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85章 額外收入待嘗試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還是在李東主莊子上吃飯好,來之前,聽說東市賣壹個同樣大的牡蠣和扇貝,要五錢。”
  小蘭和永穆公主方才沒吃菜,坐著吃瓜子,籽瓜的瓜子。
  大唐現在有好幾個品種的西瓜,其中就有專門產籽的西瓜,不甜,但是籽大、籽多。
  籽瓜在隴右道種植的多,是中上階層是吃的東西,下層的哪有錢買瓜子吃呀。
  李易看著壹小堆的瓜子殼,露出笑容:“覺得莊子好,就長住,喜歡吃瓜子,壹年四季夠妳們吃的。”
  “才不是愛吃瓜子,是等妳。”小蘭反駁,磕瓜子磕得舌頭都疼了。
  李易點下頭,順著瓜子的話題說:“戈壁地區最適合種籽瓜,我有壹個技術,叫石壓土技術。
  在戈壁的土上面放石頭,籽瓜種進去,就不用管了,野獸禍害壹般禍害不了多少,那邊沒有野豬。
  到了季節,能剩下的全是收入,瓜子掏出來,曬幹,我有辦法炒出來現在的味道。”
  “五香的知道。”小蘭壹聽到說瓜子,又忍不住伸手要去抓。
  永穆公主用指頭在桌子上敲壹下,小蘭吐吐舌頭。
  永穆公主看瓜子,好奇:“李郎,為什麽要用石頭放在地上?”
  “我也是學來的,說是石頭壓在泥土上,泥土不容易被風給吹幹,遇到下雨的時候,石頭還能把水分保住。
  寒瓜的秧子特別頑強,發芽後,從土裏鉆出來,不在乎上面的石頭。
  拿著種子泡溫水,種下去,人就無須再管,連草都不用鋤。”
  李易對比著資料說,人家就那麽種的,沒毛病。
  “野外是鳥吃西瓜?”永穆公主不知道都誰吃西瓜。
  “刺猬、狼、狗獾、野馬、羊、野豬、野雞,等東西都吃。”
  李易看看資料,給出答案,他發現是個東西就吃西瓜,包括人。
  “要告訴百姓種?”永穆公主首先想到了李家莊子尋常技術不保密。
  “住在戈壁附近的人,種了還要取籽,再運輸出來。擡高西瓜籽的價錢,商人才會去收。”
  李易對於技術無所謂,他所考慮的是種籽瓜的人能不能賺到錢。
  瓜農本身不具備銷售渠道,壹切只能看收購商的。
  永穆公主低頭想想,問:“商人會給現在瓜子的多少錢?”
  “要看商人怎麽想,距離有多遠,瓜子的好壞程度,通常給的價錢都很低。”
  李易說起商人,又搖頭。
  他給商人福利,促進商業發展,卻又知道商人的秉性。
  在戈壁種籽瓜比種西瓜好,西瓜的保存期短,籽瓜取籽。
  若莊子收的西瓜籽是壹斤二十錢,從隴右道最近的地方,商人收的生瓜子就壹錢壹斤。
  刨除運輸費,商人獲利頗豐,所以要收稅,二十稅壹的稅。
  壹畝地能出多少西瓜籽,按照現在的西瓜品種和土地面積及肥料和照看情況,壹畝大概能出五十斤的籽。
  隴右道的能好壹些,出七十多斤的籽。
  永穆公主顯然想到了同樣的問題:“種西瓜籽劃算嗎?”
  “怎麽說呢,人不去照看,壹畝地扣除成本,能賺五十錢,種麥子呢,壹畝地出壹百二三十斤,差不多是十鬥米,鬥米二三十錢。”
  李易說壹下產量和價錢,其他的還沒說。
  “種糧食劃算。”小蘭直接對比,給出答案。
  “小蘭啊,明天就讓妳去戈壁種麥子,妳想種出來畝產壹石,要天天在地裏照看。
  我給妳配重甲、陌刀、弩、弓,妳自己看著,先種十畝,然後……”
  “不要不要,我才不要,我壹個女孩子,不行,會死掉的。”小蘭把腦袋搖成撥浪鼓。
  “咱們吃的麥子壹畝才出壹石?”永穆公主想的是產量問題。
  “咱這都是好地,壹畝能出兩到三石,戈壁根本種不了麥子,種下去不夠折騰的。
  住在那裏的人都是種壹點菜,然後放羊,還是山羊,吃草刨根。
  壹場大雨下來,羊的數量不多的話,就始終那麽維持。”
  大過年的,李易說起戈壁地方居住的人,眉頭皺了皺。
  那裏還很苦啊,而且離京兆府並不是很遠。
  那些人養了羊,要賣的時候不給草吃,送到長安的時候羊餓得直叫喚。
  和養豬的壹樣,餓著,不然餵飽了壓分量。
  在別人看來那是壹種生活方式,在李易眼中則是無奈。
  他從大唐的整體和朝廷考慮,有百姓生活不好,要想辦法。
  就和那個故事壹樣,兩對兒父子,看到壹個乞討的人。
  壹對兒父子中的父親對孩子說,妳要是不好好努力,將來和他壹樣。
  另壹對兒的父親則對孩子說,妳要是不好好努力,將來就沒有能力幫助他們。
  李易現在處在第二種的程度上,他得想辦法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今天正好看到西瓜籽,那麽是否能夠讓當地人試著種壹下。
  自己提供種子和方法,當地人稍微勞累十天半個月的,能增加收入,生活水平就上來了。
  “怎知那浮生壹片草,歲月催人老,風月花鳥,壹笑塵緣了……”
  舞臺上唱著歌,‘觀眾’們跟著唱,聲音壹下子大了起來。
  李易突然就不說話了,拍巴掌打節奏。
  永穆公主眨動著大眼睛,還沒明白為什麽要養山羊,然後數量就那些。
  畝產多少她同樣不清楚,戈壁不能種田,又如何種菜?
  壹曲結束,主持人上臺報幕。
  “吃吧,能吃了,用漏勺撈,煮時間長了,扇貝收縮太厲害,牡蠣會被煮渣。”
  李易回過神,用小漏勺把剛才他放進去的兩樣海貨撈出來。
  他看壹眼兩個人面前的空碟子,拿個小碗去舀調料。
  辣椒油、大蒜汁、姜汁、冷面湯、麻醬、牛肉醬、醬油、陳醋、白糖、腐乳的汁、蠔油、蔥花香菜沫。
  沒放韭菜花,因為這些調料夠鹹了,再放韭菜花需要多放冷面湯。
  “來吧,壹人舀兩匙子,今年的餃子裏面放了鹽,吃的時候不要蘸醬油,蘸醋或直接吃即可。”
  李易給自己大碟子裏舀上他兌好的調料,說餃子的事情。
  “是煮的餃子?”永穆公主讒餃子了,她吃的餃子全是從李家莊子拿。
  涉及拌餡的東西,王皇後不放心別人,李家莊子包好了,趕緊取了送過去。
  李家莊子的餃子放的鹽很少,為了蘸醬油吃。
  過年還有很多人,包括俘虜,哪有那麽多的碟子用,直接多放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