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隋末我為王

吳老狼

歷史軍事

  犧牲了,穿越了,是隋末,還在賣力表演花樣作死大全的隋煬帝已經蹦達不了幾天,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零二章 心有靈犀

隋末我為王 by 吳老狼

2018-6-15 14:39

  “陳應良這小子是長翅膀飛來的?怎麽可能會來得這麽快?怎麽可能?這怎麽可能?”
  得知了陳應良率領譙彭隋軍已經抵達祁縣的消息後,正在太原城組織勤王兵馬的李淵難以置信之下,竟然連說了三個怎麽可能,然後震驚之中,李淵還又提起前來報信的心腹武士彟衣領,飛快問道:“消息是否確切?有沒有可能是祁縣方面的誤報,把其他勤王隊伍誤認為了陳應良小子的軍隊?”
  “大使,這麽重大的情況,怎麽可能會出錯?”目前還只是太原鷹揚府隊正的武士彟苦笑,說道:“我們的人看得很清楚,那支勤王大軍中打的就是河南道十二郡討捕副使陳應良的旗號。另外祁縣關卡那邊也有準確消息,那支勤王隊伍出示的公文也是陳應良親手簽發,關卡上才不敢阻攔,任由他們進入祁縣境內。只是我們灑在那裏的眼線覺得情況有些不對,認為中原的兵馬不可能來得這麽快,這才向我們快馬告急。”
  李淵更加的覺得難以置信了,可事實放在這裏,卻又由不得李淵不信,不由又喃喃說道:“他怎麽會來得這麽快?前段時間不是聽說,他和張須陀把十二郡分為南北兩個戰區,他負責距離最遠的南面戰區麽?算路程,就算他收到消息後馬上出兵,現在也最多只是趕到黃河邊上啊,怎麽會現在就跑到祁縣來了?”
  想不通這個問題,李淵也只好把這個疑問放在壹邊,改口向武士彟問道:“他帶來了多少兵馬?”
  “大約兩萬左右。”武士彟如實回答,又道:“有多少騎兵還不清楚,但數量肯定壹兩千人。”
  “娘的,壹個跳梁小醜,竟然也有統率兩萬軍隊馳騁沙場的壹天,老天真是不開眼。”李淵難得粗魯了壹句,又冷哼道:“兩萬軍隊?肯定是他麾下所能出動的最多隊伍了,帶著全部家當來勤王,其誌不小啊,老夫這壹次想要拿下勤王首功,看來沒那麽容易了。”
  “大使,何必壹定要和他搶?”武士彟是李淵調任到山西後才成為李淵親信的,不太清楚壹些往事,還好心建議道:“與其和他爭功,不如聯手救駕,大使妳與他雖然互不統屬,但他畢竟只是河南道討捕副使,妳是山西河東慰撫大使,聯手之後,他肯定還得聽妳號令。既然如此,不如設法與之聯軍,把他麾下的兩萬軍隊收為己用,這樣既可以壯大我們的實力,又可以避免許多紛爭啊?”
  “別想得太美。”李淵沒好氣的說道:“那小子和誰都有可能聯手救駕,惟獨絕不會和我聯手,更不可能接受我的號令!”
  武士彟驚問其故,李淵則搖頭不答,又盤算了片刻後,李淵突然心中壹動,忙向武士彟吩咐道:“士彟,妳馬上去見郡丞王威,陳應良小子遠道而來,隨軍攜帶的糧草肯定不多,必然需要在太原補充糧草,太原郡的糧倉是由王威掌握,妳勸王威把糧草優先提供給河東勤王兵馬,對陳應良的糧草要求也別拒絕,只是故意拖延發放,等我們河東勤王大軍先北上了忻口再說。”
  聽到李淵這個吩咐,武士彟先是呆了壹呆,然後才神情驚訝的說道:“大使,陳應良是不是知道妳要這麽做啊?末將剛才忘記向妳稟報了,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陳應良那小子抵達了祁縣後,立即拿出大批黃金銅錢,以三倍價格向祁縣、太谷等地商號大批購糧,還有多少買多少。”
  李淵的臉色壹下子變成了鐵青色了,突然壹腳踢翻面前案幾,大吼道:“奸賊!小賊!知道老夫在太原,知道老夫肯定不會給他糧草,居然自掏腰包以三倍價格購糧,不給老夫拖妳後腿的機會!老夫就不信了,還什麽都能讓妳想到前面!”
  大吼過後,李淵又向武士彟喝道:“妳馬上去聯合許文寶,妳們倆聯手出面,向祁縣、太谷這壹帶的商號施壓,不準他們把糧食賣給陳應良!告訴妳的那些相與,就說朝廷的勤王大軍正在源源不絕北上,要不了多久,糧食價格就可以賣出五倍!十倍!別說陳應良那個奸賊的當!”
  “大使,這恐怕不太可能吧?”武士彟哭喪著臉說道:“我那些祁縣相與又不是傻子,聽說勤王大軍不斷北上,那有不擔心這些勤王大軍強買強賣、甚至不給錢強拿糧食的道理?陳應良拿現金用三倍價格向他們買糧,他們肯定是趕緊脫手,不敢把這些惹禍的糧食留在倉庫裏招來禍端啊。”
  “妳沒去做,怎麽知道不可能?”李淵勃然大怒,吼道:“他們如果壹定要賣給陳小子,那就告訴他們,下次再有亂賊流寇襲擾他們的商號商隊,別指望我們太原軍隊會出兵保護他們!”
  見李淵動了真怒,晉商始祖武士彟不敢怠慢,只得趕緊抱拳唱諾,飛奔下去安排布置,然後親兵入內收拾被李淵踢翻的案幾,卻被李淵壹腳踢開,然後李淵又大吼下令,要求長孫順德、劉弘基、唐憲、許世緒、夏侯端、裴寂等心腹與長子李建成立即來見自己,親兵也不敢怠慢,趕緊也是飛奔下去傳令。
  不壹刻,長孫順德與劉弘基等心腹親信先後趕到,看到李淵房內的滿地狼藉都嚇了壹大跳,驚問原因李淵卻不回答,只是讓親兵趕緊打掃幹凈。而當親兵收拾完案幾後,李建成也來到了房中,壹邊向李淵行禮,壹邊問道:“父親召喚,是否有事向孩兒吩咐?”
  李淵點點頭,換了壹副慈祥的微笑面孔,說道:“有個好消息告訴妳,妳那個好朋友陳應良,已經帶著兩萬勤王大軍來到了祁縣,大概壹兩天內就能抵達太原。”
  “陳兄弟他已經來了?”李建成也是大吃壹驚,驚喜說道:“怎麽可能?他怎麽會來得這麽快?孩兒聽說,他是負責譙彭下邳這些南部郡縣啊,怎麽現在就到了?”
  “這也是為父大惑不解之事。”李淵微笑說道:“給妳差使,馬上帶些酒肉去給他犒軍,打聽壹下他的情況,順便再問問他,可願與為父的兵馬聯手勤王?有了答復,馬上回來報我,快去快回,不可耽擱。”
  去犒勞好友軍隊這樣的好事,李建成當然是歡天喜地的壹口答應,馬上就要下去執行,但李建成還是有些擔心,又向李淵拱手說道:“父親,孩兒去犒師肯定沒問題,但是勸說他與妳攜手聯軍,孩兒卻沒這個把握……。”
  “沒事,妳去試壹試,不成我也不怪妳。”李淵很大度的說道:“妳這次的主要任務,是摸清楚陳應良軍隊的具體情況,越詳細越好,這樣為父心裏才能有底,知道他承擔多少重任。不然的話,到了勤王戰場上,萬壹他的力量不足以應付對面敵人,老夫卻因為不知底細,沒有給他及時派去援軍,那就會害了他了。”
  李建成也不是傻子,當然明白父親要自己這麽做的原因,但父命難違,又急於與好友重聚,李建成便也沒有推辭,立即領命離去。而李建成前腳剛走,李淵又馬上換了壹副陰沈臉色,向在場的壹幹心腹親信說道:“剛才妳們都聽到了,陳應良小子帶著兩萬軍隊來了,他為什麽會來得這麽快,我們暫時不去理會。但是到目前為止,他是唯壹有實力和老夫搶奪勤王大功的人,必須小心提防!”
  “還有。”李淵又補充道:“我和陳應良小子之間的恩怨,妳們大部分都知道,不知道的我可以慢慢告訴妳們,總之壹句話,別想打和他聯手的主意,這個小子絕不可能聽我指揮,也絕不可能替我們出力,幫我們拿下勤王大功。對他,只能提防,不能信任,因為我和他的過節太深,無法化解!”
  知道詳細內情的長孫順德和劉弘基等人連連點頭,了解不多的唐憲和夏侯端也點點頭,表示明白,然後李淵才問道:“我們的勤王大軍,何時才能集結完畢?”
  “最快也還要三天時間。”劉弘基答道:“主要是龍門那邊的隊伍,距離太遠路途太花時間,但那裏的軍隊又是我們攻破毋須兒的精銳隊伍,少了他們又不行。”
  李淵的臉色又有些難看了,無比痛恨自己沒有未蔔先知之能,不知道隋煬帝會在雁門碰上這麽壹出戲,收到勤王詔書時正好在長平安撫那裏的變民,監督修建防範太行山賊寇的重要城堡,倉促組織兵馬北上勤王,千頭萬緒手忙腳亂,浪費了不少時間,結果落入現在的窘境。
  “大使,情況不太妙啊。”事實上也已經算是陳應良親戚的長孫順德開口,提醒道:“大使妳駐紮太原,皇帝下詔勤王,結果卻是遠在中原的陳應良率先抵達勤王戰場,皇帝壹旦得知此事,妳可就不好交代了。”
  李淵點點頭,承認自己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點。明白了李淵的意思,性格比較沖動的太原司馬許世緒馬上大聲說道:“那就想辦法攔住陳應良小子,別讓他搶在我們的前面。幹脆這樣,我帶些人去攔住他,借口檢查他的身份官職和隊伍成員什麽的,拖住他的腳步,等我們的兵馬集結完畢北上了,再讓他北上。”
  “妳想找死就去吧!”李淵沒好氣的說道:“他這次是來幹什麽?勤王救駕!妳要是敢找借口阻攔他,他就是把妳亂刀分屍,當場剁成肉醬,皇帝也只會誇他做得好做得對,然後還要他把妳的滿門剁了!”
  許世緒訕訕閉嘴,同樣算是陳應良遠房親戚的裴寂則站了出來,小心翼翼的說道:“大使,何不在糧草輜重方面做做文章?陳應良千裏遠來,軍中攜帶的糧草肯定不多,需要在太原境內補給,太原郡丞是由王威掌管,晉陽宮糧草是由下官控制,只要我和王威在糧草方面掐壹掐他,就不愁拖不住他。”
  “沒用了,這點早被那個奸詐小賊料中了。”
  李淵苦笑,這才想起把陳應良用三倍價格向民間買糧的事告訴給眾人,結果李淵的壹幹心腹壹聽全都傻了眼睛,夏侯端帶頭叫苦道:“糟了,祁縣和太谷那邊是晉商雲集之地,民間存糧數量不少,陳應良用這麽高的價格購買糧食,肯定很快就能弄到大批糧食,根本就用不著向我們懇求糧草了啊。”
  “還有。”夏侯端又補充道:“陳應良壹旦得知我們的勤王兵馬尚未集結完畢,又和大使妳仇怨頗深,為了使妳難堪和被陛下責罰,肯定是馬不停蹄的繼續北上,說什麽都要搶在我們前面啊。”
  李淵的笑容更加苦澀,心裏都不敢想象這壹情況出現後自己都會有什麽下場了——以隋煬帝那種小心眼,就算不把自己罷官免職,壹頓狗血淋頭的臭罵那是怎麽都跑不掉。
  愁眉苦臉了許久,李淵下定了決心,道:“這樣吧,不等龍門那邊的軍隊了,妳們立即做好準備,明天老夫就帶著已經集結的軍隊北上,先到忻口去安下大營,然後在那裏慢慢等待後續援軍。”
  “大使,是否太冒險了?”劉弘基有些擔心的說道:“現在我們雖然也集結了將近兩萬的軍隊,但其中有壹大半是周邊郡縣臨時招募的兵員,訓練不足裝備差,戰鬥力很差,到了忻口後壹旦遭遇突厥進攻,那可就是兇多吉少了。”
  “那也得去!”李淵壹拍案幾,吼道:“本官身為河東慰撫大使,駐治太原,皇帝在雁門被突厥包圍,詔令勤王,本官卻比遠在中原的陳應良晚到忻口,這事傳揚出去,本官還有何面目去拜見皇帝?還有何顏面對全天下的大隋臣民?”
  “就這樣了!”李淵又壹拍案幾,惡狠狠說道:“明天就出發,我先帶壹萬軍隊北上立營,好在忻口那邊也已經集結了壹些勤王軍隊,馬邑的王仁恭走小路也該抵達忻口了,他麾下的兵馬能打,本官去把這些軍隊組織起來,兵力照樣比陳應良小子多!”
  見李淵決心已下,長孫順德與劉弘基等人不敢繼續反對,趕緊抱拳唱諾,然後飛快下去準備,同時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晉陽宮監裴寂才突然想起壹件大事,忙停住腳步,轉身向李淵拱手說道:“大使,下官突然想到壹件事,如果我們能做成,那麽就算陳應良小子搶在了我們的前面抵達忻口,這勤王首功也仍然是妳的,陳應良小子怎麽搶都搶不走。”
  “何事?”李淵問道。
  “與皇帝陛下取得聯絡,進獻勤王奏章。”裴寂微笑說道:“皇帝陛下被突厥鐵騎包圍在雁門城內,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以至於勤王詔書都只能靠浮木傳詔,上到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下到城中軍民百姓,肯定都對關於援軍的消息望眼欲穿。”
  說到這,裴寂笑得更加開心,又拱手說道:“既然如此,大使何不立即寫下壹道奏章?向皇帝陛下稟奏妳已經組織援軍抵達了何處,距離雁門戰場還有多遠,派人走五臺山小路潛往雁門,設法送入城內。此事壹旦成功,皇帝陛下定然是大喜過望,隨駕百官交口稱贊,守城軍民也肯定是士氣大振,舉城歡欣,壹舉數得,這勤王首功,還不就是板上釘釘了?”
  “妙計!”李淵鼓掌大喜,又喜道:“此計大妙,此事若是得手,皇帝陛下說不定又會浮木傳詔,任命本官為勤王救駕的總指揮官,到了那時候,全天下的勤王兵馬,可就要全聽本官壹人指揮了!”
  “大使如果覺得可行,那就請即刻書寫奏章。”裴寂自告奮勇道:“下官去為妳尋找熟悉五臺山地形小路的向導,找到後對他許以重賞,讓他帶著我們的信使抄小路趕往雁門城。”
  李淵聞言更是大喜,趕緊命令裴寂依計行事,又親自提筆擬文,說明自己奉詔北上勤王,兵馬不日就能抵達雁門戰場,讓隋煬帝安心等待自己的救兵解圍,只是出於各種考慮,李淵沒敢奏保自己的出兵時間和出兵數量,更不敢承諾何日能夠替隋煬帝解圍。
  當天傍晚,山西地頭蛇裴寂還真給李淵弄來了壹個帶路向導,很巧的是,這個向導也是五臺縣的灘頭村人,叫做梁小四,同樣是貪圖裴寂許諾的重賞,拍著胸口保證壹定把李淵的信使帶到雁門城下,李淵聞言大喜,也是把裴寂許諾的重賞提高了壹倍,答應壹旦送信成功,就賞給梁小四壹個官職,梁小四更是大喜,忙向李淵稽首道謝。
  熟悉地形道路的向導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信使的問題了,在晉陽宮監任上碌碌無為多年的裴寂倒是很樂意去冒這個險——危險是大,但回報也肯定是大得驚人。可惜和陳應良壹樣,李淵也舍不得讓頗得力的裴寂去冒這個九死壹生的奇險,搖頭反對後,又靈機壹動,吩咐道:“讓侯君集去,來人,把侯君集叫來,本官有差事向他吩咐。”
  親兵唱諾,領命而去,裴寂卻是大吃壹驚,忙道:“大使,妳那個親隨侯君集下官見過,除了吹牛外連弓都拉不開,叫他去辦這樣的大事,豈非所用非人?”
  “放心,老夫看人比妳準。”李淵微笑說道:“侯君集確實是壹個不學無術的輕浮浪子,除了會吹牛外幾乎什麽武藝,但這小子有兩個優點,壹是機靈,二是運氣好,機靈可以讓他容易躲開突厥的攔截搜殺,運氣這種東西更是玄妙,這趟九死壹生的差使,別人去了肯定是九死,這小子去說不定就能抓住那壹生。”
  覺得李淵的言之有理,裴寂便也不再反對,還點了點頭,微笑說道:“也是,還有壹點更重要,大使麾下的將士中,誰死都可惜,惟獨死這個侯君集用不著可惜。”
  李淵放聲大笑,心道:“陳小子,這次如果讓老夫順利得手,皇帝九成九要浮木傳詔,命令熟悉突厥軍情民俗的老夫為勤王總指揮,到了那時候,哼哼,老夫女兒女婿的奇恥大辱,就可以雪了。”
  想起了陳應良,又想起了自己的女兒女婿,壹種惋惜感又突然浮上李淵的心頭,讓李淵心中又不由暗道:“可惜,如果沒有當初那件事,老夫身邊的得力臂膀,豈不是註定可以增加壹只?十九歲的得力臂膀,十九歲就壹躍成為十二郡討捕副使的天縱奇才,這樣得力臂膀,老夫今生今世恐怕再沒機會遇到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