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錦衣當國

特別白

歷史軍事

  現代職場人王通,在病死後來到明萬歷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91章 家大還是國大

錦衣當國 by 特別白

2018-7-5 20:48

  李家府邸原來在臘月間,就已經是熱鬧非凡,李成梁的親兒子、幹兒子,壹應親信軍將,帶著家人部屬都是聚集於此,每日裏戲班子從早到晚的演戲,大家酒宴賭錢,歡樂無比。
  如今的府內,遼西總兵李如柏已經率領兵馬去往義州,李如梅壹幹子侄家將也都是前往,就剩下李成梁壹個人孤零零的留守,淒清異常。
  李如松是個好熱鬧的性格,他和李成梁之間的父子情誼實際上也就那麽回事,在這個冷清無趣的大宅裏帶著,李如松自己也很不舒服。
  外面寒風凜冽,李家的正堂上卻溫暖入春,薄棉袍都穿不住,但偌大個正堂,只有李成梁和李如松兩個人對坐,卻讓人感覺到陰氣森森,李如松四下無聊打量,所看到的沒什麽變化,從小到大,這個正堂東西陳設就是不斷的以舊換新,可式樣玩意都是壹種。
  坐在正中的李成梁穿著棉袍,膝蓋上還蓋著毯子,身後站著壹個四十多歲的管家,這個是內宅的管事。
  在這樣的場合,按理說應該沒有第三個人的,可李成梁的身體需要別人來伺候,只能是選個最讓人放心的內眷。
  李成梁白發和皺紋,甚至腰背佝僂,老態盡顯,比起上次李如松見面,已經是衰老了許多許多,不過李如松心中卻沒什麽酸楚,甚至還有憤怒在,如果不是李成梁壹門心思的要和王通攀比,又怎麽會在女真身上有這樣的大敗,家中的老底子損耗了太多,馬林和孫守廉又各自獨立出去,原本雄踞整個遼鎮的李家,現在只能在遼西壹隅。
  和王通爭這個有什麽意義,王通打完歸化之後,作為李家的家主,李成梁就應該明白事不可為,應該放低身段去交好,如果這麽做了,壹切都能保持住的話,到了這個時候,不管禁軍能有怎樣的強悍,遼鎮李家自己就能湊出三萬戰兵,十余萬兵馬,在這樣的形勢下,李家自己就可以擔負起入朝的重任,這偌大的功業也都是李家自己的,得了這個功業,也就能和王通相提並論了。
  當時等不起,到現在的大好機會就把握不住,即便是李如松自己先到遼寧,可還是作為王通的部將,這個能有什麽意思。
  說“如果”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不過有這個想法,怨氣自然就在,自然也就沒有什麽太好的情緒了。
  “這邊該打好招呼的,都已經打好了招呼,妳去朝鮮,只管壹路向前打,打下的地盤越多越好,將倭寇向南趕的越遠越好,馬林那邊和孫守廉那邊,或者給妳幫忙,最起碼不會扯妳後腿。”
  屋中靜默了壹會,李成梁開口說道,李如松側身沈吟了會,開口回答道:
  “父帥,京師那邊的意思是孩兒這邊先行攻擊平壤,讓倭寇沒有辦法在平壤集結大兵,等待遼國公率領大軍入朝,父帥所說的,又是那裏來的命令,兒子要是去做了,那可就是違背軍令軍法的大罪啊!”
  說的是中規中矩的道理,不過父子間卻不應該打這樣的官腔,那邊李成梁的眉頭皺起,咳嗽了聲說道:
  “違背軍令軍法,只要妳壹路凱歌壹路大勝的打過去,誰會治罪,京師那邊的人也都找好了,只要妳這邊打的爭氣,委任妳為入朝大軍的主帥都不是不能。”
  李如松似乎沒有註意到李成梁的惱怒神色,只是繼續問道:
  “父帥,倭寇那邊戰力非同小可,祖承訓五千騎還交待在那邊,孩兒率領的大軍萬壹有個閃失?”
  “混賬話!什麽叫萬壹有個閃失,祖承訓那不成器的東西連打仗都不會了,壹頭鉆進倭寇的口袋裏,那邊的軍情軍報老夫也不是沒有看到,倭寇這邊,妳只要和他堂堂之陣的打,咱們勝的把握最少也有七成。”
  李成梁聲音禁不住提高了些,說到這裏就有點氣喘,身後那管事連忙送了壹碗茶湯過來,李如松在那裏輕輕搖頭,還是開口說道:
  “冒失了些,冒失了些,咱們家的局面我知道,我手裏三千多算是老底子能用的,老二那邊帶去的恐怕也就是四千多人吧,馬林和孫守廉不扯後腿就不錯了,還能把他們的家兵拿出來?這七千多人……”
  頓了頓,李如松又是用這種質疑的口氣說道:
  “七千多人,咱家當年壹共才九千多人,在多倫、在建州都折損了不少,這七千多人裏恐怕也有二千多是後面選出來的吧,父帥,兒子雖然在宣府,可草原如今傳遞消息方便,兒子知道的事情也多,遼西的生意都要做到河套那邊了,這些人整日裏操持這個,那有什麽心思熬練,這樣的人上戰場能頂什麽?”
  李成梁神色陰了下來,他肅聲問道:
  “妳想說什麽?”
  “父帥,兒子要說的是,咱們家在九連城那邊號稱三萬戰兵,但真能打的有多少兒子心裏有數,這能用的恐怕不過萬數,騎兵能用的不過六千,這些人去……倭寇那邊近二十萬兵,父帥妳就敢確認沒有風險?”
  李成梁盯著李如松卻不說話了,李如松搖搖頭,站起又是說道:
  “父帥,如今天下間局面不同,咱們李家也不是從前的李家了,跟在那遼國公身後壹步步向前,分潤些功勞多好,非要擔這個風險罪責的,何苦來,要不是您有這個心思,打建州韃子的時候又怎麽會!?”
  剛剛反問壹句,那邊李成梁猛地壹拍椅背,直接站了起來,他腿上蓋著的毯子也是掉在了地上,身後那管事也被嚇得身體壹哆嗦,李成梁身體顫抖,指著李如松吼道:
  “畜生,老夫當年這麽拼命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妳們兄弟幾個,還不是為了咱們李家,別人到了老夫那個年紀,都是在家裏享福,老夫還要領兵犯險,為的是誰,妳以為妳那宣府總兵是妳自己打拼出來的?要不是老夫在關外打仗,壹點點功勞加在妳身上,妳能被放出去總兵……”
  說到這裏,李成梁劇烈的咳嗽起來,身後那管事慌不叠的上前輕拍,低聲對李如松說道:
  “大少爺,老爺這邊身子不好,可每日裏還是操心李家上下……”
  “閉嘴,這裏沒妳說話的資格!”
  李成梁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喝了口茶湯壓下,呵斥了那管事壹句,喘著氣坐在椅子上虛弱的說道:
  “遼西格局太小,咱們李家這壹脈的人又太多,外姓的人可以去他處,咱們李家的人能去那裏,日子久了必然會有麻煩,要是沒什麽功業,到了妳們下壹代,咱們連遼西總兵這個位置都是保不住,李家煙消雲散,沒了根基,妳以為妳能在宣府呆下去?那邊還不是歷家和馬家管著大小事情……現在咱們李家需要獨自打個勝仗,要顯出來本事,若只能跟著別人後面打仗,那朝廷要咱們李家有何用……”
  斷斷續續的說著,說了幾句又是說道:
  “現在下面已經離心,祖承訓他那五千騎怎麽積攢出來的,還不是琢磨著出去自立門戶,如松啊,軍功是咱們家的根本,現在不管是妳還是妳弟弟,都要有個耀眼的功勛來穩住自己的位置,讓京師中樞知道妳們的能耐,老夫現在已經是這樣,這麽做都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妳們?”
  說到這裏,李成梁已經是老淚縱橫,嘶啞著說道:
  “朝廷正在對各個邊鎮動手,李家如果不多立下功勛,將來妳們只能做富家翁了,妳們幾個若是做個無權無勢的富家翁,能傳兩代,就怕咱們李家就這麽煙消雲散了……”
  李如松壹直在那裏搖頭,等到李成梁不說話了,李如松低頭看著地上的波斯地毯,這應該是在天津衛買來,價值千金的豪奢之物,似乎在那裏看了看地毯的紋路,李如松又是擡起頭,長嘆了口氣說道:
  “既然父帥這麽說了,兒子也明白怎麽做,兒子知道自己的榮華富貴是怎麽來的,兒子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軍情緊急,還請父帥保重身體,兒子明日就去遼南,盡早入朝。”
  ……
  王通在壹路急行之後,在十壹月二十到達了京師,從松江府壹路北上,所經過的區域都是京杭大運河的流域,這是大明最精華的所在。
  沿途盡管大多數時間在趕路,不過也曾觀察沿途的市鎮城市,王通多次經過這個區域,前後有個比較,各處都比從前要繁華不少,沿途需要征發民夫的時候,也從前要容易很多,這就是工商業的發展帶來了繁榮的體現,天津衛和松江府的開埠,並不僅僅是繁榮這兩處地方,他們兩個是頭尾,帶動了壹整片的區域,最終將帶動整個大明。
  不過是隨行所感,進京之後,王通甚至沒有時間和親朋故舊們寒暄,就被萬歷皇帝召見。
  禦書房中,萬歷皇帝、內閣首輔王錫爵、司禮監掌印太監田義、提督太監鄒義,還有遼國公王通,五人議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