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我做主

三七開

歷史軍事

  重生三國。成了阿鬥的便宜哥哥劉封。他能眼睜睜的看著阿鬥那小子把蜀漢大好江山讓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74章 這壹次,真的是發達了

三國之蜀漢我做主 by 三七開

2018-7-4 09:59

  迎著劉封的目光,蔣琬臉上的笑容很盛。
  蔣琬越是這樣,劉封心中越是心癢難耐。不由問道:“公琰且說。”
  蔣琬聞言臉上笑容不改,輕聲道:“口六十余萬,糧食四百五十萬石。”
  什麽?劉封心中被巨大的震驚,以及幸福給差點震暈了過去。
  那糧食劉封自動忽略了,那些糧食應該是與南陽郡的壹樣,都是收割了百姓的,也就是百姓未來壹年的口糧。
  那是要還給百姓的。
  但是人口六十余萬,這個數字仍然震驚了劉封。
  六十萬,南陽郡才二十萬人口,也就是說這壹次戰爭,劉封的軍隊洗劫了三個南陽郡。
  幾乎是中原壹個州的壹半人口了。
  六十萬是什麽概念,每年能出產的糧食,所繳納的稅收能夠養活六萬軍隊,要是征兵,也可以迅速的征召六萬軍隊。
  而且人口是根基啊,十年後,二十年後,能增加無數人口。
  六十萬,再加上現在擁有的四十萬人口。江夏,九江,長沙三郡的治下,就足足有壹百萬人口了。
  江東六郡差不多也就兩百萬人口左右。甚至不到兩百萬。
  壹百萬人口,就是十萬軍隊。加上龐統,蔣琬,鄧艾,黃忠,甘寧這些人,就算是獨立與曹操對抗,也足夠了。
  這並不是說劉封腦袋壹熱,想要獨立抵抗曹操,這是壹個概念。
  這壹個概念,足以讓劉封欣喜若狂。
  雖然土地沒增加,但是勢力卻增加了百分之壹百五十。誰面對這種結果恐怕都會像劉封壹樣欣喜若狂。
  所以,劉封並不覺得自己很短淺,因為這不是壹點點的小財,這是發大財了。
  慢慢的劉封也冷靜了下來,欣喜之後,劉封也開始考慮這六十萬人口的安排問題了。
  “公琰可有想過如何消化這些人口?”劉封沈聲問道。
  現在的問題的就是消化不消化的了了。若是六十萬人口把自己給撐爆了,造成動亂,那就是笑話了。
  蔣琬聞言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舉拳道:“已經有所對策。”
  說著,蔣琬斟酌了壹下,這才又開口道:“九江郡只有四座城池,但卻有十二萬人,人口已經飽和。若再增加,就沒有耕地了。所以,六十萬人口只能江夏與長沙合力安排下。”
  說完後,蔣琬擡頭看著劉封。
  “嗯。”劉封點了點頭應了壹聲,情況確實像蔣琬說的壹樣,只能由兩個郡容納。
  見劉封點頭,蔣琬這才繼續道:“其中江北只有五座城池,地廣人稀。可容納十萬人。而江南的半江夏,也可以容納十萬人。最後四十萬人,應該分給更加地廣人稀的長沙。”
  說著,蔣琬頓了頓,擡起頭對著劉封道:“現在問題只剩下長沙從事許正了。”
  蔣琬的話沒有說完,但是劉封聽懂了。
  長沙確實是個麻煩,許正的能力多寡,劉封知道,與許正共事過的蔣琬也知道。他有能力勉強維持長沙郡,但沒有能力拓展長沙郡的經濟,人口,以及規劃等等。
  現在壹下子要分長沙四十萬人口,已經超出了許正的能力範圍了。
  找壹個更加有能力的長沙太守,已經迫在眉睫了。但問題是劉封沒有什麽人選。
  “那這樣吧,先把二十萬百姓遷徙到長沙,剩下的四十萬暫且放在江夏。等許正安排好那二十萬之後,再分二十萬過去。”劉封想了想,選了壹個折中的辦法,分批次以減輕許正的壓力。
  “諾。”蔣琬聞言點了點頭,這辦法還算湊合。
  只是二人都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拔人才,建立官員選拔系統。但那玩意不適合現在的江夏。
  不管是江夏,九江,長沙都屬於蠻荒。讀書人太少太少了。
  沈默了片刻,蔣琬開口道:“對了,那四百五十萬石的糧食,主公打算怎麽處理?”
  “當然是還給百姓們了。”劉封想也不想道。
  那四百五十萬石糧食,都是從田了收割來的,百姓種的,當然要還給他們,吃到明年。
  “主公心慈,乃百姓之福。”蔣琬的表情有些古怪,先是意味深長的回了壹句,隨即才道:“只是,這糧食雖然是百姓們自己耕種的,但總是要納稅的。這四百五十萬石糧食,分其中三百萬石給百姓,也夠百姓吃二十個月了。這壹百五十萬石,可以納入糧倉,以做儲備。”
  劉封聞言稍微壹楞,但經過計算之後,還真是那麽壹回事。
  三百萬石就可以供給六十萬百姓吃上二十個月了。除了能度過今年以外,還能夠度過明年的天災,挺到建安十三年。
  再多給,就是浪費了。
  “嗯,那就把那壹百五十萬石糧食,收入糧倉,就當是納稅了。”劉封點了點頭道。
  這壹次不管是軍隊的增加,還是人口,糧食的增加,劉封心裏都已經有數了。
  現在勢力暴增,處處都要靠蔣琬,龐統這兩個文武大員規劃,處理。因此劉封也沒有繼續留兩人,而是打發了他們出去幹事去了。
  二人走後,劉封繼續坐了壹會兒,總結了壹下這次戰爭所獲得的巨大收益。
  最後只有壹句話,勢力翻了壹點五倍。
  心滿意足的同時,壹股巨大的疲憊也從劉封的心中升起。
  這場戰爭雖然壹開始就勝券在握,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兢兢業業啊。打敗曹仁很簡單,但是奪下宛城,要不是有劉備在,肯定要血戰壹場。
  奪下宛城後,還要靜待北方曹操的反應。
  結果曹操確實是起兵了,但是去了北方。想來是伊籍,房稻他們都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雖然現在已經是莊康大道了,但是這幾個點要是其中壹個出了差錯。就有可能造成滿盤皆輸的結果。
  劉封作為江夏之主,壹方諸侯,其中的壓力,常人是難以想象的。
  眼中疲累壹閃而逝,劉封搖了搖頭,起身進了壹小門,在書房裏間的床榻上,躺了下來,很快就進入了睡眠。
  江夏江北的五座城池,每壹座城池的管轄範圍內,都在新建房舍,村莊。
  每壹個縣令,都得到了蔣琬的死令。要快速有效率的完成任務。以迎接十萬百姓的入住。
  其中琉城更是繁忙,每天都有無數百姓,乘坐甘寧的戰船,渡過長江,進入到西陵縣的範圍,然後有壹部分百姓在官吏,軍隊的護送下,前往長沙。
  另壹部分人,則在西陵縣,夏口,武昌壹帶,屯紮了下來,慢慢的成為江夏的人口。
  可以說是每壹天都很繁忙,每壹天,龐統蔣琬等人都是忙的團團轉。
  不過,這二人真的很能幹,所以劉封的日子過的並不忙碌,每天只要聽他們並說,多少多少百姓渡江,多少多少降卒被押運到長江以南地區就行了。
  本來,劉封打算回西陵的。
  但是劉封忽然想起了江北有壹件不得不做的事情,於是他吩咐寇水,坐著馬車,出了琉城。
  壹直往北。
  大約走了壹百裏路,到了壹個很不錯的地方。
  劉封下了馬車,命寇水等人跟隨,他自己則步行,觀察地形。
  這裏西方是幾座小山,山不高,但很好的起到了防禦的作用,北方有壹條小河,同樣也不大,水流也不湍急。
  但也是壹個穩固的天然防禦。
  這個地方很適合建造大營,屯紮大軍,還有建造城池。
  沒錯,劉封就是想要在江北建造壹座大城,能夠容納數萬軍隊,數萬百姓的大城。
  江北這五座城池,有散布在數百裏方圓以內。不算密集,但也不算稀松。
  唯壹的敗筆,就是沒有壹座是大城。
  現在是十萬百姓融入,就有了契機。建造壹座集軍事,以及民用的大城。就像宛城的作用壹樣,作為抵抗曹操進攻的軍事基地。
  火牛陣只能來壹次,而不能來第二次。劉封想要這五座城池不失,就必須要有手段。
  而城池,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防禦力量了。
  以壹座大城作為軍事基地,以琉城作為渡口,運送軍隊,輜重。
  只要有足夠的兵丁,那這方圓數百裏的土地,就永遠都是他的。誰也奪不走。而現在,已經不比當初了,劉封的軍隊足足有四萬人,人口壹百多萬。
  這數百裏的土地,劉封有能力永遠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我要在這裏建造壹座大城。”默默的在這片土地上轉了壹圈後,劉封的目光內盡是堅定。
  “走吧,回去。”劉封轉頭對寇水道了壹聲,重新登上了馬車。
  “諾。”寇水應了壹聲,跨上戰馬。隊伍重新出發,返回琉城。
  只是劉封等人走了還沒五十裏路,就見前方迎來了數匹快馬。
  劉封小吃了壹驚,現在大小事務都交給了龐統,蔣琬分別處理。如果沒有大事,二人是不會勞煩他的。
  換而言之,有什麽事情稟報他,就是大事。
  劉封心下壹緊,現在江夏,長沙等地都在蒸蒸日上,正是黃金發展時期,千萬不要出了什麽差錯。
  “報主公,房軍侯帶著六十艘大船回來了。”幾個策馬而行的士卒也發現了劉封,立刻加快了速度,隨後在劉封馬車前,翻身下馬,稟報道。
  “回來了?”劉封心中壹喜,房稻帶著三十艘走內河的商船,進入大海能平安無事的完成任務,還能安全返還,實在是可喜可賀。
  但隨即,劉封卻是微微壹楞,六十艘大船?出發的時候,不是只有三十艘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