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桃符

歷史軍事

“恭喜宿主,觸發壹個特殊簽到,獲得通往明末的時空門。”
聽著耳旁悅耳的提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八章 王嘉胤看上了藍田縣

開局壹個明末位面 by 桃符

2024-1-7 22:03

  湯若望是個實誠人,當見到學堂,聽到李朝生願意給他修建教堂的時候,壹個勁的對李朝生說,主會保佑他的。
  不過李朝生很實在他的主在華夏這片大地能不能幹過華夏本土神還不知道,指望著他保佑自己,那就真的愚蠢了,所以李朝生要更直接的利益。
  “湯若望先生,我們藍田縣人,都是妳的朋友,同樣我也希望妳把我們當成妳的朋友。”
  “哦,親愛的縣令閣下,妳現在就是我的朋友。”
  李朝生聽了這話笑道:“湯若望先生,既然是朋友,我希望我們可以互相幫助,而不是單方面的付出,這樣的朋友關系很不牢靠,妳不覺得嗎?”
  “哦,縣令閣下,妳的意思是?”
  湯若望看著李朝生,李朝生道:“我們大明人講究禮尚往來,我送給妳大秦景教流行碑,又給妳該教堂,妳是不是該回報我壹些什麽啊?”
  李朝生看著湯若望,湯若望聞言壹拍腦袋道:“哦,我明白了,縣令閣下,我可以幫妳算天文,我的天文很厲害的。”
  李朝生聽了這話很無語,算天文,這種事情不是開國皇帝才幹的事情嗎?算壹算天文,然後頒發壹份黃歷,就算昭告天下,以後就是我的天下了,哪有壹個縣令就頒布黃歷的。
  歷史上湯若望確實給滿清的順治皇帝上過壹本歷法,名為《時憲歷》最後幫助中國搞出了咱們現在人依舊在沿用的農歷紀年法。
  不過這不是李朝生想要的啊,李朝生想要的是:“湯若望腦海裏關於大炮的知識啊。”
  想著李朝生直接對湯若望道:“湯若望先生,雖然我很想繼續咱們的友誼,不過妳很讓我失望,告辭。”
  李朝生氣呼呼的走了,湯若望似明白似不明白,這時看著壹旁壹直陪著她的白守民道:“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白守民看著湯若望道:“湯若望先生,妳糊塗啊。”
  “我不糊塗,我很明白,我到底怎麽得罪妳們的縣尊了?”
  聽了這話白守民看著湯若望道:“沒吃飯呢吧,走吧,帶妳吃我們藍田的寬面去,邊吃邊聊。”
  面館湯若望把最後壹口面湯喝進肚子裏,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神色道:“白,妳們大明最偉大的地方就是這些美味的食物,我太喜歡了。”
  白守民看著湯若望道:“別光吃啊,我剛才跟妳說的那些?”
  湯若望點點頭道:“明白了,妳們的縣尊不就是想要我幫著改良大炮嗎?直說就好了,為什麽生氣,真是的,他幫了我那麽多,我幫他改改大炮是應該的。”
  白守民笑道:“我家縣尊臉皮薄,可能沒好意思吧,行了,既然湯若望先生明白了,就再跟我去見壹次縣尊吧。”
  湯若望聽了這話擺擺手道:“今個不去了,吃得太飽,明天吧。”
  白守民看著湯若望很無語,這洋鬼子,吃飽了壹點正事不辦啊,算了等明天吧。
  第二天湯若望再次見到了李朝生:“哦,尊敬的縣令閣下,我昨天想了壹夜,我發現我會修改大炮,我可以幫助貴縣修改大炮,就當做我們友誼的禮物好嗎?”
  李朝生見這個湯若望終於上道了,笑著說道:“當然,我的朋友,我還是非常願意跟妳交朋友的。”
  兩個人妳壹言我壹語,很快聊了起來,聊到了午飯,湯若望又混到壹頓面條,很開心,李朝生也不在意,咱們也不差這點面條。
  湯若望吃了面條就去火器營的炮工廠了,對於湯若望壹些其他種類的火器還是要隱藏起來的,比如李朝生現在的核心武器,燧發槍,這個是絕對不能泄露的。
  把湯若望送走了,李朝生帶著谷子往藍關鎮走去,去參加藍田第壹煉鋼廠的開幕儀式,藍田第壹煉鋼廠,這個是李朝生去年提的壹個重點項目,為的就是提高藍田縣鋼鐵產量與質量。
  李朝生查閱資料,詢問相關人士,經過壹系列的努力,終於在煉鋼廠項目有了進展,首先李朝生改變了以前的煉鋼模式,采用了最先進,當然是這個時代還未出現過的高爐煉鋼法。
  於是藍田縣第壹個排汙量超標的高爐大煙囪立了起來,這個時代沒有環保法,也沒有環保這個概念,主要是藍田縣以發展為主,搞什麽防汙染都是扯淡的,人都吃不上飯了,汙染,汙染壹些吧。
  發展都需要壹個過程,對於這個時代大煙囪就是先進的標誌,這十幾米高的大煙囪在藍田就是類似於法國埃菲爾鐵塔,美國自由女神像壹樣的象征意義,妥妥的標誌性建築。
  李朝生來到了煉鋼廠,廠長親自出來接待李朝生,廠長是李朝生從書院找來的畢業生,學的就是高爐煉鋼,以及相應的知識,在專業上他比李朝生還要專業壹些。
  他領著李朝生參觀了高爐,高爐建造使用青磚水泥制造而成,由部隊的建設隊承接的,聽了這話壹旁等著檢查的李朝工連忙上來跟李朝生介紹,這水泥煙囪,裏面是六層磚瓦的底座,結實的很,就算遇到小規模地震都不怕,當然這個時代的地震叫做地龍翻身。
  李朝工打包票,壹切都是按照李朝生制定的建築標準,李朝生對此是信任的,李朝工他們沒有理由騙自己,也不敢騙自己,要是出了事情,他的腦袋也就不用要了。
  李朝生參觀壹番,看了看煉鋼爐,看了看職工宿舍,看了看原料廠庫,看了看職工食堂,壹切都是最頂級的標準。
  目前廠子正在招工,而招工要求必須是二十歲的成年男子,並且需要在藍田縣居住十年以上,並且家裏父母最好是藍田人。
  這煉鋼廠是有很多技術的,因此需要保密,所以招工條件苛刻了壹些。
  可是就算如此,來應聘的人也絡繹不絕,藍田縣本地居民還是很多的,而且最主要的是煉鋼廠的待遇好啊。
  在這裏工作每個月二兩銀子,而且還包吃包住,這在藍田人的眼裏簡直就是天堂啊,每個月二兩銀子,壹年就是二十四兩,壹年都能在城裏買套房了,妥妥的高薪產業啊。
  因此條件苛刻,可是依舊有人前來應聘,甚至不惜托關系想要進來的,不過都被李朝生嚴厲拒絕了,並且派出了巡查組,只要查到跟這事相關的,當官的壹擼到底。
  李朝生對這件事壹直處於高壓狀態,絕對不允許在基業未成之前就搞腐敗這壹套,這會讓自己幸苦打下來的基業,毀於壹旦的,這個絕對不允許。
  李朝生對煉鋼廠是非常滿意的,於是在壹圈逛下來之後,準備開始剪彩儀式,本次儀式是在中午時分舉行,出席本次儀式的是縣尊李朝生,本地豪紳若幹,還有各行各業的捧場的。
  剪彩開始,李朝生發表講話,大意就是鋼鐵是壹個城市發展的基礎,只有鋼鐵足夠了,城市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希望大家埋頭苦幹,創造輝煌。
  李朝生壹番講話,贏得滿堂彩,這其實跟李朝生講話精彩無關,到了李朝生這個地步,哪怕上臺放了個屁,臺下壹定會有人捧上壹句,此屁聲響,非同凡響,壹看大人就是非凡之人。
  好吧,地位,權利,真她娘的是個好東西啊。
  參觀了高爐煉鋼廠,下午,李朝生會見了各地來藍田做生意的商業代表們,並且勉勵他們壹定要好好工作。
  晚上,李朝生邊吃東西,邊聽郭寶的匯報,大意就是今年朝廷賦稅如何,今年藍田縣的收成如何,商業收入如何。
  這邊郭寶把事情匯報完了,另壹邊谷子拿出壹大堆請柬,什麽西安府秦王過壽,邀請大人前去,什麽那位大人家裏娶媳婦兒,請大人前去。
  李朝生對於這些事情全都派人帶著禮物去就行了,自己去不去不重要,他們看的也不是這個。
  不過有壹個消息卻驚動了李朝生,那就是陜北的王嘉胤看上藍田縣了,覺得藍田富庶,搶了藍田縣就夠他們過冬了,於是就有意派兵前來劫掠藍田縣。
  目前大軍已經整合,隨時準備出發,就連洪承疇都註意到了異常,邊軍跟著調動。
  這個消息是白守民告訴李朝生的,因為第壹個傳出消息的是臥底在李自成身邊的李石朝發出來的。
  緊跟著洪承疇也向藍田發出警告,告訴李朝生壹定要堅持住,藍田可是陜西最大的產糧地,這裏要是被禍禍了,陜西官軍,餓死也不會在少數。
  所以這壹次壹定要靠藍田縣自己的力量了,李朝生得到消息,並沒有驚慌,雖然這次進攻藍田的人中有許多狠人,比如現在的闖王高迎祥,比如未來的闖王李自成,再比如未來的所謂八大王張獻忠,這些人可都是未來兇名赫赫的人物啊。
  藍田縣得到消息之後,立刻警惕起來,全體軍官開會,會上所有人都說要跟賊寇拼了,更有人呼籲把民兵調集起來,八萬民兵,對付對方五萬賊寇,輕松加愉快。
  不過這些都被李朝生拒絕了,李朝生尤其言詞批評了這個所謂動用民兵的想法,這是壹種非常愚蠢的行為,其愚蠢程度堪比壹頭豬。
  更不同意李朝龍提出的關門打狗的想法,畢竟關門打狗建立在壹窮二白的基礎上,現在藍田建設如火如荼,妳把狗放進來,妳怎麽知道這只狗不是哈士奇,要是把這二哈放進來,那藍田還不被拆個七零八落。
  所以李朝生定下基調,禦敵於外,不可進藍田。
  目前藍田四個縣並在壹起,所以這壹次李朝生決定在藍田之外,李朝生想了想在地圖上畫了個位置:大荔縣!
  這裏是李朝生下壹個準備吞並縣城,目前正在推進,不過大荔縣的土豪劣紳比藍田縣的可惡的多,壹直把藍田縣擋在外面,甚至還組織當地民眾,襲擊李朝生的稅官,可謂頑劣不堪。
  李朝生不想動兵,因為刀兵搶來的土地都是不牢靠的,所以李朝生這次準備借著土匪的手把大荔縣梳理壹遍,打破了才能重建,這樣省下了李朝生拆遷費了,而且地主豪紳被幹掉,李朝生正好把他們的土地收為國有,如此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李朝生看著地圖,拿來沙盤,找到諸將推演,發現流寇經過大荔縣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八十。
  首先是賊寇自北而下,沿途搶劫,不過卻也被楊鶴與洪承疇的兵馬圍追堵截,所以他們能走的路線很固定,其次他們之所以會從大荔縣攻打藍田,主要是大荔縣另壹條道是西安,西安城有西安城的駐軍,而且不在少數,流寇就算再狂妄,他們也不敢直沖西安城,他們也沒實力打下西安城,所以他們只能走大荔縣。
  而且大荔縣臨近白水,白水乃是王二老家,這條道他們熟悉,所以必走大荔縣,想到這裏,眾人研究如何在大荔縣阻擊流寇。
  大荔縣壹共有十五鎮,大部分是平原,黃土地帶,唯壹像樣的山脈是鐵廉山,不過這座山在正北,賊寇從北下來,如此便直接把賊寇擋在了大荔縣外,這不符合李朝生利用賊寇打破大荔縣地主豪紳的想法。
  所以李朝生決定放賊寇進來,與大荔縣諸多鎮子進行各個殲滅,賊軍分為好幾股,所以自己不用直接面對,因此要分兒化之。
  李朝生說了自己的想法,眾多將官在沙盤上進行推演,很多書院畢業的軍事學生也都參與推演,進行縝密的布置,演算,李朝生不太相信這個時代還會有諸葛亮那樣的人物,可以算無遺策,再說諸葛亮還算錯了街亭啊。
  所以李朝生組織參謀團,每次打仗大家壹起研究,有道是三個臭皮匠還頂壹個諸葛亮呢?壹群讀了壹肚子計謀的謀士湊在壹起商量,甚至互相在沙盤上推演出來的戰略方針,李朝生不認為會錯到哪裏去。
  而且這種推演是絕對公平公正的,在沙盤上,哪怕是李朝生,妳把他打的找不到北,也絕對沒有人說壹句妳不對,而是誇獎妳,戰略厲害。
  有道是沙盤之上無大小,場下立規矩,便是如此。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