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陈证道

历史军事

大明正德十二年,广信府上饶县徐家村。 正值深冬时节,天蒙蒙亮,道旁的野草上还覆盖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708章 大胜入城

明王首辅 by 陈证道

2019-5-21 16:12

  谢二剑行过去时,岑蓝正站在一堆战利品前,摆弄一支火绳枪,只听得旁边一名狼兵头目十分市侩地道:“头儿,这东西应该很值钱吧,我们一共缴获了三十六杆呢,反正也不会用,要不就卖给官兵吧,待会你问问那边的大官儿,看他出多少银子一杆,要是低于二两银子,咱们就不卖给他了。”
  谢二剑差点便一头栽倒,皱起剑眉咳了一声,岑蓝和那名头人抬头望来,前者见到谢二剑,不由眼前一亮,自来熟般招手笑道:“谢佥事快过来,贼人的火枪好像跟你们五百营的火枪有点不同。”
  谢二剑不由满头黑线,但还是行了过去,淡道:“西洋人的火绳枪如何比得上我们五百营的燧发枪,岑知事,请吧,总督大人让你过去一见。”
  谢二剑说完便转身而行,行了两步忽又停下,冷声道:“战场上的斩获禁止据为己有,全部上交,这是军规,甭打歪主意,否则军法处置。”
  那名狼兵头目挠了挠后脑勺,不明所以地问道:“头儿,什么意思?”
  岑蓝道:“意思就是这些战利品都是朝廷的,咱们不能私吞。”
  “呸,想得美,咱们族人用鲜血性命换来的东西,凭什么属于朝廷的,这小子太过份了,属下教训他一下。”这名狼兵头目眼露凶光,撸起衣袖便欲追上去教训谢二剑,结果被岑蓝一脚踹翻在地。
  这名狼兵头目倒是皮实,被踹了一个跟头,马上便若无其事地爬起来拍拍屁股,不解地看着自家老大。
  岑蓝寒着俏脸斥道:“瓦南,这里是汉家的地盘,咱们就得守人家的规矩,少给我惹事,再说,你打得过人家吗?别给我丢脸……”
  这名刚才还凶神恶煞的狼兵头目畏惧地低下头,唯唯诺诺地挨骂,服帖得像羔羊一般。尽管俍人的头领是大家推举出来的,不过却有着绝对的生杀大权,所有族人都得无条件服从。
  岑蓝严厉地教训了属下一通,马上又恢复了邻家少女的模样,双手插在围裙的大兜里,一溜小跑追上谢二剑,笑嘻嘻地道:“谢佥事,等等艾啦!”
  谢二剑站定脚步,心情复杂地看了一眼这个明眸皓齿,神彩飞扬的异族女子,竟然有点怅然。
  岑蓝噗嗤地笑道:“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
  谢二剑不由微窘,皱眉警告道:“待会在总督大人面前不可如此无礼。”说完转身而行,岑蓝撇了撇小嘴跟了上去。
  “大人,岑知事带到!”谢二剑带着岑蓝来到徐晋面前拱手施礼,后者也连忙把插在兜里的双手抽出来,豪放地拱了拱手道:“田州知事岑蓝,参见总督大人。”
  徐晋打量了岑蓝一眼,越发觉得此女明眸皓齿,英气逼人了,微笑道:“岑知事不必多礼,本官介绍一下,这位乃五百营指挥王林儿。”
  王林儿客气地拱了拱手,岑蓝也拱手还礼打招呼,倒是应对得体。
  “这位乃五百营指挥佥事谢二剑。”徐晋继续介绍道。
  岑蓝妙目俏生生地看着谢二剑,笑嘻嘻地道:“艾,原来你叫谢二剑啊,为什么不叫一剑?你有两把剑吗?”
  韩大捷等锦衣卫差点失笑出声,有人甚至猥琐地瞄向谢老二的胯间,暗道,人家谢佥事可不是有两把剑,一把在手,一把在那里挂着。
  王林儿不由暗汗,果然是蛮夷女子,要是换着汉家女子,哪个敢当众“调戏”男子。
  徐晋这个现代人自然不觉这有什么,微笑着解释道:“谢佥事在家中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个大哥叫谢一刀,下面有个弟弟叫谢三枪。”
  岑蓝咯咯地笑道:“什么刀呀剑呀枪呀的,莫不成谢佥事家里是开打铁铺的?”
  谢二剑不由脸色一沉,周监军见状连忙斥道:“岑知事,不得无礼。”
  岑蓝白谢二剑一眼,笑嘻嘻地道:“你这人开不得玩笑,行啦,不逗你了,还是总督大人好说话。”
  徐晋不禁暗汗,又介绍了戚景通赵大头等五百营骨干。岑蓝却一指宋大眼问道:“总督大人,这位勇士你还没介绍呢!”
  宋大眼刚才斩将夺旗时被利矢所伤,此时脸上留了一条可怖的血痕,扛着镔铁棍立在徐晋身后,像一座铁塔金刚似的。
  “他是本官的亲随宋大眼,大眼,给宋知事见礼!”徐晋介绍道。
  宋大眼把五十斤重的镔铁棍往地上一戳,四周的地面都震得抖了三抖,随意地拱了拱手。岑蓝欣赏地点了点头道:“总督大人身边果然猛将如云。”
  徐晋微笑道:“如今岑知事到来,本官更是如虎添翼了。”
  “徐大人谬赞了!”岑蓝扬起下巴,得意地拱了拱手,双手放下时却习惯性地往围裙的兜里插,意识到不对时急忙又把手抽出来,神色讪讪地呵呵傻笑,竟然有点憨态可掬。
  谢二剑无语地掉转头去,没眼看啊!
  “咳咳,总督大人,下官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问!”岑蓝自我救场地清了清嗓子,然后正容问道。
  “岑知事请讲!”徐晋越发觉得这位俏寡妇有趣了。
  岑蓝瞄了谢二剑一眼,小心翼翼地问道:“西洋人的火枪值多少钱一支?”
  谢二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来,这……女人还真敢问啊!
  徐晋微愕,沉吟了片刻道:“西洋人的火绳枪造价几何本官不得而知,不过咱们的燧发枪造价得六七两银子。”
  岑蓝眼前一亮:“这么值钱啊!”
  之前兵仗局打造出一批燧发枪时,平均造价得十两银子,不过现在技术愈加成熟,所以造价也开始降下来了,但还是得花六七两银子。
  谢二剑估计是担心这位真敢向徐晋开价卖枪,连忙插嘴道:“西洋人的火绳枪远比不上燧发枪,造价顶多就一二两银子。”
  徐晋古怪地看了谢二剑一眼,二舅子向来不是多话的人啊,平时总是一副云淡风轻,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有点反常!
  幸好,谢二剑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岑蓝并未向徐晋开价卖枪,大家又寒暄了几句,徐晋便下令打扫战场,清点伤亡,救治伤者。
  两个时辰后,结果出来了,一共斩首四千余级,俘虏两千人,缴获佛郎机炮二十门,战马五十多匹,火枪六十余支,大小船只八百多艏,以及各类兵器一大批,这无疑又是一场漂亮的大胜。
  当然,狼兵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近千人,五百营损失倒是十分轻微,伤亡不足百人,这就是本身装备的优势。
  接下来,徐晋留下一部分人马驻守临山卫的营地,便率着兵马返回余姚县城。此时,城中的百姓和守军已经把堵城门的砖石挖通了,县令仇禹率着一众地方官绅恭敬地出城迎接,不过,三朝元老谢迁没有到场,纵观整个大明朝,有资格让他出城迎接的人屈指可数,徐晋显然不在其中之列。
  “下官余姚县令仇禹,参见总督大人!”仇县令见到锦衣卫簇拥着的徐晋,连忙郑重地颠了颠官袍的衣袖,然后率众上前行礼。
  “参见总督大人!”一众官绅亦是尊重地行礼。
  徐晋翻身下马,目光扫过眼前本县的一众士绅,从容地道:“诸位不必多礼!”
  又是一番介绍和寒暄,仇县令便邀请徐晋和诸将入城饮宴。此时已经是下午时份,徐晋和诸将均已饥肠辘辘,于是便随同入城去,五百营和狼兵则驻扎在城外,自有地方官绅杀猪宰羊慰劳。
  靖海伏波 第709 阴险的坑
  仇知县把酒席摆在了县衙的二堂,陪席的除了县丞、主薄等地方官员外,还有十几名本地有头有面的世家士绅。话说余姚县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乃姚江学派的发祥地,历来名人辈出,譬如虞世南、谢迁、王守仁、黄宗羲等均是余姚人。
  此时的县衙二堂中弥漫着诱人的酒香和肉香,一共摆了三席,徐晋、仇县令、监军周良、岑蓝等人居首席,武将的地位终究是低些,所以五百营众将,还有狼兵的几名小头目均被安排在次席。当然,王林儿戚景通等武将也乐得自在,跟一帮文绉绉的家伙同桌吃饭简直就是找罪受。
  正当众人入席坐落,准备起筷时,一名衙役却急急脚地跑了进来道:“县尊大人,谢阁老来了!”
  话音刚下,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昂然迈进了二堂大厅,老家伙尽管穿着朴素,但是气场却很足,在座的官员士绅皆是凛然离席迎了上去。
  徐晋心中一动,在余姚县能被称为谢阁老的,应该就是三朝元老谢迁了,话说当初朱厚熜登基后还下过旨召他回京复职呢,不过谢老头却以年纪大为由拒绝了。
  徐晋本来就不是喜欢拿捏架子的人,更何况这位谢阁老比自己的授业恩师费宏资格还要老,所以也跟着离席迎了上前。戚景通王林儿等人见到大帅都离席相迎,很自然都站了起来。
  “在下徐晋,见过谢阁老!”徐晋十分客气地执晚辈之礼。
  谢迁浑浊的老眼上下打量了徐晋一遍,见到眼前这名年青人气质从容沉稳,风度翩翩,不由神色稍霁,淡道:“不敢当,老夫现在只不过是一名闲云野叟,当不得总督大人阁老之称。”
  在场一众士绅均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如今朝堂之上“大礼议”之争正是激烈,以张璁、桂萼、霍韬为首的新贵派,对阵以杨廷和为首的濮仪派,斗得那叫一个满城风雨。
  徐晋虽然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站过队,但他是皇上身边的宠臣,简在帝心,而当初张璁的大礼疏正是通过徐晋之手逞给皇上的,再加上霍韬也是徐晋的直系下属,彼此关系密切,所以朝臣都自动把徐晋归为新贵派,甚至认为他才是新贵派的幕后老大,张璁、桂萼、霍韬三人只是在台上摇旗呐喊的马前卒罢了。
  谢迁如今虽然不在朝堂,但是朝堂大事还是十分关注的,他支持杨廷和,反对嘉靖帝为生父在大内立庙,反对嘉靖帝给生父的尊号前加“皇”字,更加反对嘉靖帝尊生父为皇考。谢迁认为,兴王朱佑杬生前没当过一天的皇帝,在尊号前加“皇”不合礼制,在大内立庙供奉,享受皇帝国礼更加万万不该。
  所以,一众士绅都心知肚明,谢阁老现在就是冲着徐晋来的,这不,见面第一句话已经透出了淡淡的火药味了。
  徐晋自然也察觉了谢迁语气不善,不过脸上还是保持着礼貌的微笑道:“谢阁老言重了,仇大人,快快给谢阁老加座。”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谢老头虽然卯足劲而来,不过此时也不好发难,拄着拐杖昂然入席,不过这老家伙还算有点风度,并没有占据徐晋的首位,而是坐了次位,毕竟徐晋乃直浙总督,乃现职的朝廷大员,他这个退休的阁老也不能凌驾于上。
  大家重新落坐,一众士绅的表情各异,内心却是雀跃万分,坐定定准备看一出好戏。同席的,估计就岑蓝这个异族女子浑然不觉,此女看着满桌的佳肴美酒,早就馋得摩拳擦掌了,见到众人起筷,立即便开启了吃货模式,酒到杯干,风卷残云。
  在座一众士绅见状都傻了眼,不过,大家也不好跟一个异族女子计较,再加上此女吃得两腮鼓鼓的样子分外的可爱,毫无疑问,大家对美女的忍耐限度都很高,若是换着一个丑八怪,吃得跟只蛤蟆似的,估计都要出言喝斥了。
  酒过三巡之后,谢迁轻咳了一声,众人不由精神一振,都知道好戏要开锣了,均放下酒杯筷子,只有岑蓝还在海吃胡塞,见到大家都停下手,此女还鼓着腮一脸的好奇。
  谢迁皱眉睨了岑蓝一眼,捋着须振振有词地道:“三代以前,圣莫于舜。三代以后,贤莫于汉光武。徐大人以为然否?”
  徐晋虽然连中五元探花及第,但只是把科举当成一块改变命运的敲门砖罢了,科举通关后便把四书五经束之高阁了,哪里有心思钻研什么学问,此时谢迁突然文绉绉地来了一句,徐晋一时倒不明白这老家伙葫芦里卖什么药,于是顺着对方的语气点头道:“然也!”
  徐晋这一点头,在座的士绅瞬间表情精彩了,仇知县不禁暗暗摇头,这位徐总督终究是太年轻了,这么轻易就着了谢阁老的道儿。
  谢迁浑浊的老眼精光一闪,徐晋便知道坏了,果然,这老头立即抑扬顿挫地大声道:“三代以前,圣莫于舜,未闻追崇生父瞽叟;三代以后,贤莫于汉光武,亦未闻追崇生父南顿君。今皇上以小宗入继大宗,继承大明之皇位,理应以孝宗为皇考,入嗣孝宗一脉。
  然而,如今皇上却听信佞臣张璁等谗言,欲在大内为生父兴献帝立庙供奉,并尊为皇考,如此置先帝于何地?此事于礼不合,有悖君臣父子之礼制,徐大人以为然否?”
  徐晋不由恍然大悟,原来,谢迁这头老狐理是故意挖了个坑给自己跳,逼自己在“大礼议”中表态站队啊,麻麻批,这老头真够坏的!
  话说徐晋之所以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表态站队,就是想置身事外。原因有两个,第一,徐晋觉得这种争论毫无意义,于国计民生没有半点益处,有空在上面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干点实事;第二,徐晋深知朱厚熜对父亲朱佑杬的感情之深,不给他老子弄个皇帝的称号是不会罢休。徐晋既不想左右朱厚熜,也不想因为这种事与一帮守旧但正直的大臣斗得你死我活。
  所以,徐晋一直置身事外,只是把张璁、桂萼、霍韬这些人推到了台前。
  但是,现在谢迁阴险地挖了个坑逼徐晋表态站队,如果徐晋此时对谢迁的话表示同意,那无疑站到了嘉靖帝朱厚熜的对立面上了。被自己最信任的臣子背后捅一刀,朱厚熜那小子估计要暴跳如雷了,一旦徐晋与朱厚熜君臣之间出现裂缝,那徐晋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所以说,谢迁这坑挖得不可谓不恶毒。当然,谢老头估计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恶毒,他会觉得自己是在坚持真理,只要制服了徐晋这个新贵派的幕后“老大”,还愁张璁这些跳梁小丑闹得出风浪来?
  当然了,徐晋这时也可以表态反对谢迁的观点,但这无疑等于自打嘴巴,因为谢迁刚才问他“三代以前,圣莫于舜。三代以后,贤莫于汉光武”这句话对不对时,而徐晋已经表示认同了。
  所谓的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之前的圣人,没人及得上舜,而三代之后的贤君,没人及得上汉光武帝刘秀,而两人登基为帝后,均没有给自己的生父追封皇帝的称号。因此,谢迁的意思很明显,如今皇上要追封自己的生父为皇帝,那就是不圣不贤,就是有悖于礼制。
  谢迁以上古舜帝,以及光武帝刘秀为论据,徐晋一开始同意了论据,现在再来反对谢迁结论,岂不就是自打嘴巴了?
  所以,现在徐晋是骑虎难下啊,谢老头忒的阴险!
  靖海伏波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