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歷史軍事

(很多人被皇上這個詞勸退,不得不加上這壹段。
“鶉火之歲,皇上禦極四年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0章 建文四年

日月永在 by 煌煌華夏

2021-4-18 21:44

  除夕夜,朱允炆本來以為楊士奇來的時候會像朱棣壹樣面憨耳熱,誰知道後者卻是滴酒未沾。
  “瓦剌、韃靼使者來的事臣已知曉,故未敢飲酒。”
  那麽大的事,通政司的胡嗣宗哪裏會瞞著老大哥,楊士奇知道此事之後就已經做好了待詔的準備,兩部使者抵京覲獻降表,雖然楊士奇不知道是出於什麽原因,但是皇帝壹定會拿這件事來做文章。
  朱允炆又打量了楊士奇兩眼,笑了。
  有這樣的臣子,倒是省心。
  隨手將降表遞給雙喜,後者就送到了楊士奇的手上。
  “兩部投誠獻降,願為我大明之附臣,尊朕為他們大草原的共主,上聖人可汗尊號,妳說說,該怎麽處理?”
  將降表展開,楊士奇只是粗略的大致掃了幾眼,就合上放到了壹旁的幾案上,面向朱允炆拱手道:“陛下乃不世出之雄主,威壓六合、氣吞八荒,四海蠻夷無不望而生敬,甘服王化,覲獻此降表乃理所當然之事。”
  先送上壹句馬屁之後,楊士奇才繼續開口道。
  “既然瓦剌、韃靼兩部有心尊陛下為草原共主,願附我大明為臣,陛下何不降旨下去,敕封此二人為異姓王,大派使團攜帶賜禮,壹路鼓樂往草原宣恩。”
  大派使團、壹路鼓樂。
  對這事,楊士奇早就摸透了朱允炆的小心思,這事可是千年難得壹出的大好機會,只要操作得當,足以把皇帝的威望舉上天,甚至壹舉超越太祖都說不準,畢竟當年太祖皇帝可沒有被草原‘心悅誠服’的加可汗尊號。
  所以朝廷不能在這事上摳門,壹定要厚賞禮物,要加大使團的規模,壹路浩浩蕩蕩的出南京往草原,鼓樂齊噪讓全天下的人都要知道。
  皇帝‘統壹’草原,開疆萬萬裏!
  “讓通政司多做壹份刊文,兩份草版壹起送往各省報局,各省府兩期刊文壹起發表。”
  朱允炆又加了壹句,他心心念念不忘的當然還是求是報。
  “那補充的這壹期新的刊文就做個總結吧,連著陛下登基以來雄吞西南六國、收復安南故土改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收復故澎湖巡檢司改置臺灣承宣布政使司、收復琉球三島改置琉球府,平定朝鮮叛亂的事都加上去。”
  用整整壹期的刊文來記載朱允炆登基以來的卓著功勛,但不會歌功頌德,而是‘客觀’的把朱允炆立下的功績都寫上,至於天下儒林百姓怎麽評價,那就是地方的事了。
  看到楊士奇如此深明帝心,朱允炆不覺龍顏大悅,哈哈笑了起來:“這種大好事,將來怕是幾百年都未必再有壹會了,如此,朕當親手操刀潤色壹篇文章,也放上去才是,順道,給全國的百姓拜個年。”
  新年講話,拉進與士林學子、黎庶百姓的距離,也是壹場可以加分的政治作秀,但是前提是妳得有拿的出手的功績,妳要是個昏君,還發明詔天下的文選,那就平白招惹笑話了。
  而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攥在朱允炆,不趁著這個機會站在風口上飛天,將來哪裏還有機會。
  想到就要做到,朱允炆輕咳壹聲:“擬詔。”
  雙喜忙磨墨提筆,楊士奇也站起身向著朱允炆的方向躬身而拜。
  “維,大明建文四年元旦,朕,大明建文皇帝允炆,敬祀祭禮,布告社稷。享與共度佳節,大明蒼生百姓曰。
  朕自承繼天命以來,不敢壹日輟慢國事,廢寢忘食,如履薄冰。幸上仰太祖如天恩德之庇佑,下賴官民勠力同心之輔佐;山青月明,風調雨順。
  朕繼大寶,施有新政;國力日增,民力漸興。
  朕自觀瞻,喜不自勝,適逢佳節,與民同慶。
  朕本欲興王化與內外,承太平與漢夷。
  然有暴徒,狼子野心;叩我邊疆,害我大將。
  山河搖動,萬民忡忡。乃執刀戈,禦駕親征。
  復我故土,雄吞六國,得勝凱旋,與民榮焉。
  又有疥癬,擄我百姓。發兵征討,海波靖平。
  大明聲威,宣與北地,蠻夷生畏,伏請獻降。
  拓土之功,朕實大喜,曉諭萬民,高歌痛飲。
  天地未老,未敢慢怠;朕當加勉,不使松懈。
  國有大明,有君有民;萬民與君,壹體同心。
  大明有朕,朕當奮力;鞠躬盡瘁,不負社稷。
  時願大明萬歲!大明人民萬歲!”
  朱允炆本來是想用白話文來說的,結果心裏的話到了嘴邊,覺得白話文說出這壹番內容實在是過於肉麻,這才不得不轉為半文半白的形式。
  而雙喜這邊則頓住筆,他覺得朱允炆前面說的都沒問題,但最後那句人民萬歲卻是怎麽都寫不出來。
  這歷朝歷代哪裏有君王祝百姓萬歲的道理?
  “這最後壹句記下來。”
  聽到雙喜的不解,朱允炆嘴角揚起笑容,卻是直接下了令。
  這最後壹句才是這番新年帝詔的核心,前面的內容不過是誇他朱允炆自己,但是最後兩句卻不露聲色的將功勞分潤給了百姓,漢人是最好面子的民族。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他這個皇帝親手送百姓壹個面子,百姓就會還他更大的面子。
  “陛下聖明。”
  等詔書擬好,楊士奇這才直起腰來,復坐回位。
  “這兩期刊文發出去,我大明未來幾個月可是要熱鬧的緊了,國大民驕,人心可用啊。”
  壹句人心可用便讓朱允炆知道,這楊士奇八成是猜到了他的打算,當下也就笑了起來。
  “等今年下半年各省的鄉試結束之後,明年癸未科會試的題也就可以較往年略作修改了。”
  不得不說,瓦剌、韃靼的降表來的實在是太是時候,朱允炆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真成了天命之子,不然正好趕在自己求是報開刊之前來了這麽壹個重大利好,這要不算是天助那還有什麽稱的上天助。
  借著這麽壹個好機會,很多細節上的小策略,他朱允炆都可以直接跳過了。
  楊士奇也點頭起身:“陛下聖諭,臣已謹記與心,這便下去早做安排。”
  說著話,楊士奇拿過雙喜那份擬好的新年告天下百姓詔,轉身便離開這武英殿。
  “夜深了。”
  皇宮內有報時的宦官,壹句亥正讓朱允炆陡然驚醒,苦笑壹聲。
  “沒成想,竟然都到了這般時間,罷了,妳去知會壹聲,弄些個小菜再拿兩壺酒來,陪朕喝兩杯開心壹下吧。”
  “誒。”
  雙喜內心樂開了花,忙下去傳令。
  “轟!轟!”
  站在武英殿的殿門處遠眺,南京的夜空之上,不知哪家的大富豪商燃放起了煙花,映的夜空炫麗異常。
  煙花璀璨之間,大明建文四年的鐘聲,自午門外,轟然敲響!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