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武獵

歷史軍事

女人追男人,其實也很難。
比如,壹個女警追男逃犯。
“李洛!妳再跑我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69章 任性的王後

葬元 by 武獵

2021-6-15 20:17

  王後騎術嫻熟,縱馬狂奔,滿頭細辮都帶的飛起。前面開道的壹百騎兵只能讓開,讓她先行,但又不敢離她太遠。
  三大心腹家臣也是善騎之士,他們扈從著他們的公主打馬狂奔,口中不住吆喝。
  相比而言,李洛的騎術就遜色多了。但他不敢落後,只能咬牙鞭策坐騎,緊緊跟上。
  誰知,這壹番馳騁竟然長達半個時辰,壹口氣跑出去四五十裏,直到幾人的馬跑不動了,才在壹座石橋前停下。
  李洛心裏早罵了十幾遍,他母親的王後,妳是馬變的嗎?這麽能跑!我大腿內側的皮,都快被馬背磨破了妳知道麽!
  現在停下來,更是火辣辣的痛。
  直到這時,王後才終於盡興的跳下馬背,她指著橋下的河水,意氣風發地說道:“蒙古人和馬,就像河與水。只要河水還在流,蒙古人就要騎馬。”
  三大家臣壹起奉承道:“公主說的道理,就像太陽壹定會從西邊落山壹樣,永遠不會錯。”
  王後慢慢踱步到橋頭,忽然對這座古老的石橋來了興趣,他指著橋頭壹截斷裂的石碑,問道:“那上面的字,生滿了苔蘚,不知有多少年了。車信,妳看看寫的什麽。”
  三大心腹家臣之壹的車信,其實是個高麗人。他小時候被蒙古人擄到大都為奴,分給當時的安平公主忽都迷失,竟然因禍得福,成為公主的私屬家臣。後車信隨公主來到母國高麗,卻完全不以高麗人自居。
  車信上前看看碑文上的漫漶的字跡,搖頭說道:“公主,這應該是篆文,小人實在不認識。”車信雖然認識漢字,卻只能認識楷書和行書,篆書就抓瞎了。
  忽都迷失頓時不高興了,擡手就是壹鞭子抽過去,將車信的帽子都打落在地,“妳真是壹匹瘸腿的駑馬,竟然這般無用!滾開!”
  她其實很討厭漢字,之所以想知道碑文上寫的什麽,純粹是好奇心作祟。很多時候,明明是心血來潮,想壹出是壹出,但她又偏偏認真,把芝麻般的小事,變成磨盤般的大事。
  女人大都有著莫名的好奇心,這位公主的好奇心尤甚。很多人,都因為她的好奇心遭受無妄之災。
  “李,李什麽,妳來看看,這碑上到底寫的什麽?”王後忽然對李洛說道。
  僅僅過了壹夜而已,妳就忘記我的名字了?李洛很是無語,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李洛知道,只要自己稍有遲疑,就會吃她的鞭子。看來,要利用這個女人的權勢,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
  李洛領命,他蹲到那截壹半沒入土中的石碑前,伸手拭去上面的泥土苔蘚,仔細辨認上面的字。
  的確是篆體,李洛當然認識篆體。可當他讀出上面的字跡時,忍不住楞了壹下。這碑文的意思,實在不方便給這蒙古公主解釋啊。
  要說不認識麽?
  李洛肯定,要是自己說不認識,這女人的鞭子馬上就會狠狠落下來,她根本不會考慮到昨晚還賞賜了自己這個“大都故人”壹件質孫服,她就是這麽任性。
  “王後大人,這上面說的只是壹件關於契丹人的往事而已。”李洛想敷衍過去,大而化之的解釋壹下就行了。
  契丹人的往事?忽都迷失聽到是契丹人的故事,立刻來了興趣。
  “說的契丹人什麽往事?妳要原原本本的告訴我,不許漏掉壹個字。”忽都迷失說道,她對李洛的敷衍有點不滿了。她決定,等下還要找第三人認這塊碑,甚至把碑文拓下來帶到大都。她壹定要知道上面每壹個的意思!
  要是這個李什麽有所欺騙或者遺漏,哼哼。
  李洛知道她很不耐煩,也懶得隱瞞了,“啟稟王後大人,這碑的名字,叫水淹契丹胡虜碑。說的是三百年前,契丹軍攻打高麗,在此地過河時主帥被洪水所淹,契丹大軍只好撤軍北歸。所以,所以修建壹座淹胡橋,立下碑文紀念。”
  契丹當年數次入侵高麗,殺戮很重,被高麗人恨了幾百年,修座橋紀念抗遼當然不奇怪。
  什麽?水淹契丹胡虜碑?淹胡橋?王後聽到這裏,立刻怒了。
  契丹人是草原的子孫,蒙古人也是草原的子孫,兩族其實大有淵源。而高麗人稱契丹人為胡虜,可想其內心對蒙古人是怎麽看的。
  他們還留著這座什麽“淹胡橋”,到底是何居心?
  此時,如果換了劄罕這樣的蒙古貴族,壓根就不會把這當回事。壹座幾百年前的石橋而已,犯不著啊。
  可是拿到忽都迷失這裏,就不成了。她壹不高興,就要任性。她壹任性,沒有事也會搞出事情。
  “這橋的名字真是豈有此理!”忽都迷失立刻就和石橋較上了勁兒。
  李洛硬著頭皮道:“王後大人所言極是,這橋的名字的確混賬……”
  李洛還沒說完,忽都迷失就對另壹個家臣道:“印候,傳本後旨意,拆了這座橋!”
  這名叫印候的家臣,是個蒙古人。他也討厭這座橋的名字,對公主的命令也從來不會有絲毫遲疑,哪怕這命令很荒謬。
  印候領命而去。不壹時,壹百騎兵就奔馳過來,他們壹下馬就開始拆橋。可問題是,壹座石橋,他們沒有工具,是那麽的容易拆的麽?
  再說,橋拆了,使團是不是就要繞道了?這不是傻嗎?
  李洛開始同情高麗王了。
  果然,壹百騎兵用刀敲了半天,也拿石橋沒有辦法。壹直等到使團大隊跟上來,石橋也沒有受到到多少損傷。
  “我的王後,是誰讓妳停止了前進的腳步?”高麗王走下華麗的車駕,上前用蒙語說道。他不知道王後又發了什麽病,竟然要拆橋了。
  王後森然道:“王暙,妳知道這座橋的名字麽?”她對高麗人眼中至高無上的王直呼其名了。
  高麗王有點尷尬,“這個……王後有所不知,這契丹是契丹,我蒙古是蒙古……”他自然知道這座古橋的名字,也多次經過這座橋。
  “放屁!”王後勃然大怒,“在妳心裏,只怕都是胡虜吧!”指著石橋,“立刻下令給地方官人,拆了它!”
  高麗王急的直跺腳,就為此事拆壹座古橋,瘋了麽?可是他很清楚妻子壹旦耍橫起來,根本不講道理,尤其是自己這個丈夫的道理,她更不會聽。
  高麗王不敢抗辯,他壹眼掃到李洛,立刻脫口說道:“李司譯,妳勸勸王後吧!”
  王後動怒的時候,往往寧願聽從其他人的勸解,也不會聽自己的。讓李洛勸導壹下,可能會有效果。
  李洛暗罵高麗王廢物,表面上卻趕緊說道:“王後大人,還記得當年嫁到高麗的路線嗎?”
  王後聽到李洛的話,註意力頓時被轉移,“記得,就是這條路。”
  李洛又道:“王後應該每次回大都省親,也都走這條路吧?微臣想來,這座橋,公主十五歲時就走過,可能,公主還曾在這座橋上駐足看風景。”
  王後壹楞,對啊,這座橋她其實也走過幾次,的確在橋上駐足看過風景。只是之前從來沒有留意那塊古碑。
  想到這裏,她的心忽然有點柔軟了,莫名其妙的怒火,也莫名其妙的消減許多。
  卻聽李洛繼續說道:“那麽如此說來,王後就是這座石橋承載過的最高貴的人了。它幾次承載公主,有點像公主騎過的馬啊!公主,怎麽會真的忍心拆掉它呢?”李洛又對高麗王道:“王上,微臣覺得,王後只不過順口說說罷了。”
  李洛拿這座橋比作馬,雖說是胡拉硬扯,卻還是觸動了蒙古人心中對馬的感情。
  女人的感性是很沒有道理的,從感性的角度去勸解,多半會湊效。李洛將石橋聯系到她當年出嫁的路,回娘家的路,以及騎過的馬,這都是打感情牌。
  果然,王後的臉色好看多了。
  李洛繼續說道:“以微臣所見,此橋和王後大人其實有緣,而且緣分未盡。既然橋的名字不好,不如請王後重新賜名。”
  這是制造新問題,掩蓋老問題的策略。
  王後立刻來了興趣,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李洛的建議。她很有興致的想了想,說道:“就叫安平橋吧。”安平,是她出嫁前的封號。
  “公主聖明!此名甚好!”李洛趕緊趁熱捧了壹句,然後用高麗語大聲翻譯道:“王後大人有令,此橋名改賜為安平橋!”
  此言壹出,周圍擔心石橋被拆的高麗人,全都松了壹口氣,忍不住壹起行禮道:“王後大人聖明!”
  高麗王忍不住對李洛點頭微笑,這個李司譯,今天又幫自己解了個圍,等回到高麗,壹定要賞賜他。
  李簽也對“侄子”李洛投去滿意的笑容。這個侄子,越來越讓他驚喜了。當然,要是他知道李洛根本不是他侄子……
  王後給石橋賜了壹個好名字,心中很有些成就感,又見到高麗人壹起對她行禮,就更是高興起來。
  “李洛,妳騎馬跟在本後車邊,本後自有話說。”王後這次沒有再忘記李洛名字。她騎馬也累了,又進了馬車。
  李洛只好騎著馬,行走在王後車駕邊。這壹幕,讓另外三大家臣不由側目。
  三大家臣都知道,如果說昨晚賞賜質孫服給李洛還只是公主壹時興起的話,那麽今天,這李洛真的開始受到公主信重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