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當國

特別白

歷史軍事

  現代職場人王通,在病死後來到明萬歷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34章 家中小事,立營練兵

錦衣當國 by 特別白

2018-7-5 20:47

  主家的吩咐雖然奇怪,不過赤黑還是甕聲甕氣的答應了,轉身就要回去準備,還沒有走出院子,就又被王通叫住。
  “不必去了,剛才所說的話就當沒有講。”
  這翻來覆去的,赤黑被搞的糊塗,可還是答應下來,王通在院子中緩慢踱步,眾人看著老爺面色沈重,也自覺地步上前說話。
  走了幾步,卻聽見馬婆子的大聲說話,眼下馬婆子就是這王通宅院的大管家,裏外的都要尊敬三分,不過馬婆子也知道分寸,從不跟下人擺弄架子,這大大小小壹百多口人都是敬重的很。
  聽到她聲音嚴厲,連王通都好奇起來,走進了幾步細聽。
  “三標妳現在也是個有身份的人,為什麽這麽不懂事,在京師給妳相了幾個妳瞧不上,來這天津衛居然看上了寡婦,比妳大幾歲不說,還帶著個拖油瓶,妳想氣死妳娘……”
  聽到這個,王通也忍不住笑了笑,門當戶對,既然日子好了,也難怪這馬婆子講究起來,馬三標在馬婆子面前從來不敢耍那蠻橫性子,在裏面低聲說了幾句。
  這純粹的私事,王通也不想多聽,剛走開的時候卻聽得門響,馬婆子打開門走出,絮絮叨叨的說道:
  “妳年紀大了,妳要願意就好,娘找個人去給妳問問。”
  事情突然倒是有了轉機,誰喜歡誰是誰的自由,王通也不想幹涉,總歸在自己庇護下,馬婆子和馬三標不會吃虧就行。
  到了晚上張世強才從城外回來,也虧得正月十五之後,天津衛城大部分的商鋪開業,兵備道那邊又給了方便,要不然這些人的被褥住宿就是個大問題。
  俞大猷對城外的練兵場布置沒有什麽意見,只有壹點是堅持的,那就是不能住在民家,壹定要有營地。
  士兵住在營地之中,才可以按照常規的集合操練,並且習慣這種生活,住在民家壹來是擾民浪費,二來是行動集合都很不方便。
  所以今日起始,城外草草搭建了窩棚,把被褥什麽發下,就讓他們住在其中,當然這飯菜還是不會虧待,保質保量的供應。
  王通訓練的家丁們從現在起也不住在這宅院中了,而是作為執法隊和督戰隊壹同住在了外面那處臨時的營地中,畢竟新丁們才剛剛聚齊,對於紀律服從什麽的還未必領會的透,既然想不明白,王通這邊會用棍棒幫忙。
  張世強忙碌了整整壹天,回府還沒來得及歇息就又被王通叫過去,還以為出了什麽事情,而且王通在他進門後特意關了門,弄得頗為神秘。
  “妳在通州壹帶可有什麽舊識?”
  “小人破家了之後,從前的親戚朋友多不來往,倒是從前有幾個做活的佃戶受了些恩惠,還壹直記得,小人父母的墳墓也是他們照看。”
  張世強回答之後,王通輕拍著桌子琢磨了下,又是問道:
  “那就是能找到放心的人……”
  “大人,要說放心不放心的真不好講,但鄉下種地的人都是老實巴交,心思不那麽活泛。”
  聽王通問的慎重,張世強也回答的小心翼翼,王通又是點了點頭,沈默了壹會,又是開口說道:
  “找個妳信得過的人,讓他再找幾個信得過的,說是要來天津衛這邊找個營生活計的給他們幹,本官找人介紹他們進去當仆役。”
  張世強大概明白了王通的意思,沈默的點點頭,王通揚手補充說道:
  “就是給他們介紹活計,不管妳找的那個人,還是那個人再找的,也不要跟他們說什麽別的,就是來這邊做工,那個人再找的人不要知道妳的事情,這點壹定要叮囑明白。”
  王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邊走邊說道:
  “找的人都要有父母家人,而且要做好報備,這件事是最要緊的事,妳明日就出城回去辦,越快越好。”
  張世強連忙站起領命,剛要出門,王通在後面跟著說了壹句:
  “銀錢上面不要吝惜,該花就花,但要控制,不要讓他們覺得事情有古怪。”
  ……
  此時的歷法就是王通另壹世的農歷,正月過二月來,空氣中已經有絲絲暖意,運河上也開始化凍。
  原本城外用來殺頭的那片鹽堿灘此時已經被用木柵圈了起來,原本坑坑窪窪的地面也都被沙土墊平。
  住宿的窩棚也頗為的規整,周圍還挖了排水溝以及方便的處所,選上的沒選上的共同協力,從營地到最近的壹家貨棧處,整理出來壹條粗糙的道路,便於運輸交通。
  如此辛苦的勞動倒是有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那些沒被選上的很多人活幹得多,吃的又飽,力氣也跟著大了不少,再次篩選考核,估計就能選上了。
  被選上的近六百多人中,懂得弓馬武藝的被叫做壹營,那些剛過了標準的則被分為二營和三營,總的來說,三營的新丁們比二營的還要差壹點。
  壹個營二百人,每十人為壹小旗,每百人為壹百戶,營官就是百戶,稱之為營百戶,副手則叫總旗。
  小旗、營百戶和總旗都是由王通手下的家丁們充任,譚家的家將們則被稱為教官,用來督促和領著訓練,營務之事他們只有建議和教導的責任,卻不能插手管理。孫鑫、歷韜等人則都被分配到三營做了小旗。
  唯壹的例外就是馬雲奎,他被任命為小旗。
  那日在這營地很出風頭的馬雲奎事後被王通查了下底細,這馬雲奎是天津右衛壹個千戶的兒子,他是個遺腹子,從小家境頗為的艱難,馬雲奎的母親本想讓他讀書去考個功名,可這馬雲奎卻天性好武,壹邊讀書壹邊跟著幾個叔叔伯伯練習,到最後書是讀不成了,武藝卻練的不錯。
  但兩邊耽擱,家裏沒錢這飯食也跟不上,身體有些單薄,尋常的兵丁不願意去做,可要考武舉也是耽擱了,壹直等到王通這邊招兵才算有了機會。
  按照譚將的說法,武藝還過得去,在譚兵手下走了十幾個回合,能騎馬也能開弓射箭,算是難得的了,而且在王通心中這人還認得字,有些文化,這在這個時代的武人之中實在是少見。
  既然少見而且出色,自然要重用些。
  據家丁們定期的回報,說是這馬雲奎在新丁們之中威望還是有的,據說此人在軍戶子弟中從前就是個拔尖的。
  訓練很枯燥,甚至有那些做活做苦力,沒選上的那些青壯慶幸,慶幸自己每天幹完活就可以吃飽睡下,不用在校場中做哪些枯燥重復的動作,要不然就出去沒完沒了的排隊亂跑。
  大家都是衛所出身,也看過兵馬操練,哪有這般的,站隊要對齊,壹切按照口令來,連走步跑步都不能亂了。
  稍有什麽不對,那些年紀不大甚至還要比新丁們小的軍校們就會大聲的斥罵,拿著鞭子和棍棒亂打,誰不是人生父母養的,來這邊當差吃糧,怎麽就能這麽下狠手。
  更不要提那種種紀律,未經允許不得外出,甚至未經允許不能大聲說話,人練的累了,嗓子冒煙壹樣,去邊上的小河裏喝口水也是要被抽鞭子的,非得要喝那燒開了的水,這不是多此壹舉嗎?
  就和王通打算監視別人壹樣,城內城外、天津和京師的各方勢力也在監視著王通,京師有許多人是知道虎威武館的,又有俞大猷這等老將幫忙,能把營地和訓練場籌建起來,倒也不值得讓人驚奇。
  那訓練的方法則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認為是小孩子拍腦袋胡鬧,花費又大,效果又不見得好,幾百兵壹年的花費居然要幾千上萬兩銀子,這些錢要是放在做熟了的軍將手中,幾千兵也弄出來了。
  真正讓人驚訝的是編制和營伍的規矩,小旗、總旗、營百戶還有教官等等,雖然看著像是錦衣衛的體制,可實際上卻有變化,那些營伍的規矩則更是條條合理,這規矩編制就算俞大猷也未必想得出來。
  凡是打過仗帶過兵的都能看出來這個合理,和大明的規矩不同,改進和提高了很多,王通身邊的人沒人有這個能力,要真是王通那少年想出來的,可就讓人重新評價了。
  ……
  二月十八這天,兵練了半個多月,張世強在通州那邊找的人也帶了回來,這事情辦的悄無聲息,也沒有人會註意到。
  都覺得是通州某處壹中年人帶了幾個家鄉的年輕人來天津找口飯吃,沒人知道張世強和王通在其中有什麽關系。
  張世強才把壹切稟報完,在城外訓練的歷韜卻匆忙求見,不得隨意外出的命令不光是對新丁們的,對這些軍校也是如此,這時候來,想必有要緊事。
  “大人,那些新丁嫌訓練辛苦管的嚴,今晚就要炸了營壹起散掉!!”
  聽到這話,邊上的張世強猛地站起,王通在那裏壹楞之後,卻笑了出來,本來明日要送的密折再拖後壹天,這等精彩故事寫給萬歷小皇帝聽,壹定能讓他高興。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