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916章 增戶數萬仍可活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看,這不就行了麽。”李易挽起袖子,在水井旁邊清洗食材。
  別人到藥鋪和市場上買調料,有的調料市場上沒有。
  比如冰糖,藥鋪現在有賣,知道怎麽把紅糖制作成冰糖了。
  蔥姜自然是市場有賣,不過蔥不是很大。
  去年的蔥都吃沒了,也放不到現在,天壹熱會爛。
  為了留種的蔥長起來了,間苗的時候把苗重新定植,現在就長粗壹點。
  永穆公主幫忙收拾,她顯得十分興奮。
  太好玩兒,李郎找到賣東西的人,直接把人家的攤子給包了,然後用人家的鍋來做菜。
  自己從來沒遇到過這麽有意思的事情,那個攤主都傻啦。
  李易包了兩口鍋,壹口鍋制作紅燒肉,壹口制作其他的菜。
  不少人過來圍觀,他們也是頭壹回遇到有人直接在市場裏買東西,再用別人的攤子給自己做飯的人。
  看著看著,他們饞了,有的甚至流出口水都不知道。
  等著快到中午,其他的菜全制作好,制作紅燒肉的鍋的蓋子掀起來的時候,香味四散,周圍響起壹片咽口水的聲音。
  “打包回去吃。”李易招呼壹聲,拉永穆公主先跑,去聞恬蘭香閣。
  聞恬蘭香閣的飯菜是天上人間提供,閣中暫時沒人做飯。
  剛才有護衛去天上人間,告訴那邊少送菜,主食多送,人多。
  到門口,從裏面擡出來壹張桌子,李易在外面吃,他不進去,給別人看,男人不準進。
  永穆公主坐在對面,其他男人自己端著碗吃,沒那麽多桌子。
  永穆公主吃壹塊紅燒肉,眼睛瞇瞇起來,又吃壹口米飯,感覺這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哎,我,我啊。”壹個孩子的聲音傳來。
  李易扭頭看去,護衛沒攔,李隆基壹家三口過來。
  他嘆口氣:“再加凳子,要個高點的給小家夥坐。”
  於是李隆基三人去洗手,回來的時候餐具擺上。
  小家夥等大人給他面前的盤子裏放飯菜,壹半飯,壹半菜。
  他跟永穆公主壹樣,先吹吹,然後咬壹口紅燒肉,表情瞬間變了,眼睛睜大壹圈,好吃誒。
  再吃口米飯,口水順著嘴角流出來,他自己懂得擦。
  兩條小腿晃蕩著,他開心地吃起來,每樣菜都讓大人盛壹點。
  “易弟,還是妳做飯好吃。”李隆基跟著吃紅燒肉。
  本來肉挺多,其他人還可以嘗壹塊,結果壹家三口過來,別人吃不上了。
  “好。”小家夥表示贊同。
  “其實不應該給沰兒吃口味這麽重的菜,鹽多,吃完了口渴。”
  李易看著小家夥吃得開心的樣子,不忍心撤下去換別的菜。
  “偶爾吃壹頓。”王皇後幫兒子說話。
  “養成習慣了,知道還有更多的味道,孩子就不愛吃清淡的食物,好在咱們沰兒不挑食。”
  李易笑著說,小家夥壹臉認真的模樣努力地使用筷子,有時候夾不住,會掉回盤子裏。
  李隆基喜歡這種溫馨的場面:“易弟,東西兩市今天買賣不好做,何時可恢復?”
  “三五日即可,他們自己會選擇去城外的市場,因為便宜,而且由於是新地方,幹凈。
  到時候三個市場會形成平衡,東市的東西壹直比較好,城南市場中高端的產品少。
  除非是有人租了鋪子,然後自己經營好東西,不過城南有錢的人少。”
  李易知道會有分流出現,百姓們圖個新鮮去新市場看。
  過些日子,百姓還是喜歡到自己熟悉的地方買東西和吃飯。
  李隆基頷首,咽下嘴中的菜:“這三五日妳管了?”
  “管不管都行,損失不是很大,明天東西兩市的人帶來的東西會減少,更有人帶東西去新市場。”
  李易如是說,實際上決定幫東西兩市暫時平衡壹下。
  晚上抄壹遍,肉買回去額外加工,菜就制作成幹菜和鹹菜。
  莊子裏也要吃飯,自己不殺牲畜,骨頭什麽的莊戶願意啃就啃,剩下的送給提供免費湯的地方。
  未來幾天,會制作大量的臘腸和臘肉,用熏和竹屋送風陰幹的方法,可以多放壹段日子。
  莊戶不愛吃臘腸和臘肉,主要是李易不愛吃,嫌口感不好。
  別的香腸,又保存不了幾天。
  “今年京兆府人口可超過二百萬?若是,還需建更多的房子。”
  李隆基關心人口,眉宇間又憂愁之色。
  “三哥,二百萬絕對有,對於逃戶來說,京兆府是好地方,不用擔心糧食和工作問題。”
  李易看出來了,人多了,吃飯就多,京兆府養不起。
  那麽多的人,幹什麽活兒?
  “給為兄說說。”李隆基的愁緒在剎那間消失,李易說有辦法,保證有辦法。
  “人過來組織好,修路,往山南道修。
  同時從別的縣挖山皮土,給出產連種子都回不了本兒的荒地鋪上壹層。
  秋天開始種大棚,冬天蔬菜下來,修好了路,向山南道販賣。
  去年賣了豆子,雙方各取所需,今年路更好,賣蔬菜。
  拿棉被保溫,黃瓜、茄子、生菜等,可以堅持到地方。”
  李易知道更多的人過來是什麽目的,要個戶籍。
  落了籍貫,便放下心,不再是逃戶。
  到時候百姓自己會選地方生活,有的還可能去山南道,有的向北。
  “糧食從河南道運?估計河南道的水田已經放水了,馬上會種植秈米。”
  李隆基把糧食的事情補充壹下,山南道自然也有糧食。
  山南道的河流不比京兆府少,再往西北不能賣蔬菜了。
  那裏是蜀地,蜀地冬天有青菜,氣溫沒低到蔬菜無法生長的程度。
  “然!”李易忍痛:“隔年後,拆了大棚,種棉花。加工棉花,需要人手。”
  “還有其他的小規模養殖業,養蛆、養雞、養蠍子、養蜈蚣、養蟾蜍,我都有技術。
  蠍子、蜈蚣、蟾蜍,屬於藥材,直接到野外抓費勁,不如養起來。
  壹個小區域養壹種,朝廷收也行,我收亦可,產業多樣化,相互輔助。”
  李易說完,低頭吃飯,再不吃就全涼了。
  徹底放下心的李隆基吃得香,不著急了,事情全由李易安排。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