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壹臥底

龍淵

歷史軍事

南宋。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的南宋。
靖康之恥之後,欽徽二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06章:遙想赤壁當年事、壯心飛揚、心潮激蕩

南宋第壹臥底 by 龍淵

2020-10-20 15:22

  而此時此刻的高麗國都開城,又是另壹番景象。
  就在水軍即將出發之際,高麗權臣崔瑀聽著他的下屬,壹項壹項的向他匯報這次出海征伐耽羅,在海戰陸戰方面的各項準備。
  在聽完了之後,崔瑀也松了口氣,笑著看了看面前這位領軍大將。
  這次領兵的水師大將名字叫崔敬天,是崔瑀的壹位族弟。他今年三十五六歲,正是年富力強,心智和體力都處在巔峰的時候。
  這位崔敬天也是壹位從小在水師中摸爬滾打出來的人物,對於海戰方面的各項技戰術都是精熟。
  如今聽了崔敬天的匯報之後,崔瑀對這次征伐耽羅島的勝利,已經是再無疑慮了。
  就見崔瑀哈哈笑著命人撤下了地圖,隨後就讓人擺上了酒宴。
  如今在崔瑀的身邊,圍繞著的都是軍中的各路將領,差不多全都是崔氏壹族的宗親。
  這些人全都是他壹手提拔起來,或者是世代效忠於他們崔氏家族的。在座的大家對於那個王宮中的高麗國王,根本連眼皮都不會夾壹下。
  等到酒席擺上之後,崔瑀透過大廳的大門看到院落外遠方巍峨連綿的群山,他不由得心中感慨萬千。
  這個季節,在高麗的緯度上已經是萬木雕零,花草稀疏,樹上的落葉幾乎都要落盡了。
  就在這秋風乍起,秋冬交接之際。這場即將開始的大戰讓崔瑀的心中也是豪氣萬千。
  “來!我高麗大軍,此戰必勝!”
  只見崔瑀端起了酒杯,向著酒宴上的諸位軍將們含笑示意了壹下。
  壹見到主帥舉杯,只見下面的軍將忙不叠的將酒杯舉起來,恭恭敬敬的大口飲了下去。
  就見此時的崔瑀豪氣萬千地說道:“想當年曹孟德率百萬大軍攻打赤壁之時,想必也是如此壯心飛揚,心潮激蕩!”
  聽到了他的話之後,大家立刻壹起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個時候,就見剛才那位水師大將崔敬天在壹旁微笑著說道:“主公英明威武,震動四海,又豈是那曹操所能相比的?”
  眼見著這位崔敬天雖然生著滿臉的大胡子,壹臉粗豪之相,但內力的心思卻是異常細致。他壹聽到自己的這位主公崔瑀拿赤壁之戰來比喻現在的情景,就覺得十分不吉利。於是趕緊幫著自己的主人把話轉了回來。
  就見崔敬天端著酒盞笑道:“想那曹操若是生於此時,又豈會是主公的對手?”
  聽了崔敬天的話之後,只見崔瑀又笑了起來。
  隨即,崔敬天又向著崔瑀拱手道:“主公!我高麗國兵威之盛,已是天下無敵之師!”
  “想當年的隋煬帝率領百萬大軍,三次來攻打我高麗,還不是回回鎩羽而歸,被我們大高麗打得屁滾尿流?”
  就見崔敬天端著杯笑道:“想當年,那是隋朝大業八年正月的時候。隋煬帝楊廣詔命發兵征討我高麗上國。”
  “據說他們每日發壹軍,連續發兵四十天,共發兵壹百壹十三萬三千八百人馬。給他們運送給養軍糧的民夫,更是軍隊的壹倍!”
  “結果呢?隋朝的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率領三十五萬大軍過江征戰,在薩水遭我軍四面八方合圍。壹通廝殺過後死得血流成河,幸存者僅二千七百余人!”
  “隋朝三次東征,都是無功而返,等到了唐朝的那時候……哈哈哈!”
  隨著崔敬天的講述,滿座都是放肆的哄笑了起來。
  就見他接著說道:“後來唐太宗李世民發兵來攻,結果被我們將他的大軍接連數次擊敗,我高麗將軍淵蓋蘇文,壹直打破了他的長安城!”
  “就連李世民本人都被我高利軍大將楊萬春攝瞎了壹只眼睛,不得不跪地請降,搖尾乞憐求我們饒他壹條狗命!哈哈哈!”
  聽到這裏的時候,只見席上的高麗國諸將哈哈狂笑起來!
  此時在他們心中,不由得深深為自己祖宗的絕世英姿、戰功彪炳而歡欣鼓舞!
  聽他們說得這麽痛快熱鬧,可是事實上卻絕非如此。
  要知道,高麗人最善於創改歷史,改來改去的甚至就連他們自己都信了。
  當時真實的情況是: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麗,曾經以壹場精彩的殲滅戰,在戰爭史上留下過壹個奇跡。
  當時的太宗李世民,領兵深入高麗內陸。他在屢屢分兵之後,身邊壹度只剩下了3萬人。
  當時的朝鮮軍見到有機可稱,於是集中全國主力傾巢而出,共計15萬大軍,想要與唐軍3萬人決戰。
  然後,這場戰鬥的結果就是:3萬人全真全殲15萬高句麗(句:讀音鉤)軍隊!
  按當時的史書所載:“太宗按轡徐行,觀賊營壘,謂侍臣曰:‘高麗傾國而來,存亡所系,壹麾而敗,天佑我也!’因下馬再拜以謝天。延壽等膝行而前,拜手請命。”
  結果不知道怎麽回事兒,這段歷史被高麗國的史官大筆壹揮,居然就成了太宗被射瞎了壹只眼,跪地投降了!
  更何況,他們居然還在胡編亂造,說高麗軍壹路打破了長安城!
  如果要是此時沈墨在他們旁邊,壹定會指著鼻子質問他們:“妳怎麽不幹脆說,妳打到火星上去了呢?”
  事實上,經過唐代的數次征伐,在高麗半島上的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之中。新羅被擊敗後主動投靠大唐,每次戰爭都是出人出力,拼命的搶在前面往上沖。
  而百濟和高句麗兩國,都是先後被大唐所滅。事實上,當時的高麗半島上,已經全境都成了大唐的勢力範圍。
  只不過這期間的壹次次進軍高麗,確實是費了大唐不少力氣。因為高麗多山,雨季泥濘,冬季來得又早。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往往能夠用兵的時間極短,只有秋季那兩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在當時,往往在戰場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就要將其滅國的時候,卻隨即就是寒冬來臨,雨雪紛飛,導致後勤供應不上。所以大唐才會反反復復的攻伐了他們那麽多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