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樓出才子

晴了

歷史軍事

銅掐絲香爐裏的香霧絲絲裊裊的飛散,古香古色的房間裏,胭脂水粉味卻極為凝重。 王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99章

自古紅樓出才子 by 晴了

2019-5-19 19:03

畢竟他來這裏,原本就是想要跟太皇太後高滔滔商量那陜西路經略安撫使的更替壹事,對方既然在聊陜西路,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只是,高滔滔所聊及的,都是相關於現如今那陜西路的基礎建設,又或者是當地的風土民情,這些,反倒是眼界關註點更高的劉摯所沒有註意到的。
沒有註意到,沒有深入了解就沒有發言權,所以,更多的時候,都是高滔滔在說,而劉摯在聽。
不過,他倒也真沒有想到,那蘇東坡到了陜西路之後,還真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原本還以為那陜西路北部的戰爭,將會讓陜西路承受巨大的重壓。
但是,卻因為王洋王巫山在三州之地的布置,更是身先士卒的親自坐鎮在宥州,奇跡般的使得那數十萬遼夏聯軍被生生的攔在了宥州城下。
哪怕是到得戰爭後期,遼夏聯軍改變戰略,卻仍舊被攔阻在了洪州北部。所以,這場戰爭對於陜西路而言,幾乎都沒有造成什麽太大的影響。
反倒是因為鹽州的鹽場開發,還有那鹽州與洪州之間大片牧場的產出,以及棉花制品的風靡,讓許許多多的商販們不顧寒冬臘月地向著那三州之地聚集而去。
而那王洋所控制的三州之地,哪怕是經歷了長達壹年多時間的戰亂,但是,仍舊獲得了大面積的棉花豐收,糧食也幾乎不需要從外購買。
至今入冬已有月余,但是,三州之地,沒有壹個家庭因為貧困而凍餓死人的事件發生。
另外,那新鹽州,則幾乎變成了商旅們狂歡的天堂。
由於與西夏簽署的協定,如此已然是虛弱不堪的西夏只能放松對於西域的控制,使得大量過去只能夠滯留在西域,等著那西夏作為中間商倒買倒賣的西域商人們得以大量的湧入,拖著壹駱駝又壹駱駝的黃金和白銀來采購著各種大宋所特有的商品。
而陜西路以及周邊的商販們在得知西域商路暫時通暢之後,自然是攜帶著大量的商品湧入到了新鹽州。
這聽得那劉摯嘖嘖稱奇不已。畢竟那三州之地大宋剛剛掌控不過年余,而王洋居然能夠在戰爭的過程當中,保持住了這三州的發展,戰爭結束之後,更是在短短數月就讓這三州之地進入到了空前的繁榮,這波操作,讓人不得不服。
“對了,哀家說得高興,都險些忘了問劉卿此番入宮來,該不會就是來聽哀家嘮叨的吧?”說了大半天之後,高滔滔似乎此刻才想到了劉摯還未道明來意。
而劉摯能說啥,之前想要說的就是,陜西路大戰結束,正是需要民生建設,應該讓蘇東坡那老司機好好的休息,總不能繼續留在那裏建功立業,這於情於理於規都不適合。
可是高滔滔方才那番話,全是在誇獎蘇東坡與王巫山等陜西路文武在那邊幹得很棒。那麽,自己這話還能不能說?
只是,劉摯並沒有猶豫太久,還是決定實話實說。“娘娘,陜西路大戰已畢,而蘇學士勞苦功高,這年余以來,為了我大宋的安危,在塞北苦寒之地籌謀劃策,嘔心泣血……”
嗯,當然要把蘇東坡形容得辛苦壹些,如此,才好表達,自己是為了蘇東坡好,所以希望蘇東坡能夠早日回到更加溫暖與安寧的京師來,擔任更重要的職務。
但是現如今,天子趙煦卻壹直遲遲沒有認同朝庭所提出來的人選,給人的感覺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這樣搞得大家都很難做,希望太皇太後您老人家最好跟天子說上壹聲。
就算是人選有問題,但畢竟人無完人嘛,總不能壹直讓蘇東坡呆在塞北苦寒之地不是?
聽了劉摯這番濤濤不絕之言,高滔滔也是壹副深以為然的表情,連連頷首。“劉卿家所言甚是,蘇學士在那塞北苦寒之地呆了那麽久,也著實太過辛苦他了……”
“只是哀家已經不再臨朝聽政,怕是在陛下跟前說話也不太管用,只能說哀家給陛下打聲招呼,至於行不行得通,那就不是哀家所能夠左右得了的。”
看到太皇太後高滔滔如此通情達理,劉摯不由得大喜,趕緊答道。“只要娘娘能夠跟陛下提及,想來,以娘娘之老成謀國,陛下自然是會謹慎考量此事……”
“嗯,這倒也是……”太皇太後呵呵壹笑,端起了跟前的茶杯抿了壹口香茶,而劉摯也總算是放松了下來,好好的享受了壹口專供皇家的香茗。
抿了兩口茶水之後,太皇太後高滔滔似乎臨時想到了壹個問題,隨口朝著劉摯問道。
“對了劉卿家,以蘇學士這壹年多來,在陜西北路開疆拓土的功勛,若是入朝,當以何職安置,方才能夠算得上不薄待功臣?”
劉摯端著茶杯的手微微壹頓,擡起了頭來,看到高滔滔那眼中意味深長的目光壹閃而逝,不由得心頭微微壹跳。
“哎呀,瞧哀家這記性,如今還真是老糊塗了,既然已經不再垂簾聽政,這樣的事情,哀家打聽來幹什麽,哈哈,還是由著妳們這些大臣們和陛下去頭疼才是……”
聽著這話,劉摯在壹旁賠笑起來,只是,方才還覺得回味甘甜,爽口無比的香茶,此刻卻顯得那樣的難以下咽。
又說了壹會話後,高滔滔已然面現倦色,劉摯自然不好再留,起身向高滔滔告辭,便由著那徐得功陪伴著朝著春秋宮外走去。
離開了春秋宮,站在臺階之上,劉摯的心情顯得無比的復雜,東京汴梁昨天剛剛下過了入冬以來的第壹場雪,將整座汴梁古城裝扮得份外的銀妝素裹。
“那個,劉相您沒事吧?”壹直將劉摯恭敬地送到了春秋宮門外的徐得功看到劉摯站在門口長籲短嘆的發呆,不禁湊上前來小心地問了壹句道。
“沒事,老夫就是覺得,這天,似乎要比往日更藍壹些。”劉摯省過了神來,朝著徐得功笑了笑,然後擺著大袖,緩步離開了春秋宮。
更藍?徐得功擡起了頭來,看向天空,藍是挺藍的,但是與往日相比,卻實在是感覺不出來有什麽不同。
徐得功看著劉摯漸行漸遠,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劉相啊,娘娘今日,可算是給您老人家提個醒了,莫要太不識趣了才是。”
只是,他嘀咕的聲音很輕,輕得只有他自己才能夠聽得到,只是不知道,那位離開的劉相,到底能不能明白太皇太後高滔滔的提點。
不過以這位劉相公久歷宦海的本事,不可能不明白高滔滔話中沒有明說的意思,只是,需要劉摯這位大宋首相自己好好的考慮權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