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壹臥底

龍淵

歷史軍事

南宋。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南宋。
靖康之恥之後,欽徽二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165章:男兒艱險仍向前、願以我血、薦與軒轅

南宋第壹臥底 by 龍淵

2020-10-20 15:23

  說實話,也難怪姜俞馨露出了這樣的表情。要說這天下的事,她不知道的還真不多!
  如今郎君寫下來的四個字她居然是個個認得,卻不知是什麽意思,弄得這位漢王姜大元帥心中也十分不解。
  “哦!妳說這個啊?聽為夫慢慢給妳講解……”
  這時的沈墨壹擡手把姜俞馨拉了過來,讓她在自己腿上坐下,又向張嶷如擺了擺手,於是他這位小夫人也乖巧的依偎在了沈墨的身邊。
  沈墨指著桌上的這幾個字,向姜俞馨她們說道:
  “在這之前歷朝歷代,不管哪個朝廷收稅時,稅賦都是分為兩種,壹種是田地稅,是按照妳擁有土地的多少和肥沃程度來交納的;還有壹種是身丁稅,是按人頭來算的……這個妳們知道吧?”
  見到身邊兩個小腦袋壹起用力點頭,沈墨又接著說道:“咱們先說這個身丁稅,但凡有壹個丁口也就是壹個成年男子,就要交壹份稅錢。”
  “不管妳家裏有沒有田地,有多少田產房屋,所交的身丁稅都是壹樣的。”
  “其次就是田畝稅,這個稅制看起來雖然公平,但是實際上卻蘊含著極大的漏洞。”沈墨指著紙上的畝字,向著兩位夫人說道:
  “往往在地方上有錢有田產的人家和官府勾結,就可以瞞報自家的田地,還可以把他擁有的田產稅減等收取。也就是說明明是收成豐厚的好田,卻可以按照貧瘠的土地來收取。”
  “至於說官府這麽做之後,少收的那壹部分,自然要變本加厲的加到普通老百姓的頭上了。”
  “更何況那些富人,有的人還壓根不用交稅。”這時的張嶷如靠在沈墨肩頭上向他說道:
  “只要中了秀才,他名下的田產就全都免稅了,哪怕他擁有良田千頃也是壹文錢都不用交,連身丁稅都不用。”
  “可是老百姓呢?”這時沈墨接著說道:“他們不但要背上富戶地主少交那部分稅的沈重負擔,甚至還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也要落在他們的頭上。”
  “農器稅、牛革筋角稅、義倉稅、進際稅、蠶鹽錢、曲引錢等等,這都是放之全國而皆準的雜稅品種。至於地方上巧立名目自己編出來的什麽印版錢、鞋底錢之類,更是數不勝數!”
  “甚至百姓交了稅之後,把這些糧米從地方上運到臨安,還要老百姓再付壹次‘支移腳錢’!”
  “更討厭的是,這些官府在糧食騰貴的時候非要征收糧食不可,可是糧食的價格壹低下來,他們就要百姓把稅賦折算成銀錢來交納。”
  “當年的包拯在陳州時,就遇到過這樣的事。陳州府把夏稅麥子每鬥折成壹百文,再加二十文的腳錢,頭子倉耗錢二十文,壹共壹百四十文……可是當時麥子壹鬥才賣五十文!這就叫做‘折變’。”
  “無形中,官府就在這項稅賦中,把百姓需要交的稅提高了三倍!”
  “可是另壹面,就像剛才嶷如所說的那樣,真正占有大片土地的人,只要家中出了壹個秀才,他們就可以大面積的免稅。而且他們還和官府勾結,把更沈重的稅賦轉移到百姓的頭上。”
  “他們會趁著荒年百姓困苦之際,有的勾結稅吏拼命催收。有的毒死人家耕牛,甚至買通大夫讓百姓家的病人病情日益嚴重。之後百姓就只好朝他們借印子錢,也就是高利貸。”
  “他們就這樣用極其卑劣的手段,使自己手上的田地越來越多,最後甚至接連幾個縣數個州的好田,都會落到壹個人的手上。”
  “到最後,所有的百姓都成了在田地上勞作,卻只能勉強糊口的赤貧之人。然後壹遇天災,他們就會起來造反……這就是所謂的土地兼並,也是形成三百年治亂循環,壹個最主要的原因!”
  沈墨說到這裏,張嶷如也就罷了,沈墨明顯感覺到姜俞馨在他懷裏嬌軀壹震!
  姜俞馨皺著秀眉,指著紙上的四個字,向沈墨驚訝道:
  “如此說來,郎君妳要廢除身丁稅,把所有的稅賦平攤到土地上,廢除文人士大夫可以免稅的律法?”
  “沒錯!這就是攤丁入畝。”沈墨點了點頭說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在我的新政之下,所有人都要按照律法繳納稅賦,就算是我跟趙與芮,也沒有免稅的特權。”
  “到了那時,稅賦就會平攤到土地收益中。再加上新興的工業、商業和海貿成為高利潤行業,土地的收益就不再是暴利了。到時土地兼並自然可以被抑制下去。”
  “妳這是要和全天下的讀書人作對啊!”這時的姜俞馨不由自主的抱住了沈墨的胳膊,向他說道:“這堵墻郎君要是撞上去,十有八九會弄得頭破血流!”
  “我知道,但是必須這麽幹不可。”沈墨這時的話,語氣卻是出奇的堅定,就連姜俞馨聽了,眼中也不由得壹陣異彩閃動。
  開前人未有之先河,做天下人難能之事!她這位郎君看來已經下定了決心,準備動手了。
  真不知道沈郎是哪裏得來的勇氣?竟然敢做這樣的事!
  此時沈墨看著桌案上這四個字,他也壹樣是心潮澎湃。
  別人不知道,他心裏卻是清清楚楚,在他後世的雍正時期,就實行了這樣的制度。
  當時攤丁入畝制度的實行,減輕了無地和少地農民的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讓百姓有了較大的人身自由,是個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的良法。
  同時賦稅規則也被極度簡化,由此減少了地方官府任意加稅的可能,可以說是壹向利民的德政。
  可也正因為如此,雍正改變的賦稅制度使得天下無數原本不需要納稅的文人,在新制度下必須要交納稅銀,這引起了他們心中極度的不滿。
  由此這些人妳寫壹段呂四娘,說雍正皇帝是死於非命。他寫壹段甘鳳池,誣賴妳得位不正。總而言之,誰動了他們的錢袋子,這些人就要讓妳遺臭萬年!
  可是沈墨現在所做的,卻比後世的雍正……更加徹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