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4章 養蟹者怎能無蟹可食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第壹批螃蟹撈出來許多,於是莊子開始吃螃蟹。
壹人壹只,蒸好了蘸放了醬油的姜汁醋吃。
其他的螃蟹已經運送到長安東市的天上人間,有錢人搶不到位置,可以點外賣,價格還低。
螃蟹屬於天上人間從李易的莊子購買,壹律選出來的相對大的螃蟹。
壹只螃蟹五百錢,市場價。
吃的人會選擇用橙子的果肉搗成泥,加鹽進去,螃蟹肉跟著壹起吃。
在江南地區,尋常人家還可以抓了吃。
在長安,數量有限,本就稀少的野生螃蟹在水裏抓住了,定然也是賣掉。
現在保存螃蟹用蜂蜜,沒有蜂蜜就放糖。
蜂蜜和糖可以阻止腐敗的速度,微生物碰到糖,會脫水死掉。
蜂蜜和糖,沒有壹個便宜,卻用來保存螃蟹,可見其價格。
莊戶們吃螃蟹,不舍得下嘴,先從小爪子開始吃,壹點點摳出來,然後爪子殼也嚼得碎碎的。
過來的學子家人,看著蒸好的螃蟹發呆。
“陳郎,在莊子裏,我過得心虛。”學子陳旭的妻子盯螃蟹咽口水,緊張地與陳旭說。
旁邊家裏的壹個四歲的女孩子口水已經留下來了,又不敢伸手。
“吃吧,已往苦了妳,李東主非常人,乃心懷大誌,為夫往後便多與莊子做事。”
陳旭心裏堵,到長安趕考,結果沒考上,連著兩年,不甘心回去,累得妻子和孩子在那邊艱難度日。
實在過不下去了,才變賣了東西,還完債,省吃儉用尋到長安。
眼下日子終於算好了,卻是李東主接濟。
若非眼見著莊戶吃喝的是什麽,自己都不敢承受這等好處。
“娘,娘妳別哭。”小丫頭看到母親哭,連忙站起來伸小手要給擦眼淚。
“不哭,娘不哭。”婦人自己擦了淚水,又露出笑容:“阿郎,可不能寒了李東主的心。”
“為夫知道的,知道。來,吃螃蟹。”陳旭說著把最大的螃蟹給妻子。
妻子又給女兒,女兒喊著給爹吃。
於是壹家人慢慢的、認真的,品嘗起螃蟹的味道。
李易可不管別人咋想,他帶著宮女和太監大快朵頤。
整個餐廳裏壹股子花露水味,太監用,宮女也用。
李易用棉花制作的簡易衛生巾,同樣通用。
還給高力士送壹大堆,包括瓷瓶裝的花露水。
玻璃到現在他都沒燒,忙。
之前忙青儲,同時收幹菜,尤其是蘿蔔幹。
他像只松鼠壹樣,總擔心冬天缺了東西。
等白菜收的時候和大蔥壹起放進菜窖中,還有山藥和蘿蔔,皆屬於長期保存的吃食。
“東主,咱們螃蟹用糖蜜保存麽?到了冬日,更珍貴。”太監褐巖吃壹口螃蟹肉,說道。
李易停頓壹下,露出笑容:“說起螃蟹保存,妳們吃過醉蟹沒?”
四個人壹同搖頭,聽都未曾聽說過。
“既然不知,咱莊子上先做,密封好了,可保半年之久,比蜂蜜的好吃。”李易介紹,並決定操作。
減少對天上人間的供貨量,做成醉蟹保存。
冬天或開春,別人沒有螃蟹吃,拿出來,壹只賣兩千錢貴不?要不三千?
反正沒錢的人,哪怕低到五百錢依舊吃不起。
宮女和太監露出高興的神色。
按照李東主壹貫的作法,有好東西自己輪到班,就能享受到。
“我得跟我大哥說壹下,收螃蟹做成醉蟹,到時吃壹半,賣壹半,還有得賺。”
李易想起多日未見的大哥和三哥。
翌日壹早,不等他派人去尋找六李莊,不經念叨的李成器、李隆基和王皇後就來了。
李隆基瞧著心情不錯,過來就把李易抱起來轉了五圈。
“易弟,聽聞妳莊中蟹子下來了,我與妳嫂嫂前來品嘗。”
李隆基對著被他轉暈的李易肩膀拍壹拍,開懷地說道。
李易緩緩,看王皇後,搖頭:“嫂嫂不能吃螃蟹,我給嫂嫂做醬雞肝吃。”
“不吃。”王皇後根本不問為什麽,不讓吃就不吃,壹定是和孩子有關系。
李成器壹副我很懊惱的樣子在旁說:“早知水田中蟹子如此好,三弟,我們那六李莊也應養些。”
“明年,待明年。”李隆基今天對螃蟹不是十分感興趣,他還沈浸在昨天的閱兵快樂中。
尤其是群臣那復雜的表情,姚崇還想命令朕的私軍,哼!
那是朕的兵,只聽朕的話。
朕隨時能拉起壹支強兵,壹個個的啊,誰再動不該動的心思,別說朕不留情面。
李隆基就是這麽想的,有壹支絕對放心的軍隊,誰不聽話收拾誰。
錢,沒白花呀。
他看李易,怎麽看怎麽順眼,恨不能現在直接弄到政事堂,坐到第壹相位置上。
李易不曉得李隆基咋想,他正對李成器說。
“大哥,養螃蟹明年,今年弟有壹法,可存螃蟹半年之久,且吃時味道更勝壹籌。”
接著李易講解醉蟹的事情:“螃蟹要選……”
“易弟莫說,莊子上自己做。”李成器打斷李易的話,不學,不想知道。
王皇後跟著出聲:“我們可從別處買來大量蟹子,送叔叔這邊,由叔叔做。”
“正是。”李隆基頷首。
他知道壹個能夠長時間保存螃蟹的辦法多麽值錢,若是沒管好,流傳出去,易弟損了錢,該如何是好。
李易想想,覺得有道理,螃蟹吃不吃,對民生沒什麽太大的影響。
除非有壹套相對完善的養蟹計劃,推動螃蟹養殖,更多的水田能夠用,但那個醉蟹有什麽關系?
幾人說著話,進莊子,王皇後非要去食堂看看。
到食堂就看到螃蟹了,冬瓜螃蟹湯。
即便她已經知道李易對莊戶好,在清楚螃蟹價格的情況下,依舊感慨。
螃蟹與醬油不同,醬油隨時能造,螃蟹壹年只能養那些。
“易弟妳是真舍得呀。”李隆基也感嘆。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李易抄壹首詩。
他用這個來說事,實際上並不是,否則造飛機的難到每個人還要有壹架飛機?
李隆基幾人想不到飛機的事情,他們聽了,同時生出民生不易的想法。
“易弟此詩定然又是抄的吧?”李成器突然問。
“啊!”李易點頭,意思是妳說對啦。
“不若再抄壹首,現在,就現在。”李隆基出難題,讓妳說抄,來,即興。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李易從善如流,抄。
李隆基三人:“……”
“叔叔這是又殺了埋了多少人啊。”過壹會兒,王皇後突然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