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戶官開始

七只跳蚤

歷史軍事

明弘治十八年四月末,夜,天光如水,繁星點點。
偌大的紫禁城此刻卻是給人壹種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零三章 李卿,這次朕該怎麽幫妳啊!

從百戶官開始 by 七只跳蚤

2023-9-17 08:46

  李桓的話讓嚴凱心中生出不妙的同時也壹下子變得有些沒底起來。
  要知道他此番前來可是完全豁出去了,就是準備拉著李桓壹起同歸於盡的。
  畢竟因為李桓的緣故,他子嗣斷絕,自此他們嚴家自他而絕,關鍵他這官位明顯也做不下去了,以李桓的行事風格,肯定會將他抄家滅族。
  也就是說,不管怎麽樣,他註定是完了。
  既然如此,嚴凱打定了主意,便是死也要拉著李桓壹起,因此嚴凱楞是搞來了上千斤火藥來,然後將之密封在壹個個的酒壇子當中。
  以嚴凱想來,這麽多的火藥,如果說借著獻酒的機會接近李桓,那麽方圓數丈之內,上千斤的火藥轟然之間炸開,保管能夠將李桓炸個屍骨無存。
  只是當嚴凱向著身後看去的時候,臉色壹下子變得無比難看起來,因為隨他壹起前來的那些家丁這會兒竟然壹個個的逃了。
  竟然逃了,這可是跟了他十幾年的家丁仆從啊,就連其中幾個他無比信任的家丁也都逃了,只留下唐仁壹人在那裏壹臉的呆滯以及無奈。
  嚴凱也不想壹想,他此番前來本就是為了拉著李桓壹起同歸於盡,也就是說不管結果如何,反正他是死定了。
  那麽隨同他壹起前來的人也壹樣難逃壹死。
  如果說是壹開始的時候,靠著心中的那點忠義,當時就忽悠著這些家丁赴死,或許沒有幾個人會背叛。
  但是這壹路之上,準備火藥,又壹路趕過來,這段時間當中,這些家丁心中的那點熱血壹下子消散,心中的怕死之情自然就會湧上來。
  尤其是當他們來到這謝府前,看到四周滿地的屍體的時候,那種恐慌,畏懼怕死的情緒終於壹下子占據了他們的心靈。
  壹想到他們帶來的那些火藥轟然炸開,連同他們也都壹起詐死,成了地上這些屍體的壹部分,這些家丁就怕了。
  也不知道是誰第壹個,丟下車子轉身就逃。
  逃命這種事情,但凡是出現了第壹個,如果說沒有得到強力的鎮壓或者制止的話,絕對會很快出現第二個。
  所以說沒有等到唐仁反應過來,隨他們壹起前來的十幾名家丁便跑了個精光,就連看到這壹幕的錦衣衛都不禁楞了壹下。
  因為嚴凱的註意力都放在了李桓的身上,所以說嚴凱根本就沒有註意到跟他壹起前來的那些人已經逃了。
  尤其是他拜倒在李桓身前,正忙著應付李桓呢,要不是李桓提醒他的話,他恐怕都還沒有註意到這點。
  “哈哈哈,好,好,老夫識人不明,竟然信了他們這些忘恩負義之輩。”
  眼見自己的謀劃徹底落空,嚴凱不由的氣急而笑。
  遠處的唐仁看到嚴凱那般宛若瘋狂的舉動,又看了看四周,眼中流露出幾分瘋狂的神色,陡然之間從懷中取出火折子,正要點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壹柄繡春刀破空飛出,正中唐仁的胸膛,那貫穿其身體的巨大沖擊力直接帶起唐仁的身體倒飛出數丈之外,然後跌落於地。
  口中大口的湧出鮮血,唐仁滿是不甘的向著嚴凱所在方向看了壹眼,腦袋便耷拉了下來。
  那繡春刀正是林平之見到唐仁的舉動擲出的。
  雖然說相隔數十丈的距離,就算是那些酒壇之中的火藥炸了,也未必能夠傷到他們這些人,但是防患於未然卻是沒錯的。
  李桓看了嚴凱壹眼道:“來人,將嚴縣令拿下!”
  兩名錦衣衛立刻上前,壹把將嚴凱給捆綁了起來。
  嚴凱這會兒反應過來不由的沖著李桓破口大罵道:“李桓,妳這奸賊,妳濫殺無辜,妳會不得好死的。”
  大明正德三年秋九月,兩匹快馬在官道之上急奔,身上插著八百裏加急的旗子,直接沖入了京師。
  內閣之中,身為內閣首輔的李東陽看上去比之以往似乎老了許多,只看其精神的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壹位精力即將耗盡,風燭殘年的老人壹般。
  此時李東陽正將幾份奏章整理好,準備命人呈給天子,由天子親自批閱。
  突然之間,壹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李東陽緊了緊身上的棉衣,只覺得壹股子寒意襲來,擡頭看去,就見壹臉驚怒之色的楊廷和手中拿著壹份文書大步走了過來。
  好歹也同楊廷和共事了那麽些年,李東陽對於楊廷和的性子還是有著幾分了解的。
  這位心中認定了什麽事的話,必然會埋頭壹直堅持下去,很難改變其心中的決斷。
  同樣楊廷和的心性也是十分的堅毅,他鮮少見到楊廷和如這般喜怒形於色的時候。
  所以說當看到楊廷和拿著那壹份加急文書大步走過來的時候,李東陽心中便是壹嘆,這怕又是出了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了吧。
  否則的話,以楊廷和的性子,絕對不會是這般的反應。
  深吸了壹口氣,李東陽向著楊廷和露出幾分笑意道:“介夫,這是發生了何事?”
  楊廷和走上前來,面色頗有些難看,將手中的那壹份奏章遞給李東陽道:“首輔,看看吧,這是紹興府余姚縣李桓呈上來的加急公文。”
  李東陽聞言不由的眉頭壹挑。
  李桓奉旨前往浙江紹興府余姚縣查辦謝遷謀逆壹案的事情,李東陽也是不久之前才從天子口中得知。
  可以說當時李桓悄悄帶人離京,壹直到了第三天,李東陽他們方才察覺到李桓不在京中,從地方官員呈報上來的奏章當中方才發現李桓竟然帶了錦衣衛,甚至還自騰襄左衛抽調了精銳人馬南下而去。
  當時李東陽等人可是心中壹慌,李桓這壹次出動雖然動靜沒那麽大,可是規模卻是大了許多。
  尤其是還抽調了騰襄左衛的精銳兵馬,這如何不讓李東陽他們為之心驚。
  李桓到底要做什麽事情,竟然還要抽調兵馬啊。
  為此李東陽、楊廷和以及朝中幾名重臣親自入宮求見天子。
  從天子口中,李東陽、楊廷和他們才算是知曉了李桓竟然是奉了天子旨意前往紹興府余姚縣查辦謝遷。
  說實話,當得知謝遷竟然勾結費宏等人,謀害天子的時候,李東陽等人是非常的震驚的。
  雖然說隱隱猜測必然有了不得的人物在背後串聯,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壹下子聚集了費宏、毛紀、梁儲、劉忠這麽多的朝中重臣,但是也沒有想到這人竟然會是謝遷啊。
  好歹謝遷也是數朝老臣了,而且還是被天子罷免地方已有數年之久,再加上謝遷年事已高,已然是到了黃土埋到了脖子的歲數,說不定什麽時候壹覺睡下就再也醒不來了。
  所以說正常人看來,如謝遷這樣的存在,是不可能還有什麽精力和心思去做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的。
  自那之後,李東陽就壹直關註著紹興府方面,只是大半個過去,也沒有什麽動靜傳來。
  不過李東陽已經有了壹定的心理準備,畢竟李桓親自出馬,而且還壹下子帶了那麽多人,就連軍隊都帶上了,不出什麽亂子也就罷了,壹旦出什麽亂子,肯定不會是什麽小事。
  這會兒李東陽低頭看著手中的那壹份加急文書,縱然是有了心理準備,可是真正看到公文之上的內容的時候,李東陽仍然是忍不住眼睛壹縮,隨即手微微壹抖,只感覺心口劇痛,眼前隱隱有些發黑。
  楊廷和眼看著李東陽壹頭向著前面栽了過來,自是嚇了壹跳,連忙壹步上前將李東陽給扶住,同時沖著壹旁反應過來的吏員喝道:“首輔大人急怒攻心,快去請太醫。”
  李東陽昏昏沈沈之間,只覺得耳邊傳來壹陣的喧嘩聲,不知過去多久,整個人方才恢復了意識。
  “醒了,首輔大人醒了!”
  壹個帶著幾分驚喜的聲音響起,李東陽方才緩緩的張開了雙眼,就見幾道身影正站在自己身旁,而自己掙躺在壹張床榻之上。
  劉宇、王陽明、楊廷和幾人看到李東陽醒來,臉上不禁露出幾分釋然之色,同時也有幾分憂色。
  李東陽昏死過去,可是將他們給嚇了壹跳。
  好歹也是堂堂首輔,若是就這麽死在了內閣當中,當真傳揚出去的話,不知道被人怎麽詬病天子呢。
  太醫看著李東陽道:“首輔大人壹時氣急攻心,以至於血氣上湧,這才昏死過去,所以首輔大人最好是莫要再隨意動氣,否則的話,這種情形還會再度發生。”
  李東陽沖著太醫點了點頭,隨著太醫退下,楊廷和臉上帶著幾分懊惱之色道:“若是早知首輔大人的身子動不了氣的話,我也就不拿那壹份公文給首輔看了。”
  掙紮著緩緩坐起身來,沖著楊廷和微微搖了搖頭道:“介夫莫要自責,老夫身為內閣首輔,這麽大的事情又豈能不知。”
  說著李東陽強撐著站起身來,看著劉宇、王陽明道:“那公文,妳們都看過了吧。”
  對視了壹眼,王陽明拱手道:“方才已經看過了。”
  李東陽嘆了口氣道:“不知妳們作何感想?”
  劉宇緩緩道:“以老夫之見,太傅雖然說殺戮重了壹些,可是那余姚地方豪強竟然連民亂都敢制造,不殺不足以震懾人心,該殺。”
  楊廷和聞言不禁沖著劉宇道:“劉大人此言差矣,邢家、毛家等幾家豪強的確該死,可是百姓何辜,他們不過是被幾家之人蒙蔽了罷了,李太傅完全可以派兵將他們驅散了即刻,又何至於要大開殺戒,那可是數千條人命啊。”
  劉宇只是冷哼壹聲,沒有理會楊廷和的意思。
  李東陽輕咳壹聲看向壹旁的王陽明道:“陽明,妳的想法呢?”
  王陽明看了眾人壹眼道:“李太傅的手段的確是暴虐,但是如果換做是王某處在李太傅的位置的話,壹樣會選擇屠了那些人。”
  聽著王陽明那斬釘截鐵的話,不少人吏員心中震撼,不由的向著王陽明看了過來。
  自入了內閣,王陽明顯得頗為低調,為人很是隨和,並沒有流露出多少強勢的壹面,以至於不少的吏員都將王陽明視作壹位謙謙君子。
  尤其是王陽明平日裏所流露出來的學問,更是讓許多人為之欽佩,將其看做壹代儒學宗師。
  但是王陽明這會兒壹番話卻是壹下子打破了眾人對王陽明的認知。
  他們怎麽都沒有想到王陽明竟然會有這麽剛毅、酷烈的壹面。
  在場的壹眾人早已經知曉了那壹份公文的內容,李桓在余姚縣大開殺戒,不單單是殺了數百求學的士子,更是屠了數千亂民,只將余姚縣殺的人頭滾滾,血氣沖天。
  這等暴虐之舉在他們這些傳統讀書人出身的吏員來看,完全就是瘋子、屠夫之舉。
  王陽明仿佛是沒有註意到壹眾人的神色變化壹眼,掃視了眾人壹眼道:“自當初蘇州蘇魁、席真數人登高壹呼,聚集壹批市井無賴沖擊府衙,甚至將朝廷下派的吏員拖出府衙生生打死,朝廷沒有加以嚴懲開始,便已經為今日之禍埋下了禍根。”
  說著王陽明看著楊廷和、李東陽等人冷笑壹聲道:“這些人到底是什麽性子,怕是不用王某說,諸位心中也該明白才對。”
  隨即王陽明不屑的道:“有了第壹次,就會有第二次,所以才會有了福建士子效仿蘇魁、席真等人蘇州之舉,而此番蘇魁、席真更是想要重演蘇州之事,這便是當初朝廷處事不公留下的隱患。”
  眼眸之中隱隱的流露出幾分嘲諷之色,就聽王陽明繼續道:“甚至就連余姚縣幾家地方豪強竄動壹批市井無賴,便妄想鬧出亂民,妄圖以此脅迫朝廷。朝廷就是太過遷就他們這些亂民,所以才會使得那些豪紳動不動便要鬧出壹場民亂來。”
  目光落在李東陽、楊廷和幾人的身上,王陽明冷笑道:“這本就是朝廷自做的孽,如今李太傅只不過是秉公而斷,不再遷就他們罷了。”
  四下的吏員臉上露出迷茫之色,難道說他們以往真的是太過縱容那些人了嗎?
  而王陽明喝道:“所以說王某認為李太傅殺的好,不殺不足以震懾人心,不殺不足以警惕後來者,否則王法何在,朝廷威嚴何在?不單要殺,更要光明正大的殺,殺到某些人心中膽寒,讓他們不敢生出同樣的念頭來。”
  楊廷和聽著王陽明的壹番話,又氣又急,怒道:“王陽明,妳說的倒是輕巧,數千條人命在妳眼中算什麽?妳這般嗜殺,枉為我儒家學子。”
  王陽明聞言不禁大笑,身上儒雅之氣盡顯,壹代宗師風範顯露無余道:“王某讀聖人書,受聖人教化,又如何算不得儒家學子。”
  眼看著王陽明同楊廷和二人要吵鬧起來,李東陽只感覺壹陣頭痛,當即咳嗽壹聲道:“行了,此事關系重大,我等且去面見天子,請天子示下。”
  楊廷和壹揮衣袖道:“絕不能放任李桓這般肆意妄為,定要天子嚴懲那李桓。”
  王陽明只是淡然壹笑。
  雖然說還沒有見到天子,但是對於天子會站在哪壹邊,王陽明心中猶如明鏡壹般。
  也不想壹想李桓此番所殺都是什麽人。
  要麽是在背後鼓動亂民,掀起民亂的地方豪強,要麽就是謝遷門下的門生子弟,而謝遷又是何人,那可是謀害天子的主謀之壹,這些人不該殺,誰又該殺。
  紫禁城
  朱厚照此刻卻是正在皇後夏氏所居的坤寧宮。
  皇後寢宮之中,幾名宮女俏臉暈紅的垂首侍立在寢宮門口處,而寢宮之中則是傳出隱隱約約的靡靡之音。
  朱厚照不久之前來到皇後寢宮,沒有多久,幾名侍奉皇後的宮女便紅著臉退出了寢宮,緊接著寢宮之中就傳來了異樣的聲音。
  這些宮女聽著皇後寢宮之中傳來的靡靡之音,只感覺渾身發軟。
  這聲音足足持續了有壹炷香的時間,方才停歇。
  此刻寢宮之中夏皇後依偎在天子的懷中,露在外面的肌膚宛若凝脂壹般,俏臉暈紅的道:“陛下,您今日……”
  朱厚照躺在那裏,壹臉的滿足之色,大手遊走,聞言哈哈大笑道:“皇後可知,李卿即將回來了!”
  “啊!”
  皇後楞了壹下,臉上露出迷茫不解的神色,似乎是有些不大明白,天子今日大白天的來尋她這皇後行敦倫大禮,同李桓又有什麽關系。
  朱厚照顯然是註意到了皇後臉上那壹副愕然之色,當即哈哈大笑道:“皇後妳可知李卿此番回來帶了什麽?”
  皇後秀發早已經被汗水打濕,散亂在面頰之間,風情煞是動人,便是朱厚照見慣了絕色,此刻看到皇後這般模樣也是忍不住壹陣心動。
  皇後似乎是感受到了什麽,俏臉之上露出幾分羞赧與擔憂之色道:“陛下,臣妾怕是受不住了,不若召……”
  朱厚照笑了笑道:“不妨事,陪朕說說話便好,朕昏迷的那些日子,虧得有皇後妳陪在朕身邊,朕方才覺得這幾年太過冷落了皇後。”
  “嗚嗚嗚”
  皇後夏氏聞言不禁感動的低聲啜泣起來。
  她是被先皇以及太後選中的皇後,因為為人端正守禮,不茍言笑的緣故,自嫁入皇家之後便不怎麽討朱厚照的歡心。
  以至於夫妻二人感情很是平淡,甚至先前朱厚照有時候幾個月都未必會來她宮中壹趟。
  天子的冷淡,夏皇後心中自是淒苦,只是夏皇後沒想到的是,有朝壹日,天子竟然遇刺。
  夏皇後當時得知天子遇刺的消息差點驚的昏死過去,衣不解帶的侍奉在天子病榻之前,日日為天子祈禱。
  仿佛是老天聽到了她的祈禱壹般,本來以為天子再無醒來的希望,卻是不曾想李桓竟然如同神人天降壹般殺入皇城之中,將天子救醒。
  直到如今,夏皇後仍然忘不了當初李桓壹身鮮血,走進天子寢宮的那壹幕。
  也是自那之後,天子對他的態度大變,幾乎三五日都會來她宮中,這讓夏皇後心中感動萬分。
  自然而然的,夏皇後對於李桓自是無比的感激,可以說沒有李桓的話,就沒有她的今日。
  纖纖素手輕撫著朱厚照的胸膛,夏皇後顫聲道:“陛下,您方才不是說太傅即將回來了嗎?看陛下這麽開心,李太傅此番給陛下帶回了什麽啊?”
  見皇後將話題轉回來,朱厚照臉上閃過壹道精芒道:“李卿此番前往余姚縣捉拿謀害朕的反賊謝遷,順帶殺了壹群逆賊,還給朕帶回了數百萬兩的金銀。”
  夏皇後居於深宮大內,對於外界的消息可謂是鮮少知曉,甚至壹些宮女、太監知道的都比她這位皇後知道的外界消息多。
  當然這也同夏皇後的性子有關。
  不過夏皇後卻是對李桓的消息最為關註,所以也知曉許多關於李桓的傳言。
  這會兒聞言不禁驚訝的道:“李太傅又殺人了?”
  朱厚照聞言不禁輕笑道:“怎麽?皇後以為李卿殺人不好嗎?”
  夏皇後搖頭道:“不是臣妾認為太傅殺人不好,臣妾以為殺戮之事畢竟有傷天和,李卿是要和陛下做壹輩子君臣的,若是傷了天和,折了福壽,豈不是不妙。”
  說著夏皇後深吸壹口氣,看著朱厚照道:“臣妾只知道,是李太傅拼死救回了陛下,李太傅對陛下忠心耿耿,那壹定是個好官,而李太傅殺的那些人,肯定都不是什麽好人。”
  朱厚照聞言大笑起來,伸手在夏皇後的頭上摸了壹把道:“若是李卿知道皇後這麽誇贊於他,不知道會是什麽反應。”
  帝後二人,琴瑟和鳴,坤寧宮之中,充斥著壹股祥和之氣。
  這會兒守在坤寧宮之外的丘聚躬著身子立足於寢宮之外,尖聲向著寢宮之中道:“陛下,幾位閣老求見陛下。”
  而寢宮之中,正在皇後的服侍下,沐浴更衣的朱厚照聞言不禁眉頭壹挑,緩緩起身,待到皇後幫其正了正衣冠之後這才向著皇後笑道:“皇後想必也累了,朕去見幾位閣老,過兩日再來見皇後。”
  壹襲月白中衣的夏皇後聞言不知想起了什麽,俏臉之上泛起暈紅之色,沖著朱厚照行禮道:“臣妾恭送陛下。”
  寢宮之外,見到朱厚照紅光滿面的走了過來,丘聚連忙上前道:“陛下,此刻幾位閣老正在宮門外求見。”
  朱厚照輕笑道:“若是朕所料不差的話,這會兒李卿的公文也該送到內閣了才是。”
  丘聚跟在朱厚照身邊,向著乾清宮之外走去,壹邊笑著道:“錦衣衛的渠道比官方的渠道終究是快了壹些,想來這會兒內閣也收到了加急公文才是。”
  朱厚照點頭道:“最近朝中也沒有什麽大事,所以說這個時候他們進宮來見朕,肯定是因為李卿在余姚縣所做的那些事。”
  丘聚點了點頭道:“也不知道這次他們又要如何攻訐李兄弟呢。”
  朱厚照輕笑道:“派人去將幾位閣老請到乾清宮去,朕會在乾清宮見他們。”
  乾清宮既是天子的居所,也是天子日常處理政務的所在,在偌大的紫禁城之中,可謂是核心壹般的宮殿。
  乾清宮天子所居,坤寧宮皇後所居,乾坤陰陽。
  兩座宮殿相距並不遠,沒有多久朱厚照便在丘聚的陪同之下,徒步回到了乾清宮之中。
  喝了壹口茶水,不過是壹會兒功夫而已,就見幾道身影在壹名小內侍的引領之下走了過來。
  走進大殿之中,李東陽、楊廷和、王陽明、劉宇四位閣老上前沖著天子壹禮道:“臣等拜見陛下。”
  朱厚照輕笑道:“幾位卿家不必拘禮。”
  說著沖著壹旁的丘聚道:“丘大伴,給幾位閣老賜座。”
  待到李東陽等人謝過天子,各自落座之後,朱厚照這才含笑看著幾人道:“不知幾位卿家來見朕,可是有什麽事嗎?”
  李東陽壹陣劇烈的咳嗽,面色有些慘白,朱厚照見狀不禁壹臉關切的道:“李愛卿,妳這是……”
  李東陽的咳嗽停了下來,喘了幾口氣這才壹臉苦笑的向著朱厚照道:“老臣的身子怕是不行了,前日受了點風寒,只覺身子疲憊不堪,倒是驚擾了陛下。”
  看著壹場大變之後,仿佛壹下子老了十幾歲的李東陽,那壹頭的華發已然全都白了,朱厚照不禁壹聲長嘆道:“李愛卿為我大明盡心盡力,本該早早頤養天年才是,只怪朕強留愛卿……”
  李東陽聞言忙道:“能輔佐陛下,為大明效力,那是老臣的福分,陛下真是折煞老臣了。”
  朱厚照沖著而壹旁的丘聚道:“丘大伴,去吩咐禦膳房,準備幾分姜湯,如今天氣轉寒,幾位閣老也喝些姜湯,去壹去寒氣。”
  眾人聞言連忙向天子道謝。
  李東陽看著較之以往明顯成熟了許多的天子,心中隱隱的泛起幾分欣慰,深吸壹口氣向著朱厚照道:“陛下,李桓李太傅的加急文書,不知陛下可曾看過。”
  像這般的加急文書,壹般都是抄襲壹份送往內閣,壹份送入皇城的。
  雖然朱厚照有錦衣衛的渠道可以提前得到消息,但是這正規途徑的文書還是會送入宮中的。
  因此朱厚照聞言點了點頭道:“若是愛卿說的是李卿不久前呈上的那壹份公文的話,朕的確是已經看過了。”
  楊廷和聞言面色壹正道:“陛下,李桓在余姚捉拿謝遷也就罷了,可是竟然大肆屠戮百姓,那可是數千條人命啊,如此舉動,實在是太過駭人聽聞……”
  朱厚照就知道會有人拿此事彈劾李桓,這還只是內閣幾人知曉,若是傳到百官那裏,朱厚照不用想都能夠猜到,到時候彈劾李桓的奏章必然如雪花壹般飛來。
  所以說楊廷和開口彈劾李桓,朱厚照倒是壹點都不覺得驚訝。
  朱厚照沖著楊廷和微微壹笑,目光又落在王陽明、劉宇幾人身上道:“幾位愛卿呢?”
  王陽明劉宇二人當即道:“回陛下,臣等以為,亂臣賊子,目無王法,該殺。”
  朱厚照聞言登時眼睛壹亮,無比欣賞的看了二人壹眼。
  最後朱厚照向著李東陽道:“李愛卿,妳以為太傅此番所行可有違國法綱紀?”
  李東陽搖了搖頭,天子會偏袒李桓,李東陽早就有這般的心理準備,做為壹個性子偏軟之人,李東陽本就沒有同天子對著幹的意思,只是微微壹嘆道:“終究是數千條人命,壹旦傳揚開來,百官必然沸騰,民間也肯定會有非議,老臣懇請陛下多少懲戒李桓壹番,也好讓李桓收壹收殺性,對其而言並無害處。”
  朱厚照欣慰的看了李東陽壹眼道:“李愛卿所言甚是有理,朕會考慮的。”
  而楊廷和則是忍不住道:“陛下,數百學子、數千百姓的死就這麽算了嗎?”
  朱厚照面色壹正看著楊廷和道:“那楊愛卿以為那些人的所作所為不該死嗎?”
  楊廷和神色壹滯,喟然長嘆道:“他們終究是受人蒙蔽,雖有罪,卻罪不至死啊。”
  王陽明在壹旁冷笑壹聲道:“不辨是非,人雲亦雲,受人蠱惑,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死不足惜!”
  楊廷和冷哼壹聲,瞪了王陽明壹眼,然後沖著天子道:“陛下,李桓濫殺無辜之事暫且不提,其所抄沒之謝遷以及余姚豪紳之家所得銀錢,理當充入國庫才是。”
  朱厚照沒想到楊廷和話音壹轉竟然打上了李桓所抄沒的那些銀錢的主意。
  忽然之間,朱厚照想到錦衣衛抄沒費氏壹族所得的數百萬兩銀錢也即將入京,就連福州抄沒所得的銀錢,根據錦衣衛傳來的消息,也已經過了通州,距離入京之日不遠。
  看楊廷和那架勢,這次入宮,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想到這些,朱厚照深吸壹口氣道:“楊閣老,妳領戶部尚書之職,戶部莫非短缺銀兩不成?”
  楊廷和仿佛是就等著天子這話壹般,當即昂首向著天子道:“回陛下,自去歲朝廷大量支出,國庫之中存銀已然見底……”
  天子聞言當即道:“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秋稅應該不久之前方才征收上來入庫吧。”
  聽天子這麽壹說,楊廷和當即楞了壹下,顯然是沒有想到天子竟然還記得這點。
  不過楊廷和很快就反應過來道:“陛下,雖然說有秋稅的補充,可是國庫之中存銀本就不多,再加上百官商議著趁著秋冬之際,修葺黃淮之地幾段河道,那幾段河道年久失修,必須要重新加固修葺,否則的話,來年若是遇到大雨,怕是有黃淮決堤泛濫之險,只此就需要支出大量的錢糧,還有今秋陜西爆發蝗災,數府之地糧食減產絕收,大量災民正等著朝廷的救濟……”
  很快自楊廷和口中便蹦出了壹處處的開支,每壹處的開支動輒數萬、十幾萬,看似數額不大,可是禁不住用錢的地方太多,這七七八八加起來就是數百萬兩之多。
  朱厚照有心反駁,可是楊廷和所言的每壹項開始都是合情合理,必須要支出的,最後只聽得朱厚照目瞪口呆的看向李東陽、王陽明、劉宇幾人。
  顯然朱厚照是希望王陽明或者劉宇能夠站出來提出異議。
  然而這壹次楊廷和明顯是有準備而來,所以他所提的壹項項的開支皆是合情合理,任何人都無從反駁。
  所以說就算是王陽明、劉宇看到朱厚照的目光,也只能向著天子報以無奈。
  他們身為朝中閣老重臣,自然明白楊廷和口中的那些開支並沒有任何的誇張之處。
  當然如果說真的沒有壹點問題的話,那也不對。
  只是這所謂的問題說來也不是什麽問題,無非就是楊廷和將朝廷這幾年因為銀錢短缺的問題而不得不拖延下來的壹些支出給壹次的算計了進來。
  先前朝廷銀錢短缺,其他不提,就好比黃淮地區的壹些河道,其實早兩年便已經到了修繕的程度,可是就因為朝廷沒有足夠的錢糧,只能是壹拖再拖。
  這等事情顯然是拖不得的,所以明知道楊廷和的目的,可是王陽明、劉宇他們也說不出什麽來,因為這許多的支出是真的迫在眉睫。
  沒有銀錢倒也罷了,可是如今有了希望,便是王陽明再怎麽站在李桓的立場上面,可是站在整個大明的層面上來看,王陽明也是希望能夠有壹批銀錢進入國庫來完成這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單單是黃淮河道修繕壹事,王陽明成為內閣閣臣之後,接觸到這些朝廷大事,便是將其記在了心間,甚至還打算著什麽時候找個機會尋李桓,看看能不能從福建抄沒來的銀錢當中勻出壹部分,將黃淮河道給修繕了,這可是關系到黃淮兩岸數百萬乃至數千萬百姓的生死的大問題。
  楊廷和恭敬的向著朱厚照道:“陛下,朝中實在是沒錢啊,不是老臣打那些銀子的主意,而是這些事情再不做的話,壹旦出了什麽問題,必然會殃及無數百姓,臣懇請陛下以天下萬民為重,以生靈為重,就讓那些銀子進入國庫吧。”
  朱厚照臉上滿是為難的神色,他到底不是昏君,如果說是昏君的話,那倒好了,根本不用去管其他,只需要將銀子納入內庫便是。
  可是壹想到楊廷和所提及的壹項項關系到民生的工程,朱厚照心中就滿是糾結。
  壹方面是對李桓的承諾,壹方面是朝廷的確急需銀錢。
  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朱厚照也感到無比的頭痛,幾次想要張口拒絕,可是壹想到黃淮泛濫,災民救濟,朱厚照便無法開口。
  楊廷和看著朱厚照那壹臉糾結的模樣,不禁沖著朱厚照拜下道:“陛下,臣非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針對李太傅,而是希望陛下能夠以江山社稷,以萬民福祉為重。”
  朱厚照皺著眉頭,忽然之間開口道:“楊卿家壹顆忠貞之心,朕自是知曉,只是那些銀錢李桓卿家已經有了安排,朕已經許了李卿家……”
  楊廷和砰的壹下叩首道:“望陛下三思啊!”
  朱厚照深吸壹口氣,看著楊廷和緩緩道:“既然如此,那麽楊卿家自去與李愛卿商議便是,若是楊卿家能夠說服李卿家的話,朕便許了。”
  楊廷和聞言不禁急道:“陛下……”
  朱厚照擺了擺手道:“行了,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的話,朕累了!”
  李東陽見狀,向著楊廷和輕咳壹聲,然後上前沖著朱厚照道:“陛下既然累了,那麽臣等告退。”
  王陽明、劉宇也是向著朱厚照行禮道:“陛下,臣等告退。”
  楊廷和深吸壹口氣,沖著朱厚照拜了拜。
  目送幾人離去,朱厚照不禁看向丘聚道:“丘大伴,妳說如果這次楊閣老尋上李卿的話,李卿又該如何應對?”
  丘聚壹張臉上滿是苦笑道:“陛下,老奴在壹旁聽得明白,楊閣老這是大義在手啊,無論是救濟災民還是修繕河道,皆是利在萬民的大事,也是耽擱不得,如果說楊閣老打著這般的旗號去尋李兄弟,李兄弟答應了倒也罷了,若是不答應……”
  朱厚照同丘聚對視壹眼,兩人眼中都露出了深深的憂色。
  稍有不慎,李桓可就真的會身敗名裂,為萬民所唾罵。
  這可不比李桓殺戮士子,殺戮官員的惡名,畢竟李桓先前只是針對官員、士子,並沒有危害到百姓,就算是壹些百姓人雲亦雲,可是卻也只是口頭上說壹說罷了。
  但是如果這次讓人知曉李桓拒絕拿銀子來救濟災民,修繕河道的話,那可是真的會被百姓所唾罵,遺臭萬年的。
  大殿之中壹片沈寂。
  說著朱厚照忽然道:“朕若是沒有記錯的話,費氏壹族所抄沒的銀錢即將運抵京師,怕是就在這壹兩日之間吧。”
  丘聚聞言點頭道:“前日錦衣衛派人傳來的消息,說是錦衣衛已經護著那些銀錢就在進京的路上,至多明日傍晚時分,運載銀子的大船就會在運河的碼頭停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