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8章 大元忠臣李洛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南洋大商人”前腳剛走,“高麗大商人”隨後就到了。當然,這個高麗大商人也是李洛部下冒充的。
  李洛壹見面就淡淡說道:“柳管事,這麽大的事,妳家郎君為何不來?”
  “柳管事”賠笑道:“好教李郎君知道,我家郎君身體不適,只得差遣小人前來。”
  李洛擺出門閥子弟的高傲姿態,“老柳,這可是十幾萬兩銀子的大生意,妳能做得了主麽?”
  “李郎君放心。我家郎君已有交代,小人自然做得了主。”柳管事說道。
  李洛點點頭,“好。剩下的兩萬七千多人,全給妳們了。妳們到時壹轉手,也不少賺。”說完扔過來壹本冊子,“這是清單,妳送來銀子,本郎君就送人上船。”
  足足半天過去,壹直折騰到天黑,剩下的兩萬七千多流民才被送到船上。而“高麗大商人”送到州衙的銀子,又多了十八萬多兩。
  兩批銀子加起來,超過五十五萬兩!
  大小州衙官吏全都沒有下班回家,而是眼巴巴的等著分銀子。
  這樣無恥的官場現狀,就連以腐敗聞名的滿清,都不可能發生。吃相實在是太太太難看了,官員情操完全沒有下限,連偽裝都不屑去做。
  原因很簡單。滿清帶有濃厚的理教色彩,制度綿密,官員多少還要裝模作樣,就算是偽君子,起碼也要道貌岸然,絕對不可能肆無忌憚的販賣奴隸。
  但元朝官場,帶有鮮明的奴隸制色彩,野蠻粗暴,上行下效,肆無忌憚。
  可即便如此,地方官員有組織的壹下子販賣七八萬奴隸,傳到忽必烈耳中,起碼也是罷官的罪名,而且還不止李洛壹人被罷官。這裏的所有人,有壹個算壹個。
  超過五十五萬兩的“贓銀”,李洛壹人就拿四成,也就是二十二萬多兩。
  剩下的三十三萬多兩,大小官吏人人有份。知州黃不花最多,分到了五萬兩。就是州衙的皂隸,也都分到了上百兩,抵得上他們幾年收入。
  皆大歡喜!
  就在李洛主持分贓之際,崔秀寧也忙著安排青牛山和蒼虺嶺的人上船。兩個山寨男女老幼共五千多人,全部趁著雪夜拔寨遷移,去最近的大海南岸,那裏有船等著。
  亥時,七八萬流民,五千多山寨人口,還有從江華調來護航的兩千鄉勇,將近九萬人,趁著漆黑的夜色駛離海港。
  直到此時,李洛心裏才終於壹塊石頭落地,穩了啊。
  綁架整個寧海州衙,終於幹成了這件匪夷所思的事,到現在他都覺得有點懸。
  冬天行船,海上會安全很多。這麽多移民到了海東,就算他將來反元失敗,起碼也能效仿琉球,海外稱王。
  崔秀寧和顏鐸也上船隨行去海東。李洛則是留在寧海州。因為他不能走。用不了幾天,欽差大臣脫不合就壹定會來本州巡查,他這個鎮守官竟然不在崗位,那還了得?
  船隊終於離開了,李洛卻滿心失落。
  不是為了失去的三十三萬兩銀子。
  是……她走了啊。
  看著空蕩蕩的房間,李洛心裏空落落的。
  義父也走了。認的妹妹李沅也走了。不過,特務們都留了下來。
  李洛沒有失落多久,因為他還要應付即將到來的欽差大臣。
  三天後的臘月十五,心情惡劣的脫不合,終於到了寧海州城下。
  當然,李洛早就知道萊州發生的事情,也早做好了準備。
  脫不合來到城門下,看到城墻上守門的兵丁,都頂著風雪佇立在寒風中。雪花落滿了他們的盔甲和弓刀,卻沒有絲毫懈怠之色。
  脫不合來萊州後,第壹道命令就是封鎖消息,任何人不得出城。所以,他不認為寧海州的官吏知道自己來了。
  他仍然想突然襲擊。
  “城下何人!報上名來!”守城的人,看似是官兵,其實都是李洛的親衛隊。
  脫不合心裏有點滿意,他揮揮手,壹個漢人官吏上前說道:“快快打開城門跪迎!欽差大臣、禦史中丞脫不合大官人到了!”
  “什麽?”守城的軍官佯裝驚訝。但是隨即,他就露出質疑的神色。
  “妳們有什麽憑據說是欽差?就憑妳壹句話麽?妳們有好幾百騎兵,誰曉得是不是賊兵假冒,賺我城池?若是欽差,為何不亮出印信?”守城軍官喝道。
  脫不合忍不住面露微笑,而那漢官也佯做憤怒,大聲道:“妳個小小的八剌哈赤(城門守),好大口氣!妳是何貨色,也敢查看欽差印信?莫是妳瞎了狗眼,不認得欽差儀仗麽?”
  守城軍官也怒道:“妳這廝莫不真是賊人假扮?怎敢如此出言不遜!哼,若是今日見了欽差印信,本官自然開城請罪,任憑處置。若是沒有,哼哼,別說妳等進不了城,就算想走,那也不成!”
  這軍官說完,喝道:“來呀!”
  壹群兵丁道:“在!”
  “來者可能是賊人,大夥準備守城!”
  脫不合忍不住哈哈大笑,用馬鞭指著城頭的軍官,“給他查看!”
  光是這壹幕,就讓他對寧海州的官吏印象不錯。防守城門如此嚴謹,不給賊人絲毫機會,正是他想看到的。起碼說明,此州官吏並不是玩忽職守之人。
  欽差印信被繩子吊到城門上,那軍官打開壹看,頓時“大驚失色”。
  他連忙沖下城樓,打開城門,撲通壹聲跪在雪中,大聲磕頭道:“卑職城守巡檢劉大刀,叩見欽差大官人!劉大刀有眼無珠,請大官人贖罪!”
  脫不合縱馬向前,笑呵呵用生硬的漢話說道:“妳,很不錯,是個好漢兒,好漢兒!”說罷,就摘下自己腰間的匕首,扔到雪地,“好漢兒,賞妳了。”
  他覺得這劉大刀忠於職守,不但不能罰,還要賞賜。說起來這欽差儀仗很容易假冒,不過是幾面旗牌而已,倘若守城官見到儀仗就開城,那必定是個大大的隱患。
  劉大刀裝作受寵若驚的樣子,連連磕頭,“謝大官人賞賜,謝大官人賞賜!”
  脫不合不再理他,縱馬直接往州衙而去。等來到州衙,竟然看到衙門外的廣場上,懸掛著十幾具屍體,顯然是在示眾。
  這十幾具屍體,穿的衣服有點古怪,不是蒙古服飾,有些像漢服,但又絕對不是漢服。
  這些屍體,其實就是在海神廟發現的少貳信資的武士。被李洛廢物利用了。
  “這些死人,是什麽人?”脫不合問身邊的漢官。
  那漢官看了看屍體的服飾,道:“回稟中丞官人,這些必是倭寇了。中丞請看,旁邊牌子上還有字。”
  “念!”脫不合道,他並不認得漢字。
  漢官念道:“此等倭寇,潛伏上岸,意圖煽動逆民造反,特斬殺示眾,以儆效尤。敢有圖謀不軌反我大元者,寧可枉殺十人,不使壹人漏網。鎮守官人,李哈剌不花。”
  脫不合聽到,不禁點頭。
  如今征日在即,這次巡查沿海州縣,防備倭人煽動漢人作亂,正是巡查重點。
  這李哈剌不花,做的好啊,說的更好。嗯,敢有反我大元者,寧可枉殺十人,也不使壹人漏網。
  就憑這句話,也能看出李哈剌不花,是個像他壹樣的嚴苛謹慎之人,對大元對朝廷,也應該是忠心盡責的。
  人,大多對和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有好感,越是自信的人,就越是如此。
  此時雖然還未見面,脫不和就對李洛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很快,州衙中就出來壹個身穿青衣的六品官員,帶著幾個小官出來迎接,正是張判官。
  張判官慌忙不叠的跪著迎接了脫不合,解釋道:“中丞大官人勿怪,不知道欽差大官人要來,所以鎮守官人,知州官人,州同官人,全部出城公幹,只有卑職領銜迎接大官人了。”
  出城公幹?
  “出城,做甚公事?”脫不合肅然問道。
  張判官趕緊回答:“鎮守官人去巡查水師,防備倭寇去了。如今盜賊頗多,州中兵力不足,所以知州官人去了鄉下,督促保長甲主防備賊人,搜查亂黨。州同官人,則是帶人勸流民離境,不得滋擾生事。”
  脫不合點了點頭,如此天氣,州衙幾個官位最大的人,竟然全部出城公幹,算是不畏勞苦的忠勤之人。
  那麽,不用想,這寧海州的官吏,是合格的。
  脫不合又問了幾個官吏,也沒有什麽發現。進入州衙,也沒有發現不好的情況。
  他不由暗想,是不是自己要來的風聲走漏,讓寧海官場有了準備?
  但想到自己來了萊州就封鎖城門,不讓任何人出城,就排除了這種可能。至於鄉間愚民,誰知道來的是欽差?
  他萬萬想不到,李洛早就知道他會來,還提前安排了壹切。當然,知州等人並不知道,他們是被李洛派遣出去的。
  幾乎所有官吏,都被李洛安排了事情做。所以脫不合壹來,就看到官吏們都在做事,無人懈怠。
  “走,去水師千戶所,本堂要見見這個李哈剌不花!”脫不合用蒙語說道。
  幾個官位最高的人都不在州衙,他也不想多待,幹脆直接去找李洛,打李落壹個措手不及。
  他不知道的是,早有人在高處觀察,以防他突然來臨。那望風的人遠遠看到大隊人馬過來,立刻就去通報李洛了。
  等到脫不合壹行來到水師千戶所,他把大隊騎兵留在水營之外,只帶了幾個人進去,以免聲勢太大,驚動李洛,讓對方有了準備。
  脫不合問明李洛在港口,直接殺了過去。剛剛走進,就聽到壹個人的聲音傳來。
  “這海盜和倭寇多次侵襲本州,爾等都是知道的。雖然年關已近,但更要小心防備。尤其是眼下,朝廷要征日,這沿海必不安穩。”
  “水師八百兵,必要分作八隊,來往巡邏本州沿海,發現可疑人等,即刻捉拿。若遇大股海寇,不得浪戰,當立即示警……”
  “誰若懈怠軍務,敷衍賽則,本官必不饒他!諸位雖不是蒙古勇士,但也要讓朝廷看看,不是懦夫孬種……”
  脫不合雖然漢話說的不順溜,卻是能聽懂。此刻聽到這番話,不禁點頭。
  他再走進,原來是壹個年輕官人在向水兵軍官訓話。
  眾人都站在雪裏,身上的雪花都落滿了。
  脫不合忽然發現,這李哈剌不花有點眼熟。他記憶很好,很快就想到李哈剌不花是誰了。他在宮宴上,是見過這李哈剌不花的。
  這不就是之前高麗使團的使臣麽?太子還向他敬酒,因為他推薦張真人治好了皇後的病。算是間接救了皇後大人。
  嗯,他還是高麗重臣李簽的侄子,乃高麗門閥子弟。此人上任寧海州達魯花赤,也就是兩個月,竟然很是不賴。
  直到此時,李洛才發現有人靠近。
  “這位官人是……不知為何能進的大營?”李洛問道。
  脫不合撫著自己花白的胡須,聲音鏗鏘地說道:“本堂,欽差大臣,禦史中丞,本堂,自然,能進來。”
  他身邊的漢官,立刻取出印信。
  李洛看了印信,裝作驚慌的跪下說道:“寧海達魯花赤李哈剌不花,拜見尊貴的欽差大官人,下官看見了吉祥的雲彩!在大雪裏看到了春天!”
  李洛當然用的是蒙語。
  脫不合聽到帶著大都口音,熟練無比的蒙語,頓時對李洛的印象更好了。
  此人雖是高麗人,但真是大元的好臣子啊。沒有敬仰尊奉大元的忠心,如何能把國語學到這種地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