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9章 論海說艦,客從南來
錦衣當國 by 特別白
2018-7-5 20:47
“陳大人這壹戰的確是妙,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想必就是如此了!”
在澳門港口外的那艘廣船上,船頭壹名武將扶著船舷望向港口中,邊上壹名文士打扮的人在那裏心悅誠服的誇贊。
這武將穿著水師軍將的輕甲,三十多歲的年紀,身材頗為修長,聽著身旁的人誇贊,他臉上卻沒什麽喜色。
“高先生過獎了,這那算什麽妙,不過鉆了個空子罷了!”
“陳大人過謙了,這次朝廷下旨,擢升大人為廣東水師提督,多有勉勵之語,這次清剿澳門,又出此奇兵,未動兵戈已大獲全勝,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學生這次親眼所見,的確贊嘆,回去廣州之後,定當稟明,為大人論功,也算是擢升後的開門紅了!”
話說到這般,陳璘轉過身,抱拳謝道:
“陳某謝過先生這番好意,先生久在淩大人幕中,所見所聞都是對西南諸苗的平亂剿賊,對海上事不太知道,老張,妳和高先生說說,若是港口內的番船有備,咱們這些船會如何?”
邊上壹名千總服色軍將聽到這句話,恭謹的上前壹步說道:
“要是他們有準備,咱們的縱火船是靠不到跟前的,怕是揚帆沖出港來……”
那文士聽的有些糊塗,此時禁不住插言問道:
“陳大人,咱們這次來了壹百五十余艘大小戰船,番人又能有多少,就算沖出來又能如何?”
陳璘和那千總對視壹眼,都是露出苦笑,那千總抱拳說道:
“大人,不說其他的,單說那三艘最大的出來,三艘船足足百余門炮,輪番打響,咱們這些船怎麽頂得住,也就要弟兄們拼了命看看能不能靠前,可這十有八九,靠前也要被打沈了下去。”
這高先生是兩廣總督軍務淩雲翼幕中的師爺,朝廷急遞來了旨意,廣東上下自然不敢怠慢,不光是讓陳璘率領水師出動,而且為了和地方上協調方便,還把自己的親信師爺派來,居中聯絡。
兩廣總督在南方這些年就是不斷的平定剿滅西南各族的叛亂,自總督到巡撫,文官整日裏也都是和這軍務戰陣之事相關,這位高先生對這戰爭之事也頗為了解。
昨日陳璘征用民船,裝滿柴草偽作商船進入港口之中,今日壹聲號令,這些偽作商船的船只都貼住了番人那些帶炮的大船,壹有異動立刻點火。
眼見著港口中那些番人船只老老實實的不敢動彈,壹副任人宰割的摸樣,這高先生看的高興無比,沒想到卻得到這番說法,壹時間有些郁悶,安靜了下,不由得拍了下手說道:
“要這般說,大明的海疆豈不是危險,任由這等番船來去?”
“如今我大明還說什麽海疆,番船壹直是來去自由……高先生莫看咱們廣東水師戰船陳舊,以陳某所知,這已經算是好的了。”
“……番人的戰船如此犀利,難道咱們不能造嗎?”
“高先生,那裏來的銀子,如今銀子都花在九邊,平瑤亂的時候,十萬火急,上面卻撥不下銀子來,這樁事高先生不也知道嗎?”
說到這裏,高先生也是無言,跟著嘆了口氣,轉向港口的方向,低聲說道:
“難道這就沒辦法了嗎?”
“倒也未必,在這澳門辦差事,有人說是大題小做,有人說是玩笑兒戲,不過陳某卻覺得其中有些深意,很多事也不能按照從前那般想了。”
那位高先生點點頭,低聲的說道:
“隨著這封旨意,淩大人在京師的朋友也來了幾封私信,說這樁事搞不好是天津衛那個少年千戶王通攛掇陛下做的,軍國大事,居然弄成了少年的兒戲,聽說,那少年千戶當年曾在澳門呆過些日子……”
陳璘笑了笑,自言自語道:
“真就未必是兒戲……”
不過這話卻沒有讓那位高先生聽到了,這時港口中有人擺動旗幟,壹直趴在桅桿上張望的水手大聲的喊道:
“大人,港口那邊發信了,說諸事妥當,請大人們上岸辦差。”
……
“倭寇、海匪多選擇此處修繕船只,購買兵器,為害甚大,本擬將相關人等發回本土,然海疆萬裏,回返之時易被賊人所乘,反而不美,特命而等隨船北上,去往天津衛暫住,待到太平之時,則回澳門回鄉自選。”
上岸之後,澳門所有葡萄牙人的頭面人物都被集中在壹起,那位高先生神色嚴肅的和他們說著。
這個結果讓人很意外,那斯威士和大小官員都很詫異,但卻提不出什麽反對意見,澳門葡萄牙人的利益階層,是本土來的商人和文員軍官,這些手藝人和工匠也是下等人,少了他們,不過再來壹批罷了,既然明國不願意他們呆在這裏,那就趕走是了,莫說是北上,就算現在都殺了,澳門這邊也不會有壹點意見。
眾人面面相覷之後,幾個大商人和地位較高的官員都輕輕點頭,當即有人上前說道:
“既然尊敬的將軍這麽說,盡管我們對將軍今日的粗魯舉動感覺到遺憾,可還是以和平和大局為重,願意尊重將軍您的安排。”
這等強要面子的言辭讓陳璘哂笑壹聲,隨即看看港口又看看那畢恭畢敬的斯威士,卻想起來什麽,低聲對通譯說了幾句。
那通譯楞了楞,連忙躬身施禮,然後走到那些人跟前大模大樣的問道:
“尊貴的陳將軍有話問妳們,在這裏妳們最好的軍將都有誰,最好的士兵都有誰,軍將和士兵各報五個名字出來!?”
沒想到明國會有這個問題報出來,低級軍官和士兵同樣是無所謂的,隨時可以從國內進行補充。
“最好的軍將”,壹聽這話,斯威士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板,剛要把自己的名字說出來,就發現不管是葡萄牙人還是明國人,都用鄙視的目光看了過來,馬上咽了口口水,本著矮子裏拔將軍的做法,報了十個名字出來。
“因為是佛朗機的人,所以妳們也要派兵護送,剛才不是說了十個人名嗎,這十個人也壹起去吧!”
這也是無所謂的事情,不過是十個兵卒而已,從歐洲遠離故土來這邊當兵的人,大都是沒什麽出路的人,送走也就送走了。
斯威士中校大點其頭,陳璘轉頭看看港口,指著最大的那艘船說道:
“差不多四百人,官府的船也不夠,就用那艘船裝載著去北邊吧,船上官府會派兵丁值守,也會派幾艘船跟著。”
聽了通譯的話,葡萄牙幾個商人終於有些急了,壹人急匆匆開口說道:
“尊貴的將軍,這艘船馬上就要去南洋,如果去北面,我們會損失大量的金錢。”
陳璘那裏會理會他們這些解釋,只是自顧自的領著親兵去查看澳門沿海的那些堡壘和炮臺,那位高先生板著臉說道:
“只是告訴各位怎麽做,並不是要問各位同意與否,妳們是想要這艘船呢,還是想現在就看到港口變成火海……”
天色已經有些黑了,站在海邊的人都能看見港口那些縱火船上的火把亮光,那些明軍士兵已經換了幾根火把。
壹次航程的利潤被耽擱和這艘耗資巨大的武裝商船相比,簡單的數目大小,人還是很容易分出輕重。
那邊陳璘正在查看澳門面朝港口方向的炮臺,邊上壹名親信回頭看看,低聲的詢問說道:
“將主,屬下冒昧說壹句,屬下這邊聽到的消息裏,沒提到用這些番人的船,也沒說讓他們派兵跟著過去,將主您這麽做,會不會?”
陳璘笑了笑,看著海面低聲說道:
“那位天子近臣少年千戶要做什麽,我猜到了幾成,這麽做,只會錦上添花……”
……
七月下半,就算北直隸也是溽熱,不過身邊有人搖扇子扇風,又坐在樓船之中,航行運河之上,不時有清風吹來,又有冰鎮酸梅湯解渴,那可就愜意非常了。
前任南京鎮守太監,現任禦馬監提督太監楚兆仁如今就是這般的愜意,坐在船中,身邊光是伺候的小宦官就有十幾人,上上下下忙碌不停。
司禮監六科郎掌司胡誌忠去南京赴任,隨從用具,壹共兩艘官船,可楚太監這壹隊卻有五十多艘大船,裝滿了錢財特產。
南京鎮守太監差不多有代天管江南壹帶的意思,位高權重,下面的人巴結的很,楚太監在南京五年,下面的奉承孝敬自然不少,這次升任回京,下面當然要知情知趣的送上臨別程儀。
這五十多艘船那些自用,那些要在京師給各位大佬,楚太監早就計算分配好了,他心裏清楚,要不是這幾年上上下下勤快打點奉承,禦馬監提督這個顯赫位置出缺,又怎麽能輪得到他,二十四衙門多少人盯著呢!
既然到了這個位置上,那就可以從容經營,等著有沒有更進壹步的機會了。
船隊北上,眼看著就是天津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