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摳周奎——給崇禎十兩,花幾百萬兩開職業學院!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就給十兩?!”
  前世的崇禎皇帝,如今的信王殿下朱由檢看著桌子上這錠銀子,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
  鬧呢?!
  周奎妳堂堂京師巨富,能跟張國紀拿出十幾萬兩銀子鬥富炫耀的人,如今接濟自家女婿,就給十兩銀子?!
  我來看妳還帶了三十兩銀子的禮物啊!
  而周奎也有話說啊,朱由檢明顯就是不會做生意的,接濟信王府那就是接濟無底洞啊,有了錢朱由檢肯定又要被那些東林黨人坑蒙拐騙去,還不如壹開始就不給。
  而且朱由檢拿三十兩銀子的禮物孝敬老丈人,老丈人又不是不請吃飯,如今再給十兩銀子,相當於只賺壹半,有這麽良善的老丈人嗎?
  看著朱由檢那驚愕的神情,周奎有些狐疑:“多了?要不我再拿回來五兩?”
  周奎說著就要朝桌子上那錠銀子伸手。
  朱由檢見狀是連忙將銀子揣起來,嘴裏還不斷的嘟囔著:“不多不多,十兩都不夠啊。”
  攤上這麽壹個不要臉的老丈人,朱由檢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而周奎則認為自己對信王女婿實際上還是不錯的,不僅給了十兩銀子,還留著朱由檢壹起吃了頓飯。
  五兩銀子的標準,上來還是很豐盛的,有羊肉燒餅,有羊雜湯,還有幾個小菜,壹壺酒,看著就不錯,畢竟這桌子菜在東街買,也是值個幾錢銀子的。
  朱由檢看著這桌子菜,頓時感覺毫無胃口,自己的老丈人怎麽能如此吝嗇?!
  堂堂百萬銀子身家的巨富,就拿這個招待當朝親王女婿?
  偏偏周奎好似看不出朱由檢臉上的不高興壹樣,他還不斷的給朱由檢夾菜:“信王殿下,多吃點啊,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尋常百姓好幾天都不壹定能吃壹頓呢。”
  最後朱由檢勉強吃了點,隨後倉皇告退離開了。
  等朱由檢離開後,周奎這才吩咐仆役們把那些好東西都重新擺回來,自己也躺在搖椅上頗為自得的搖著扇子:“哎呀,今天這還什麽都沒幹,就入賬了十九兩銀子,又是發財的壹天啊。”
  朱由檢離開沒多久,周奎的夫人就從後院出來了,看著周奎怡然自得的哼著小曲很是不解:“老爺,信王殿下好歹也是妳女婿,為何要這般啊?”
  周奎哼了壹聲,沒好氣的說道:“信王是老爺我的女婿,可這個親王女婿有什麽用?”
  “皇上不喜歡他,元輔不喜歡他,整個新黨就沒人喜歡他,東林黨也不願意和他有牽連,妳說,這麽壹個女婿,有何用?”
  “我那美若天仙的女兒嫁給他,除了有個王妃的名分還有什麽,跟著他就是吃苦受罪。”
  夫人心疼的眼睛都紅了:“那更應該多幫幫他啊,總不能看著女兒吃糠咽菜吧。”
  周奎則壹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幫他?幫他有什麽用?”
  “咱們女兒好歹有皇後照看著,既然女兒受不了多少苦,那麽何必管他呢,給他錢是半點回頭銀子都看不到。”
  “我可不能因為這個女婿就把自己的身家搭進去,這就是個無底坑。”
  見周奎死活不願意資助朱由檢,夫人也是毫無辦法,只得默默離開嘆氣,尋思著下次如果女兒回來省親了就偷偷給女兒塞些金銀首飾什麽的,總不能讓自己女兒吃苦。
  而朱由檢回到信王府後,王妃周氏帶著希望上前:“王爺,妾那父親可願意幫助我們?”
  朱由檢張了張,最終嘆了口氣自顧自的向後堂走,看這樣子,王妃周氏就知道什麽情況了,顯然周奎是不可能接濟他們了。
  跟著朱由檢回到後堂,驅散了仆役後,朱由檢這才將懷裏那錠銀子拿出來:“愛妃,妳那父親,著實吝嗇,就給了我們十兩銀子。”
  “才十兩?!”周氏自己都懵了,盯著朱由檢手裏那錠銀子,怎麽看怎麽感覺臊得慌,自己怎麽攤上這麽個吝嗇的父親?!
  朱由檢坐在椅子上生悶氣:“我去拜見妳父親,已經不顧自己王爺的顏面,把姿態放低了,我還帶去了三十兩銀子的禮物呢。”
  “可到頭來,妳那父親就給了十兩銀子,哎……”
  周氏也是感覺委屈:“王爺今天受委屈了,明日妾親自回去壹趟,想來總是能帶回些銀兩的。”
  聽到自己愛妃這麽說,朱由檢感覺自己臉是漲的通紅,自己堂堂大明親王,學富五車,滿腹經綸,豈能靠婦人掙錢?
  男人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朱由檢感覺自己丟不起這個人,他當即說道:“愛妃不用回去,回去也是受白眼。本王也不是什麽本事都沒有,先把王府裏值錢的東西變賣壹些,本王隨後作畫、寫字總能賺到錢的。”
  周氏見朱由檢還有骨氣,也是點了點頭,輕聲嗯著:“妾也可以織布、刺繡,王府裏空閑的地很多,我們還能自己種菜種些糧食,養些雞鴨,這日子總能過下去的”
  朱由檢聽到這眼前壹亮:“種菜養雞鴨本王可拿手……”
  想當初朱由檢在農莊裏,那可是種地養雞鴨,澆灌蔬菜啥活沒幹過,這些東西對他來說可是小菜壹碟。
  想到自己還有這些本事,朱由檢也是來了精神:“日後大不了本王與愛妃白日男耕女織,夜晚吟詩作對!”
  如果周奎知道如今朱由檢這樂觀的模樣,那周奎必然無比開心,因為如此壹來他就不用再擔心朱由檢跑來找他要錢了。
  傍晚,周奎提著壹罐好茶去找張好古了,關於今日的事,他還有些東西需要向張好古請教。
  “哎哈哈哈哈,元輔,您看,這次給您帶了點松蘿茶來。”
  看著拎著小罐茶的周奎,張好古有些哭笑不得:“我這的好茶,已經有些擺不下了,妳們送這麽多茶給我,我也要喝得過來啊。”
  周奎則是頗有自己的道理:“元輔,您這話就不對了,您是當朝宰輔,天下百官黎庶都仰仗著您日夜操勞呢。我們這些商人又不懂品茶,這些好茶喝了屬於浪費,還不如將這好茶贈您,也算是緩解您操勞國事的疲憊不是?變相的也算是我們這些人給朝廷的壹點報國心意,畢竟您精神好了,就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
  聽著周奎毫不要臉的吹捧,張好古笑道:“這麽看來,這茶我還非收下不可了?”
  “您可得收下。”周奎是壹臉的認真。
  將茶葉遞給壹旁的侍者,讓他去烹制,隨著略帶橄欖香味的高爽香氣撲面而來,張好古也與周奎談起了正事。
  “元輔啊,今個兒,信王殿下來找我了。”周奎說道。
  張好古看了周奎壹眼:“信王殿下是妳的女婿啊,找妳不是很正常嗎?”
  周奎嘆了壹口氣:“可是信王殿下找我是來借錢啊……”
  張好古恍然了,朱由檢找周奎借錢,這不是指望鐵公雞掉毛嗎?
  前世李自成的大軍都打到北京城下了,朱由檢找周奎借錢周奎都壹毛不拔,更何況如今朱由檢還只是個不咋的的親王,要權沒權要勢沒勢,周奎更不可能借給他錢了。
  張好古不說話,周奎就繼續說自己的:“元輔啊,我感覺信王殿下這壹回來,京師就有點動靜了。”
  “我懷疑,這信王殿下來找我借錢,應當是有人指使的,不然以信王殿下的面皮和自尊,怎麽可能來找我壹個商賈借錢?”
  “您說是不是東林黨眼瞅著信王殿下回來了,想推著信王殿下打擂臺啊?”
  聽著周奎的壹通瞎分析,張好古輕笑著搖了搖頭,這時侍者也將烹制好的茶端上來了:“老爺,茶。”
  兩盞茶放在眼前,張好古將其中壹盞推到周奎面前,隨後揭開自己面前茶盞的盞蓋,看著茶盞裏那正在明綠湯色裏舒展的嫩綠茶葉,張好古緩緩開口:“東林黨那些人,但凡還想活命,但凡有點腦子,就不至於做出推出信王打擂臺這種不智的事情。”
  “打擂臺的前提是要有資本,如今有資本打擂臺的,只有陛下的皇子,信王哪來的資格打擂臺?”
  “妳啊,就別瞎想了。人家信王殿下怎麽說也是在農莊裏歷練了幾年的,人總是有改變的。”
  周奎苦惱著:“可是若信王殿下再來找我借錢該怎麽辦?”
  “他要是三番五次來找我借錢,那影響也不好啊。”
  “而且萬壹有心人要是在民間散播流言說我周奎奢侈無度,手裏已經沒錢了這才拒絕自己女婿借錢,那百姓萬壹覺得直隸鋼鐵公司沒錢了,股價再受到影響可怎麽辦啊。”
  好家夥,張好古算是明白了,周奎感情擔心的還是自己的股票和錢啊。
  先是呷了口茶,張好古這才看向周奎:“所以,妳這是來找我出主意了?”
  周奎腆著笑臉:“這民間都說我和張老哥,周王誰的是什麽四大財神,但這大明最大的財神,不還是元輔您嘛,您給出個主意唄,既能不讓信王殿下找我借錢,還不會影響股票。”
  張好古看著周奎這副模樣,忽然笑道:“這個辦法,我還真有,甚至妳到頭來還能再賺點,但是前期妳要投錢,妳願意聽嗎?”
  “要花錢啊?”
  周奎楞了下,隨即咬咬牙:“幹,元輔您說的絕對能賺錢,我聽您的,您說怎麽辦我就怎麽辦。”
  張好古點了點頭,向前壹湊:“聽好了,妳啊,回去以後向大家夥宣布,妳要開辦壹所學院。”
  “開學院?!是培養學童的學塾嗎?元輔果然高見!”周奎欣喜無比,開壹所學塾才花幾個錢,反而能在民間博壹個好名聲,有這個好名聲在,自己就有了個金字招牌,股票信譽高了,自然也就漲了,元輔果然厲害啊。
  然而張好古卻是搖了搖頭:“不不不,不是學塾,是學院,是培養職業工人的技工學院。”
  見周奎還有些不解,張好古隨即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妳覺得,如今大明合格的工人,多嗎?”
  周奎搖了搖頭。
  張好古繼續說道:“大明如今缺少足夠數量的合格工人,我們把農民從農田裏解放出來送到工廠裏去,農民也需要學習時間,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從青年開始就培養呢?”
  “選擇十六七歲,接受了學塾教育的那些孩子,將他們送入技工學院去培養,讓他們擁有專業的知識,出來就是合格的工人。”
  見周奎有些為難,張好古笑道:“不要覺得不賺錢,妳可以現在妳們的直隸鋼鐵廠裏推行嘛,建設壹所技工學院,然後允許工人們的孩子免費去學,到時候這些孩子學成了,不還是要在妳這裏工作?”
  “這麽和妳說吧,這個技工學院,不會虧的,會有很多人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來學習壹技之長,這可是好事情。”
  聽著張好古這樣說,周奎也是狠狠心:“那我就聽元輔您的,回去就開辦!”
  說幹就幹,周奎回去就拉上了張國紀討論技工學院這件事的可能性。
  張國紀聽到是張好古讓周奎這麽做的時候,當即說道:“我說周老弟啊,這是元輔說的,那妳還猶豫什麽?元輔還能騙妳那點錢不成?”
  “這件事,我和妳壹塊幹,我們就按元輔說的,我們建設壹所技工學院,但凡直隸鋼鐵公司的工人子弟,都可以免費入學學習技術。”
  很快,在京師百姓之間又有壹條新的流言傳開,張國紀和周奎這兩個巨富要建設壹所新的學院,這所學院除了教授基本的讀書識字和壹些數學國學以外,最主要的就是教授技能!
  至於花銷麽,也就幾百萬兩銀子,換算成大明寶鈔,十幾個億而已!
  百姓聽了頓時楞了。
  在大明,想要學習壹技之長,那就是跟著師傅幹,給師傅當牛做馬洗衣做飯,師傅這才會從指縫裏流出點東西給妳,而且壓箱底的本事還不會交給外人,只會傳給自己人。
  這就導致很多絕活絕技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想要學習壹技之長有著安家立命的本事,在古代不是壹件容易的事,畢竟這可是吃飯的本事,尋常人誰會輕易傳給旁人啊?
  妳不給師傅當牛做馬三年,洗衣做飯三年,再給師傅白打工三年,最後孝敬師傅三年,師傅憑什麽傳妳真本事?
  但眼下不同了,張國紀和周奎所建設的職業學院,會聘請專業的大師傅傳授知識,只要學成了,學會了,就有壹技之長,就可以有壹份穩定的工作。
  隨著大明在初步工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大明對工人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合格的工人每壹個都能領到不菲的工薪,畢竟壹個合格的工人帶著幾個學徒就能撐起壹條生產線啊。
  眼下有這麽個好機會擺在眼前,京師的尋常百姓人家怎麽可能不激動?
  不僅京師的百姓人家激動,京師附近地區的百姓人家也激動啊,這張國紀和周奎開設學院,做的可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不管他們是出於何種目的作出的這種選擇,這無疑會給千萬個家庭帶來更多的可能,給千萬孩子帶來走出去的機會。
  朱由檢眼下把自己關在家裏,和他的愛妃男耕女織,種菜澆田織布做飯過著二人的小日子,對外面的壹些事了解不多。
  聽到仆役說周奎又弄出什麽大動靜,要開辦什麽技術學院,要什麽工人子弟免費入學之後,朱由檢很不屑的說道:“丈人這是發了什麽瘋?”
  “開辦技術學院?技術也配開辦學院?”
  “學院,就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不教四書五經,儒家經義也就算了,反而去學習什麽數學格物,學習什麽匠人本領,這些賤籍本事學了又有何用,而且還免費入學,這是怕招不到人嗎?”
  “愛妃,妳還是勸勸丈人吧,他那麽吝嗇壹個人,若是這學院開辦起來虧了錢,指不定要怎麽哭天喊地呢。”
  周氏聽了雖然覺得朱由檢說的有點道理,但又隱約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這匠人本領也能是養家糊口的本事啊,怎麽就賤籍了呢?
  這人真的就應該分出什麽士農工商三六九等嗎?
  如今大明不是已經廢除賤籍了嗎?
  周氏不理解,但朱由校理解啊。
  聽到民間的留言傳聞後,朱由校就將張好古請來了。
  當張好古來到武英殿還沒等著行禮呢,朱由校就拉著張好古坐下了:“師父,朕聽說妳讓國丈他們開辦了壹所技術學院,培養職業工人?”
  張好古點了點頭:“陛下仁慈,厚愛天下百姓,施以仁政教化天下,方有如今大明盛世。”
  “眼下大明正在向工業化邁進,所缺少的就是合格的工人。這張國丈他們如今壹個個身價鉅億也是多虧陛下仁德,他們才能賺得這金山銀山。”
  “商人因國獲利,自然也要回報國家,讓他們建設壹所職業學院,免費培養農民子弟,壹方面也是緩解朝廷如今面臨的工人短缺問題,壹方面也是給民間子弟多壹條出路。”
  朱由校感慨著:“百姓生活不易,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耕作才勉強果腹。百姓求得不多,無非是孩子有個未來而已。”
  “雖然如今朝廷鋪設學塾,但也僅僅能讓天下的孩童識字而已,這開設技術學院,能讓諸多無法繼續進學的孩子有壹技之長,這就是多壹條出路,多壹個未來,此舉功德無量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