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錦衣當國

特別白

歷史軍事

  現代職場人王通,在病死後來到明萬歷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27章 救命稻草

錦衣當國 by 特別白

2018-7-5 20:48

  “虎頭這壹仗打的實在是笨了些,不過也難怪,明明可以全殲敵人的戰鬥卻要弄出那些古怪。”
  在蔡楠的馬車中,王通壹邊觀察沙盤,壹邊笑著說道,邊上的蔡楠也在看著沙盤,手中還拿著壹本賬冊不停的寫畫記錄,聽到王通這麽說,蔡楠卻有些沈吟,又是開口說道:
  “大人,這示弱示亂的法子連咱家都看的明白,倭寇那邊會不會吃這個……”
  “方才軍報已經是傳來,倭寇正在漢城壹帶聚兵,看來是要和我軍決壹死戰了,還是有效果的。”
  王通笑著說了這句之後,擺擺手繼續說道:
  “我也明白如今想要做什麽示弱的計策未免太過荒唐,但倭寇此時退路斷絕,無處可去,給他們壹個虛妄的跡象,他們也會當做救命稻草來抓住,倭寇那些大將也不是不知兵,在黃海道那壹戰不管怎麽說也是倭寇自家敗了,但這次的戰鬥卻讓他們感覺到壹個機會,在如今這個局面下,為了這個虛妄的機會,他們必須要賭壹賭了!”
  說完這些,王通信心滿滿的拍了拍桌面,朗聲說道:
  “不管怎麽打,我軍都是要大勝的,但如果倭寇潰逃入山野之間,想要清除幹凈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力氣,搞不好還要依靠本地朝鮮民壯,到時候又有另外壹番的麻煩,如果能在壹處決戰,聚而殲之的話,那則是壹勞永逸的法子了。”
  六月初,李虎頭率領的禁軍三個團以及各隊兵馬萬余人,在朝鮮黃海道海州壹帶與倭寇第壹軍團和第三軍團交戰。
  重炮轟擊,火銃齊射,長矛突進,斬殺倭寇近七千,但李虎頭統帥大軍臨敵經驗太淺,不知道步卒和騎兵的協同,而且太過依賴火器,導致沒有獲得更大的戰果,還因為彈藥用盡,收回步卒隊伍的時候,差點被敵方鉆了空子。
  倭寇得到的是這個情報,義州的朝鮮國王和臣下得到的這也是這個情報,雖然李虎頭那壹天在戰場上打的很生硬,但戰場上瞬息萬變,什麽局面都可能發生,李虎頭才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將領,有什麽昏招出現也不是不可能,因為大家都知道李虎頭所打的那些勝仗,大都是在王通的統率下獲得的,他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得到證明。
  再發散開來想,禁軍大多是步卒制勝,很少用到騎兵,步卒和騎兵的協同想來很不熟練,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如果能夠投入更多的兵力,將步兵和騎兵隔開,消耗幹凈那些火銃的彈藥,未嘗沒有機會。
  所有所有的考慮,都是偏向著自家壹方,都是想著在有利於自家的情況下,怎麽能夠打勝,在戰爭中,這樣的想法是極為幼稚的,如果說在正常的戰爭中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知道這把戲太過虛假。
  可在這樣的局面下,回到倭國的海路已經是徹底被斷絕,如果不和明軍決戰,各個軍團零散在各道,那就只有被明軍用優勢兵力徹底的殲滅,如果散落在山中遊擊作戰的話,那也不過延緩滅亡的過程。
  只有以漢城為要塞,據守住從漢城壹直到釜山的朝鮮南邊平坦區域,借此經營,或許還有喘息的機會,能夠等待足夠的時間,就有轉機。
  如果不決戰,那就只有死路壹條,如果決戰或許還有壹線生機,這個選擇誰都會做,李虎頭在海州戰場上的做作,就是給了對方這壹線生機,更準確的說,是給了對方壹個壹線生機的錯覺,或者說,倭寇大軍寧願相信這個錯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
  ……
  朝鮮半島三面環海,大大小小的港口都是不少,不過在大明水師來到之後,所有的港口都徹底被封鎖了。
  原本在釜山港,倭寇還留有四千人,釜山港是難得的良港,可以提供大軍進出的便利,守住這裏也是為了保持壹條退路,以往水戰是水戰,陸戰是陸戰,兩者其實沒有太多的幹礙,水軍想要上岸戰鬥,還是要真刀真槍的和步卒搏殺,而大明水師和那些海盜的船只上,明顯上岸戰鬥的人不多。
  不過,水師能夠上岸肉搏的人不多,但拼湊個千把人還是有的,千把人或許肉搏打不過岸上的四千倭寇,奈何炮艦的火炮威力實在是驚人,打的遠,大艦開進了海岸劈頭蓋臉的亂轟壹陣,然後水兵大搖大擺的上岸。
  更讓那四千倭寇無奈的是,這千把步卒居然帶上來十幾門火炮,千把步卒居然有五百多火銃,而且後續不斷的有船只靠岸,水兵們開始登陸。
  守不住釜山,最後壹線希望也是斷絕,朝鮮半島就徹底成了絕境,帶隊的倭寇軍將已經考慮是不是發動決死沖鋒,或者是剖腹自殺,兩難之時,聚兵的消息傳到了釜山這邊,總大將宇喜多秀家下令,所有兵馬向漢城聚集,與明軍決戰。
  在大阪的倭國太閣豐臣秀吉已經是病倒了,征伐朝鮮進而占領大明,是他這輩子做出最宏大的計劃,當二十萬大軍跨海攻向朝鮮,壹路北進,到達大明邊境的時候,這是他這輩子最輝煌的時刻。
  從倭國天皇公卿,下面的武將大名,壹直到最普通的武士,沒有人瞧得起馬夫雜役出身的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也知道別人的蔑視,或許他成為織田信長最大的軍團長的時候,就沒有人敢瞧不起他了,可他自己卻這樣偏執的認為。
  得到了倭國天下,豐臣秀吉娶公卿之女為妾,不做將軍而是去做公卿最高位的關白,都是這種自卑心理使然。
  將朝鮮和大明變成自己的領土,這是自從倭國立國以來都不敢想,不敢奢望的宏大計劃,當年最好的時代也不過是在朝鮮半島的最南部建立了日本府,現在已經征服了朝鮮,自己已經是倭國千年以來的第壹人,自從大軍渡海,迅速占領朝鮮全境之後,豐臣秀吉覺得天下大名對待自己比從前敬畏了很多很多。
  好景不長,先是平安道被明軍打的大敗,好不容易在漢城城下扳回來壹局,局面陷入了相持,然後就是急轉直下。
  用幾十萬石封地換來了大明最大海主的效忠,倭國三分之二的水軍都被集合起來,這樣大規模的水軍船隊,在三次戰鬥中就被大明水師打的全軍覆沒,領兵作戰這麽多年,大家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大明水師的封鎖極為的徹底,朝鮮半島和倭國的消息完全斷絕了,各種風言風語開始在倭國流傳,沒有什麽令人喜悅的消息,反倒是會讓人絕望,流傳最多的就是在朝鮮的大軍已經被明軍全部殲滅。
  這次征伐本就有消耗西國兵馬的意圖在,這樣大的損失,卻是過猶不及了,更不要說豐臣秀吉自己的直屬部隊也有很大的損失,西國已經是開始騷動,豐臣秀吉的直屬部隊都在收縮,最起碼要穩固大阪周圍的六國區域,更讓豐臣秀吉感覺到不安的是,有人密報,德川家在關東開始有些動作。
  豐臣心中最大的隱患不是壹直桀驁不馴的島津家,也不是當年的西國霸主毛利家,而是這個和自己同盟的時間超過為敵時間的德川家康,從織田家興盛開始壹直到如今,沒看到德川家打過什麽太了不起的戰鬥,似乎壹直是服從強者和強者結盟,表現的有些骨氣,可不知不覺的,德川家已經是變成了二百八十萬石的大大名,豐臣秀吉壹直想找個機會拆分滅亡掉德川家,可德川家康始終保持恭順,不給他這個機會。
  有壹段時間,豐臣秀吉甚至真以為德川家康會服從效忠了,到了現在,豐臣秀吉才知道,德川家康還在等待機會,可現在自己想要做什麽已經來不及,也不能在這個局面下造成更大的混亂。
  而且最關鍵的壹點是,豐臣秀吉老了,老人的身體經不住病痛的折磨,唯壹可以幫助他平定局勢的前田利家也老了,豐臣秀吉現在只能是撐著病體穩定住局面,他也知道,各處的大名包括忠於他的人都在準備,倭國天下太平了不久,馬上又要亂了。
  ……
  倭國戰國二百余年,壹直沒有調動十萬以上大軍作戰,沒有辦法進行長期圍城和土木工事的能力,直到豐臣秀吉這個時代才能夠做到。
  朝鮮的倭寇大軍也是將這個技能盡可能的運用起來,王通率領大軍快要進入京畿道的時候,道路都是被破壞,有壕溝,有大坑,水源和水井也是被盡可能的汙染,這壹帶河流縱橫,水源倒不是什麽大問題,至於這些沿途的阻礙,王通的應對很簡單,就地征集朝鮮民夫,反正不是自家的民力,使用就是。
  在明軍的騎兵優勢面前,倭寇兵馬也不敢派出什麽輕騎騷擾,但是卻有些忍者隊伍夜間想要放火燒掉糧倉,甚至是入營造成混亂。
  最開始的戰鬥,就是明軍的探馬、夜不收和倭寇忍者之間發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