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3
“不錯,卿家提醒得是,朕也有壹種感覺,他們彈劾的是別人,而非是朕所熟知的王巫山。”天子趙煦壹拍大腿,不由得欣然地認同道。
“雖然臣已經離開了陜西路將近壹年的光景,可是臣與那王巫山之間,壹直都有書信往來,而之前,王洋的來信,便言及經過了仔細的偵查,他至少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確定,肆虐於宥州邊界壹帶,殺人劫財的馬匪很有可能就是遼國的邊軍將士所偽裝的。”
“所以,王巫山他出動兵馬,抓捕那些遼國的邊軍將士,此舉看似過於冒失,但是,臣相信,他必然是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方敢如此。”
天子趙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可還是有些不解地道。“那為何大理寺少卿何源、刑部郎中王定還有那位禦史臺的侍禦史張倫三人的口徑如此統壹,都認定乃是王巫山膽大妄為,擅自興兵,挑起邊釁?”
“這個,臣也有些不太明白。這三位欽差……”蘇東坡砸了砸嘴,實在是有些不太好解釋。
“怕是這三位欽差大人,壹開始就對於王巫山抱有偏見,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這裏邊,或許有什麽誤會。”
“偏見嗎?”天子趙煦兩眼微瞇,下意識地拿手指在禦案上敲擊了起來。“朕在何卿、王卿、張卿三人出京之前,還特地叮囑過他們秉持公正之心。”
“秉持公正之心……陛下聖明,只是,臣覺得這裏邊,確有蹊蹺。”蘇東坡實在不好向天子開炮,唔……現如今他們好歹也算是同壹陣線的人,互相攻擊就等於是互相傷害,這樣不好。
再說了,他們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攜起手來,共同對抗這滿朝文武。
“不錯,朕也覺得蹊蹺,還是先等壹等王巫山的自辯奏折到了再議此事為好。”天子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但是,他們君臣雖然想法壹致,可並不代表滿朝文武認同他們的想法,接下來,朝議再次開始,結果就是,天子想談其他事情。
可是大臣們不願意,總想要拿這事來說道說道。
最終,天子趙煦毛炸了,直接就施出了殺手鐧:拂袖而去宣布退朝。
“陛下,陛下此事尚未有個定論,事關我大宋與北遼之間的靖寧,萬萬不能輕忽啊陛下。”
“陛下,若是遼國天子聞知此事,必然興兵來伐,到了那時,生靈塗碳,那就是他王巫山的過錯,陛下壹定要拿出壹個態度出來才是。”
只是,隨便這些文武大臣們如此捶胸頓足,哭天搶地。天子都只是默默地站在後門之外,眉頭緊鎖。
見到天子沒有露面,大臣們終於覺得索然無味,但是都並沒有放棄,相互串聯著,決定要上書彈劾王洋肆意妄為,壹定不能夠再讓此人繼續擔當陜西北路經略安撫使的重任。
必須要請陛下下旨,將那王洋給下獄治罪,給朝庭壹個交待,也要給北遼壹個交待,不然,到時候兩國之間,再現紛爭,不知道又會浪費多少的軍費,又會有多少的百姓流離失所,又會有無數的將士為國捐軀。
天子離開了大殿之後,並沒有如往常壹般先去探望皇後孟氏,而是徑直轉身,朝著另外壹個方向而去,馬尚趕緊快步緊緊跟上。
這個方向,正是太皇太後高滔滔所在的春秋宮。
“……這怎麽可能?”太皇太後高滔滔看罷了那三份彈劾王洋的奏折之後,摘下了眼鏡,揉著發緊的眉心,忍不住疑惑地嘀咕道。
“皇祖母,莫說是您,孫兒也覺得很是蹊蹺,但是,偏偏隨著這三份奏折同來的那些供狀與物證,又恰好證明了王洋的確率軍抓捕了這些遼國的邊軍將士。”
“而且這三位欽差,連夜審訊了這壹百二十二名遼國的邊軍將士,這些人皆盡矢口否認,在我宋境之內犯過殺人劫財的案子。”
“這樣壹來,王巫山那小子,反倒從壹位壹心想要為了治下之民報仇雪恨的忠耿之臣,變成了為了應付欽差,肆意妄為,欲意掩蓋真相的瀆職臣子。”太皇太後高滔滔眉頭緊鎖,她也是覺得十分的詭異。
畢竟對於王洋這家夥,高滔滔自信還是很了解他的,至少不覺得他是為了應付欽差,就能夠幹得出這種蠢事的愚蠢之輩。
“陛下,此事需要謹慎從事方好。”最終,高滔滔所能夠給予天子趙煦的意見,也就只是這麽壹句話。
“皇祖母言之有理,孫兒就是想著,把此事先壓壹壓,等著看看王巫山他有什麽樣的說辭。”
“沒錯,就是這個理,且先看看吧,哀家也相信王巫山不是這麽愚蠢之人。”太皇太後高滔滔深以為然地頷首道。
第二天壹大清早,天子趙煦沒能等來王洋的自辯奏折,只能繼續硬著頭皮上朝,這才堪堪坐下宣布朝會開始,跟前列班的大臣們,呼啦啦壹下子跪倒了足足近半的臣工。
為首的正是賈易等人,除了相當多數的舊黨重臣之外,還有不少的新黨大員也都跪在其中。
“陛下,等臣恭請陛下立刻徹查陜西北路經略安撫使王大人肆意妄……”
那邊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壹名宦官急匆匆地朝著天子趙煦這邊疾奔而來,手裏邊捧著東西壹面大聲地道。“報,八百裏加急奏報……”
又是八百裏加急奏報?被打斷了進言的文武臣工不由得壹臉懵逼,這是腫麽回事?
“諸位卿家稍等,馬尚速速拿來給朕。”禦案後面的天子趙煦則是長出了壹口氣,趕緊招呼馬尚去取來,想必應該是王洋的自辯奏折到了。
馬尚屁顛屁顛的接了過來之後,趕緊快步呈到了禦案上。天子趙煦打開壹看,不禁壹楞。
而壹直註意觀察著天子神情的滿朝文武都覺得有些不對勁,主要還是天子的神情顯得有些奇怪,甚至是錯愕。
“陛下,陜西北路八百裏加急所奏何事?”蘇東坡也覺得有些不對勁,清了清嗓子,問出了在場所有官員心中的疑惑。
“是大理寺少卿何源、刑部郎中王定,禦史臺侍禦史張倫三人的奏折。”天子趙煦喃喃地道。
在場的諸位臣工皆不由得有些懵逼,昨天這不是才剛剛彈劾過王洋嗎?難道說,又有了新的進展不成?
天子趙煦擡起了眼皮,看到了下面那些臣工們疑惑的表情,想了想,不動聲色地道。“馬尚,把這三份奏折,給諸位卿家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