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百四十六章:朝堂很單純,復雜的是人,禮部尚書哭了
大魏讀書人 by 七月未時
2022-3-10 20:42
華星雲的身影出現在學堂門口。
倒是讓許清宵有些好奇。
搖了搖頭,許清宵運轉體內的內氣,逼出壹些酒氣,隨後緩緩走來。
學堂門口。
華星雲手中拿著壹份東西,正在等待著什麽。
察覺到許清宵的出現,壹時之間,華星雲立刻走了上去。
“屬下華星雲,拜見許大人。”
華星雲恭恭敬敬開口,朝著許清宵壹拜。
“華兄言重了,敢問華兄找許某有何事?”
許清宵開口問道,眼前這位主,可是大魏三年前的文曲星,這種存在怎麽可能三年內突然壹下變得如此儒雅隨和呢?
而且還心甘情願給自己打下手?許清宵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許清宵不得不提防壹手啊。
這家夥周遊列國,鬼知道見過什麽人。
“許大人才是言重了,屬下如今是戶部卷吏,這幾日也知曉許大人正在忙三商之事,所以特意寫了壹篇計策,還望大人壹觀。”
華星雲拿出自己的計策。
遞給許清宵看。
“哦?計策?”
許清宵接過計策,倒也沒有任何輕視,反倒是無比認真地閱讀觀看。
華星雲的計策,洋洋灑灑數千字,但內容許清宵壹目了然。
大魏王朝,水車工程原材料被三商卡主,而華星雲的計策簡單也不簡單。
挑撥離間三商關系,拉攏兩商,再打壓另外壹商,從而讓對方害怕,選擇加入自己,再以他打壓其他兩商,讓其產生內訌。
有點兩桃殺三士內味了,但有壹個巨大的漏洞。
那就是妳拉攏壹個商會的過程中,他會不會跟其他兩大商會串通起來?
妳在算計他的時候,他會不會反過來算計妳?
現在三商是有共同利益的,壹起擡高價錢,妳想要挑撥離間很難。
人家又不蠢。
只能說這個計劃看起來相當可以,但真要實踐起來很難,忽略了人性。
但不得不說,華星雲是個聰明人,能想出這個計謀,絕對不蠢,只是低估了人性。
將計策卷起,許清宵點了點頭道。
“此計不錯。”
許清宵點了點頭,他誇贊了壹聲。
因為這計的確不錯,但不能用而已,只是沒必要說的那麽清楚,人家願意為戶部做點貢獻是好事,不能打擊這種積極性。
而華星雲再聽到這話之後,不由露出喜色道。
“既然許大人贊同,屬下之計是否可以實行了?”
華星雲興奮問道。
“不,顧尚書已經想到了更好的辦法了。”
“華兄,妳之計謀,的確不錯,但對比顧尚書的,還略遜壹二,不過這也正常,畢竟顧尚書身為戶部尚書,自然比我等老道壹些,也實屬正常。”
許清宵開口,他肯定不會同意華星雲的東西啊。
但也不好直接拒絕,就隨便找個緣由,就這樣搪塞過去吧。
“顧尚書想到了更好的法子?”
“敢問許大人,是什麽法子?”
華星雲開口,眼神之中充滿著好奇。
只是許清宵卻不由看了看他。
後者感受到了許清宵的目光,頓時明白許清宵為何這般看自己,當下低下頭道。
“屬下明白了,此等事情,屬下區區壹個卷吏,的確無權過問。”
華星雲明白許清宵為何這樣看自己,當下拱手致歉。
“非也,只是華兄剛剛回到京都,也算是剛剛入了戶部,既然選擇了卷吏,就先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再說吧。”
許清宵也不想說太多,免得還說自己打壓華星雲。
只是,華星雲現在不過是個卷吏,有些事情不參與最好,有沒有華星雲,意義不大。
而且還有壹點,官商之事,想來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華星雲莫名給許清宵壹種明知故問的感覺,還有手中的計策。
說實話許清宵並不認為華星雲沒有考慮到人性問題,可他還是要將這計策交給自己,這是為何?
故意讓自己看輕他嗎?
有這個可能性,但也不能完全篤定,沒必要隨便冤枉壹個人,只是眼下不是很熟的情況,提防壹點最好。
“行了,華兄,妳先回去吧。”
許清宵開口,他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打算回去休息休息。
“恩,許大人慢走,屬下告退。”
華星雲彎腰,恭送許清宵離開後,他沒有多想,直接朝著大魏文宮走去。
的的確確沒有壹絲絲抱怨和憤怒,顯得無比平淡。
而隨著許清宵回到房內後。
顧言還在樂呵呵地算賬,每增加壹筆銀兩,他臉上的笑容就濃了壹分。
當看到許清宵回來後,顧言如同邀功壹般道。
“守仁,妳知道妳走的這段時間,又加了多少銀子嗎?”
顧言激動道。
“多少?”
許清宵有些好奇,但腦子還有些醉醺醺的。
“八千萬兩!足足八千萬兩啊!哈哈哈哈,馬上就要突破八十萬萬兩大關了,妳之前說壹百五十萬兩,老夫有些不信。”
“可現在,老夫信了,徹底信了。”
顧言激動無比說道。
許清宵這趟出去了大約兩個多時辰,光是這兩個多時辰的清算,就又多了八千萬兩白銀的進賬,他如何不激動?如何不開心?
壹時之間,再想想國庫每年的收入,才不過壹萬萬兩,運氣好的時候,收成好壹些,也才不過壹萬五千萬兩,現在兩個多時辰,就加了八千萬兩白銀。
這簡直是搶錢啊。
哦,不,搶錢都沒有這麽快吧?
“恩,還算不錯。”
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後直接躺在床榻上,他有些醉醺醺的,想休息休息,連續壹段時間不睡是小事,這酒喝的有些難受。
好喝吧,是挺好喝的,但又不是白酒那種入口柔順的酒,而是那種極其刺激的烈酒,如同火燒壹般,實在是有些難頂啊。
“守仁,妳怎麽醉醺醺的啊,誰拉妳喝酒了?武將那批老東西?”
“那幫老東西,就知道灌酒,守仁,妳以後少跟那幫家夥靠近了,壹幫匹夫。”
顧言有些沒好氣地罵道,但他不是罵許清宵,而是罵那幫匹夫,帶壞許清宵。
許清宵躺在床上,對顧言這種話不覺得什麽。
文武對立是壹件比較正常的事情。
眼下許清宵需要思索的是幾件事情。
壹、異術之事。
許清宵莫名有壹種直覺,快要來了,這是壹種莫名的直覺。
二、武道之事。
即便是逃過了審查,自己也要快速提升武道境界,早點擺脫異術,否則的話,早晚會出事。
三、民心之劍。
自己要盡快鑄出這把民心之劍,如此壹來的話,也有效防止壹些人暗中算計自己了。
四、大魏發展。
這筆錢要是收到手了,水車工程可以直接運作,並且不僅僅是五十郡了,直接覆蓋半個大魏,至於剩下的倒不是沒錢。
而是藩王還沒有收拾,不可能免費給那些藩王打工啊,肯定是先讓自己的地盤發展起來再說。
並且很多地方都需要花費銀子,別看壹百萬萬兩白銀感覺很多,真花起來還真不夠花,有了糧產下壹步肯定是修橋修路,提高經濟能力。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道理誰都明白,而且還要設置壹些專門的機構,撥款研發各種提高糧產農作的東西,搜尋土豆這種東西。
每壹件事情都是壹大筆銀子,累計起來就是天文數字。
這四件事情,讓許清宵莫名有些累啊。
不過要是把這四件事情解決了,自己就可以躺平了,真正的躺平,吃吃喝喝玩玩,不亦樂乎。
天天去桃花庵跟妹子聊天,有事沒事去參加壹些詩會。
說真心話,自從來了大魏京都,許清宵都沒主動去結識壹些權貴,也沒有去參加過什麽小型宴會。
這樣下去,只怕要孤獨終老啊。
而就在許清宵胡思亂想之時,顧言的聲音忽然響起了。
“守仁啊,老夫問妳個事。”
“壹品就六個位置,妳壹個,還有壹個被妳內定了,這剩下四個位置,八大商會都在爭搶。”
“要不咱們找陛下談壹談,額外加四個位置,不然少壹個就是壹萬萬兩啊。”
顧言提到了壹個關鍵問題,壹品就六個位置,許清宵壹個,張如會壹個,剩下四個賣四萬萬兩,可八大商會爭先恐後想要進來。
饑餓營銷這個理論顧言懂,可問題是這要少壹個,就是少壹萬萬兩白銀,他舍不得啊。
“放心,顧大人,我已經想好了。”
“壹品位置肯定是不讓加,只不過巡查官還空著,壹個壹萬萬兩,妳覺得他們會不想?”
許清宵如此說道。
這話壹說,顧言來了精神了。
“巡查?”
顧言有些好奇。
“恩,晉,徽,贛這三商,再把排名靠前的壹個,全部錄進壹品。”
“我們現在還需要他們的材料,可以好好談,已經約好了,後日晚上見。”
“他們四個肯定是錄壹品,至於其他四個商會,讓他們擁有巡查商會之職,屬監督緝查,這樣壹來的話,可以形成制衡。”
“我找人調查過,晉商他們的體量,完全不是其余四商能比的,可若是給他們緝查之責,無需我等出手,自己人更了解自己人。”
“壹旦形成制衡,戶部就可以坐漁翁之利,觀虎鬥了。”
許清宵說出自己的計謀。
為什麽壹品設置六個?純粹就是配合六部嗎?
肯定不是啊,壹個壹品就是壹萬萬兩,別說顧言舍不得了,許清宵也舍不得啊。
可開辟十個壹品,不是顯得有些廉價?更主要的是,這設置十個位置,也算是瓜分權力。
索性不如搞個巡查,讓下面四個商會當上巡查,以小管大,這些商會平日裏就沒有勾心鬥角?排名第八的不想幹掉前面的商會?
肯定想啊。
那許清宵給他們壹個舞臺,讓他們自己相鬥。
最好是狗咬狗壹嘴毛,鬥的差不多了,自己再出面,洗個牌,重新安插自己的親信,到時候豈不是坐收漁翁之利?
別覺得許清宵玩臟的,這也是這幫商人先臟起來的。
許清宵完全是被迫。
而顧言聽完許清宵這麽壹說,不得不贊嘆壹聲啊。
“守仁,妳這心思,當真縝密恐怖,落壹字而觀全局,這壹點,老夫都不如妳啊。”
顧言忍不住開口,這句話是由心而言。
壓根就沒有半點吹捧的意思。
“顧大人言重了,這個計劃是我想出來的,所以縝密壹些也正常,如若是您想出來的,估計更加縝密了。”
“不過顧大人也別只是誇,沒事的時候挑挑刺,找壹下不合理的地方在何處,也好做到完美。”
許清宵不接受誇贊,他反而希望顧言挑挑刺,免得出什麽錯亂。
“恩,守仁,妳有這個想法,老夫這回是真心願輔佐妳成為戶部尚書了。”
“老夫的確覺得有個地方不妥,就是各大書院優先錄取。”
“這個錄取之法,我怕會引來民怨啊。”
“雖說這些商人,的確有銀子請來儒者教學,可明目張膽的優先,實實在在有些不好。”
顧言開口,這般說道。
而許清宵點了點頭,而後道。
“這樣,顧大人,稍微改壹改,限制名額,將書院劃分,越好的書院,名額越少,比如說四大書院,壹年就額外開放十個優先錄取名額。”
“從商人後代中選出十個最好的,降低壹下百姓心中的怨氣,不過如若百姓真鬧大了,我還有壹個辦法。”
許清宵出聲。
稍稍修改壹下,畢竟自己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想什麽都是十全十美的,顧言說的壹點沒錯。
這優先錄取,對百姓很不公平,會激發民怨。
修改壹下名額,降低壹下影響,同時許清宵還有壹個大殺招沒有用出來。
“什麽辦法?”
顧言好奇了,他其實壹直在想這件事情,畢竟壹旦激起民怨可不是小事,朝堂還好說,那幫老匹夫,隨便給個幾百萬兩就能打發了。
可百姓不壹樣啊,妳總不可能給百姓派錢吧?這要是派錢,壹百萬萬兩都不夠。
“九年義務教育。”
許清宵緩緩開口。
說出自己的大殺招。
“哈?九年義務教育?”
顧言這回有點聽不明白了。
許清宵起身,看向顧言,隨後解釋道。
“凡大魏子民後代,滿六歲者,可享受九年免費私塾教育。”
許清宵開口,言語平靜,但在顧言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壹般。
九年義務教育?
免費讀書九年?
這怎麽可能?
要知道普通百姓想要自己孩子上學,有些窮苦之地的書生,不收學費,但大部分的私塾都是收費,壹年五兩銀子左右。
這還要分地方,某些繁華之地,可能需要十兩銀子。
平均下來,壹年七兩左右。
大魏幼童又有多少?十萬萬壹點都不過分吧?
壹年七十萬萬兩白銀。
九年就是六百三十萬萬兩白銀啊。
大魏國庫根本做不到,哪怕是恢復鼎盛時期的大魏,最高極限壹年三十萬兩白銀的收入。
也架不住妳這樣啊。
這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這壹刻,顧言覺得許清宵很恐怖,這簡直是壹個瘋子,他竟然有這樣的想法?
可他知道的是,如若許清宵真做到了。
許清宵!
可封聖!
這不封聖誰封聖?
讓天下百姓都能讀書,人人有書讀,看似簡單的五個字,可想要做到,窮盡大魏國力也做不到。
除非妳讓這些教書之人,不要錢白打工,壹兩個月或許可能,壹年兩年呢?這絕對不可能。
“守仁!妳這個想法很好,可妳做不到,壹定做不到,妳千萬不要亂說,這要說出去了,只怕會讓天下百姓空歡喜壹場啊。”
顧言開口,他告知許清宵,這個想法很不錯,可還是百般叮囑許清宵,不要說出去,壹定不要說出去。
說出去了,百姓狂歡,可妳做不到,這輩子就毀了。
“顧大人放心。”
“我肯定不會犯傻,而且即便真要推廣,也不是現在。”
“還有這其中也會分階段,先免費三年,再六年,再九年,不可能直接就免費九年。”
“當然,不僅僅是大魏財務問題,更大的原因不是這個。”
“算了,算了,不談不談,這只是壹個設想罷了。”
許清宵擺了擺手。
最大的問題不是銀兩錢財。
而是人力。
真要九年義務教育,唯壹的辦法,就是守仁學堂發揚光大,可以比肩大魏文宮。
門徒三千?不,許清宵要門徒三萬,三十萬,三百萬,三千萬。
讓門徒去教書三年,專門成立壹個部門,給予心學門徒壹定銀兩,相當於朝廷發俸祿壹般。
不會少但絕對不會多,如此壹來的話,才有可能實現九年義務教育。
只是想要做到這壹步,現在太早了。
甚至說早的不行。
真說出去了,的確如同顧言所說,拉足了期待感,卻讓百姓無比失望,所有民心全部失去。
還鑄什麽民心之劍,直接毀了。
故此這個說說而已,真做?給許清宵壹千個膽子,他也不敢說出來。
看到許清宵不提這件事情,顧言不由放心下來。
同時將話題扯開。
“其余壹些尚書,妳都通知了?他們答應嗎?”
顧言問道。
“恩,都答應了。”
許清宵回答道。
“都答應了?給了多少銀兩?”
顧言問道。
“吏部壹萬萬兩,兵部兩萬萬兩,刑部兩千萬兩,工部兩千五百萬兩,戶部咱們自己的錢,就不給了吧,最多年底的時候,再給戶部添點彩頭。”
許清宵如此說道。
可這話壹說,顧言臉都黑了。
“什麽?吏部壹萬萬兩?兵部兩萬萬兩?”
“這就算了,吏部和兵部我能接受。”
“這刑部和工部都給這麽多?”
“糊塗啊!妳糊塗啊!”
“哎呀,這兩個老東西,給壹千萬兩就可以打發走了。”
顧言臉黑了,許清宵這花錢也太大手大腳了吧?就這樣,怎麽能將戶部尚書的位置給許清宵?
吏部兵部,他沒什麽說的,天下官員的確嗷嗷待哺,發點銀子就發點銀子。
兵部也可以給點,北伐沒有北伐起來,妳總要犒賞三軍,提拔提拔士氣吧?這個咬咬牙能接受。
可問題是,刑部和工部憑什麽拿這麽多啊?這簡直是浪費啊。
顧言是真的難受,以致於他忽略了禮部。
“顧大人,別這麽摳啊,都是為大魏做事,給點就給點,總而言之壹句話,大魏以後,不會窮了。”
許清宵說到這裏,直接蒙上被子,也懶得理會顧言在這裏唉聲嘆氣了。
跟守財奴沒什麽好說的,有了銀子不花,留著幹嘛?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給了銀子,刑部和工部幹活也得勁啊,沒錢不給沒話說,有錢都不給,打擊官員積極性。
許清宵可不願意。
蒙上被子,許清宵取出壹張天旨,用春秋筆在上面寫了兩個字【上朝】,緊接著放在枕頭底下,等顧言走後再燒掉。
而看著蒙頭睡覺的許清宵,顧言不由長長嘆了口氣,他想說點什麽吧。
又不知道該說什麽。
最終只能繼續開始清算,同時心中惡狠狠道。
“張靖啊張靖,李彥龍啊李彥龍,看老夫以後不吃窮妳們。”
顧言攥緊著筆,眼神之中滿是怒氣。
而與此同時。
禮部。
王新誌已經將第三篇奏折寫好。
他仔仔細細,來來回回看了幾遍,確定沒什麽問題之後,這才滿意地笑了笑。
也就在此時,有人在外出聲匯報。
“王尚書,孫儒求見。”
隨著聲音響起,王新誌立刻起身道。
“速速請進。”
下壹刻,推門聲響起,孫靜安的身影出現在了王新誌眼中。
“見過孫儒。”
王新誌朝著孫靜安開口,而後壹拜。
“王儒客氣。”
孫靜安回之以禮,緊接著到也不客氣,直接落坐下來。
“王儒,這是在寫什麽?”
壹坐下來,孫靜安便看到桌上的奏折,不禁好奇問道。
“哦,明日呈現給陛下的奏折。”
王新誌直接回答,倒也不藏藏掖掖。
“哦?明日陛下會早朝嗎?”
孫靜安有些好奇問道。
“不管陛下上不上,老夫的奏折還是要寫。”
“只希望陛下能聽老夫壹勸,即可。”
“對了,孫儒,您看看我寫的奏折如何。”
王新誌如此說道,同時將奏折遞給孫靜安,希望對方鑒賞鑒賞。
孫靜安接過奏折,掃了幾眼,不由點頭贊道:“文筆犀利,言辭恰當,既有勸阻之意,又無頂撞,很不錯,非常之不錯。”
孫靜安誇贊幾聲,王新誌也不禁露出笑容。
只是很快,孫靜安的聲音響起了。
“不過這件事情,老夫總覺得……有些難辦,此事恐怕與許清宵有關。”
“陛下如今極其器重此人,聽信讒言,就怕陛下死活不答應啊。”
孫靜安略顯無奈道。
然而王新誌卻搖了搖頭道。
“不不不!”
“孫儒想多了。”
“今日我等出京之時,我與陳尚書,張尚書,顧尚書,李尚書,以及周尚書都談妥了。”
“我等六部尚書,必定站在同壹條戰線,同仇敵愾,絕對不允許陛下答應官商之道。”
“除非陛下罷免我等六部尚書,否則的話,我等六人,同進退。”
王新誌斬釘截鐵道。
這還真不是他裝嗶,因為走之前,大家已經說好了,明日上朝,壹起抵制陛下,堅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堅決!
不允許!
“甚至,武將壹脈也是這般想到,絕不可能同意。”
“所以此事,無非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
王新誌很是自信。
這般自信,倒是讓孫靜安放下心了。
“恩,既然如此的話,那就麻煩王儒等人了,明日早朝我就不上了,我最近有些事情,可能都不會上朝。”
孫靜安點了點頭。
“哦?孫儒有什麽事?”
王新誌有些好奇了。
“壹件大事,具體是什麽,就不能多說了。”
“但等這件事情出來後,天下懼驚。”
孫靜安也是無比自信,同時賣了關子。
這讓王新誌更加好奇了,但孫靜安死活不說,讓他有些難受。
壹刻鐘後。
王新誌送走了孫靜安,同時又開始寫第四封奏折。
他相信自己這四封奏折壹出,文武百官必然對自己刮目相看。
哎呀,壹想到明日上朝,百官們無比崇敬地看著自己,王新誌心情就莫名愉悅起來了。
而就如此。
壹直到深夜。
隨著壹縷白煙從守仁學堂飄到大魏皇宮中。
壹道旨意從皇宮內傳出。
明日上朝。
百官進殿。
這則消息出現,最開心的不是六部官員,而是十國大才。
十國才子喜極而泣,這他娘的總算是上朝了,再拖下去,他們真的受不了了。
八月二十七日。
卯時。
大魏京都。
這壹日,文武百官聚集在皇宮之外。
五部尚書,各大國公列侯的臉上都莫名帶著壹絲笑意,就唯獨顧言看見張靖和李彥龍時,有些不太舒服。
唯獨壹些侍郎不清楚狀況,但也沒有多想。
王新誌是最後壹個趕來的。
他壹清早想到了更好的說辭,所以又寫了壹封奏折,所以有些姍姍來遲。
“見過諸位尚書。”
王新誌趕來,看見五部尚書後,稍稍作禮。
“見過王尚書。”
幾人回禮,而王新誌也緩緩來到張靖身旁道。
“張尚書,壹切按計劃行事嗎?”
王新誌問道。
聽到此話,張靖不由看了壹眼王新誌,隨後壓著聲音道。
“照舊。”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回答,讓王新誌充滿著信心。
而張靖卻以為是許清宵說的事情,所以給予了壹個恩字。
“陛下有旨,宣百官入朝。”
下壹刻,太監尖銳的聲音響起。
百官紛紛入朝。
壹直來到殿外。
王新誌的心情莫名有些緊張起來了。
“入殿。”
太監的聲音再次響起。
文武百官依次入列。
很快,又踏入宮殿之中。
王新誌昂首挺胸,衣袖中的奏折,更是被他捏的死死。
大殿內。
女帝端坐龍椅之上。
她靜靜註視著文武百官,沈默不語。
趙婉兒站在壹旁,也顯得無比平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的聲音響起,朝著女帝壹拜。
“眾愛卿平身。”
女帝開口。
這是很基本的開場。
隨後,六部尚書開始依次匯報國家大事。
王新誌倒也平靜,輪到他的時候,就大致匯報了壹下有些番邦外使對壽誕拖延略感到不滿,但這個還好。
同時番邦外使這次合計贈送的牛羊馬,還有壹些特產,諸如寶石玉器,香料綢緞等等加起來差不多壹千四百萬兩白銀,回禮要回多少。
這是壹個大問題。
而文武百官再聽到這話之後,卻不由皺緊眉頭。
番邦外使歷來送禮,加起來不過壹二百萬兩銀子,所以大魏基本上是翻十倍或者是五倍奉還,彰顯國力。
現在居然送壹千四百萬兩白銀的東西。
這讓大魏怎麽回禮啊?
十倍是不可能的,那就是壹萬萬兩。
五倍也不可能啊,七千萬兩,誰給得起?
三倍差不多,可還是肉疼啊。
壹倍的話,就有些少了。
“往些年都是壹二百萬兩,怎麽今年如此之多?”
顧言的聲音響起,他詢問王新誌。
“顧尚書,今年是新朝第壹年,也是陛下登基第壹年,元始之年,所以各地番邦來使認為,應該準備厚禮。”
“這壹點,我也沒有辦法。”
王新誌如此說道,他的確沒有辦法,而且人家也說的對,女帝剛剛登基,是新朝第壹年,多送點禮也表示尊重。
可這到底是多送禮,以表尊重,還是把大魏當肥豬宰,就不得而知了。
“此事暫放,壽誕於三十舉行,提前壹日商議即可。”
女帝出聲,這件事情就不提了,談重要的事情吧。
果然,此話壹說,大殿瞬間安靜下來了。
國家大事談完了。
接下來就是談正事了。
女帝不說話,百官們也不說話。
彼此都顯得有些安靜。
這種安靜大約持續了壹小會,終於,王新誌有些按耐不動了。
妳們不說是吧?
那行,我王新誌來說。
這頭功就是我王某的了。
想到這裏,王新誌主動上前,取出奏折道。
“陛下!”
“臣,王新誌,有言上奏。”
王新誌聲音洪亮道。
“奏。”
女帝出聲。
而王新誌直接拿出奏折,開始說話了。
“陛下,臣認為,官商之事,實乃千古荒誕,如今大魏雖國庫空虛,缺少銀兩,但再如何,也不可開這般先河。”
“列祖列宗,再苦之時,也未曾如此,天下商人,本性逐利,若予官位,民心不安,以激民怨,損傷國體。”
“此番,臣懇求陛下,為大魏千秋,為大魏列祖列宗,收回聖命,取消官商之事。”
“如若陛下不願,臣,愧對先帝,愧對天下百姓,還望陛下可憐。”
“還望陛下三思啊。”
說到這裏,王新誌更是催生淚下,跪在地上,將奏折擺在面前,顯得蕩氣回腸,好壹副為國為民啊。
這壹刻。
女帝沈默了。
五部尚書也沈默了。
武將壹脈也沈默了。
所有人都沈默了,紛紛看向王新誌。
安靜。
安靜。
絕對的安靜。
壹切安靜的不行。
只有王新誌的哭泣之聲。
大殿內,王新誌跪在地上,他壹開始還哭的出聲,可哭著哭著卻發現。
有些不對勁啊。
妳們怎麽不說話啊?我頭都給妳們開好了,妳們這個時候當啞巴?
不說話?裝高手?
王新誌緩緩擡起頭來,他看向文武百官,又看了壹眼陛下。
為什麽,所以人看自己的目光,都帶著壹絲絲好奇啊?
王某說錯了什麽嗎?
陳尚書,妳有話就直說啊,妳看著我不說話幹什麽啊?
顧尚書,妳壹眼嫌棄是什麽意思啊?咱們不是說好了今天上奏的嗎?
還有,張尚書,昨天不是妳氣急敗壞說,陛下糊塗嗎?妳今天怎麽不開口啊?妳說啊,妳說話啊,妳剛才還不是說壹切照舊嗎?妳怎麽直接翻臉不認人啊?
李尚書,妳皺眉妳馬呢?昨天臨走的時候,妳還硬拉著我說,這事就是許清宵搞的鬼,讓我死活不能答應,不能讓許清宵胡作非為。
現在妳這樣看我?
周尚書,老夫辛辛苦苦寫了壹天的奏折,妳不來壹句好文采就算了,妳這眼神是什麽意思啊?妳瞧不起誰啊?信不信我寫書罵妳啊?
還有,國公,列侯。
妳們昨天不是叫的最兇嗎?
什麽羞與而等商人為伍?怎麽壹個個不說話了啊?
餵。
妳好。
在?
能回句話嗎?
都不說話?
都裝高手?
王新誌很懵,甚至是極其懵。
昨天走的時候,大家都是同仇敵愾,怎麽現在自己開了頭以後,都不說話了?
難不成是我的奏折太好了?妳們嫉妒我王某了?
王新誌想不明白。
但就在這時。
陳正儒的聲音響起了。
“陛下!臣認為禮部尚書所言不對,臣,支持官商變法。”
當陳正儒的聲音出現後。
其余人的聲音也跟著響起了。
“臣,戶部尚書顧言,同意官商變法。”
“臣,刑部尚書張靖,同意官商變法。”
“臣,工部尚書李彥龍,同意官商變法。”
“臣,兵部尚書周嚴,同意官商變法。”
五部尚書依次開口,全部同意官商變法,讓跪在地上的王新誌更加懵了。
不僅僅是這樣,更懵的還在後面。
“老臣,也覺得官商變法極其合理,陛下聖明。”
“非常時期,用非常之法,老臣也覺得妥當。”
“陛下登基,千古變化,新朝而出,自有新朝之法,老臣也同意。”
“臣等,同意。”
隨著安國公第壹個站了出來,隨後其余幾位國公紛紛站出來,也紛紛表示同意。
這壹刻,王新誌徹徹底底傻眼了。
好家夥。
好家夥。
妳們聯合起來玩我是吧?
昨天說好壹起不答應,結果妳們私下串通,故意讓我出醜?
妳們!妳們!妳們!
王新誌身子發抖,不是害怕,而是氣的。
他真的氣啊。
昨天明明都說好了壹起抵制陛下,結果今天就自己壹個人抵制?
而且妳們為什麽突然改變主意啊?
這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啊?
為什麽不跟我說啊?
捫心自問,我王新誌什麽時候得罪過妳們啊?為什麽妳們要這樣對我?
王新誌內心五味雜陳,他實實在在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被孤立了。
他莫名想哭。
朝堂很單純,復雜的是人啊。
爾等!不配為人啊。
王新誌手都在抖。
而滿朝文武,只有壹個人能明白王新誌的難受。
這個人就是……李彥龍。
“王尚書,朕再問妳壹句。”
“官商變法,可行,還是不可行?”
此時,女帝的聲音響起,她目光落在王新誌身上,這般問道。
當聲音響起。
王新誌壹張老臉都快哭了。
六部五個尚書答應。
武將集體答應。
這還需要問自己嗎?
自己說不行,您答應嗎?
這不是羞辱老夫嗎?
如若換個人來問自己,王新誌必然跳起來大罵壹聲,可提問的人,是女帝。
當今聖上。
王新誌只能將奏折緩緩收起,哭喪著臉道。
“陛下聖明!是臣,欠妥了。”
王新誌幾乎是用哭腔說道。
他真的好難受啊。
可當這話說完後,王新誌的目光,也死死地看著張靖。
這個老匹夫。
還照舊?
我照妳娘。
狗啊,好狗啊,妳們這群狗啊,害老夫當眾出醜,我,我,我,我他娘的全記著了,等妳們死了,老夫壹文錢的禮都不送。
真他娘的氣人啊。
王新誌是真的要哭了,自己飽讀詩書幾十年,就他娘的壹輩子沒罵過人,可今天卻不得不罵娘了。
主要是太氣人了,這幫人他娘的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陳正儒,朕令妳擬新旨,蓋六部尚書印,昭告天下。”
“官商之事,依舊全權又許清宵負責。”
“退朝。”
簡單無比的話說完。
女帝起身,離開朝堂。
而她背對眾人時,眼中也閃過壹絲驚訝。
因為她真的沒有想到。
許清宵再壹次的力挽狂瀾,再壹次的讓滿朝文武改變主意。
可為什麽偏偏孤立了個王新誌呢?
她有些好奇,不過這些都無所謂了。
只要計劃能正常施行,壹切都無所謂。
很快。
百官退朝。
等走出大殿後。
王新誌壹把抓住張靖,眼中幾乎噴火道。
“張尚書,您這是什麽意思?”
王新誌壓著聲音怒吼。
方才的事情,可謂是奇恥大辱啊。
“什麽什麽事啊,我反而要問問妳是怎麽回事啊?”
“許清宵難道沒跟妳說清楚嗎?”
張靖壹把甩開王新誌,他畢竟是刑部尚書,還是練過武的。
“許清宵?怎麽又是許清宵啊?”
王新誌壹臉疑惑。
而眾人也不由皺眉了。
當下,李彥龍湊了過來,他很能理解王新誌的心情,故此將事情來龍去脈簡單說了壹下。
等知道來龍去脈後。
王新誌楞了。
“給錢?”
“他許清宵壓根就沒給我禮部錢啊。”
“好家夥,許清宵孤立我?”
王新誌反應過來了,下壹刻,他沒有任何猶豫,殺氣騰騰地朝著守仁學堂走去。
這恥辱,他壹定要找個說法。
不為自己的名譽。
最起碼得為銀兩啊。
給工部兩千五百萬兩。
禮部壹文都沒有?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望著殺氣騰騰離開的王新誌。
眾人也有些好奇啊。
許清宵!
為什麽,單單忽略了禮部啊?
有仇也不至於這樣吧?
沒必要啊。
人們好奇,但張靖卻皺著眉思索另外壹件事情。
工部給了兩千五百萬兩?
刑部才兩千萬兩?
好像有點吃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