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萬國來朝,重現盛唐氣象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江南之地的防汛交代下去後。
張好古又開始看向眼下最要緊的事:各國使團來朝。
大城、南掌、他隆、蘇祿、朝鮮、東夷各國不提,就連紅夷人都派出了壹支使團朝貢。
難得大明決定接觸海禁允許通商,紅夷人怎麽可能放棄這個大好機會?
於是紅夷人也派出使團朝貢。
加上西域那些汗國,壹下子十幾個國家來朝,真有了昔日大明永樂年間萬國來朝的景象。
在大明京師城樓之上,壹面面大明的山河日月旗迎風飄揚,獵獵作響,旌旗下大明的將士披堅執銳,明盔明甲,陽光映射下返照著耀眼的光芒。
大明京師宛如臥虎盤龍壹般,高大巍峨的城墻令人贊嘆不已。
壹個個國家的使團在兩側衛士的註視下進入京師,看著兩側閣樓亭臺,飛檐畫棟,看著寬闊平整的街道和街道上那穿著五顏六色鮮艷衣衫,昂首挺胸的大明百姓,壹股上國氣象壹下子就躍入眼簾。
這是盛唐時期才有的景象,各國人都可以在長安城裏看到,大唐的百姓昂首闊步,驕傲無比,盛世大唐傲視四方,容納四海。
如今的大明,自永樂之後,再壹次出現這種氣象。
百姓面色紅潤,身體健壯,精神十足,這是豐衣足食的表現,而百姓穿的衣衫顏色各異,花紅酒綠應有盡有,戴冠的學子,趕車的商賈,盤發的婦人,束發的閨秀,大明百姓千姿百態,生活充足,國朝氣象萬千。
在見識到了大明京師的繁華和人口稠密之後,他們被送到使館休息,翌日大明皇帝陛下就會召見他們。
翌日,朱由校特意在太和殿召見各國使臣。
隨著百官入朝,穿著五爪團龍袍,帶著蟠龍翼善冠的朱由校高坐在皇座之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宣各國使節入朝。”
當王體乾喊出第壹句“宣各國使節入朝”之後,壹位位侍人依次喊道“宣各國使節入朝”,壹聲聲呼喊自太和殿壹直傳到皇城午門外。
等候的各國使節連忙自午門而入,註視著兩側的朱紅高墻,披甲林立的衛士,壹步步抵達金水橋,隨後過金水橋入太和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寬闊的白色廣場和前方那三重高臺之上高大巍峨的太和殿。
紅夷使者忍不住驚呼:“這就是大明皇帝陛下的宮殿嗎?”
這話引得壹旁的朝鮮使者頗為不屑,化外蠻夷就是沒見識,壹看就沒來過大明的土包子。
隨著“宣各國使節入朝覲見”的聲音再次傳來,各國使者這才連忙從兩側臺階登上三重高臺,這才算是到了太和殿前。
而高大寬闊的太和殿這才算是向各國使節展示其偉岸。
隨著殿門拉開,各國使者魚貫而入,這些使者穿著各國的服飾,見到坐在龍椅上那位大明天子後紛紛跪拜:“叩見大明皇帝陛下。”
就連荷蘭使者都學著跪拜而不是單膝跪地,這讓朱由校非常的滿足:“各國使者平身。”
“謝大明皇帝陛下。”
各國使者紛紛起身,然後拿出禮單向朱由校報告他們帶來了什麽好東西。
例如朝鮮就送來了他們的布匹、山參、貂皮、金銀花瓶等壹系列特產。
而南掌、他隆、大城各國也是紛紛送上自己國家的特產。
紅夷使者科隆拿出的東西最為顯眼,什麽鐘表,手槍,油畫,還有西洋景物什麽的,壹看就富得流油。
張好古見了也是忍不住瞇起了眼,這紅夷人到了東方,成立了東印度公司後,和大明做生意,和朝鮮做生意,和東夷做生意,還把南洋土著殺的殺,趕的趕,占據了大片土地和金礦以及種植園,富裕的很。
若是能拿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地盤,那大明絕對又是壹次大發展。
說起來,如今荷蘭人還占據了臺灣的壹部分,這臺灣上生活的可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
雖然腦袋裏思維轉的飛快,但張好古表面上依舊毫無波瀾,看著荷蘭使者科隆表示對大明皇帝的敬意,以及荷蘭對大明的尊敬,還表示非常願意和大明通商,願意當大明的好朋友雲雲。
最後,朱由校賜下給各國的賞賜,並於當晚在太和殿設宴款待各國使者。
大明的美食可不是各國能比的,別說這些蠻夷小國,就是荷蘭人也不可能見識過如此多的美食。
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各種食物烹制的色香味俱全,還有各種精致的糕點,讓各國使者嘖嘖稱奇,不得不感慨大明地大物博。
除了美味的晚宴,還有大明的歌舞,以及雜耍等諸多表演,也是讓各國嘖嘖稱奇。
張好古身邊坐著的是朱七七,畢竟這樣的國宴誥命夫人自然是要登場的,皇後坐在皇帝身邊,大臣陪皇帝吃飯,誥命夫人們自然是陪皇後吃飯了。
這樣壹場晚宴,說大家都吃得盡興了那屬於謊話,但主客盡歡還是稱得上的,畢竟國宴這玩意本來就不是用來吃飯,而是交流的。
晚宴散去,張好古被朱由校留宿皇宮,說是留宿,朱七七去陪張嫣了,張好古和朱由校可沒閑著。
“師父,今日各國使節的表現,有何看法啊?”朱由校慢慢的喝著醒酒湯。
張好古沈吟片刻,說道:“皇上,最恭敬最謙卑的,可能也是最有野心的。”
朱由校點了點頭:“今日那東夷人和紅夷人,朕是看在眼裏,他們是最規矩最謙卑的,但朕在他們眼裏,看到了野心,看到了覬覦,他們在貪圖朕的江山。”
張好古說道:“明日操演之後,恐怕他們就提不起任何覬覦大明的心思來了。”
朱由校聽了也是哈哈大笑:“朕不怕他們覬覦大明江山,朕巴不得他們都來垂涎大明,好讓天下人都看看如今的大明到底多麽強盛,是不是真的遠邁漢唐。”
“明日朕可是期待的很,看看他們見了大明王師後,還敢不敢覬覦這大明河山。”
壹旁的魏公公有些擔憂的看著朱由校:“皇爺,早點休息吧,喝了那麽多酒,註意龍體啊。”
朱由校則是笑道:“朕這身體什麽樣,朕還不清楚嗎?”
雖然這麽說著,但朱由校還是說道:“來來,師父,今晚朕與妳抵足而眠。”
魏公公羨慕的看著張好古和朱由校睡在壹張床上,吧唧了下嘴,默默退出去在外面睡覺去了。
翌日正午,朱由校請各國使節到西山狩獵。
各國使節騎馬在西山獵場遊獵壹番後也終於迎來了重頭戲。
朱由校說道:“近日,我大明正在此地操練,諸位可有興趣壹觀啊?”
壹聽能見識到明軍的操練,各國使者紛紛表示有興趣,尤其是東夷使者和荷蘭使者科隆,就屬他們最感興趣了。
這過了西山獵場,興致勃勃的各國使節就看到這樣壹幕:
偌大的平原之上,旌旗林立的明軍全副武裝,各類火炮數百門,大炮轟鳴,震耳欲聾的咆哮聲伴隨著滾滾硝煙升騰,遠處的山寨已經被炸得四下起火,石質的墻壁都在開花彈前四分五裂。
大明火炮的強悍讓科隆都不由得眼皮子壹跳,這可不是什麽實心彈,是開花彈啊,開花彈什麽時候威力這麽大能把石質的城墻炸得粉碎了?
而隨著明軍指揮官的令旗揮動,壹輛輛長蛇破陣箭推出來,隨著咻咻咻的聲音,壹枚枚長蛇破陣箭呼嘯而出直接在前方柵欄木墻之上炸開,把厚實的木墻炸得細碎。
緊接著,又有大批模擬騎兵的木馬出現在壹側,明軍推出群豹橫奔箭,隨著硝煙彌漫,火光閃爍,成片的群豹橫奔箭飛射而出沒入木馬群中爆炸開來。
頓時間爆炸聲此起彼伏,硝煙散去,遍地焦黑的坑洞,那模擬敵方騎兵群的位置已經是壹片狼藉,緊接著大地震顫,戰馬嘶鳴,上萬明軍鐵騎呼嘯而來,明晃晃的刀劍反射著寒光,宛如秋風掃落葉壹般席卷而過。
隨後壹輛輛百虎齊奔箭車推出,升好仰角對著那已經殘破不堪的城寨發動,伴隨著接連不斷的尖嘯聲,密密麻麻的百虎齊奔箭宛如流星火雨壹般通過仰角沒入城寨之中接連爆炸,又有飛球騰空居高臨下擲下火器。
明軍步卒將士據鹿角而守,以三段齊發的陣容不斷推進,隨著劈裏啪啦的槍彈聲,密集的彈幕過後,那臨時紮起來的草人堆已經被打的只剩下底部光禿禿的木桿。
最後明軍步卒以火器推進,兩側騎兵掩護陣腳,伴隨著將軍炮的轟鳴和百虎齊奔箭的呼嘯,將城寨摧毀成廢墟。
整場操演,三萬五千明軍將士各司其職,宛如壹臺精密無比的儀器壹般不斷推動,碾過面前的壹切。
這場演習,不僅看的南洋小國使者臉色慘白,膽戰心驚,就是科隆這個紅毛的荷蘭人,都被震懾的無以復加,相比西方那簡陋的戰爭模式,東方的戰爭指揮完全就是藝術。
令旗揮舞,壹支支明軍各司其職,配合的無比默契,萬炮齊發,火箭如雨,槍林彈雨之下,兩側騎兵突襲,標準的明軍野戰戰術,讓各國心有余悸。
這就是大明的王師嗎?
竟然如此可怕!
經歷了這場明軍實戰操演後,各國使者明顯多了幾分敬畏,科隆和那個東夷使者也收斂了眼中的貪婪。
明軍實在是太可怕了,這樣的實力真的不是他們能抵擋的。
原本還有幾分試探明軍實力意思的科隆,已經打算回去後就好好警告東印度公司的總督,讓他千萬別想不開和明軍開戰,不然荷蘭東印度公司壹定會被明軍給打得拋頭鼠竄。
大明太大了,人口太多了,這麽大的壹個帝國,根本不是荷蘭可以覬覦的。
科隆在心裏給東印度公司總督寫到:大明太大了,太龐大了!
這個龐大的帝國有著三千萬戶人口,比整個歐洲都要多!
他們有著這個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軍隊,有著先進的火器,有著充足的資源,這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覆蓋萬裏的龐大帝國,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荷蘭也許可以征服南洋,征服日本,也許還可以打敗法國人,打敗英國人,葡萄牙人,但荷蘭永遠無法打敗大明,因為他太大了,達到整個西方聯合在壹起,都很難是大明的對手。
我們應當表示出自己的誠意,來與這個龐大的帝國成為朋友,與這樣的帝國做生意做朋友,會比成為敵人舒服的多……
在大明彰顯完自己武力之後,朱由校又給了各國壹個甜棗,宣布大明會在南直隸新建壹所國學,將會講述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學問,東方最高端的思想等等。
面對大明大方的舉動,各國紛紛表示壹定會讓學子來大明國學學習先進的思想文化。
他們本來就受東方傳統文化思想圈的洗禮,如今大明願意招納他們的學生學習最好的文化思想,他們笑還來不及呢。
他隆、大城、南掌、琉球、朝鮮、東夷、蘇祿等國使臣不僅表示會讓各國學子來學子,而且表示不需要大明免學費和食費,各國保證給足錢財,只希望大明教授學子們最好的知識。
朱由校又熱情款待了這些使臣幾日,隨後送他們離開。
而科隆卻留下來,他要與大明商量下通商的事情,畢竟眼下海面上二道販子還得看荷蘭人,海上馬車夫可不是吹的,如果能打開大明的商路,這個東方的天堂,遍地金銀的寶地就會成為荷蘭新的財富重地。
為了大明能開商,東印度公司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反正打又打不過,能談成是最好的。
關於科隆提出來的通商想法,張好古笑著說道:“大明是非常願意和各國做朋友,互開商路的。”
“如今朝廷有意在江南之地開放數個港口與各國通商,絲綢、瓷器、茶葉等都可購買,物美價廉而且關稅還低。”
“貴使有意可以與江南總督商議壹番,爭取壹個優惠國的待遇。”
科隆壹聽還有這種好事,當即表示就會去找江南總督,不過他又委婉地表示,他在大明人生地不熟,這沿途怎麽去江南路上重重關卡,總要個證明什麽的。
張好古也是表示會從內閣轉禮部給科隆下發壹個通關路引,科隆可以憑借路引前往南京。
送走了科隆後,張好古神情平靜下來:“太沖啊,去請錦衣衛田都指揮使來。”
很快,田爾耕來到內閣:“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田爾耕見過元輔。”
張好古笑道:“田指揮使來了,快坐。”
田爾耕恭恭敬敬坐下,等候著張好古吩咐。
張好古壹邊寫著條子壹邊說道:“紅夷人來京朝貢的事,田指揮使知道吧?”
田爾耕說道:“卑職見過那些紅夷人,紅發碧眼,壹看就是蠻夷之相。”
張好古微微頜首,說道:“紅夷人想與我大明通商,本閣給他們批了條子,讓他們去江南找江南總督汪文言談。”
田爾耕問道:“元輔可是讓卑職派人盯著點這些紅夷人?”
張好古擡起頭看向田爾耕壹字壹頓:“不僅要盯著,而且要想辦法扣下兩三個人來。”
“不管用什麽辦法,山賊劫道也好,失足落水也好,神不知鬼不覺的扣下那麽幾個人,送到昭獄裏去。”
田爾耕立刻說道:“卑職明白,請元輔放心。”
等田爾耕走後,張好古輕輕嘆了口氣。
如今大明對西洋的了解太少了,對南洋的了解也太少了。
如今南洋諸島國究竟是什麽情況?
荷蘭人在南洋有著多少實力?
他們有多少大炮,多少戰船?
西洋如今又是什麽光景?
法國人,英國人這些西洋國家眼下進展到哪了,科技發展如何了?
大明可以說是壹無所知。
這種情況,是大明所不能容忍的!
這也是張好古為什麽要派人截下幾個荷蘭人的原因,相比較這些人說,張好古更相信經過昭獄拷問得出來的情報。
至於這幾個荷蘭人冤不冤……
正如田爾耕所言,紅發碧眼,壹看就是蠻夷,都是蠻夷了,管妳冤不冤呢!
處理著政務,魏公公派人來找張好古了:“元輔,皇上請您過去。”
張好古剛到西苑,就看到朱由校說道:“師父,朕對那紅發碧眼的西洋人實在不放心,已經讓魏伴伴派東廠番子去抓幾個人回來了。他們不是要走麽,到時候趁機留下幾個人,這樣壹來西洋究竟是個什麽情況,南洋是個什麽情況,朕就全知道了。”
聽到朱由校的話,張好古楞了下。
朱由校也有些詫異:“師父,妳這是?”
張好古苦笑著說道:“皇上,臣剛讓錦衣衛派人,準備拿下幾個西洋人拷問壹番西洋的情況,沒成想您也和臣想到壹塊去了。”
朱由校也是楞了,隨即就是笑道:“魏伴伴,這是什麽?這就是心有靈犀啊。”
“既然師父派人去了,魏伴伴就把人撤回來吧,要是壹個使團七八個人都在大明丟了,那丟的就是我大明的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