公主,他兒子更無須跑到大唐當人質,因為也掛了。
  “照此說來,還得感謝金城公主?”
  伯訛知道裏面的事情,對,突厥的默啜仔細想想,挺可憐的,不就是想娶個公主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